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秋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方法]以西成薯007和泉薯9号为试验材料,对秋甘薯干物质积累过程及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生长的推进秋甘薯植株鲜重和干重均增加,干物率缓慢上升,T/R比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徒长较严重;主要的干物质接收器官大中薯在植后42 ~56 d形成,之后随着薯块的生长大中薯率直线上升;泉薯9号的LAI在整个生长内变化较为平稳,栽插42d后西成薯007的有效光合叶面积呈直线上升,到98 d收获时仍大于9.叶干物质分配率在生长期内呈直线下降,到收获时只占总干物质重的10%;柄干物质分配在生长期内保持在10%左右;茎所分配的干物质从28 d的40%逐渐下降到收获时的20%以下,而块根在28 d出现后其干物质分配呈直线上升,到收获时达到总干重的60%.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生长期内缓慢下降;甘薯正常生长时,叶片的SOD、POD、CAT等酶的协同变化将MDA含量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同化作用的持续进行.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在甘薯植株受到低温胁迫时急剧上升,在后期持续低温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维持细胞渗透压,最大限度地保证植株不受冷害;块根淀粉含量在栽后28 d形成后即直线上升.在秋甘薯生长的中后期,决根的GA、ABA和IAA含量均较叶片低,植株体内的GA含量栽插56 d后随着植株的衰老逐渐降低.在秋甘薯生长后期ABA含量迅速增加,进一步加快了植株衰老,而LAA含量在这一时期迅速增加应是延缓植株衰老.[结论]该研究对一季薯干倍增技术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甘薯器官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累积辅热积的甘薯干物质分配及产量形成的模拟模型,并利用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对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和块根干重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均符合较好,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拟合度值分别为0.97、0.96、0.95(均为0.01水平显著相关),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1.23%、1.89%、2.45%。模拟系统是采用C Builder6.0为编程语言,在Pentium(R)4CPU、512MB内存计算机、中文Windows XP操作平台上开发的可执行模型系统。与已有的大田作物生长模型相比,建立的模型不仅预测精度较高和功能全面,而且模型参数易获取,具有较强实用性。模型能够预测甘薯干物质分配及产量指标,从而为甘薯生产管理和环境调控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氮钾互作对甘薯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甘薯品种泰薯15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钾肥处理,设2个水平:K0(不施钾肥)、K1(钾肥施用量为18 g/m2),副区为氮肥处理,设3个水平:N0(不施氮肥)、N1(氮肥施用量为9 g/m2)、N2(氮肥施用量为18 g/m2),研究氮肥、钾肥及其交互作用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0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上部茎叶生长势增强,块根干物质积累量、产量降低;在K1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上部茎叶生长势增强,块根干物质积累、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施钾处理的单薯质量、商品薯率、块根干质量及产量明显提高,且施钾可降低过量施氮造成的茎叶旺长。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钾肥对甘薯的单株块根干质量、单株叶片干质量、总干质量及单薯质量和薯干产量表现出极显著正交互作用,对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4.
甘薯金山1255是1990年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用金山513集团杂交选育的新品种,表现高产、优质、抗病、耐贮等特性,1998年种植面积1.22万hm2.本文根据试验研究和生产总结,对比分析了金山1255的产量形成规律,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为生产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甘薯是传统的连城红心地瓜干加工的原料作物。近年来.随着其加工产品的开发,红心地瓜干已成为我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增强连城红心地瓜干的市场竞争力,我们于2003年开展了甘薯绿色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徐薯32为材料,在当地甘薯田氮肥常规施用量(纯氮90.0 kg/hm~2)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用量,研究减氮条件下腐植酸尿素和普通尿素对甘薯生长、产量形成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尿素、普通尿素处理比常规施肥量减少15.38%~24.61%条件下,甘薯鲜薯产量显著提高8.47%~12.06%,商品薯产量显著提高5.08%~17.38%;等氮量条件下,腐植酸尿素处理的鲜薯、商品薯产量最高比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3.31%、11.70%,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9.99%~52.98%;在等氮量条件下,与普通尿素相比,腐植酸尿素不仅能保障甘薯高产稳产,还能提高其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达到节肥增效、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甘薯光合产物的积累分配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主要综述甘薯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分配与产量的关系,影响光合产物积累分配的因素。重点分析了土壤通气状况和无机营养对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以及光合产物积累分配的品种间差异,并对可能的调控措施作了必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黑色膜、透明膜和露地3种甘薯栽培方式,研究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前期增温保温作用显著,5~15 cm地温平均比露地提高3.8~4.9 ℃;覆膜提墒保墒作用以10 cm处效果最佳,黑色膜保水效果优于透明膜;地膜覆盖促进了甘薯早期生长发育,早缓苗3 d,分枝提前2~3 d,封垄提前3~4 d,栽插后50 d叶面积系数比露地提高,50~90 d甘薯下部单株日生长量黑色膜为18.8 g,透明膜为16.1 g;覆膜后,光合物质能较快地分配到地下部,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透明膜与黑色膜覆盖比露地栽培分别增产21.2%、26.0%,大中薯率均约比露地高11.0%。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SPVD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以高淀粉甘薯品种西成薯007的病毒苗、常规苗和脱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SPVD在甘薯植株上的作用机理.得出以下结论:SPVD可导致甘薯地上部丛生和矮化、叶片变小而体现有效叶面积低,叶绿素含量降低,“源”变小,同化能力和光合能力降低:“流”变小,最终导致生物产量降低.而汰除SPVD可增大叶“源”和叶绿素含量.提高植株的光合能力和“流”的通畅性,从而增加产量。SPVD可使甘薯植株的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抗氧化活性降低.细胞膜受到伤害,最终导致产量降低,而脱除SPVD可增加SOD、POD和CAT在植株体内的活性,从而降低MDA对植株的危害。SPVD的脱除可增加3.4%的茎叶产量和2.9%的鲜薯产量,而SPVD浸染可使茎叶和鲜薯分别降低69.9%和49.1%。  相似文献   

10.
甘薯蛋白质利用潜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值得进一步开发的食用和饲用蛋白质新来源.本研究结果表明:(1)农家品种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自育成和国外引进的品(种)系;(2)薯肉呈桔红、桔黄色的块根和茎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黄、白色薯肉品种高1.26和2.13个百分点.块根中蛋白质含量与块根产量呈负相关关系;(3)环境对甘薯块根和茎叶中蛋白质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4×6的NCⅡ交配设计,对甘薯淀粉产量、干物产量、淀粉率、干物率、鲜薯重等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配合力遗传效应分析,并对遗传力、亲子相关、回归和群体遗传变异系数等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所研究数量性状除结薯数外均以一般配合力遗传方差(Vgca)大于特殊配合力遗传方差(Vsca),但其在遗传总方差中的相对重要性因性状而颇有差异。亲子相关和回归系数的估值与广义遗传力在趋势上基本一致。淀粉率组合均值和F#-1高淀粉个体分布频率与中亲值密切正相关。由于育种群体中鲜薯重的遗传变异系数大于淀粉率并对淀粉产量具有更直接的正向线性效应,因此今后甘薯高淀粉高产育种应更有赖于对鲜薯重遗传潜力的开拓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桂花的地理分布及其开花之生态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花是原产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而且是我国特有的香料植物。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其花的产区大部分集中在长江流域。限制桂花在北方分布的主要气候因素是冬季的低温,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2℃的地区,越冬就需特殊管理。桂花在开花前需要一段5~6小时/日的短日照时期。桂花适宜于气候比较湿润的环境,各主要产区的年干燥度系数都小于1,但花期雨多会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桂花的叶片对 SO_2、HF 和 Cl_2等污染气体的抗性较强,但其花芽对烟尘却比较敏感,所以在工业城市的园林中有只长叶而不开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秋季叶施尿素对甜樱桃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田间7年生‘红灯’甜樱桃/大青叶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尿素对甜樱桃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氮有利于甜樱桃花器官发育,提高完全花比例和坐果率,增大果实体积,提高果实单果重,进而提高产量;同时,提高果实糖含量及果实糖酸比;总之,叶面施氮提高了甜樱桃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金黄甘薯脯、甘薯虾片和油制低脂甘薯片的加工技术研究结果.金黄甘薯脯必须在制作的全过程中抑制酶促褐色和非酶褐变,用筛选出的最佳护色液,配合其它措施,采用3次糖煮工艺,方能得到金黄透明,又具适度咬劲的制品.甘薯虾片是以70%~100%的甘薯精白淀粉为主料加工,按筛选出的最佳配方制成含水量10%的坯片,在190℃油温浸炸20S,可得膨化度大,酥脆香鲜的成品.油制低脂甘薯片是以鲜甘薯片为原料,经防褐护色、上蛋衣、涂油膜,改传统的油炸熟制方法为微波加热熟制法而得到的色香味俱佳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连续四年微区试验,将有机物料草木樨和麦秸分别施入白浆土中,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后作增产显著。翻压草木樨效果优于麦秸还田。草木樨根系强大,取出部分绿色体作饲草,利用根茬肥田,农牧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甜高粱因其高光效、高抗逆性而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作物。对影响茎秆糖产量的内因的了解有助于下一步育种及栽培调控措施的改良。本文从个体发育、农艺性状和代谢生理几个方面总结了影响茎秆糖产量的内因及其研究进展。甜高粱作为能源作物,茎秆糖产量是其目标产量,一般随生育进程推进而增加,花后糖分积累速率加快,生理成熟期是最佳收获时期。株高、茎粗、叶面积、抽穗期与茎秆糖产量成正相关,而穗所占比例及籽粒产量与之成负相关。决定物质积累的光合速率在甜高粱不同品种间有显著的遗传差异,但其差异的机理探讨很少。对蔗糖代谢的有限几个研究发现,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差异不能解释不同品种糖含量的差异。明确不同品种物质积累差异机理,进一步提高生物量的积累是目前提高甜高粱糖产量的首选途径。明确茎秆糖含量差异是否来源于"库"强的制约和"库"强的制约因子是什么对下一步提高糖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薯茎蔓多糖提取技术及不同时期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选出了甘薯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加30倍水,在100℃下浸提25m in。并通过棕色环试验、蒽酮-硫酸法、Fehling试剂法、双缩脲法证实提取物为多糖。利用这一方法分别对甘薯生长期茎蔓、成熟茎蔓、收获期茎蔓和甘薯根颈多糖进行了提取,发现甘薯茎蔓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不同配方施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研究探讨施用不同配比肥料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甘薯施用钾肥和腐植酸(HA)配施鲜薯、鲜蔓产量均为最高,与对照相比,经统计分析均达极显水平。钾肥和HA配合能改善甘薯品质,其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含量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子叶贮藏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皆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果针入土0-30天,子叶贮藏细胞不断形成分化,体积变化较小,细胞中脂体和蛋白体形成少,而造粉体则形成较多,并大量积累淀粉粒。果针入土30-45天,子叶贮藏细胞迅速生长,脂体、蛋白体大量形成和增大,充满整个细胞。而淀粉粒形成少。果针入土45-68天,子叶细胞生长减慢,脂体则进一步发育,蛋白体持续形成和增大,60天以后蛋白体趋于解体,间质充挤于脂体间隙。未期,子叶细胞停止膨大,并可能因失水而体积略有减小。结果表明,花生子叶细胞的生长发育,是种仁和荚果形态发育的基础;种仁油分和蛋白质的积累则是其体内脂体和蛋白体不断形成和发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