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卢龙县木井乡兴园农业示范园100亩大棚种植越夏西红柿—油豆角,共计收获西红柿55万公斤,油豆角8.1万公斤,总收入90万元,折合每亩收获西红柿1.1万公斤,油豆角1 620公斤,亩收入0.9万元。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越夏西红柿栽培技术1.1育苗。品种选用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的凯利番茄,采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土用未种过瓜类的大田  相似文献   

2.
<正>河北省卢龙县农牧局从1995年开始在刘家营乡薛庄村示范推广日光温室深冬西葫芦、越夏西红柿栽培模式,该种植模式产量高、效益好,结合沼渣沼液的使用,发展生态环保农业,现已在该村发展设施蔬菜面积800亩。该栽培模式早春西红柿亩产5 000 kg,平均售价2元/kg;深冬茬西葫芦亩产10 000 kg,售价4元/kg,两茬合计每亩纯收入3万元。具体栽培技术如下:1冬茬西葫芦栽培技术10月上旬播种育苗,待幼苗长到11月份定  相似文献   

3.
<正>卢龙县郑庄村种植大棚越夏硬果西红柿已有十年历史,品种采用菲亚特,大棚两侧放风口用30目防虫网,防虫网高1.5米,棚内使用黄板诱杀,不使用任何杀虫剂,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去年平均每亩收获西红柿8350公斤,每亩收入1.5万元。具体栽培技术如下:一、播期4月上旬。全村播种期一致,才能保证上市期一致,便于客商来村收购。二、育苗1、采用营养钵育苗。1方营养土有机肥量占  相似文献   

4.
<正>卢龙县福临瑞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园区位于卢龙县木井镇邸柏各庄村,园区距205国道1 km,距京哈高速卢龙出口14 km,距北京市230 km,交通便利,适合商品菜外销。该园区于2011年3月开始筹建,总投资1 100万元,总规划面积1 500亩。目前园区占地950亩,有塑料大棚380个,设施内有效种植面积760亩,上茬种植越夏硬果西红柿,下茬种植油豆角、甘蓝。合作社目  相似文献   

5.
<正>卢龙县卢龙镇郑庄村种植越夏西红柿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从品种筛选、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现了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现将越夏西红柿的栽培技术分述如下:一、选用品种越夏西红柿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硬果品种,选用生长旺盛、高抗病毒病、质地硬、耐热、耐运输、耐储藏、不裂果、色泽鲜、口味佳的品种。目前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塑料大棚时间、空间种植早春西红柿-越夏西红柿——秋延后西葫芦-秋延后架芸豆,一年四种四收效益高。每亩大棚收获早春西红柿7500公斤,效益10000元:越夏西红柿4500公斤,效益,5000元;秋延后西葫芦2500公斤,效益3000元;秋延后架芸豆850公斤,效益2500元,合计四茬亩效益20500元,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河北省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2011~2013年通过3年探索,总结出日光温室苦瓜套种西芹栽培模式,该模式特点是利用夏季苦瓜的繁茂枝叶覆盖遮阴进行西芹越夏栽培。西芹8月下旬收获,正值蔬菜淡季,每亩可收获西芹6 500~7 000 kg,苦瓜4 000~5 000 kg,每亩产值10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品种选择适宜迁安地区的苦瓜品种主要有翠优2号、白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深冬茬西葫芦一西红柿栽培模式,产量高效益好,卢龙县农业局1995年开始在刘营乡薛庄村示范推广,现已在卢龙县发展面积1000亩。该栽培模式深冬茬西葫芦亩产8000千克,平均售价2.8元/千克,亩产值22400元;下茬春提前西红柿亩产6500千克,平均售价1.5元/千克,亩产值9750元。两茬合计总产值32150元,去除成本4900元/亩,每亩年纯收入2725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河北省卢龙县大力发展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其中温室油菜—西红柿—香菜高效栽培模式土地利用率高,给菜农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收入。该种植模式第一茬油菜于11月初直播,1月下旬开始采收,亩产3 500 kg,亩产值10 500元;第二茬西红柿于12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下旬定植,5月上旬至8月下旬采收,亩产6 000 kg,亩产值12 000元;第三茬香菜于9月上旬播种,元旦前后  相似文献   

10.
<正>大棚内种植油菜—越夏硬果西红柿—油豆角—甘蓝,一年四种四收种植模式,适宜冀东地区。采取该模式,西红柿上市期集中在7-8月份,正是蔬菜淡季,产品远销广州、深圳以及新加坡、韩国等地。亩产油菜2000公斤,收入0.2万元,产西红柿6000公斤,收入1万元;豆角1000千克,收入0.35万元,甘蓝1000公斤,收入1000元,上下两茬收入1.65万元。油豆角在十月份上市,上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收入。卢龙县卢龙镇郑庄村农民通过几年的实践,在大棚内成功地进行了西红柿、青椒两茬种植,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该模式上茬种植大棚西红柿,亩产7000公斤,按每公斤2元计算,可获毛收入14000元。下茬种植青椒亩产2000公斤,按每公斤3元计算,可获毛收入6000元。全年毛收入每亩20000元,扣除生产成本3000元,亩纯收  相似文献   

12.
赵凤茹 《河北农业》2006,(10):14-15
日光温室深冬茬西葫芦、下茬春提前西红柿栽培模式,产量高效益好,卢龙县农业局1995年开始对刘营乡薛庄村示范推广,现已发展到了1000多亩。该栽培模式深冬茬西葫芦亩产7000千克,平均售价1.5元/千克,亩产值10500元;春提前西红柿亩产6000千克,平均售价1元/千克,亩产值6000元。两茬合计总产值16500元,去除成本4500元/亩,每亩年纯收入1200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一、日光温室冬春茬西红柿——越夏茬苦瓜——秋延后黄瓜栽培模式 第一茬冬春茬西红柿,品种L402。10月上旬播种,12月上旬定植,次年3月上中旬采收,4月下旬拉秧。每株三穗果,亩(667米2)产量5000~7000公斤。 第二茬越夏茬苦瓜,品种长白或大青丰。3月下旬播种,4月底定植在西红柿畦面上,6月下旬采收,8月上旬拉秧。每亩定植2200株,每亩产量1500公斤。 第三茬秋延后黄瓜,品种津杂4号。6月下旬播种,8月中旬定植,9月下旬采收,11月下旬拉秧。每亩定植4000株,亩产量3500~4500公斤。 二、日光温室冬春茬西红柿——越夏茬…  相似文献   

14.
大葱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以卢龙县三里店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龙县刘营乡三里店村种植大葱已有五六年的历史,2013年发展到500亩,每亩产量在5100公斤,平均每公斤1.6元,折合亩收入8160元,是单茬玉米的七至八倍,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5.
<正>唐山市丰润区大旺庄村部分农户,在节能日光温室中,上茬种植西红柿,亩产西红柿0.9万kg,亩收入2.7万元;中茬种植甜瓜,亩产1 250 kg,亩收入3 000元;第三茬种植豆角,亩产4 200 kg,亩收入5 000元,三茬共计收入3.5万元。其具体做法如下:1上茬西红柿1.1选好对路品种,做好种子消毒。选择早熟、叶片稀疏、叶量较少一代杂种,如中杂11、硬粉2号、津粉2号等品种。播前进行种子消毒,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正>甘薯自清咸丰年间引入卢龙县,至今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甘薯产业是目前卢龙县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2015年卢龙县甘薯种植面积1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3%,其中地膜覆盖栽培面积6万亩,亩产鲜薯2 000多公斤,亩产值达2 800元以上,总产值达到3.6亿元以上。但是由于甘薯连年重茬种植及盲目调引薯苗、薯种、薯干等,甘薯茎线虫病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发病田可减产30%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高海拔山区夏季冷凉的气候条件种植早熟花椰菜,因其产品上市时间正值秋季蔬菜供应淡季,售价高,每亩产量1 500~2 000 kg,亩产值达4 500~6 000元,经济效益较高。从播种育苗、整地施肥、移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早熟花椰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卢龙县卢龙镇郑庄村利用日光温室生产秋冬茬黄瓜、冬春茬西红柿,效益显著,一般亩产黄瓜5000千克,产值5000元;亩产西红柿7500千克,产值14000元。两茬合计总产值9000元,亩纯收入1500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洛阳旱地西瓜间作甘薯效益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旱地西瓜套种甘薯的种植方式,由于西瓜、甘薯错开了生长旺盛期,两种作物争地、争水肥、争空间的矛盾降到了最低;甘薯相当于地膜覆盖栽培,容易早生根,早发棵;甘薯能够充分利用西瓜投入肥料多,剩余肥力充足的优势,很好地实现了瓜、薯(地上、地下)的双丰收,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一般每亩西瓜产量3 500~4 000 kg,效益3 000~4 000元;甘薯亩产2 500 kg,销售鲜薯,效益2 000元,进行产后加工,效益可以达到4 500元。二项合计每亩效益5 000~6 000元。  相似文献   

20.
荷兰豆顺季栽培为冬季播种、春季收获,到了6月份后市场上很少有荷兰豆供应了.利用高山夏季冷凉气候栽培荷兰豆,每亩产值可达2 500~3 500元左右,每亩纯收入2 000~3 000元以上.荷兰豆反季节栽培与顺季节栽培不完全相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