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生根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生根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表明,不同无性系在最早生根时间、主根总数及主根总长等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培不同时期主根总数、主根总长的广义遗传力在0.657 0~0.691 1、0.617 5~0.785 9之间,表明这两个生根性状在无性系间具有稳定的遗传变异,且受中等至强度遗传控制,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采用50~150 mg/L ABT溶液预处理对各无性系诱导根平均根数和平均长度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以50 mg/L ABT溶液预处理后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2.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5个黑杨派(P.deltoides)杨树无性系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无性系的1a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根据因素数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将苗木的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象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组成1个灰色系统,进行面积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5以上。关联度分析表明降水量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最大,日照时数影响最小;而日照时数对苗木的粗生长影响较大,降水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1992-199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含盐量0.208%的海涂上栽植的11个黑杨无性系中,筛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盐和抗病虫害,与I-69杨相比,单株材积增长率为4.86%-64.63%,每公倾蓄积增长率为38.38%-74.17%,增加收入7800-1575元/hm^2。  相似文献   

4.
36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基本材性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长清县36个8年生美洲黑杨无性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树高和胸径在无性系间的变异达极显著水平,用选优法选出5个密度较高,纤维较生,生长较快的优良无性系,它们的引种号分别是13号,3号,34号,22号和8号,除22号起源于加拿大外,其余均起源于美国,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树高和胸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32、0.40、0.43和0.71,材性和生长性受中等或较强遗传控制。树木生长速度分别与  相似文献   

5.
我国美洲黑杨无性系引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全世界黑杨派有2个种,即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和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而我国只有新疆阿尔泰地区有欧洲黑杨分布,美洲黑杨却没有天然分布[1]。自1950年意大利选育出几个美洲黑杨栽培无性系以来,美洲黑杨及其栽培无性系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世界各国先后培育出了美洲黑杨和欧洲黑杨的一系列杂交种,主要有美洲黑杨和欧洲黑杨的杂种后代———欧美  相似文献   

6.
《湖南林业科技》2013,(2):F0003-F0004
2009年5月,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专家进行成果鉴定。该成果主要是依托国家林业局重点计划、“九五~十五”科技攻关及“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在汉寿、君山和沅江试验点建立美洲黑杨无性系对比试验林,开展美洲黑杨无性系生长、材性等多性状遗传变异与综合选育,以及田间扦插繁殖特性、苗期光合生理特性、不同无性系林木早晚期生长动态与遗传变异与综合选育。  相似文献   

7.
通过20个美洲黑杨及杂交无性系岗地造林对比试验,对不同无性系的物候期、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保存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系生长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系冠高、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量、冠高、冠幅相关方差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量与物候期之间未达到显著水平;抗虫害比较品系间差异不显著,抗旱性比较国内系列较从日本引进的品系耐旱,DD89-23无性系生长快、干形好、适应性强,平均单株材积比中潜3号高10.00%,为鄂北岗地及低山营造丰产林提供种质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淹水胁迫下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光合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美洲黑杨I-69、XL-75、XL-77、XL-90及苏柳J172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育苗并实行人工淹水胁迫处理,测定不同淹水胁迫条件下各无性系光合特征,分析各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相互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各无性系Pn、Tr、Cond、Ci均表现出先随淹水胁迫快速下降,至30 d或45 d时略有回升的趋势,其中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淹水胁迫时Pn、Tr、Cond在不同无性系之间、淹水与不淹水对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a=0.01),4个杨树无性系中,以I-69杨下降幅度最大,其Pn下降89.91%~91.98%、Tr下降91.78%~95.27%、Cond下降96.30%~97.41%。Ci在淹水胁迫时下降幅度明显不及Pn,表明淹水胁迫下Pn降低是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分利用效率WUE随淹水胁迫的进行先上升、后下降,但均高于不淹水对照。叶片蒸汽压亏缺值Vpdl随淹水胁迫程度加深明显上升。对净光合速率与其他光合生理指标及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895杨、95杨、797杨3个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在甘肃天水渭河谷地苗期试验的基础上,于当地不同地区建立试验林,进行区域化对比试验。3a试验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生长表现较好,其中以895杨和797杨优势明显,与对照加拿大杨差异极显著,其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均超过对照20%~60%,而95杨与对照加拿大杨无显著差异。初步认为,3个无性系可在甘肃省天水地区各杨树栽培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T26和T66苗期年高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Logistic方程对美洲黑杨优良新无性系T66和T26当年生扦插苗的年高生长节律进行了拟合分析,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划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还对每一个时期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开展日本辽杨(P.maximovwiczii)、美洲黑杨(P.deltoides)及其杂交品系的引种苗期试验,对不同海拔高度地域的不同无性系系列的扦插苗木存活率及高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系列间存在显著差异,并通过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初步选择出不同海拔高度地区,苗期生长较好的引进杨树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1989年从新西兰等5个国家引进92种美洲黑杨杂交品种,经过近20年的引种试验,成功选出适宜于长江下游平原生长的美洲黑杨安林189和安林193。其基本特点是对天牛及食叶害虫的抗性强,速生性强。  相似文献   

13.
对响叶杨17个单株、意大利杨3个无性系花粉处理及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其花序长度、开花期、花粉生命力和花粉管长度在株间或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遗传控制的,也受到生长条件的影响。低温和干燥是贮藏花粉的必要条件,纯净花粉干燥后密封置0~5℃冰箱中,至少可贮藏1个多月,“10%~15%蔗糖+0.71%~1.00%琼脂+80×10-6硼”的配方培养基最适于花粉的培养。室内切枝水培时增加光照和提高温度可以使意大利杨提早开花,反之则延迟开花,通过调节光、温,基本可使响叶杨与意大利杨花期相遇。意大利杨Ⅰ-69、Ⅰ-72与响叶杨杂交,基本上是亲和的,22个组合获得16个组合杂种,不同组合的杂种种子千粒重和出苗率是不同的,并且种子千粒重将会影响出苗率,响对杨株间杂交也有类似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密度欧美类杨速生丰产林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应用净现值方法对不同密度林分的经济成熟进行了分析。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确定不同密度林分的成熟龄;数量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经济成熟龄的时间是7~9 a(P=5.22%),数量成熟龄是12~14 a;对比其他密度,330株/hm2林分更适宜培育大径材;另外,对间作条件下的杨树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成熟龄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 ,38个 4年生欧美杨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年生长量、造林成活率差异均呈极显著水平。用座标综合法评价了各无性系的优劣 ,从中初选出 6个优良无性系 ,其胸径和全高分别比对照高 2 1%和 2 0 %。  相似文献   

16.
姚颖  姚德生 《河北林果研究》2011,(4):349-351,368
为了丰富当地杨树种质资源,从南京林业大学引种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4个无性系中,895杨、797杨、95杨在当地均有良好的生长适宜性,其苗高分别为对照加拿大杨的124.3%、116.8%和114.2%,地径分别为对照加拿大杨的159.3%、136.5%和133.9%。关键词:美洲黑杨;引种;苗期试验;成活率;生长量  相似文献   

17.
In our study, two experimental plantations, respectively, with 24 and 32 new clones of P. tomentosa, were established in Weixian County, Hebei Province and Wuzhi County, Henan Province using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continuous 5-year-old height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of new clones in the two plantations. As well, based on genetic correlation over the years of testing of these clone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early selection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owth traits of the new clones in Weixia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Wuzhi The traits show weak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plantations. In some stands, the height, DBH and seedling volume of 5-year-old clones presen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clones. In both plantations, the new clones showed over 0.6 repeatability of beight, DBH and volume, as well as larger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CV). The fact that these clones achieved the largest repeatability and CV in the second year suggests that these traits are highly controlled by heredity. Thus, based on the growth traits of the second year, the new clones B305, B307, B303, H75, BT18, BTI7 and 21J-1 were considered suitable in Weixian. hi Wuzhi, the new clones had variable repeatability and CVs in various years and their correlation of growth traits among different years was not high. We conclude that early selection of new clones was not feasible in Wuzhi.  相似文献   

18.
泡桐速生丰产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泡桐林施肥技术的研究概况,理清了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重点阐述了林木配方施肥的理论基础及立地养分效应配方施肥模型。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建立泡桐林施肥基础数据库、减小林木施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环境保护的新观点,并指出我国泡桐速生丰产林施肥的发展方向是按立地类型、分生长阶段的目标产量及效益下的测土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9.
杨村新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7个杨树新无性系和I-69杨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杨木新无性系的物理力学性质等主要指标均属于小至甚小级,无性系间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显著,据此可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因子选育优良无性系。尽管新无性系的生长速度超过I-69杨,但由于其某些强度指标低于I-69杨,8年生的速生材尚不能完全替代11年生的I-69杨使用,因此不能作为建筑结构材使用。  相似文献   

20.
1982年以来在湖南省汉寿进行了Ⅰ-69杨人工林生长规律与营养特性的定位研究。前三年(1982~1984年)结果表明,当地的气候、土壤生态因子适于Ⅰ-69杨生长,胸径生长年、月变异极显著。第一年生长慢,8月为高峰期;第三年较第二年次之,6月为高峰期。三年胸径年平均增长4.78 cm。主要营养元素(除Mg外)的月变异极显著,与胸径生长规律一致。年变化无显著差异,年平均含量较高,N为3.25%~3.31%,P_2O_5为0.58%~0.59%,K_2O为1.59%~1.61%,CaO为3.17%~3.28%,MgO为0.54%~0.70%,反映了Ⅰ-69杨生长与主要营养元素吸收、利用以及土壤养分的供给,处于动态平衡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