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丁峰 《新农村(黑龙江)》2013,(22):11-11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发展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工作全面的根本性的问题。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围绕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就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地方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和调整优化农村布局,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边远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当前边远民族地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体制不健全、社区人员素质较低和人才缺乏等。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寻找适合边远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王宏平 《新农村(黑龙江)》2013,(22):42-42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基于国情、基层实际和经济社会阶段性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将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的宏伟事业,是为厂大农民谋利造福的千秋伟业。“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概括,体现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 相似文献
7.
社区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的社区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体制上的不和谐、不完善问题。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接触后,就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做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着手,从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新型农民,激发农民积极性及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探讨和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必将把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在认识上的准确与高度统一,在行动上的科学与理性。否则,在实践中有可能产生一些偏差和不正确的做法,导致国家既花了大量的资金而农民又不满意的结果。当前,在各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尽管总体上形势很好,但也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盲目攀比、强迫命令、强求一律、包办代替等不好的苗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内涵,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落后地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现状缺乏实效性而引发农民价值观念扭曲,落后农村不良之风日益凸现,构成社会不和谐因素,积极探索构建有效推进落后地区农村道德建设的新机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详细分析广西农村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完善广西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农村技术服务体系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全会(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从2009年开始,每年要完成100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任务,到2020年使全市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落后地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现状缺乏实效性而引发农民价值观念扭曲,落后农村不良之风日益凸现,构成社会不和谐因素,积极探索构建有效推进落后地区农村道德建设的新机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社区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社区概念由一个陌生的外来词变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课题,社区建设由一种自然状态转化为广泛实施的政府行为。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就此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云南省农村社区发展现状,分析云南省现有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并找出其中阻碍发展的因素;根据云南省情,提出适合云南特点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为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的实施者和农村社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新型农民自我提升和发展的平台,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它的本质内涵是以开发农村社区人力资源为本。其基本目的是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学习需求,不断提升居民的基本素质,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农村社区居民素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跟上时代步伐,保障社区文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