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隆缘桉是我局人工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为了合理掌握单位面积上各个不同生长时期的立木株数,我们对隆缘桉树冠特征进行了研究,现把研究结果分述如下。一、隆缘桉的冠幅同令的纯林其冠幅可直接作为抚育采伐的依据。我们测量了大量生长正常而不同大小的立木,发现其冠幅直径与胸高直径呈直线相关,相关方程为: c. d=0.988+0.148 d_(b.h)式中c. d为冠幅直径d_(b.h)为胸高直径由上述相关方程可以计算出每亩不同大小时的立木株数(见表1)。  相似文献   

2.
桉树杂交育种成功 杂种优势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7年以来,我所开展了柳桉(Eucalyptus saligna)×隆缘桉(E.exserta)、隆缘桉×柳按、柳桉×大叶桉(E.robusta)、隆缘桉×巨桉(E.grandis)、隆缘桉×大叶桉五个人工杂交组合的育种试验。各年度获得的杂交种子,分别于翌年春天用容器育苗和父母本以及在对照种的种子造林。试验林采用随机排列,四次重复。从测定的数据表明:除  相似文献   

3.
隆缘桉(Eucalyptus exserta)具有生长迅速、萌芽力强、耐干旱瘠瘦、抗逆性强等特点,是我局建场初期的主要造林树种,现有林地面积307,610亩,占有林面积47.5%。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八年进行萌芽更新改造隆缘梭三类林面积达20多万亩。这些林分,能否再进行第三代萌芽更新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81年3月在田东林队进行隆缘桉第三代萌芽更新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1977年以来,我所开展了柳桉(Eucalyptus saligna)×隆缘桉(E·exserta)、隆缘桉×柳桉、柳桉×大叶桉(E·robusta)、隆缘桉×巨桉(E·grandis)、隆缘桉×大叶桉五个人工杂交组合的育种试验。各年度获得的杂交种子和父母本以及对照种的种子,分别于翌年春天用容器育苗造林。试验林采用随机排列,四次重复。从测定的数据表明:除柳桉×大叶桉这个组合外,其他四个杂交组合的子代(F_1,下同)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以柳桉×隆缘桉的子代生长较好,二年生平均高10.1米,平均胸径7.36厘米,平均单株材积0.0235立方米,与双亲平均单株材积对比增长89.5%,与最大亲本平均单株材积对比增  相似文献   

5.
在闽南沿海沙地引进3种桉类树种、3种松类树种进行试验,并营造木麻黄与湿地松、马占相思、乌墨、柠檬桉混交林。经4年观测认为,柠檬桉、巨尾桉、刚果桉3种按树在沿海沙地适应性强、生长量大小分别为巨尾桉>刚果桉>柠檬桉;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3种松类树种只有湿地松在砂质海岸适应性强,火炬松和加勒比松长势弱;木麻黄与湿地松、柠檬桉混交效果比木麻黄纯林好。  相似文献   

6.
EF植物生长促进剂是从桉树中抽提而得的生物活性物质。本试验的目的,就是摸索适宜于桉树的EF浓度与施用方法。现把试验结果小结如下,供参考。一、试验方法 (1)材料:采用雷州半岛生产上大面积造林的几种主要树种:雷林一号桉(E.Leizhon No:1)、隆缘桉(E.exsevta)柠檬桉(E.Citriodora)等,1982年4月2日定植的幼林。  相似文献   

7.
<正> 自1977年以来,我所开展了柳桉(Eucaly-ptus Saligna)×隆缘按(E. exserta)、隆缘桉×柳桉、柳桉×大叶桉(E. robusta)、隆缘桉×巨桉(E. grandis)、隆缘按×大叶桉5个人工杂交组合的育种试验。各年度获得的杂交种子和父母本以及对照种的种子,分别于1978年5月用容器育苗,造林。试验林采用随机排列,重复4次。1980年5月测定的数据表明:除柳桉×大叶桉这个组合外,其他4个杂交组合的子代(F_1,F同)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见表  相似文献   

8.
隆缘桉(Eucalyptus exserta)是我局大面积栽植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适应性强、初期速生,材质较好,是目前国内桉树木材使用最广泛的树种;叶的出油量和油质也较  相似文献   

9.
选用6种育苗基质在2种立地类型下开展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本种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caribaea)、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hondurensis)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立地类型显著影响3个树种/变种苗木保存率和苗木质量(P<0.05),光照和水分供应充足的平地苗圃适合培育湿地松苗木,排水和环境卫生良好的山坡地更有利于培育加勒比松苗木;(2)湿地松的最佳基质是:20%火烧土+30%阔叶林腐殖土+47%黄心土+3%过磷酸钙、20%泥炭土+30%阔叶林腐殖土+47%黄心土+3%过磷酸钙;本种加勒比松最佳基质是:30%火烧土+20%松林表土+47%黄心土+3%过磷酸钙、30%阔叶林腐殖土+20%松林表土+47%黄心土+3%过磷酸钙;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的最佳基质是:20%松林表土+30%阔叶林腐殖土+47%黄心土+3%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型分析法研究了雁北地区樟子松的地径(D0)、胸径(D)、树高(H)、枝下高(h)、冠幅(cr)因子与各器官生物量、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樟子松各器官及总生物量最优模型为:总生物量ln Wat=-1.65+0.78 ln(D2H);树干生物量ln Wt=-1.15+0.91ln(D2H);树冠生物量ln Wcr=1.24+0.16D;树枝生物量ln Wb=-1.93+1.83 ln D;树叶生物量ln Wl=-1.36+1.28 ln D.  相似文献   

11.
不同立地长白落叶松净光合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不同立地、不同年龄段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测定 ,测定出了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以及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的日进程与季节进程。通过对比试验测定 ,得出长白落叶松以 10年生净同化率最高 ,值为 :0 .30 51mgCO2 m- 2 s- 1,四大林场中以哈尔滨林场的长白落叶松净同化率最高 ,值为 0 .1335mgCO2 m- 2 s- 1。长白落叶松CO2 补偿点为 130vpm ,光呼吸值为 4 0vpm  相似文献   

12.
在依安县一苗圃、新屯乡、红星乡进行了在自然条件下不同扦插日期对银中杨成活率影响的试验。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用多重比较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扦插日期对银中杨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确定了最佳扦插日期为5月20日前后,最晚不能超过5月25日。  相似文献   

13.
在西南横断山区云杉、冷杉林内对其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并对其天然更新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云杉、冷杉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温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大,湿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采伐迹地上天然更新幼树(苗)的生长,优于林内天然更新的幼树(苗)。林下天然更新,以郁闭度较小而透光率较大的林分为优、  相似文献   

14.
ABT生根粉对枸杞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ABT生根粉 80 0~ 10 0 0 μg g处理枸杞嫩枝插穗 ,生根率 78%~ 85% ,平均生根条数 4 .2~ 5.6条 穗 ,平均根长 4 .3~ 5.8cm ,生根时间提前 4d左右  相似文献   

15.
喜树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本文对喜树光合速率 (Pn)日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 ,喜树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 ,具有典型的“午休”特征。阴天时则为单峰型。影响喜树叶片Pn日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通量密度和相对湿度。造成光合作用“午休”的内在原因不是气孔导度下降 ,减少了CO2 的供应量 ,而是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16.
插穗粗度对无花果育苗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花果是第三代新兴水果。为了更好地推动其发展,笔者亲自做了插穗粗度对无花果扦插育苗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粗度对无花果扦插育苗的成活率、生长状况及商品苗率均有影响。为大量培育无花果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两种原始兰科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金佛山兰 (Tangtsiniananchuanica)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野外个体数量极稀少 ,仅见于重庆南川金佛山及附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 ,并且仅与其亲源种金兰 (Cephalantherafalcata)生长在一起。对比研究了生长在温室内的金佛山兰和金兰的多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 ,金佛山兰与金兰只在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及胞间CO2 浓度方面有显著差异。金佛山兰的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为 6.1 6(± 0 .4) μmol·m- 2 s- 1 、0 .47(± 0 .0 4) μmol·m- 2 s- 1 、2 .7(±0 .2 )mmol·m- 2 s- 1 、0 .1 1 4(± 0 .0 2 )mol·m- 2 s- 1 、2 0 6(± 2 9) μmol·mol- 1 、1 0 μmolphotons·m- 2 s- 1 、2 0 0μmolphotons·m- 2 s- 1 、9.6(± 0 .9) %、3 1 (± 0 2 )mmolCO2 ·mol- 1 H2 O ;金兰的各项值分别为 5 .8(±1 .1 ) μmol·m- 2 s- 1 、0 .45 (± 0 .0 6) μmol·m- 2 s- 1 、2 .6(± 0 .3 )mmol·m- 2 s- 1 、0 .1 0 1 (± 0 .0 3 )mol·m- 2 s- 1 、1 73 (± 5 1 ) μmol·mol- 1 、1 0 μmolphotons·m- 2 s- 1 、2 0 0 μmolphotons·m- 2 s- 1 、9.1 (± 1 .1 ) %、2 .7(± 0 .7)mmolCO2 ·mol- 1 H2 O。在温室内晴  相似文献   

18.
芽梢斑螟幼虫危害特点及其密度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锦年  黄辉 《林业科学》1997,33(3):247-251
芽梢斑螟是马尾松二年生球果的重要害虫。根据种子园雄花发生特点,研究了芽梢斑螟越冬幼虫转移危害及其在树冠和林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7轮生枝的马尾松树冠上,芽梢斑螟越冬幼虫集中侵害第六、七轮生枝上的二年生球果,球果被害率达53.6%,幼虫数量占总数的58.8%。种子园内不同无性系有少雄(花)、中雄和多雄树之别,芽梢斑螟越冬幼虫转移后的危害率及其数量分布,随马尾松雄梢率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危害率(y1)和幼虫数量(y2)与雄梢率(X)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0.660+0.473X,y2=-0.829+0.303X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用人工剪叶方法,模拟油桐尺蠖对油桐的为害。结果表明,油桐尺蠖的为害对油桐的生长发育、产量和桐油的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害程度(x)与产量损失率(y)之间,具有幂函数回归关系y=ax~b,按照Headley的防治指标原理,利用Chiang H C的防治指标计算公式,求得进行化防时,以成年树每株3龄幼虫数及卵块数为标准的防治指标分别为:第1代191.3条和1.06个印块;第2代212.8条和1.18个卵块。人工挖蛹的防治指标舞株蛹置为:第1代2.58个.第2代2.53个。  相似文献   

20.
针对嵊州市目前部分笋用小竹造林单位成活率较差的状况,对1986年以来营造的笋用小竹在确保造林质量的前提下开展了调查,调查面积1000余亩,母竹总株数为47897株。通过对造林季节、土壤种类、母竹年龄、水分管理、母竹质量等因子对笋用小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分析,阐明影响笋用小竹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子,提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