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浅析树种组成、郁闭度、林龄对卫片色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 199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为依据 ,探讨了树种组成、郁闭度、林龄对卫片色调的影响 ,有助于建立目视解译标志 ,进行目视判读。从而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 ,必将大幅度减少林业调查外业工作量 ,降低成本 ,提高林业调查速度 ,缩短林业调查周期。  相似文献   

2.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成立于1965年,是西藏林业厅直属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西藏自治区林业资源调查与监测、林业工程规划、咨询与设计、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林业科学研究、林业司法鉴定等工作。我院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业务建设为中心,以建设队伍为抓手,不断提升科技实力、管理能力和创新水平.多渠道、全方位地服务林业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明创建等方面均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林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林业危困的原因,在总结现有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把林业办成高产、优质、高效绿色产业的出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林业数表、特别是林分(木)测树数表,是林业调查设计和森林经营的主要工具之一,编制林业数表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年的努力,我省人工林的面积已达相当规模,并且大部分已逐步进入中、近、成熟林阶段.但由于各种原因,人工林数表无论从标准化和系列化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树种尚处于空白状态.为此,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从1996年开始组织科技人员,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全省编表树种分布区.按部颁《林业专业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相似文献   

5.
林业部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四日至十一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林业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林业科技情报中心。这是我国林业发展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广大林业调查规划工作者值得欢庆的一件喜事! 在会议上,中国林科院情报所所长沈照仁就我国林业情报中心是个什么样子为题做了发言。沈所长在发言中对美国、苏联、日本、英国的林业情报体系作了介绍,现摘登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三年在湖北咸宁召开的全国林业调查工作会议,把林业调查分为(一)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宜林荒山荒地清查,(二)森林和造林规划设计调查,(三)伐区、造林、营林  相似文献   

7.
<正> 同志们: 这次全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对于总结近几年来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经验,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调查规划设计的任务,推动林业的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代表林业部党组、部领导和部机关全体同志,向这次获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向常年累月奋战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上,为林业调查规  相似文献   

8.
林业科技推广是科技兴林的首要任务和关键环节。作者通过调查分析湖南省林业科技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森林资源三类调查工作中,森林蓄积量调查是精度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的调查工作。探索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以提高调查精度和工作效率是促进林业调查工作向精准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探讨基于GPS、GIS、ACCESS数据库的森林蓄积量抽样调查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业经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非公有制林业经营的现状调查,分析了近年来河南省非公有制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河南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月亮山水源涵养林建设区为调查地点,对不同年份分布在不同坡向和坡位的草、灌木、人工林和天然林的生长量及覆盖度(郁闭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半阴半阳坡的坡中部适合草生长,阴坡的坡上部适合灌木生长,阴坡的坡下部适合云杉生长,半阴半阳坡的坡上部适合天然林恢复。  相似文献   

12.
选取赤通高速公路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厚层基材喷附技术进行的生态防护,对其护坡效果进行了连续3年的跟踪调查,以评价该技术的护坡效果及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建植护坡植物群落的覆盖度、种类组成、群落多样性和建植当年相比,均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增加。该技术在赤通高速边坡生态防护的应用中是成功的,具有施工效率较高、生态恢复效果好、护坡效果显著等优点,可以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秦淮新河和外秦淮河道的坡岸生态工程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生态护坡、慢行交通、秦淮特色景观营建以及科学养护管理的对策;并针对不同河段的具体特点,列举出了合适的河道生态护坡类型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沿线植物护坡模式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沿线区域综合特征进行综合调查与评价及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结合总干渠沿线的主要防护目的 ,按照因害设防 ,因地制宜的原则 ,选出具有多种功能的护坡灌、草植物 38种 ,建立了 5种系列 4 1种植物护坡模式 ,并将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分别落实到不同立地类型上。同时 ,提出了相应的护坡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福建光泽九龙坑不同坡向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组成和生境的调查,研究主要乔灌木树种在不同坡向林分中的分布规律,分析出不同坡向林分的天然演替趋势,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皖南山区原有公路裸露边坡自然恢复后的植被进行沿线调查,调查到边坡自然恢复后生长的65种植物,并且对这些植物本身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目前建设中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植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蝶形花科、菊科、蔷薇科等植物在边坡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进行边坡生态防护时可多采用上述3科在皖南自然分布的常见种;(2)在边坡上生长的灌木最多,其次为草本、藤本,最少为乔木,并且都是在后期边坡稳定后出现,说明在边坡生态防护初期应该尽量考虑多使用灌木、草本、藤本,而不要单纯使用乔木种。(3)通过边坡植物多度分析,建议在皖南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生态防护时可以采用盐肤木、马棘、香花崖豆藤、泽兰、铁芒萁、五节芒等植物,同时为了美观可以适当增加野菊花、多花蔷薇等植物,丰富边坡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道路边坡绿化木质藤本植物资源与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调查,福建省木质藤本植物共有54科1、18属3、51种,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美学特征的调查研究,从中筛选出59种藤本植物供道路边坡绿化使用,该研究为道路边坡绿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总场第三乡林场的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于2007年7~8月份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海拔及坡向对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的影响程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对物种丰富度影响不甚明显,但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呈现下降趋势;总个体数的变化起伏比较大;植物多样性与均匀度的变化与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近乎相反。坡向对各多样性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3个指数在半阴坡是最高的,而总个体数随坡向的变化不大。这些研究结果将对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发挥林区生态效益、促进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02省道西延工程路堑边坡绿化工程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浙江02省道西延工程玲珑至昌化段公路为例,通过调查公路沿线山区边坡及公路坡面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恢复状况,总结了公路边坡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该路段公路边坡的气候、立地条件,选择抗逆性强、生长迅速的乡土植物,结合客土喷播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乡土植物客土喷播是公路路堑边坡较为理想的绿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坡位7年生杉木纯林生长的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坡位对杉木纯林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林分的平均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平均单株材积、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等生长指标一致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位间以胸径和树高差异最为显著,下坡位林分平均胸径达到10.59 cm,高出中坡位的11.6%,高出上坡位的20.0%;下坡位林分平均树高为7.25 m,高出中坡位的16.7%,高出上坡位的25.4%。下坡位林分的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要远远高于中坡位和上坡位的,下坡位林分的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分别高出上坡位的75.1%,中坡位的4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