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章就2014年度营造林核查结果,从造林管理、造林机制及造林实用技术方面对全区营造林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营造林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Mapinfo在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性地将地理信息软件Mapinfo应用到全国营造林核查工作中。对应用Mapinfo地理信息软件,生成造林地块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了探讨,同时利用生成的数据对两期造林地块进行核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造林实绩核查抽样精度计算与样本量估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资金要与造林成效挂钩,作为评价造林成效的造林核查结果必须有可靠性和精度作保证;为此,对造林核查精度计算和样本量估算方法做了探讨,认为原规定的2%的造林核查面积抽样比和抽取10%的县作为核查县不合理,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PDA与3S技术在年度造林核查中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DA的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是数字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年度造林核查中,利用PDA运行高效数据采集软件,结合3S技术,实现林业数据野外采集和更新的无纸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增加造林核查的公开性,为林业数据野外采集探索新的方法和出路。  相似文献   

5.
遥感技术在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当前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技术和水平,以杭锦旗为研究范围,探索了遥感技术在人工造林更新实绩、人工造林更新保存状况、封山育林实绩和成效以及飞播造林实绩和成效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了在营造林综合核查中应用遥感技术的可行性,为今后遥感技术在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中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山东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县级版v2.0)在基层林业工作,即年度造林实绩核查和中央财政造林补贴等项目设计中的使用步骤,为日常林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客观、全面地反映和评价全省营造林工程的建设实绩和成效,于2017年开展了山西省林业工程综合核查。笔者对综合核查中涉及人工造林成效核查的各工程项目核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剖析,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影响山西省人工造林面积保存率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监测和林政稽查二队,在业务上是一支受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和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勘察设计院双重领导,承担着全区范围内造林核查、采伐限额检查、林政稽查以及其它指令性任务的综合性专业队伍。其前身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勘察设计院资源监测室,...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吉林省1987年以来人工造林、更新实绩核查结果,并对影响造林核查结果的因素进行了主分量分析,同时,指出了吉林省造林绿化工作中的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不断促进各地的造林绿化工作,提高人工造林成效,国家林业局于1988年开始在全国以省为单位开展了年度造林实绩核查工作。我省通过多年来的连续核查,显著地提高了各地造  相似文献   

11.
从2002年开始,一股托管造林的风气逐步席卷内蒙古各地。时至今日,内蒙古的托管造林实施情况如何,笔者以内蒙古杭锦旗为对象对托管造林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对丝棉木的引种试验,观察其适应性和生长表现,并进行了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丝棉木可在巴彦淖尔市套区的造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地区 10个旗县 (区 ) 6个国有农牧林场秋季和春季造林对比调查 ,认为在内蒙古东部地区阔叶树种秋季造林效果优于春季造林 ,应积极推广阔叶树秋季造林技术。本文就秋季造林技术提出了讨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造林立地条件较差。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提高。文章对当前制约该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提高"两率"的具体措施,可为同类地区提供造林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乌拉特前旗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造林立地条件较差。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大量土地日趋沙化,直接影响着这些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提高。文章对当前制约造林的沙化土地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治理的具体措施,可为同类地区提供造林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种源(甘肃民勤、宁夏中卫、内蒙古乌海、陕西愉林及内蒙古土左旗等)沙枣的播种育苗试验,从沙枣的种子特性、出苗率、苗术的生长量与生物量等方面,对不同种源沙枣苗期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苗木的生长适应性和抗旱性角度,甘肃民勤和宁夏中卫种源及乌海种源可选择为继续进行造林试验的种源。陕西榆林种源在高生长、当年生物量、地下根系深度和粗度等指标都较差,应淘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林业"双增"目标的提出,营造林成效监测成为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工作的关注重点。以黑龙江省木兰县、内蒙古鄂托克旗和杭锦旗为研究范围,应用中、高两级分辨率遥感影像对人工造林(更新)、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成效分别进行了监测。总结遥感技术在营造林成效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今后营造林综合核查工作有效服务林业"双增"目标考核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内蒙古的“三北”建设区赤峰阿鲁科尔沁旗进行了林种区划,区划结果与实践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文冠果不同种源造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适宜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造林的文冠果种源,在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文冠果林木良种基地进行了不同种源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红沙窝试验区种源地文冠果种子培育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较河南灵宝、三门峡种源地的苗木成活率分别高59.26%和50.88%,较内蒙古赤峰的苗木成活率高24.15%,较甘肃庆阳的苗木成活率高10.51%;不同种源地文冠果种子培育的苗木在试验区造林后苗高、地径、主根生长量、侧根数及生物量指标由大到小均依次为红沙窝试验区种源、甘肃庆阳种源、内蒙古赤峰种源、河南三门峡种源、河南灵宝种源;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半干旱地区建设文冠果能源林时,应尽量选用本地种源或与造林地气候条件、立地条件等基本相似地区种源培育的苗木。  相似文献   

20.
驼绒藜是一种抗旱、耐寒、耐瘠薄的半灌木,分布于我国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等地区。文章简述了驼绒藜的造林模式,并对其防护效益做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