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均1亩核桃林,户均增收5000元"--河北省平山县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河北平山县因地制宜发展核桃产业,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持续增收.平山县的目标是:力争三五年后实现全县人均1亩核桃林,人均增收1800元,按每户人家3口人计算,户均增收超过5000元.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冀西山区的平山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山地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全县已建成经济林基地50万亩,其中核桃栽植30余万亩,已成为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生活来源。随着太行山绿化工程的实施,平山县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林果产业发展高潮。而发展核桃树林下作物成为缓解核桃产业收益慢、周期长、投入大等问题,提高核桃  相似文献   

3.
平山县地处冀西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中上游,全县总面积2648km^2。其中,耕地305.1km^2,林地1133-3km^2,荒坡414.7km^2,荒地266.7km^2,水面80km^2。2007年平山县委、县政府在考察、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把核桃产业作为富民强县产业来抓,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核桃产业步入快速发展、产业化运作的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
平山县山场面积广阔,林业资源丰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核桃的最佳适生区。2007年,平山县委、县政府将核桃基地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使平山真正成为享誉全国的“核桃之乡”。  相似文献   

5.
<正>平山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县域面积2 648 km~2,其中山地288万亩,耕地45.2万亩,水域46万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平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坚持"精准、快捷、高效、实用"的原则,全县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达到了贫困退出标准,实现了脱贫摘帽。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提升养血能力,防止返贫,进一步做好贫困出列后续产业扶持发  相似文献   

6.
平山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是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共同命名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过二十年多年的运作,该县的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12年底,该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了1.8万公顷,年产量达到了12.7万吨,全县从事绿色食品加工的企业有50余家,涵盖杂粮、饮料、肉食、食用油、水产等品种,年产值7.2亿元。然而,该县的绿色食品产业不规范,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小,市场占有率、利润率低,产业发展极其缓慢,究其原因,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营销观念陈旧等因素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采取科学规范的绿色营销对策就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平山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是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共同命名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过二十年多年的运作,该县的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12年底,该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了1.8万公顷,年产量达到了12.7万吨,全县从事绿色食品加工的企业有50余家,涵盖杂粮、饮料、肉食、食用油、水产等品种,年产值7.2亿元。然而,该县的绿色食品产业不规范,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小,市场占有率、利润率低,产业发展极其缓慢,究其原因,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营销观念陈旧等因素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采取科学规范的绿色营销对策就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阜平县果品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阜平县是河北省果品生产大县,全县果树主要有枣、核桃、板栗三个树种。大枣产业是阜平县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几年核桃面积的迅速增加带动了全县果品产业的快速发展。阜平县共有13个乡镇,209个行政村,枣树主要分布在县城东部和东南部山区,重点产枣区有阜平镇、平阳镇、城南庄镇、北果元乡、台峪乡、王林口乡、大台乡、史家寨乡等8个乡镇135个行政村,涉及约3万户13万人口,枣种植户覆盖全县人口的59%。全县枣树  相似文献   

9.
<正>阜平县是河北省果品生产大县,全县果树主要有枣、核桃、板栗三个树种。大枣产业是阜平县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几年核桃面积的迅速增加带动了全县果品产业的快速发展。阜平县共有13个乡镇,209个行政村,枣树主要分布在县城东部和东南部山区,重点产枣区有阜平镇、平阳镇、城南庄镇、北果元乡、台峪乡、王林口乡、大台乡、史家寨乡等8个乡镇135个行政村,涉及约3万户13万人口,枣种植户覆盖全县人口的59%。全县枣树  相似文献   

10.
<正>灵寿县地处太行山东麓,阳光充足,土壤松软肥沃,特别适宜花生生长,花生是灵寿县传统的主要栽培作物,也是灵寿县的重要经济作物和主要的油料作物,栽培历史久远,常年种植面积7万余亩,是传统的花生种植大县。近年来,灵寿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全县浅山区和丘陵面积广阔的优越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全县8个重点乡镇的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产业,倾力打造30万亩的核桃  相似文献   

11.
<正>核桃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经济树种之一。灵寿县地处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多年来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核桃栽植面积由2003年退耕还林时的42 300亩,到2016年发展到38万亩,目前,核桃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带动了丘陵山区8个乡镇核桃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发展核桃致富的道路。但随着核桃栽植面积的不断增大,有的核桃园管理粗放,核  相似文献   

12.
<正>2007年以来,平山县县委、县政府针对全县的土地和自然气候特点,制定了《平山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战略,把核桃作为平山县农业的第一特色产业来抓,每年拿出2 00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核桃产业的发展,积极探讨核桃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和结果前树下间作技术。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示范了核桃树下间作脱毒甘薯和黑花生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黑花生平均价格达到12元/kg,亩收  相似文献   

13.
<正>2007年以来,平山县县委、县政府针对全县的土地和自然气候特点,制定了《平山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战略,把核桃作为平山县农业的第一特色产业来抓,每年拿出2 00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核桃产业的发展,积极探讨核桃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和结果前树下间作技术。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示范了核桃树下间作脱毒甘薯和黑花生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黑花生平均价格达到12元/kg,亩收  相似文献   

14.
核桃种植是旺苍县一项传统的增收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旺苍县立足县情实际,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经济产业、增收产业来抓,核桃产业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生态增效、山区发展"三位一体"的重要产业,成为引领北部山区脱贫解困、提速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的强大引擎。一、发展现状截至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  相似文献   

15.
<正>平山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2648km2,人口50万,耕地面积45.2万亩,人均耕地0.9亩。人地矛盾成为制约平山县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食用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适宜在平山县规模化推广。一是占地少、效益高,房前屋后、沟沟岔岔都可种植;二是平山县海拔层位悬殊,从111~2 281 m,相对高差2 170 m,气候独特是生产食用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岐山县现有核桃栽植面积两千多公顷,其中,大面积核桃基地三个,核桃经济林产业,已经成为全县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岐山县核桃生产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核桃品种混杂、管理水平低下、低产园比重大、销售加工环节薄弱等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核桃产业开发活动年”,礼县为确保在“十一五”末全县发展核桃面积由现在的7.20万亩增加到40万亩;今春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点带面,以面促片”,实行适生区域整乡覆盖,带动“下四区”核桃产业的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了全县核桃产业开发向深层次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8.
唐县是农业生产大县,随着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突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如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值,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发展核桃产业,从邢台临城引进"绿岭"优质核桃苗木15万株、接穗20余万根,进行栽植和嫁接,扩大种植面积,着力打造核桃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正>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上游,处在京津冀晋边缘地带,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独特的气候、多变的地形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产品认证提供了不可比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近年来,在现代农业园区的带动下,平山县农产品认证迅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的美誉度和覆盖率不断提高。1平山县农产品认证建设现状在企业认证方面,平山县拥有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企业8家,认证产品涉及林产品核桃、寿桃、  相似文献   

20.
<正>核桃又称胡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坚果类食品之一,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核桃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灵寿县地处太行山东麓,阳光充足,土壤肥厚,适宜核桃生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是核桃传统种植大县。尤其是自2013年以来,灵寿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全县浅山区和丘陵面积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