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家祥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203-206
永善县国土面积27.89万hm2,自2002年以来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 667hm2。对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封山禁牧舍饲等的5个保障措施结合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需要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利川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提出了加强抚育管理、建立良种育苗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发挥科技支撑及加强基本农田和农村新能源建设等项措施,以指导该区的退耕还林工程。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工程质量关系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成败。采用实地调研法和实例分析法对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规划设计缺乏实用性、施工技术落后、项目监管不严、后期管护缺乏、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4.
2月17日,国土资源部下发紧急通知:停止别墅类用地的土地供应;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 8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严禁非农业建设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通知》,就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坚决遏制各类非农业建设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现象,作出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5.
旱作地区由于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林成活率长期偏低,严重影响这些地区的造林绿化速度和林业发展进程。为提高旱作造林中的成活和生长量,为旱作造林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笔者进行了此次试验。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通过对旱作技术、旱地覆膜在培育苗木及植树造林的推广实践,来分析评价覆膜技术在旱作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增产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河北省太行山山地果园的特点,结合多年研究结果,论述了旱作山地果园的主要栽培技术。认为高标准、高质量整地是建园的关键;拦蓄径流、覆盖地膜、雨季深施有机肥等,是蓄水保水的重要措施;采用矮小树形,是旱作山地果园丰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正镶白旗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对耕地和基本农田、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工矿用地、旅游用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用地进行布局和规划。  相似文献   

9.
宁蒗县水土流失面积1660.79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62%,1999年侵蚀模数为974t/km^,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分析了水土流失类型及典型发生地段,找出了水土流失原因,并从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基本农田建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农村能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本农田的定义与概念,分析了基本农田的划定,从制定规划、加强审查、监析管理、农田质量等方面探讨了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册亨县基本农田调查工作的准备情况,从数据采集与整理、调查上图内容、上图方法、基本农田认定、数据编制与数据汇总、质量控制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基本农田工作内容,分析了基本农田的面积与分布状况、上图汇总数据与划定数据的差异,对调查成果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情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国家从战略角度出发,为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提出了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对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改善传统经营方式,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GIS技术引入到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工作中的优点,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前景。探讨了了当前基本农田地理信息系统(BFIS)开发的主流方向及趋势,为土地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基本农田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丰台区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共落实基本农田以外的绿化建设任务7155亩,其中景观生态林1471亩,一般生态林4084亩,经济林1600亩。分布在我区永定河以西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从整合优化对象、目标任务等方面,系统梳理现有自然保护地以及现有自然保护地以外的保护空缺区,按照全覆盖要务,全部纳入整合范畴,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能够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水平。在对百色市永久基本农田和集体人工商品林分布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自然保护地调出矛盾斑块的面积尺度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百色市在自然保护地范围内的集体人工商品林和永久基本农田小面积斑块数量多,面积<1 hm2的集体人工商品林和永久基本农田的斑块数占31.2%和24.4%;在[3,4)hm2尺度上,可以调出总斑块数量的70%~80%,占到总面积的70%以上的集体人工商品林;在[5,6) hm2尺度上,可以调出总斑块数量的70%以上,占到总面积的70%以上的永久基本农田;百色市最宜集体人工商品林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调出矛盾斑块面积尺度分别为[3,4)hm2和[5,6)hm2。  相似文献   

16.
综合开发既是山区改变生态环境与生存条件的一项基础工程,又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基本出路.山西省忻州地区通过新的治理机制,实行区域综合经营,加大科技开发力度,抓基本农田建设,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这一系列措施,在山区开发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调查表明,充分调动农民这个开发主体的积极性,注意政策的稳定、灵活与完善,加强领导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搞好山区综合开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选取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区为研究对象,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农业用地综合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适度开发未利用地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任天顺 《山西林业》2012,(3):4-5,45
汾西县位于黄土高原,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县,高寒干旱,昼夜温差大,适宜营造核桃经济林。介绍了汾西县发展核桃产业的主要做法,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赵晓萍 《中国林业》1994,(12):17-17
坚持三大效益兼顾建立新型林业经济模式赵晓萍山西省西山防护林建设同基本农田建设结合起来,同小流域治理结合起来,同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一起抓,经过16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重大进展。营林结构打破了单一生态防护...  相似文献   

20.
鲍士海 《绿色科技》2013,(12):184-185
通过对锦州市所辖的三个县(市)基本农田土壤资料调查及监测分析、评价,找出了污染因子,掌握了锦州市基本农田的土壤污染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