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提取的 A 型产气荚膜梭菌 α毒素包涵体免疫 B A L B/c 小鼠后, 取小鼠脾细胞与 S P2/0 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和克隆化,经间接 E L I S A 筛选,共获得 1 A8、1 C3、1 D5、1 D8、1 F1、1 H1 和 2 E3 7 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 M c 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7 株 M c Ab 的 Ig 亚类有 Ig G1(1 D8)、 Ig G3(1 A8、1 C3 和 2 E3)和 Ig M(1 D5、1 F1 和 1 H1)。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 1∶512~1∶1 024 和 1∶106 ~1∶108 。尤为重要的是,2 E3 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 M c Ab 不仅能够中和 α毒素的磷脂酶 C活性和溶血活性,而且能够对致死性腹腔感染小鼠产生良好的被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SDSPAGE、免疫印迹和相加ELISA分析了五株抗伪狂犬病病毒杂交瘤细胞系所分泌的单抗5H2、2E6、2G11、3D10和1B5(均为IgG1)各自所识别的病毒多肽。结果证明:单抗5H2、2E6、2G11和3D10识别伪狂犬病病毒97KD多肽,单抗1B5识别54KD多肽。相加ELISA证实单抗5H2、2E6、2G11和3D10识别同一多肽的重叠表位或邻近表位。  相似文献   

3.
具有中和活性的减蛋综合征病毒单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减蛋综合征病毒毒株WPDV205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在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PEG-4000的作用下融合。用间接ELISA初步筛选出阳性克隆10株(4B1、1D4、2D6、3D6、3A5、2A1、3C6、3C1、1B3和2C5)。这些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和再次检测后生产腹水,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筛选出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抗隆体4株(4B1、3C1、3C6和2C5),其  相似文献   

4.
利用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国内分离株J1,采用反复差速离心法制备免疫抗原,长程免疫法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并经3次亚克隆获得了10株能稳定分泌抗PRRS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株(A1D7H10,A1D7H11,A1E7H9,A1E7D9,A2D8E7,A2D8B11,B3D11D6,B2G9A9,B2G9F2)。这些细胞经体外连续传  相似文献   

5.
用赭曲霉素A(OA)-BSA合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通过克隆和ELISA法筛选,建立三株泌抗OA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3C12,1D12和2G7)。用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为128^×(3C12)和64^×(1D12和2G7)腹水抗体效价为10^-7(3C12,1D12)和10^-6(2G7)。三株单抗(McAb)均属IgG类,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6.
以提纯鸡IgG做抗原免疫Ball/c小鼠,取鼠细胞在PEG1000作用下与小鼠骨髓细胞(Sp2/oAg14)融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抗体,阳性孔经有限稀法进行细胞克隆,共获得了7株分泌抗鸡Ig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H8、4D8、4D8、1B7、2A7、2B3、1G12、3D12)将这些细胞分别接种间系小鼠制备出腹水抗体,ELISA效价可达10^  相似文献   

7.
采用腹腔的接种1次脾内注射禽呼肠孤病毒(ARV)蛋白免疫小鼠,经3次融合后,共筛选8株分泌抗禽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这8株McAb均可与ARVS1133株,FDO株发生反应,而与IBDV,MDV,EDS-76病毒不发生反应,经亚类鉴定,AE7,AF8,BD1,DH10,EE5为IgG1;AD6,CG4为IgC2a,AG7为IgG2b。腹水效价在10^3~10^5之间。  相似文献   

8.
应用破伤风类毒素多途径免疫接种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在聚乙二醇(PEG,4000)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克隆化,经ELISA及毒素中和试验检测,获得了11株具有一定毒素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经单一单抗和群单抗中和试验证实,其中4株具有较强的产生抗毒素活性,而且这4种单克隆抗体(1D9B10、5G8B9El、5G8A10、5G8B9C11)协同作用可完全中和标准量毒素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中和株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组织毒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检测分泌抗体,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IBDV单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NIB-1,NIB-2,NIB-3,NIB-4,NIB-5,NIB-6;6株MCAb均具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亚类鉴定表明,前4株属于IgG2a,后2株属于IgG1。杂交瘤细胞冻存6个月后复苏,均  相似文献   

10.
超排山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TCM199+10mmol/LHEPES+青霉素(6mg/L)+链霉素(5mg/L)为基础培养液(BM),再分别加入不同成分,配成5种卵母细胞成熟液:(A)BM+10%EGS;(B)BM+10%EGS+HCG(2.5mg/L);(C)BM+10%EGS+HCG+E2(1mg/L);(D)BM+10%FCS+HCG+E2;(E)BM+10%EGS+HCG+E2+颗粒细胞(1.5×106~3.0×106个/mL)。在38.5℃、5%CO2下培养26h,排卵后第1天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67.67%(20/30),60.42%(29/48),83.67%(41/49)和80.82%(59/73),排卵后第5天卵巢卵母细胞,在培液D中体外成熟率为71.43%(45/63)。排卵后第1天的98枚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卵裂率为21.43%,21枚2细胞胚移植5头受体获2头羔羊。研究表明,超排山羊卵巢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可获得大量廉价的成熟卵母细胞,并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试管山羊  相似文献   

11.
用ELISA测定了8株抗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抗原结合位点,通过ELISA相加试验证实,8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位点大多数比较接近,其中5A5与5C2,5A9与5F11,以及5D7、5C9、2G3、4E6四株所识别的抗原位点相同或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2.
用ELISA测定了8株抗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抗原结合位点,通过ELISA相加试验证实,8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位点大多数比较接近,其中5A5与5C2,5A9与5F11,以及5D7、5C9、2G3、4E6四株所识别的抗原位点相同或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3.
用SP2/0骨髓瘤细胞与以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免疫的Ball/c鼠脾细胞融合,经克隆和筛选后获得8株分泌抗SPA的杂交瘤细胞株,即3A4,1IC2,2B3,2C2,2E3,3E6,3F10和2C2。亚类鉴定为IgG1(3A4,3E6,1C2,3F10和3C2),IgG2b(2C2),IgG3(2E3),IgG总(2B3)。免疫双扩散法显示2C2腹水及2B3,2C2,2E3培养上清粗提物与  相似文献   

14.
蓝舌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纯化的蓝舌病病毒(BTV)11型VP7免疫BALB/c小鼠,动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借助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3株分泌抗BTV11 VP7的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C12D9、B4F3、E1A7。这3株杂交瘤细胞株连续传代3个月再经液氮冻存6个月后复苏培养,仍能稳定分泌特异性McAb。3株McAb均具有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其中C12D9株上清液的ELIS  相似文献   

15.
采用3.0Mrad60CO_γ射线辐照和高压熏蒸(121℃,20min)SPF鸡饲料,并对处理后饲料营养成分于试验后7天进行分析。辐照后7天粗蛋白、VA、VD3、VE、VB1、VB2、VB6、VB12、Cu、Fe、Mn、Zn、Se的损失率(%)依次为1.1、4.4、2.3、5.3、5.0、6.7、10、0、0、0、0、0。辐照后VB6、VB1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熏蒸后粗蛋白、VA、VD3、VE、VB1、VB2、VB6、VB12、Cu、Fe、Mn、Zn、Se的损失率(%)依次为9.7、11.5、15.3、26.7、20、10、13.3、20、0、0、0、0、0。熏蒸后粗蛋白、VA、VD3、VE、VB1、VB2、VB6、VB1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提取纯化的抗IBDVIgG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PEG作用下融合,应用ELISA法检测筛选,经有限稀释法克隆2次,获得2株(2B6株,5F4株)分泌抗IBDV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能诱生BALB/c小鼠产生高效价的含抗IBDV独特型抗体的腹水。用此独特型抗体分别与福氏完全佐剂、福氏不完全佐剂按1∶1比例乳化制备成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免疫接种SPF鸡和普通京白公鸡,然后用IBDV野毒株经点眼和滴鼻方式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8、14/14,从而证实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含有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α毒素基因的重组菌株BL21(DE3)(pXETA1)和BL21(DE3)plysS(pXETA1),通过培养性状观察和小鼠接种试验,证明这2株重组菌株均无致病性。随后对这2株重组菌株的表达产物进行了研究,经SDS-PAGE和薄层凝胶扫描分析,IPTG诱导3~4h后的BL21(DE3)(pXETA1)表达的α毒素占菌体总蛋白33.21%,BL21(DE3)plysS(pXETA1)表达的α毒素占菌体总蛋白27.25%,其相对分子质量约37500;经Westernblot分析,表达产物可被α毒素抗血清识别。包涵体粗提物的免疫攻毒试验结果表明,以1倍致死量攻击的免疫小鼠可获得100%(36/36)的保护,以2倍致死量攻击的免疫小鼠可获得94.28%(33/35)的保护,从而说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有丝分裂原对离体boPBMC增殖和分泌Ig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3H-TdR掺入法,ELISA和FACS研究了离体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bpPBMC)对有丝分裂原的免疫应答。PWM和ConA能不同程度地诱导boPBMC增殖和分泌Ig;而SEB只能使boPBMC高度增殖而不分泌Ig(P〉0.05)。PWM诱导的boPBMC经12d培养,其中CD4+/CD8+细胞的比率为2.9:1;而SEB诱导的细胞为0.3:1。离体boPBMC主要分泌IgM和IgG1,只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10%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技术鉴定3株不同的减蛋综合征病毒(贵州株HS-1、南京分离毒GC2、国际标准毒AV-127)的蛋白抗原性,结果表明,3株毒的蛋白多肽分子量均在106-12kD范围,一各条多肽的组成上略有差异;它们都具有两条相同的免疫原性多肽,分子量分别为106和100KD。同时,运用EcoRⅠ,HindⅢ,PstⅠ和SmaⅠ等5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酶切分析,证实3株EDS病毒用PstⅠ和SmsⅠ酶切的片段大小及长度略有不同,而其它3种酶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0.
采用3.0Mrad^60CO-γ射线辐照和高压熏(121℃,20min)SPF鸡饲料,并对处理后中料营养成分于试验后7天进行分析,辐照后7天粗蛋白、VA、VD3、VE、VB1、VB2、VB6、VB12、Cu、Fe、Mn、Zn、Se的损失率(%)依次为1.1、4.4、2.3、5.3、5.0、6.7、10.0、0、0、0、。辐射后VB6、Cu、Fe、Mn、Zn、Se的损失率(%)依次为9.7、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