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菊苣在栽培过程中极少有病虫危害,种根栽培过程中几乎不施农药,在软化栽培过程中,不施任何农药化肥,食用安全,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被列为21世纪的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2.
根用型芽球菊苣的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苣属菊科草本植物,是蔬菜中的上品,每100g鲜菊苣球中含钙24.48mg、磷24.12mg、铁0.934mg、锌0.793mg、维生素C3.51mg、β-胡萝卜素0.043mg、蛋白质680mg。菊苣中含有一般蔬菜中没有的马栗树皮素、马栗树皮甙、野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等苦味物质,有清热解毒、舒肝健脾、利胆和养胃的功效。菊苣在栽培过程中极少有病虫危害,种根栽培过程中几乎不施农药。在软化栽培过程中,不施任何农药化肥,食用安全,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目前在我国,菊苣是一种新型的特种蔬菜,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被列为21世纪的保健蔬菜。其主要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芽球菊苣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球菊苣栽培分2个阶段,一是种根田间培育阶段,二是种根在黑暗条件下软化栽培成芽球阶段。该文介绍了芽球菊苣栽培管理技术,包括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管理、肉质根采收、肉质根周年贮存、根株软化生产、产品分类及包装等方面内容,以为黄山市芽球菊苣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菊苣软化栽培前后叶片和根株的Vc、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软化栽培后芽球以及根株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急剧上升,Vc含量下降。软化后的芽球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软化后的根株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软化栽培为菊苣有效的栽培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芽球菊苣软化栽培中不同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苣根株的大小、栽培方式、温度、湿度等是对芽球产量,品质影响较大的因子.晶玉品种田间生长势强,根株粗大,软化栽培后的芽球较大,产量高.红玉品种田间生长势弱,根株细小,软化栽培后的芽球较小,产量低.根株越大,单个芽球的产量越高,反之越低.单位面积芽球的产量随着根株级别的升高而下降,反之越高.即单位面积二级根芽球的产量一级根芽球的产量特级根芽球的产量,生产上建议以培育直径为3~5 cm的一级根、二级根作为菊苣软化栽培的最佳根株.软化栽培温度以15~18℃、相对湿度(95士5)%为宜.水培水层高度为软化前5天深度1 cm,之后深度8 cm为宜.温室土培的芽球产量较高,且芽球较大较紧实,但易附着泥土.水培的菊苣,芽球个体相对较小,芽球比较疏松,芽体洁净.水培设施简单,操作容易,芽球干净,易清洗,易被人们采用.在日光温室+阳畦的软化栽培中,以白天掀苫、夜晚放苫的管理方式最佳.通过对以上芽球菊苣栽培管理中不同影响因子与芽球产量的关系研究,建立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菊苣生产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6.
菊苣根株的大小、栽培方式、温度、湿度等是对芽球产量,品质影响较大的因子.晶玉品种田间生长势强,根株粗大,软化栽培后的芽球较大,产量高.红玉品种田间生长势弱,根株细小,软化栽培后的芽球较小,产量低.根株越大,单个芽球的产量越高,反之越低.单位面积芽球的产量随着根株级别的升高而下降,反之越高.即单位面积二级根芽球的产量一级根芽球的产量特级根芽球的产量,生产上建议以培育直径为3~5 cm的一级根、二级根作为菊苣软化栽培的最佳根株.软化栽培温度以15~18℃、相对湿度(95士5)%为宜.水培水层高度为软化前5天深度1 cm,之后深度8 cm为宜.温室土培的芽球产量较高,且芽球较大较紧实,但易附着泥土.水培的菊苣,芽球个体相对较小,芽球比较疏松,芽体洁净.水培设施简单,操作容易,芽球干净,易清洗,易被人们采用.在日光温室 阳畦的软化栽培中,以白天掀苫、夜晚放苫的管理方式最佳.通过对以上芽球菊苣栽培管理中不同影响因子与芽球产量的关系研究,建立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菊苣生产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7.
芽球菊苣是一种优质高档的保健蔬菜新品种,它是以菊苣的肉质根茎软化栽培后所形成的芽球作为食用蔬菜。下面介绍软化菊苣的栽培技术。一、软化栽培用的肉质根的培育软化用的肉质根因需要量很多,宜在大田栽培,一般1亩大田栽植成的肉质根,乳黄f白)色品种可供50—60平方米软化床栽培,红色芽球品种23—25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芽球菊苣是一种优质高档的保健蔬菜新品种,它是以菊苣的肉质根茎软化栽培后所形成的芽球作为食用蔬菜.下面介绍软化菊苣的栽培技术. 一、软化栽培用的肉质根的培育 软化用的肉质根因需要量很多,宜在大田栽培,一般1亩大田栽植成的肉质根,乳黄(白)色品种可供50~60平方米软化床栽培,红色芽球品种23~25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软化菊苣栽培在我省还处于研究阶段 ,土培法是笔者在两年研究和调查基础上归纳出的一套适合辽宁地区的经济有效的栽培技术 ,其中包括生产设施 ,良种选择 ,育苗 ,根株生产 ,软化栽培 ,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的介绍 ,供大家在生产中借鉴。  相似文献   

10.
菊苣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菊苣栽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培养种根,7月底至8 月初播种,犁地深度为25~35 cm ,封冻前收获种根;第二,软化栽培,种根种植密度为300~400 株/m 2,温度控制在18~20 ℃,并在黑暗条件下栽培,待芽球长到20 cm 高、0.25 kg 重时即可收获叶球。  相似文献   

11.
软化菊苣栽培在我省还处于研究阶段,土培法是笔在两年研究和调查基础上归纳出的一套适合辽宁地区的经济有效的栽培技术,其中包括生产设施,良种选择,育苗,根株生产,软化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的介绍,供大家在生产中借鉴。  相似文献   

12.
芽球菊苣是一种优质高档的保健蔬菜新品种,它是以菊苣的肉质根经软化栽培后所形成的芽球作为食用蔬菜。软化用的肉质根因需要量很多,宣在大田栽培,一般1亩大田栽植成的肉质根,乳黄(白)色品种可供50-60平方米软化床栽培,下面介绍软化菊苣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芽球菊苣的软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保护地把菊苣的肉质直根囤栽在沙床上,在黑暗条件下生长出黄化的芽球,这种栽培方法叫软化栽培。经软化栽培后的芽球可用于炒菜、配菜、涮锅等,质地鲜嫩,风味独特。由于菊苣的肉质根囤栽在沙床上,芽球生长依靠根贮营养,除喷水之外,不施肥、不喷药、无污染,是真正的无公害特种蔬菜。  相似文献   

14.
芽球菊苣是菊科菊苣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肉质根软化栽培后萌发的嫩黄椭圆形的芽球,其营养丰富,可生食凉拌或做色拉,也可作火锅配料或炒食,口感脆嫩,微甜稍带苦味。生长期极少发生病虫害,完全符合无公害蔬菜质量要求。其栽培分两个阶段,一是种根田间培育阶段,二是种根在黑暗条件下软化培养成芽球阶段。  相似文献   

15.
保健特菜芽球菊苣简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根株收获、根株软化等方面介绍了芽球菊苣的简易软化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菊苣在营养生长旺期需要较强的光照,而软化栽培则需黑暗条件。在低温条件下可通过春化分化花芽,在长日照条件下可抽薹开花。因此,菊苣可露地栽培或软化栽培。软化栽培后的芽球营养价值更高,故着重介绍软化栽培技术。1.适宜软化栽培的菊苣品种散生叶菊苣,因叶苦味过浓,且质硬,不  相似文献   

17.
芽球菊苣是采用一年生菊科散叶菊苣肥大肉质直状根经软化栽培而成,是天然、绿色、药用的保健蔬菜。工厂化生产成本较高。市场价格一直比较高。而采用家庭化生产可以明显降低生产成本。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实用新技术。市场上销售的菊苣产品主要是采用软化栽培技术生产的.采用上窖栽培的芽球菊苣易沽土,净菜率低。而水培法生产的芽球既洁净、新鲜、美观,又可以进行大面积机械化生产。因此,在生产上多采用水培法栽培。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有销售渠道和优质种源的农民朋友可参考种植。  相似文献   

18.
菊苣的食用部分为嫩叶、叶球、叶芽,是野生菊苣的1个变种,有结球类型和需经软化栽培后收获芽球的散叶类型两大种。结球型菊苣只需一次栽培即可生产出产品,栽培上较少受季节的限制,易于做到周年生产供应。而软化型的菊苣需要经过两次栽培才能获得产品,过程较为复杂,但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荷兰菊又名荷兰菊苣、吉康菜.法国苦苣菜.为菊科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采食肉质根软化栽培后产生的芽球为产品。荷兰菊芽球呈奶油色,微苦带甜.至脆至嫩.可用于生食,或做成鲜美开胃的凉拌菜。尤其是芽球中含有一般蔬菜中不具有的苦味物质.如马栗树皮甙、野莴苣素、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等.具有清肝利胆的保健作用.已成为蔬菜中的贵族.备受人们的青睐。由于荷兰菊芽球需二次栽培才能形成产品.其中软化栽培技术难度较大,生产中容易出现肉质根腐烂、芽球腐烂、  相似文献   

20.
菊苣又名野生苦苣、法国苦苣等,为菊科2年生至多年生植物。目前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欧洲法国、意大利栽培最多,为欧洲重要的色拉用蔬菜。分为专供软化用的散叶类型和不需软化供食用的红色结球类型、钟型结球类型。其中软化栽培的在一半以上,软化形成的奶油色嫩白芽球,又称法兰西苦苣,风味优美;而不需软化的结球红色菊苣,叶肉、叶脉红色镶嵌,作为色拉用菜,别具一格。随着我国西餐业的兴起,菊苣在我国栽培将日益引起关注,并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