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泥鳅染色体损伤监测改性炭K对造纸污水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泥鳅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来监测污水的对其染色体的诱变。结果表明:泥鳅红细胞在染毒处理48 h后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呈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增加。在不同浓度污水的染毒试验中,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加,其中体积分数为原污水70%浓度组泥鳅微核率与核变形率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就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体积分数为原污水100%浓度组泥鳅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均达到最大值。表明造纸厂污水具有一定的诱变活性。加入2.5 g.L-1的改性炭K对污水进行处理48 h后,泥鳅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都有明显的下降,其中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只有处理浓度为100%的泥鳅微核率变化达到显著水平,其余处理浓度均未达到差异水平;而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处理浓度为80%的未达到差异水平,而90%和100%的泥鳅核异常率变化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表明改性炭K具有净化污水的作用,但量还需要增加。  相似文献   

2.
甲醇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泥鳅为试材,采用微核测试法研究不同浓度甲醇(0~18.0 ml/L)及不同染毒时间(4~6 d)对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和时间范围内,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随甲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甲醇染毒时间延长而增加;t检验表明,泥鳅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即甲醇对泥鳅的红细胞造成显著的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制的炭基污水净化剂-K净化养猪场污水,用泥鳅成活率、泥鳅微核率和核异常率衡量污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净化处理后污水的COD、NH3-N指标显著下降,pH和DO值显著上升,在50%原浓度污水中添加6%净化剂-K处理5 h时净化效果最佳,净化剂的处理量和处理时间与污水的各项化学指标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泥鳅成活率随着净化剂处理量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当50%原浓度污水中添加8%净化剂-K处理4 h时,与未处理的污水相比,泥鳅成活率从0上升至100%,泥鳅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随着污水中净化剂处理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与未净化的污水处理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不同净化处理与成活率、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间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均呈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可见成活率、微核率和核异常率这三项指标均可以作为污水生物毒性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两种农药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诱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以泥鳅作为试验鱼,在测定甲胺磷对其96小时半致死浓度的基础上,在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之间设置五个浓度组,研究了甲胺磷和敌枯双各个浓度组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形成和核异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农药都能诱导泥鳅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率的提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核细胞率与农药浓度呈正相关;但当浓度过高时,微核细胞率反而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总核异常率则总是随农药浓度的升高而提高。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农药浓度的升高,微核细胞率出现高峰的时间也提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泥鳅作为试验鱼,在测定甲胺磷对其96小时半致死浓度的基础上,在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之间设置五个浓度组,研究了甲胺磷和敌枯双各个浓度组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形成和核异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农药都能诱导泥鳅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率的提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核细胞率与农药浓度呈正相关;但当浓度过高时,微核细胞率反而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总核异常率则总是随农药浓度的升高而提高。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农药浓度的升高,微核细胞率出现高峰的时间也提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明确苏丹红Ⅰ的危害提供试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0.312 5、0.625、1.25、2.50和5.00 mg/L)苏丹红Ⅰ处理泥鳅后8、162、4、32和40 h,观察带有微核的红细胞数,并测定肝脏、肌肉和肾脏组织中磷酸酶活性,研究苏丹红Ⅰ对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和不同组织中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泥鳅红细胞微核的自然发生率为1.128 3‰。经不同浓度苏丹红处理一定的时间后,泥鳅红细胞微核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最高达6.063 6‰。随着苏丹红Ⅰ浓度的提高,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出现最高峰的时间也相应提前。染毒后各组织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迅速上升,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迅速下降。[结论]泥鳅红细胞微核率与苏丹红Ⅰ浓度大体上呈正相关,同时也有一定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明确苏丹红Ⅰ的危害提供试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0.312 5、0.625、1.25、2.50和5.00 mg/L)苏丹红Ⅰ处理泥鳅后8、162、4、32和40 h,观察带有微核的红细胞数,并测定肝脏、肌肉和肾脏组织中磷酸酶活性,研究苏丹红Ⅰ对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和不同组织中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泥鳅红细胞微核的自然发生率为1.128 3‰。经不同浓度苏丹红处理一定的时间后,泥鳅红细胞微核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最高达6.063 6‰。随着苏丹红Ⅰ浓度的提高,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出现最高峰的时间也相应提前。染毒后各组织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迅速上升,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迅速下降。[结论]泥鳅红细胞微核率与苏丹红Ⅰ浓度大体上呈正相关,同时也有一定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铅对鱼的毒性作用,以建鲤幼鱼为试验动物,研究pb2-浓度0.065 mg/L、0.324 mg/L、0.648 mg/L在3d、8d、14 d、24 d、35 d和50 d时对其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对建鲤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具有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即随pb2+浓度的增加,红细胞微核率显著上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微核率呈增加到降低趋势.pb2+对建鲤幼鱼红细胞核异常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即随pb2+浓度增加,红细胞核异常率呈增加到降低趋势,除0.065 mg/L以外,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其他组核异常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到降低的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硫酸铜诱发鲤鱼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红细胞微核测试技术,分析鲤鱼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研究硫酸铜对鲤鱼的遗传毒害性.结果显示,在用不同的铜离子浓度处理相同时间后,鲤鱼的微核率、核异常率与总核异常率都明显上升;微核率与铜离子浓度之间出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即具有剂量效应;核异常率和总核异常率也都出现了相似的效应,这说明硫酸铜对鲤鱼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施其乐对泥鳅进行染毒试验,用常规方法制备血涂片,以研究其不同浓度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对泥鳅红细胞核异常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施其乐能不同程度地引起泥鳅红细胞核异常率的升高,各浓度处理组泥鳅红细胞核异常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整体来看,在各取样时间段内,红细胞核异常率随着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化学絮凝法对高质量浓度养猪废水预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OD质量浓度超过30 000 mg/L有机养猪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硫酸铁、硫酸铝、结晶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钾、聚合氯化铝、壳聚糖6种絮凝剂对该废水浊度、COD、 NH3-N、 TP、BOD5的影响,并简要分析絮凝法预处理的经济成本。结果表明,6种絮凝剂对废水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处理能力,浊度的去除率为95.2%~99.7%;COD的去除率为36%~53%;NH3-N的去除率为25%~72%;TP去除为82%~97%;经6种絮凝剂处理后,水质BOD5/COD依次为0.415,0.504,0.424,0.505,0.379,0.135,除壳聚糖外,生物可降解性均比原废水提高。6种絮凝剂对养猪废水的预处理效果显著,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经济因素,聚合氯化铝钾为最佳絮凝剂。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家庭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养殖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选取天津市蓟州区20户家庭养殖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分析了4大类37种兽用抗生素在畜禽粪污中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周边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4大类抗生素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均有检出,废水中检出率(0~80.0%)>粪便中检出率(0~74.4%)>土壤中检出率(0~35.0%),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率高于其余3类抗生素。猪粪中抗生素总浓度的平均值(75.78 mg·kg^-1)分别为鸡粪(5.80 mg·kg^-1)和牛粪(0.26 mg·kg^-1)的13.1倍和291.4倍,猪场废水中抗生素总浓度的平均值(549.85μg·L^-1)是牛场废水总浓度平均值(5.27μg·L^-1)的104.3倍。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猪粪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结果显示,肥猪粪(156.59 mg·kg^-1)>仔猪粪(49.38 mg·kg^-1)>母猪粪(23.97 mg·kg^-1)。对养殖场周边土壤研究表明,粪肥施用是土壤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且猪场周边土壤中抗生素污染倍数最高。研究表明,家庭养殖环境介质中抗生素污染非常普遍,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各环境介质中残留水平均为最高。抗生素的残留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生态风险,粪肥的还田利用可增加土壤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且废水中抗生素风险高于土壤中抗生素风险。  相似文献   

13.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两个小麦品种(系)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对SP2代农艺性状变异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均发生了变异,但株系内变异多数为不显著。两个品种(系)的诱变率和性状的变异方向存在差异,豫农201的诱变率高于大粒1号;大粒1号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增加,豫农201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减少。性状间的诱变率具有差异,株高和粒重的诱变率明显高于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   

14.
施用有机肥对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育试验结果表明:4种植烟土壤在施用5种有机肥后,加还原剂测定的土壤碱解氮(+H)含量变化有持续递增型、抛物线型和直线型三种类型,而不加还原剂测定的土壤碱解氮(-H)含量变化仅有峰值型和持续递减型两种类型;施用等量有机肥,土壤碱解氮(+H)含量大于土壤碱解氮(-H)含量;有机肥氮素最大释放率依次为饼肥>鸡粪>牛粪>稻草>猪粪,且出现在灰砂泥田壤土的频率较高;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依次为饼肥>鸡粪>牛粪>稻草>猪粪,施用饼肥至培育末期的土壤碱解氮增加量远高于其它有机肥,且碱解氮含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Instead of pure bacteria, induction muta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by ultraviolet (Uv) was studied and used to treat pulping wastewater by continuous-flow. The result showed the mutagenic activated sludge had remarkable effect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pulp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Comparing with common activated sludge, the mutagenic activated sludge was more suitable for lignose decomposition and had high decompos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6.
猪场厌氧肥水灌溉对设施油麦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已成为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污染来源,为有效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开展了猪场肥水设施灌溉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水稀释比例灌溉对油麦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用猪场肥水与清水进行1∶2稀释灌溉(折算氮素投入量为292 kg·hm-2)能够提高油麦菜存活率、叶片数和株高,且产量比对照施肥处理增加17.67%。与对照处理和其他稀释比例处理相比,该优化模式生产的油麦菜能够维持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抑制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并削减蔬菜植株内硝酸盐含量,油麦菜品质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 18406.1—2001),且铜锌含量与对照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油麦菜可溶性糖含量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农田猪粪替代化肥后耕层土壤重金属Cu的变化特征,并基于耕层土壤Cu年累积速率探讨了猪粪安全施用量。结果表明,水稻收获期,耕层土壤总Cu和有效态Cu含量,以及总Cu和有效态Cu的累积速率,均随着猪粪施用比例的提高呈现线性增加趋势。由耕层0~10 cm土壤总Cu年累积速率可知,稻麦农田猪粪可安全施用年限,随着猪粪施用比例的提高呈现乘幂方程的降低趋势。在农业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内,20年和50年尺度上猪粪氮替代化学氮肥比例分别为50.3%~62.7%和19.1%~26.1%。据此,基于该定位试验的耕层土壤Cu累积效应,建议20年尺度上猪粪氮替代率不超过50%,50年尺度上猪粪氮替代率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研究多基质土壤混合层技术系统(multi‐soil‐layeringsystem,MSL)在水力负荷为50、100、200和300L爛m-2爛d-1条件下对猪场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初步探讨该系统对有机物、氮、磷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在4个水力负荷下,化学需氧量(CODC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畅8%、72畅6%、59畅5%和33畅4%,微生物分解是MSL系统去除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畅1%、71畅0%、 30畅0%和18畅9%,硝化/反硝化作用是MSL系统去除氮的主要途径;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畅4%、 56畅0%、 39畅1%和23畅0%,基质吸附作用是MSL系统去除磷的主要途径;水力负荷对MSL系统处理养猪废水的效果特别是对氮的去除有很大影响,控制适当的水力负荷是提高MSL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MSL系统对猪场废水的处理是一种高效无动力的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石灰性潮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种植,研究小麦秸秆和猪粪施用对两茬樱桃萝卜植株生长、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当季效应与后效.结果表明,秸秆施用显著提高了两茬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对提高了植株中钾含量效果明显,但降低了第一茬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及植株含氮量.猪粪施用后,两茬植株地上部钾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还维持较高水平,累积后效明显.高量猪粪使用明显促进了第一茬植株生长,提高植株中氮磷钾含量.两茬植株收获后,施用猪粪的土壤pH下降.中高量秸秆和3种用量猪粪处理的土壤EC值(可溶性盐含量)明显上升.结论认为:猪粪和秸秆施用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明显,并能维持后效,但秸秆有机碳和钾含量较高,施用时注意配施氮磷肥,调节好C/N比.猪粪施用明显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20.
超声协同脉冲电絮凝法处理屠宰场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艳  石淑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05-17407
[目的]研究应用超声协同脉冲电絮凝方法处理屠宰场排放的废水。[方法]以屠宰场废水为对象,通过试验讨论了脉冲频率、脉冲占空比、超声频率、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在脉冲频率、脉冲占空比、超声功率、超声频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分别为250 Hz、30%、280 W、25 Hz、30 ℃、40 min的条件下进行电解,废水的COD、色度去除效果好,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9.42%、95.86%以上。[结论]应用超声协同脉冲电絮凝方法对屠宰场废水的处理技术是可行的,为屠宰场废水开发新处理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