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茭白鞘叶中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且明显高于稻草。茭白鞘叶堆制发酵温度较稻草前期偏低,但全期平均温度两者持平。茭白鞘叶配方的蘑菇现蕾期和开始采菇时间分别比稻草配方迟3 d和4 d;茭白鞘叶配方采菇时间达156 d,较稻草配方延长12 d,且可采收5批,比稻草配方多1个批次;茭白鞘叶配方蘑菇产量和稻草配方接近,分别是6.65 kg/m2和6.29 kg/m2。表明茭白鞘叶是栽培蘑菇的理想材料。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利用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每667m2的净收入可达11 886元。利用茭白鞘叶作为栽培蘑菇是解决茭白鞘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检测表明茭白鞘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与氮源,分别是稻草的2倍和4倍,是栽培双孢蘑菇的理想替代原料。在传统稻草配方中添加茭白鞘叶栽培蘑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走菌速度随配方中茭白鞘叶含量的增加而减慢,茭白鞘叶配方的蘑菇现蕾期和开始采菇时间分别比稻草配方迟3、4d;稻草与茭白鞘叶各占50%配方为最佳,单季产量达到20.45kg·m-2,几乎和传统配方持平,而投入产出比可以达到4.479,超过传统配方的3.439,并且菇体单粒重和传统配方没有显著差异,而且鲜菇的品质经分析和传统配方几乎无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茭白鞘叶栽培蘑菇的工艺流程、栽培技术与克服出现问题的方法,而且利用茭白鞘叶栽培蘑菇既缓解了蘑菇主产区稻草紧缺的局面,又是解决茭白鞘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着重讨论了茭白鞘叶栽培蘑菇、草菇、鸡腿菇等食用菌的可行性,分析了茭白鞘叶裁培食用菌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提出了利用茭白鞘叶栽培蘑菇、草菇、鸡腿菇的参考配方和栽培工艺。  相似文献   

4.
茭白鞘叶替代稻草反季节栽培蘑菇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90年代初以来 ,漳平市永福镇的四季茭白在市场得到畅销后 ,该镇年平均种植四季茭白面积为667hm2 以上 ,成为高山反季节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但剥离抛弃的茭白鞘叶年达 60 .0余万公斤 ,成了市场、街道、道路和房前屋后 ,甚至是溪水的污染源。笔者于 1 999~ 2 0 0 0年 2年的 6~ 1 0月 ,连续以栽培蘑菇技术路线 ,用茭白鞘叶 (干 )代替稻草进行栽培蘑菇试验 ,获得成功。现小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堆料配方 (每 m2 用料计 ) :茭白鞘叶或稻草1 2 .5kg,牛粪 1 0 kg,尿素 0 .5kg,过磷酸钙 0 .5kg,石膏 1 % ,石灰 1 %。1 .2 试验方法 :1 …  相似文献   

5.
茭白叶为茭白收割后废弃的茭白叶鞘,其干物质中CP含量为14.3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为3.23%,相当于鲜茭白鞘叶中含总糖量为1.03%,中性洗涤纤维(NDF)占69.08%。青贮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物的茭白叶CP含量为12.48%,WSC为3.30%,NDF占71.23%。青贮后的茭白鞘叶快速降解成分(9.79)和慢速降解成分(317.17)均高于鲜茭白鞘叶(分别为4.20和87.57),表明青贮茭白鞘叶能够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茭白鞘叶适宜的青贮添加剂与辅料,本试验利用塑料瓶模拟青贮窖,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玉米粉(3%,5%,7%)、青贮宝(茭白鞘叶∶青贮宝:50 000∶1,50 000∶2)等添加剂以及不同比例麸皮(5%,10%,20%)、鲜食玉米秸(30%,50%,70%)等辅料对青贮茭白鞘叶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并与100%茭白鞘叶进行对照。茭白鞘叶青贮前含水量616%,铡短至1 cm后与添加剂和辅料分别混合后迅速装瓶密封。2个月后开瓶进行感官评定和取样分析,结果发现,茭白鞘叶和鲜食玉米秸混合青贮效果最好,且随着鲜食玉米秸比例增加,青贮品质越好(P<005);添加青贮宝和玉米粉的效果次之,试验所用的添加比例对青贮发酵品质影响不显著(P>005)。与单独青贮相比,添加麸皮对茭白鞘叶青贮品质没有正面改善作用(P>005)。与茭白鞘叶单独青贮相比,添加玉米粉的茭白鞘叶青贮后粗蛋白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明显降低(P<005);鲜食玉米秸拉低混合青贮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低比例青贮宝对青贮茭白鞘叶的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高比例添加青贮宝则显著降低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素和粗灰分的含量(P<005)。对青贮茭白鞘叶pH值、干鲜比、Ash、CP、NDF和ADF进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发现,pH值与干鲜比、粗灰分和粗蛋白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适宜的含水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菌是决定青贮难易和成败的关键要素,玉米粉、青贮宝、鲜食玉米秸均能改善茭白鞘叶的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7.
吴邦仁  夏建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10-110,112
介绍了利用茭白鞘叶进行大球盖菇栽培的各个技术环节,包括栽培季节与栽培场地选择、培养料处理、铺料与播种、发茵期管理、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将茭白鞘叶开发成为食草家畜的粗饲料,提高茭白鞘叶的营养价值和在日粮中的使用比例,本研究把茭白鞘叶用5种处理方法、3个氨酵时间进行3次重复试验,从粗蛋白、 粗纤维、 木质素、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感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尿素+食盐"处理氨酵5、10、15 d后粗蛋白含量高,影响茭白叶消化利用的粗纤维、 木质素含量也较低...  相似文献   

9.
茭白鞘叶的营养成分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春龙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0):28-29,72
对2个茭白品种“河姆渡双季茭”和“水珍1号”采收期的叶鞘和叶片中的基本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茭白的鞘叶中含有较高的粗蛋白、粗纤维和总糖含量,但灰分也较高;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尤以K2O和Fe含量较高,但SiO2含量偏高。茭白鞘叶中含有较高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其中丝氨酸(Ser)所占的比例最大。其含量较高的游离氨基酸有甘氨酸(Gly)、精氨酸(Arg)、苏氨酸(Thr)、丙氨酸(A1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等几种。因此,茭白鞘叶适合作为食用菌培养料和畜禽饲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全面推广大棚覆盖栽培、培土护茭栽培及科学肥水管理等新技术,茭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不断提高.但是,茭白胡麻斑病、锈病、纹枯病、茭白瘟病、小黑菌核病、灰茭病等病害也相继发生,特别是胡麻斑病发生普遍,蔓延迅速,为害严重.一般大棚叶发病率为57.5%,严重大棚叶片发病率高达95%以上,且多数叶片变黄枯死,导致茭白严重减产,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浙江省茭白主要栽培模式的特点、上市期,重点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茭白的生产成本及效益。结果发现,双季茭设施栽培模式虽生产成本高,但茭白品质好,价格优势明显,生产效益最好;单季茭收二茬栽培模式生产成本较双季茭低,价格优势较突出,生产效益介于双季茭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之间;单季茭高山栽培模式茭白采收期处于蔬菜生产淡季,效益也较为理想;而露地茭白传统栽培模式效益最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茭白又名茭瓜、茭笋,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作物,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栽培较广,是大众喜爱的蔬菜之一。茭白有一熟茭和两熟茭两个类型。两熟茭又称两季茭,种植一次收获两次。第一次在种植当年的10月底始收,产量较低;第二次在次年4~6月收,产量较高。茭白要适时采收。当茭白花茎上的中心叶紧密,两张外叶向花茎合拢,心叶短于外叶,叶梢形成“白眼”,白眼处收缩像蜂腰时,便可采收。准备贮藏的茭白应留30厘米左右长的叶梢,以保护茭肉。贮藏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大球盖菇—单季稻稳产增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球盖菇标准化生产技术 1.栽培季节:根据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单季晚稻收割期,栽培季节以安排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宜. 2.栽培场地:选择避风、向阳又有部分遮阳,靠近水源,排水方便且土质偏酸、肥沃、富有腐殖质的疏松壤土,有利于早出菇和高产. 3.培养料选备和处理:培养主料为稻草和茭白茎叶,填充料为谷壳.配方为主料80%,谷壳20%.可就地取材,要求主料和填充料新鲜、干燥、不发霉.播种前将稻草、茭白鞘叶等浸水2天,使其充分吸水软化,然后捞起,自然滴水12~24小时,含水量达到70%~75%即可使用.谷壳浸水5小时后,水分渗透均匀时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茭白叶青贮料的饲用价值,试验分析了茭白叶青贮料的营养成分;并选取18只体重为(15±3)kg的肉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6头,研究茭白叶青贮料对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茭白叶青贮料颜色为黄绿色,气味有酸香味,质地松软不粘连,无渗出、霉变;茭白叶青贮料干物质含量为28.73%,营养成分为粗蛋白14.32%,中性洗涤纤维62.69%,酸性洗涤纤维33.78%;茭白叶青贮料pH值为4.21,含氨态氮/总氮2.42%;0-20 d试验I组(160 g精料+自由采食茭白叶青贮料)增重与对照组(160 g精料+自由采食羊草)差异不显著,与试验II组(160 g精料+180 g羊草+自由采食茭白叶青贮料)差异显著。其他指标,试验II组较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茭白锈病(Urom Yces coyonatus)是茭白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常年重发成灾,一般田块叶发病率70%-100%,病指25—55,产量损失15%-30%左右,成为茭白优质高产的最大障碍。茭白锈病的发病期从分蘖一直到孕茭采收,前后长达4个多月。在常规等距的栽培方式下,茭白密度高、封行早、群体大、株间郁闭、发病重.茭白植株高大.中后期用药防病难度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茭白田野外田间试验,研究了茭白叶还田与移除不还田对径流排水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茭白叶还田处理径流水中铵态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等浓度均超过国家Ⅴ类地表水体的标准;茭白叶移除不还田处理,在双季茭白田中径流水铵态氮、总磷和COD浓度降低17.2%、14.2%和3.8%,单季茭白田中降低84.6%、45.1%和26.1%。采用茭白叶移除不还田措施,可降低种植排水中铵态氮、总磷、COD的含量,有效减轻茭白田产生的面源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陆玉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08-108,110
阐述了大棚栽培茭白的优势,总结了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茭白的大棚设施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茭白主要病虫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别名茭瓜、茭笋,为多年生长宿根性草本植物,是我国特产水生蔬菜。随着农业结构优化,化德县茭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栽培面积达120多公顷。但茭白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为确保茭白无公害、少污染,现将茭白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当代农业》2011,(14):32-32
一、茬口安排 茭白品种类型有单季茭和双季茭之分,设施栽培茭白应选用双季茭品种类型。江苏省露地栽培茭白采收上市期已基本实现夏茭与秋茭的连接,可自5月上旬直至10月下旬,因此,可以开展夏茭的春提前栽培和秋茭的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20.
绩溪茭白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本文总结了绩溪茭白栽培技术,包括田块选择、整地与施基肥、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绩溪茭白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