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用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和斑点杂交试验分别对46例鸭血清样品中的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DHBsAg)和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进行平行检测,并根据夹心ELISA测定的P/N值和斑点杂交试验的反应斑点进行薄层扫描所测定的峰面积值,比较了19例带毒鸭血清中DHBsAg和DHBVDNA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试验的结果判定具有高度一致性。DHBsAg与DHBVDNA在带毒鸭血清中呈并存关系,但其含量相关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鸭乙型肝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 irus,DHBV)是禽嗜肝DNA病毒科禽嗜肝DNA病毒属(A v ihepadnav irus)的代表种,其形态结构、核酸组成、生物学特性、发病机理和相对嗜肝性等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 irus,HBV)很相似,感染鸭后也可引起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1,2]。由于  相似文献   

4.
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在同一鸭体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在同一鸭体的免疫反应张大丙,郭玉璞,高福,苏敬良(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tis-DHV) ̄[1、2]属小RNA病毒科,主要引起5周龄以下的雏鸭发生鸭病毒性肝炎(DuckVi...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对1周龄樱桃谷雏鸭肌肉接种坦布苏病毒FX 2010株,建立雏鸭感染模型,动态观察感染雏鸭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组织病毒含量及免疫反应。结果显示,雏鸭攻毒后第3天食欲下降,排黄白色稀粪,第5天时出现神经症状,部分雏鸭急性死亡,死亡率高达22.5%(9/40)。剖检病、死鸭可见心内膜出血,脾肿胀、坏死,肝、肾变性肿胀,脑膜充血。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心、肝、肾实质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或见出血;脾淋巴细胞局灶性坏死并伴有大量异嗜性粒细胞浸润;大脑呈典型的病毒性脑炎变化。雏鸭感染后第1天各器官就能检测到坦布苏病毒,第3天器官病毒含量除脾外均达峰值,后逐渐下降。雏鸭攻毒后第5天血清中出现微弱的中和抗体,以后逐渐升高,第17天时达峰值。以上结果表明,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雏鸭后能迅速入侵机体各组织器官并大量复制,呈组织泛嗜性特征,造成全身广泛性组织损伤,重症雏鸭死于急性败血症病变。雏鸭接种病毒后能快速产生中和抗体以抵抗感染并迅速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6.
7.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一种高度致死、高度传播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DHV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3个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Ⅰ型DHV呈世界性分布,并常和其他病毒、细菌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了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Ⅰ型DVH病原学、致病机理、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和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高度传播性的传染病。症状为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而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多呈共济失调,两腿痉挛,死亡雏鸭呈特征性的角弓反张姿势。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Duck Hepatitis, DH)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分别引起I型、Ⅱ型和Ⅲ型鸭肝炎。I型鸭肝炎病毒最早于1945年在美国发现,1950年用鸡胚分离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3—5周龄的雏鸭也可感染发病,成年鸭能感染,但不发病,成为带毒者。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的传染源。2005年8月份修水县义宁镇芦塘村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发生一种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不久即抽搐而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过对发病鸭群的临床及剖检诊断,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鸭病暴发的频率和类型也随之增多,给养鸭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众多的疾病之中,鸭病毒性肝炎尤为突出。由于鸭病毒性肝炎易感的是3周龄的雏鸭,尤其是3-7日龄的雏鸭,发病早、死亡率高,给防制带来了难度;近几年来不断有工型鸭肝炎病毒的变异株、暂时不能确定的病毒和“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病死率高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有Ⅰ、Ⅱ、Ⅲ三个血清型。这三个型病毒在血清学上有明显差异,无交叉免疫性。Ⅰ型鸭肝炎病毒又称古典株,我国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多属此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鸭肝炎病毒的诊断技术,包括常规的病毒分离技术、血清学诊断技术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着重对目前广泛应用的血清学诊断技术如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凝集试验、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技术等进行了介绍,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鸭肝炎病毒诊断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us。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鸭生产和消费大国,鸭肉、鸭蛋、鸭绒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加入WTO后,欧洲及美国市场进口关税下降,将有利于中国鸭肉及羽绒产品的出口,在这样广阔的前景下,给中国养殖业带来了财富,同时对养殖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鸭生产和消费大国,鸭肉、鸭蛋、鸭绒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加入WTO后,欧洲及美国市场进口关税下降,将有利于中国鸭肉及羽绒产品的出口,这给中国养殖业带来了财富。因此,在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养殖业中,动  相似文献   

18.
应用鸭胚肝细胞培养鸭肝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鸭胚肝细胞成功地培养了鸭肝炎病毒,并呈现典型CPE,向其细胞维持液中加入1%的鸭胚尿囊液,CPE的维持时间可延长至60小时,将该病毒的细胞培养物回归鸭胚和雏鸭,其致病力不见明显减弱。鸭胚中和试验证明,鸭肝炎病毒在鸭胚肝细胞上形成CPE的能力能被特异血清所中和。  相似文献   

19.
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1型鸭病毒性肝炎(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 1,DHV-1)和新型鸭病毒性肝炎(new type duck hepatitis virus,N-DHV)全基因序列,在非同源区域设计一对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特异性引物P1/P2,对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鸭瘟病毒、鹅细小病毒细胞毒、流感病毒等鸭常见病病原进行RT-PCR扩增.结果表明引物特异性良好,引物P1/P2仅能特异性扩增出N-DHV的638bp基因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N-DHV RNA最低检出量为21 pg.同时对临床样品的检测中发现DHV-1和N-DHV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该方法的建立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尤其是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鉴定及快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1日龄雏鸭肌肉接种强毒株鸭肝炎病毒(DHV)后,经Dot-ELISA检测,在显现临床症状和死亡鸭的肝脏及直肠粪便中可测到DHV,无症状或未死雏鸭体内测到DHV的顺序为:心→肾→肺→胸肌→脑;DHV强毒进入成年鸭体内后44h可在直肠粪便中测到DHV,其体内测到DHV的顺序为:心→肾→肺→肝→肠,而胸肌和脑均未测到DHV;同居感染成年鸭体内测到DHV的顺序是:肺→脾→肝→心→肾→肠。此外,还讨论了鸭病毒性肝炎(DVH)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