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防治白蚁是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科研课题。白蚁的种类很多,在我国,家白蚁又称台湾泌乳熨,是危害林木和建筑物的一种土木栖白蚁,在南方各省区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白蚁群体大、活动范围广,对它的灭  相似文献   

2.
我县农村在群众性的消灭白蚁运动中,发现有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barneyi Light)和大歪嘴白蚁(Capritermesnitobei Shiraki)三种土栖性的白蚁。而危害性大的系前两种。这些白蚁长年隐藏在野  相似文献   

3.
在我省长江以南,土栖白蚊(卤土螱Odontotermes fontanellus 和黄翅大螱Maorotermes barneyi)危害杉木林,特别是对幼树的危害更大.轻则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形成“小老树”,重则致植株死亡.防治上,以往用人工挖掘林地白蚁巢穴,捕杀蚁王、蚁后,从而消灭土栖白蚁群体,或用鼓风压烟和自然压烟,用熏蒸剂磷化铝、硫酰氟等药剂熏蒸,以及喷撒灭蚊灵(Mirex)粉剂等方法.这些方法施用得当,可以取得满意效果.但挖掘法,要费大量劳动力,挖掘大量土方,同时,在挖掘过程中还会伤害一些植株根系,影响这些植株正  相似文献   

4.
驱避剂防治土栖白蚁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栖白蚁是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1],以往大多采用挖掘蚁巢和药剂毒杀等方法防治,前者往往挖掘不尽,有时还出现人为分巢,促进繁殖;后者易污染环境,杀伤天敌,特别是抑制白蚁对园林生态的积极作用[2]。笔者根据白蚁主要生活习性及园林生态特点,于1996~1998年应用驱避剂进行防治园林土栖白蚁试验,以达到既保护园林树木,又维护园林生态环境的目的。对防治土栖白蚁过去虽有报道[2,3],但应用驱避剂防治研究却尚属首次。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及古树名木白蚁防治作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浙江省余杭市临平公…  相似文献   

5.
白蚁俗称白蚂蚁,属等翅目、白蚁科昆虫,全世界已知的约二千种,我国近百种。西双版纳有黄翅大白蚁、土白蚁、家白蚁等多种,分木栖、土栖、土木栖三大类,是危害竹木建筑物、部分经济作物、农林产品、水库堤坝、交通电讯、文物织物等的重要害虫。目前为止,人们尽管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试图消灭或制止它们的繁衍,但收效甚微。在西双版纳自治州,无论是胶园、茶园、果园,或是荒地、灌木林、热带雨林中都能见到无数大小不等,形同坟茔,或如塔似峰、质地十分坚硬的土包,这就是白蚁群体,用蛀屑物建造的蚁冢,俗称“蚂  相似文献   

6.
土栖白蚁是为害黑荆树幼树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常造成严重缺苗或成片幼树枯死,为了有效地控制土栖白蚁的为害,我们利用灭蚁灵诱饵剂、呋喃丹颗粒剂并结合营林技术措施开展系统的防治试验,总结出造林前投放灭蚁灵诱饵剂,造林后根施呋喃丹颗粒剂防治土栖白蚁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土栖白蚁是我县杉木幼林的主要害虫之一,受害林木轻者针叶发黄,重者整株枯死,严重影响杉木幼林的速生丰产。岩头公社林场的杉木幼林,被土栖白蚁危害枯死的林木达8.2%。对土栖白蚁的防治,过去都  相似文献   

8.
土栖白蚁是农、林、水利堤坝的一大害虫。筑巢于地下1——2米深处,活动隐蔽,准确寻找巢位是防治上的重要课题。土栖白蚁与某些真菌类有共生关系。在生活期间,可根据鸡(土从)菌、三踏菌作为指示物而准确找到巢位(过去已有报导)。近几年来,我们发现土栖白蚁死巢亦可根据炭捧菌、炭鹿角作为指示物而准确判断。近年来我们研究成功新型毒饵防治土栖白蚁,从而造成了林间大批白蚁巢群的死亡。基于这个有利条件,在检验毒饵效果时我们又发现死亡后的蚁巢均能长出炭棒菌、炭鹿角等子  相似文献   

9.
林地土栖白蚁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平危害林木的土栖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其分布广泛,危害120多种林木,尤其对新造的幼林危害更甚.近几年武平县林地土栖白蚁的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林木生长,为抑制其危害,采用林地上施放白蚁诱杀包,灯光诱杀有翅繁殖蚁,化学药剂防治,人工挖巢灭蚁等方法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白蚁是一种危害很大的昆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土栖白蚁不但是水利设施的大敌,也是森林的主要害虫.我县森林面积百余万亩,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白蚁的危害.常见的和对林木危害严重的有黄翅大白蚁、黑翅土白蚁.1975年开始,我县对防治土栖白蚁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据几年来对其生活习性的观察,黄翅大白蚁一般在每年的4月底至6月初进行分群,5月中旬为分群盛期.这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毛主席有关同病虫害作斗争的指示,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巩固绿化造林成果,我所对土栖白蚁防治开展了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摸索,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本地区土栖白蚁生活习性,摸索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为了深入研究本地区土栖白蚁的生物学特性,我们历年作了一些观察和记载,现根据1974——1976年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12.
土栖白蚁是我省主要森林害虫之一,危害各种树种。近年各地研究土栖白蚁的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由于蚁巢筑于地下,因此准确判断巢址是歼灭白蚁的前提。利用白蚁的分群孔找蚁巢是一个有效方法。但由于分群孔小,不易找到,特别是土壤疏松的林地,遇暴雨后  相似文献   

13.
<正> “药饵诱杀白蚁”在中科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夏凯令教授的指导下,1969年首先在浙江彭公林场用于灭治林地、果园土栖白蚁获得了成功。这一方法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白蚁防治手段的变革。自八十年代初以来,我国南方各大城市,乃至县一级的白蚁防治(研究)部门,纷纷开展了与此方法相匹配的“白蚁诱杀剂”的研制。1981年浙江省临安县白蚁防治站主持研制成的以灭治土栖白蚁为主的“灭蚁灵诱饵剂”,已在本县社、队、林场及11个省、市94个单位推广近20余万袋,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受林业部委托,投资30万元,进行“国外黑荆  相似文献   

14.
防治园林白蚁施药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早晚施药、掩体施药、分群孔内施药和常规施药等4种方法防治园林土栖白蚁并进行交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土栖白蚁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掩体、早晚施药方法最为理想,防治率分别为86.97%和82.42%。传统施药方法(直接喷药、诱杀坑)和“诱饵箱”法防治家白蚁差异不显著。“诱饵箱”法防治园林家白蚁,防治率为90.3%。  相似文献   

15.
张斌 《安徽林业》2007,(3):43-43
芜湖县是平原圩区及丘陵冈地。土栖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遍及全县8个乡镇、150多个行政村,严重危害森林资源、木制品、堤坝、房屋建筑等,还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防治白蚁危害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土栖白蚁趋湿性和年活动规律,研究诱杀筒内的相对湿度和引诱时期对诱杀土栖白蚁死亡率的影响。将诱杀筒的相对湿度组成3个等级因素Ai,引诱时期组成9个等级因素Bj。选择庭院绿化被害林地、草地,采用双因素Ai.Bj开展影响引诱土栖白蚁取食效果的试验;采用单因素Ai进行影响诱杀土栖白蚁死亡率的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对湿度60%~75%条件下,10,9,6月白蚁取食量最大,平均取食量每筒35.7g/月,白蚁平均死亡率86.9%。  相似文献   

17.
土栖白蚁属于等翅目,白蚁科的一种群栖社会性昆虫。我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食料丰富,很适宜土栖白蚁的生长繁殖,白蚁能危害多种林木,是我场杉木林主要害虫之一。 一个蚁巢中有成千成万白蚁,它们的组织很严密,分工很明确,行动很统一。土栖白蚁善阴蔽湿润、温暖而凉爽的地方。并有畏光性(长翅繁殖蚁有趋光性)、整洁性、  相似文献   

18.
土栖白蚁对农、林、水利水电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了材料防白蚁、微生物灭蚁和化学灭蚁等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但从整个情况来说,白蚁的防治工作还比较薄弱,确需进行白蚁综合防治新途径的研究。一九七五年以来,我县采用直流电动烟熏器毒杀白蚁,为大面积防治林木白蚁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由于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昆虫抗药性所引起的问题等,因而目前对害虫的控制正朝着综合防治的方向发展,其中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信息激素的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南方八省1976年曾在江苏省句容县召开防治林木白蚁科研协作会议,会议期间参观了句容林场利用“自然压烟法”防治林地土栖白蚁的现场表演。我们认为利用这种方法防治白蚁,省工省药,不需鼓风设备,方法简便,经济有效,可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 土栖黑翘大白蚁等蚁害在我区东部和东南部丘陵平原岗地,由于地形地势复杂、砾岩分化的老黄土上很容易发生,它对松、杉人工林危害极大。为了保护绿化成果,经长期观察和仔细分析,结合我们几年来防治白蚁的实践,初步摸索到白蚁在丘陵岗地活动和危害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