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建立快速检测油菜新鲜度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指标,以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参照,分析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室温保存时间的延长,油菜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显著下降,下降最快的时间分别是第3天和第2天。叶绿素荧光指标中Fm/Fo、Fv/Fm和RC/CSo与叶绿素及蛋白质的变化趋势相同且反应灵敏;ABS/CSo和DIo/CSo则随着室温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ABS/CSo的增大可能是由于叶片透光度增加引起的。Sm、TRo/CSo、ETo/CSo等指标虽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但反应不如上述荧光指标灵敏。以上结果表明,Fm/Fo、Fv/Fm、RC/CSo和DIo/CSo均可作为检测油菜新鲜度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2.
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脉冲调制式荧光仪研究了偏低温弱光和临界低温弱光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偏低温(19℃/12℃)还是在临界低温(15℃/8℃)下,辣椒幼苗的Fv/Fm、Fv/Fo和qP均下降,qN升高,但临界低温比偏低温严重。在两种低温下,30μmol?m-2?s-1弱光使Fv/Fm和Fv/Fo下降幅度小,而qP和qN下降或升高幅度大,即30μmol?m-2?s-1弱光能够降低辣椒幼苗对低温的敏感性,提高PSⅡ光化学活性,但同时使光化学猝灭下降严重,非光化学猝灭则上升较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缺铁小麦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用于检测小麦的缺铁症,对小麦不同程度的缺铁处理,然后测定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缺铁小麦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严重缺铁(0%Fe)处理后,小麦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RC/CSm、Aera/Fv、ETo/ABS、ETo/Tro、Fv/Fo、Fm/Fo都显著下降,而DIo/CSo显著上升。这说明严重缺铁造成小麦单位面积反应中心的数目减少,质体醌库减小,电子传递速率下降,光化学效率降低,而反应中心热耗散比例增加。轻度缺铁(10%Fe)则只有RC/CSm稍有下降,其他参数变化不明显,说明单位面积的反应中心数目对铁元素缺乏最敏感。  相似文献   

4.
以"瑞克斯旺409"番茄侧枝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25%、50%、75%、常规灌水量)对番茄侧枝扦插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Fv/Fm和Fv/Fo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青熟期50%、75%处理叶片的可溶性蛋白积累量显著大于常规灌水量处理;Fv/Fm和Fv/Fo在14:00之前呈现下降趋势并在14:00达到最低;在14:00以后,随着光强减弱、温度降低,Fv/Fm和Fv/Fo逐渐升高,在19:00基本达到06:00水平;50%处理的Fv/Fm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0.8左右,并且一天当中的变化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景观植物红叶石楠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叶位和光照方位对红叶石楠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光系统Ⅱ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石楠生长于背阴低位处的叶片长势最好;植物叶片随着叶位的上升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和光化学指数(PIabs)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背阴面Fv/Fo、Fv/Fm和PIabs值普遍高于向阳面,其中以背阴低位和中位处的值为最高;PSⅡ捕获能量从QA传递到QB的效率(ψ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和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随着叶位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背阴面的值低于向阳面,并且以背阴低位处的值为最低;植物背阴面叶片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数目(RC/CSo)、吸收的光能(ABS/CSo)、被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TRo/CSo)、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o)都低于背阴面,随着叶位的不断升高RC/CSo、ABS/CSo、TRo/CSo、ETo/CSo值都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CSo)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以背阴低位的比活性参数为最高;光照对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曲线(OJIP)有一定的影响,向阳面的OJIP曲线没有明显的J相和I相,不同叶位之间的OJIP曲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时间对菠菜新鲜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快速检测菠菜新鲜度的方法,本试验以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参照,用植物效率分析仪(PEA)检测菠菜采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室温保存时间的延长,菠菜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显著下降,下降最快的时间分别是第3天和第2天。叶绿素荧光指标中Fm/Fo、Fv/Fm和RC/CSo与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且反应灵敏;ABS/CSo和D Io/CSo则随着室温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ABS/CSo的增大可能是由于叶片透光度增加引起的。Sm、TRo/CSo、ETo/CSo等指标虽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但反应不如上述荧光指标灵敏。以上结果表明,Fm/Fo、Fv/Fm、RC/CSo和D Io/CSo均可作为检测菠菜新鲜度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7.
弱光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需光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研究表明,弱光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叶片的Pn、A350、CE、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均显著降低,表明黄瓜的需光特性与光强环境密切相关。经弱光处理后,黄瓜叶片的Fo、Fv、Fv/Fm、Fs、Fm’及ΦPSⅡ等都增加,表明弱光下PSⅡ的光化学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提高,用于电子传递的光能比例增加。弱光处理的Chla、Chlb、Chl a/b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降低,Chla和Chla/b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Chlb,即Chlb的相对含量增加,有利于叶片更有效地捕获有限的光能。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弱光下生长的黄瓜叶片  相似文献   

8.
以麻叶绣线菊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土壤水分对麻叶绣线菊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麻叶绣线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最高,之后随着干旱加剧而减少,胞间CO_2浓度(Ci)在中度干旱胁迫时下降,在重度干旱胁迫时显著升高,水分利用效率(WUE)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大,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下降。在轻度干旱胁迫下麻叶绣线菊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显著增加,之后随着胁迫加剧逐渐减少,光补偿点(LCP)则相反。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麻叶绣线菊的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II的量子效率(Fv/Fo)显著减少,初始荧光(Fo)显著升高,能量分配比率参数φPo、Ψo、φEo逐渐下降,φDo逐渐增加,代表单位反应中心活性的参数ABS/RC、TRo/RC、ETo/RC和DIo/RC逐渐升高。研究表明,麻叶绣线菊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气孔因素,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为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在生育后期频繁遭受干旱危害,产量下降,研究干旱引起产量下降的机制对采取合理的农艺措施延缓干旱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花后干旱对春小麦叶绿体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宁春4号和宁春47号的荧光参数Fo、Fm、Fv/Fo、Fv/Fm、PI值在干旱胁迫下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Fo较对照平均下降18.77%~44.36%,Fm下降29.87%~79.66%,Fv/Fo下降幅度达34.13%~84.73%,Fv/Fm下降31.25%~66.03%;且PSⅡ单位反应中心荧光参数ABS/RC和DI0/RC升高了21.54%和38.16%,TR0/RC和ET0/RC下降了16.83%和15.36%。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重度胁迫与对照处理有显著差异,说明导致PSⅡ的光化学过程发生紊乱,使光合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都受到阻碍,从而影响光合速率,最终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幼苗叶片花青苷对低温弱光处理的番茄幼苗的光合作用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硫灯和氙灯下生长的番茄幼苗真叶之间以及野生型(WT)和光敏素双突变体(phyB1phyB2)幼苗真叶之间花青苷含量的差异,以叶绿素荧光为指标,研究花青苷对低温弱光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光合荧光变化的影响。【结果】低温弱光(2oC, 100 µmol photons•m-2•s-1)对番茄幼苗叶片PS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PSI活性影响不大。低温弱光处理硫灯和氙灯下的番茄幼苗及硫灯下的WT和突变体番茄幼苗3 h后,硫灯下富含花青苷的番茄 PSⅡ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到处理前的76.3%,氙灯下的降低到63.3%;能合成花青苷的WT的Fv/Fm降低到处理前的64.3%左右,而不能合成花青苷的phyB1phyB2降低到处理前的53.7%;下降程度显著高于WT。在番茄幼苗叶片不能合成花青苷后,分别生长在硫灯和氙灯下的番茄植株叶片在经过低温弱光处理3 h后,叶片的PSⅡ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幅度没有显著的差别;同样,硫灯下WT和phyB1phyB2植株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花青苷对低温弱光逆境处理的番茄叶片的光合机构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极可能与花青素对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收和屏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黑彤K 8西瓜植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缺氮条件下西瓜叶片的光合特性和生长生理变化规律,旨在为检测和诊断西瓜的缺氮程度并科学指导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缺氮程度的加剧,西瓜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大于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亦显著降低,且西瓜植株的总生物量减小,根冠比增大,表明缺氮对西瓜植株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结果表明,缺氮处理的叶片Fv/Fm,Sm,ETo/CSo和RC/CSo均明显低于对照,并随缺氮程度的加剧而呈递减趋势,其中Sm对缺氮最为敏感,而ABS/CSo,TRo/CSo和DIo/CSo等参数对缺氮并不敏感。此外,从相关性分析显示,Sm与Pn、Fv/Fm、总生物量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可以灵敏检测出缺氮西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可作为诊断西瓜缺氮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盆栽荔枝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荔枝成花期诱导性低温对其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糯米糍和妃子笑两种荔枝叶片的Pn、Tr和Gs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而Ci则呈上升趋势,说明低温处理下荔枝光合效率的下降可能来源于非气孔因素抑制。低温处理后糯米糍品种的Fo有所增加,Fm和Fv变化不大,Fv/Fm稍有下降;而妃子笑品种的Fo和Fv/Fm无明显变化,Fm和Fv呈下降趋势。两种荔枝的ФPSⅡ均呈下降趋势,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低温对两个荔枝品种的光化学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是造成其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夜间光照状态和叶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以景观植物石楠叶片为材料进行研究,对夜间光照和叶位对石楠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无灯光照明状态下的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值均高于有灯光照明处理下的荧光值;有灯光照明中位处的Fv/Fm值和PIabs值最高,说明此处叶片光化学性能最强,生长环境最适;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TRo/RC)、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的值均以无灯光照明低位处最高,比活性参数随着光强和叶位的升高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并存在显著性差异;6种处理下的OJIP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无光照条件下OJIP曲线整体大于有光照条件下叶片的荧光值,有光照处理下的叶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叶位处叶片的OJIP曲线在无灯光照明状态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遮荫对紫叶风箱果叶片快速荧光特性的影响,以3年生紫叶风箱果为试材,分别以遮光度为30%,50%,80%的黑色遮荫网进行处理,以自然光照处理(0%)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处理后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及其参数。结果表明:紫叶风箱果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Fv/Fo的值随遮荫度的增加显著增大;遮荫处理下,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下降,PSⅡ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比率(φEo)及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随遮荫度的增加显著增大,而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及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RC)则显著降低。因此,遮荫处理后,紫叶风箱果叶片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减少,但可通过PSⅡ电子传递效率的提高及热耗散能量的降低来提高叶片对光能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低温弱光对温室番茄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研究了番茄初花期低温弱光逆镜对叶片膜保护酶(SOD)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Fv/Fm值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内源激素水平对低温弱光的反应随品种和处理强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低温弱光处理后,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明显增加;荧光参数Fv/Fm值增加,碳同化活性降低,影响程度取决于品种和低温弱光强度。毛粉802比Skala耐低温,而Skala则比毛粉802更耐弱光。  相似文献   

16.
在温室滴灌条件下,利用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o 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呈上升趋势,同种灌水量条件下,3种交替周期处理的Fo 大小呈现6 d>18 d>12 d的趋势。Fm、Fv 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变小,同种灌水量条件下,12 d交替周期处理的Fm 和Fv最大。 Fv/Fm 与Fv/Fo 具有相同的趋势,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比值显著降低,同种灌水量条件下都是12 d交替周期处理的比值最大。表明适宜的交替周期能减少对番茄PSⅡ的伤害,减轻水分胁迫对PSⅡ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的影响,从而达到节水不减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池栽和干旱棚模拟花期干旱胁迫,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旱害和正常植株不同时期茎流和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CaCl2、ABA、6-BA、KT-30处理10 d显著抑制植株茎流强度,减少植株失水.还促进干旱影响植株的叶绿素含量(SAPD)、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潜在活性(Fv/Fo)显著提高或者保持相对稳定,减缓干旱对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充分灌溉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使植株茎流强度下降,SAPD、Fv/Fm和Fv/Fo增加,但其作用强度弱于干旱胁迫处理.随着生育进程(处理20 d),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能增强玉米灌浆后期的植株茎流强度,使SPAD、Fv/Fm、Fv/Fo显著增加或者保持相对稳定,延缓干旱导致的植株衰老,但外源ABA具有双重作用,这与水分条件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Fv/Fm和Fv/Fo可作为植株衰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红富士苹果为例,研究了在冷藏条件下(0±1)℃果实虎皮病的发生与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的关系,在贮藏过程中测量了苹果果实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光化学效率(Fv/Fm)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并测定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各荧光参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与果实虎皮病发病率变化都成负相关,但Fo、Fm与其相关性不显著;Fv/Fm值与红富士苹果虎皮病发病率成显著负相关。Fv/Fm值的下降发生在虎皮病发病之前,在贮藏90 d左右苹果出现虎皮病症状,之后Fm和Fv/Fm值下降速度加快,当Fv/Fm值下降至低于0.7时,此时果实表面会出现褐斑。因此,Fv/Fm值的大小可直接反映与虎皮病发展有关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棉花蕾期不同低温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研究棉花蕾期的抗冷响应规律,筛选棉花蕾期耐冷性相关的指标,为耐冷资源鉴定、耐冷棉花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于棉花蕾期设置3个低温梯度:T1(20℃/15℃,昼/夜)、T2(15℃/10℃)、T3(10℃/5℃)和对CK(28℃/20℃)处理。【结果】蕾期棉花在低温胁迫条件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qP、SPAD下降,NPQ、Fo上升。而Fv/Fm在20℃/15℃以上低温和15℃/10℃低温初期升高;10℃/5℃以下低温和15℃/10℃低温后期下降。【结论】可根据蕾期棉花的Fm、Fo等荧光参数来判断其受到的低温胁迫程度。  相似文献   

20.
低温弱光对温室番茄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人工生长箱研究了低温弱光处理对不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明显,但净光合速率及碳同化活性显著下降,荧光参数Fv/Fm值增加.影响程度取决于品种和低温弱光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