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稻生长后期在其叶面上喷施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药剂,对水稻颖壳色泽和稻米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实验主要就用药防病对水稻颖壳色泽及其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后期用药方法对颖壳色泽有一定的影响,大量用药尤其是粉剂农药使颖壳色泽显著变暗。穗期适当减少用药次数和用量,在孕穗期和破口期喷施适量三唑酮,颖壳色泽较好。药剂施用对稻米碾米品质无显著影响,但能改善稻米的蒸煮、食用品质,同时一定浓度的药剂施用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2.
由于水稻种子的饱满度受水稻自身遗传基础和水稻灌浆期生长环境的双重影响。为了了解不同饱满度水稻种子对稻米食味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比重1.15,1.10,1.05的氯化钠溶液(简称为盐水)和比重为1的蒸馏水(依次设为Ⅰ,Ⅱ,Ⅲ,Ⅳ共4个处理)对3个水稻品种进行了选种,清选后立即干燥,并对干燥后不同品种不同比重范围的12个试样进行了稻米外观和食味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水稻处理Ⅰ的比例占到接近50%或更高,处理Ⅱ的比例略低,而处理Ⅲ和Ⅳ所占比例较低。稻米外观中的整精米率、成分测定中的食味评分随着饱满度的降低呈现了减少趋势,而垩白米率和碎粒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处理Ⅰ、Ⅱ和处理Ⅲ、Ⅳ间在崩解值和消减值方面的差异较为显著,而各处理间直链淀粉含量和最高粘度的变化并不明显。本研究有利于实际生产中精确把握不同品种的灌浆特性,选育灌浆结实好的品种,以便在稻米加工中进行准确的稻米品质分级,整体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3.
《种业导刊》2012,(8):38-38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张桂权教授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组成科研团队,在研究巴基斯坦的巴斯马蒂品种水稻时,发现一个名为GW8的基因与水稻品质有关。这个基因可以让稻米变得更为细长,还会影响米粒色泽、米粒中淀粉粒的排列和结构等特性,提高稻米在外观、口感等多方面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稻虾生态种养对太湖区域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稻虾复合种养模式提供决策参考。选用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系),进行稻虾复合种养和宽窄行两种栽插密度处理,分析水稻产量与品质形成特点。与常规大田栽培比较,稻虾种养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但茎蘖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降低;稻虾种养显著改善垩白性状,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崩解值和糊化温度升高,消减值降低;降低栽插密度能改善稻米品质;稻虾种养对品质的影响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种植模式与品种之间互作对稻米品质有显著影响。长期稻虾共作稻田宜选用适宜的优良食味品种,适量减施氮肥和减少栽插密度可以实现水稻安全稳产,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研究吉林省水稻生育中后期低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对目前吉林省主要水稻栽培品种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低温处理下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进而对水稻生产栽培和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吉林省水稻生产中后期的气候特点,对吉林省7个主要水稻栽培品种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空气低温处理,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低温与稻米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的时期是灌浆期,其次是抽穗期,最小的是孕穗期;同时,不同水稻品种间耐冷性具有明显差异,低温处理下同一品种3种营养物质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差异与品种的耐冷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同一生育时期3种营养物质的降低幅度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在水稻灌浆期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对提高稻米的营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选育优良的水稻品种是增强水稻耐冷性提高水稻品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药剂浸种处理水稻种子,观察处理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并结合田间成苗和恶苗病发生情况,分析并选择最佳的浸种药剂。结果表明,自制粉剂800倍液浸种处理可明显促进室内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田间成苗无显著抑制作用,且可显著降低水稻幼苗田间恶苗病发病率,是最佳的防治水稻幼苗恶苗病的浸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建 《中国种业》2020,(10):53-56
以天津市育成的5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于孕穗期分别喷施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成熟期取样进行食味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硒肥处理的表现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一定计量的硒肥处理可以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在食味特性方面,硒肥处理可以通过影响蛋白质和直连淀粉含量,提升稻米食味值。  相似文献   

8.
薛菁芳  蔡永盛  陈书强 《作物杂志》2021,37(4):86-16409
为节约水资源,筛选适合黑龙江省栽培的优质耐旱水稻品种,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以黑龙江省主栽的1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节水灌溉(WI)和常规灌溉(TI),研究2种灌溉方式对稻米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WI处理使10个品种的糙米率提高0.56%~6.94%;8个品种的精米率提高0.88%~8.09%;11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降低0.81%~8.15%;9个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0.34%~5.21%;8个品种的食味评分提高1.33%~13.06%。对稻米淀粉RVA谱分析表明,WI处理使11个品种的峰值黏度升高,5个品种的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降低,9个品种的崩解值升高,10个品种消减值降低。以精米率和食味评分为主要衡量指标,并综合其他品质指标来看,WI处理稻米品质改善的品种有绥粳4号、绥粳15、绥粳17、龙粳39、龙粳47、龙粳1525和龙粳1437。  相似文献   

9.
《种子》2020,(6)
为明确播前种子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垦粳1501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包衣和浸种使穗长、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数增加,一次枝梗数降低,理论产量增加,各处理理论产量为T 4T 3T 2T 1ck,T 4理论产量为10 766.55 kg·hm~(-2),较ck提高13.38%。包衣和浸种主要通过增加穗数和穗粒数,从而增加了水稻理论产量;包衣或浸种提高了糙米率和蛋白质,降低了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并且使稻米的外观品质变差,对直链淀粉影响不明显,食味评分为T 4T 2ckT 3T 1,T 4食味评分为74.92,较ck提高2.49%。综上所述,T 4(常规药剂浸种催芽)更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和稻米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采用大田试验,以水稻品种盐丰47为试验材料,设置秸秆还田(S)和不还田(CK)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产量、稻米品质、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处理水稻产量低于CK,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S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成熟期叶、茎和鞘的干重及占总干重比例,但各部分干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显著降低。S处理极显著地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稻米的食味值,对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影响。S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的全钾含量和C/N无显著影响。S处理水稻抽穗期土壤铵态氮含量、乳熟期和成熟期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CK。说明辽宁地区推广秸秆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改善稻米品质,不会显著影响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灌溉方式对香稻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提高香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水分管理方式。以香稻品种象牙香占和美香占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灌溉(CK)、干湿交替灌溉(W1)、轻度落干(W2)、自然补水灌溉(W3)、重度落干(W4)5种灌溉方式,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率形成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就象牙香占而言,W1、W2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产量增加了8.23%和11.24%,水分利用率提高了24.35%和19.94%,而W3、W4处理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显著降低,产量降低了24.32%和17.57%;就美香占2号而言,W1、W2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产量提高了0.05%和6.99%, W3、W4处理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显著降低,产量显著降低了27.07%和17.61%,W4处理水分利用率降低了3.22%。齐穗后期轻度落干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能够改善香稻产量及稻米品质,水分过度胁迫对水稻产量、光合参数、稻米品质等均有不利的影响,故掌握水稻需水的关键时期及阈值,是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增产和改善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干旱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用13个杂交水稻组合及恢复系,研究了水稻开花与灌浆结实期持续干旱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可降低稻米加工品质,其中对整精米率的影响最大;干旱对粒形影响不大,但极显著增加垩白米率和垩白度,从而降低稻米的外观品质;干旱还可影响稻米的蒸煮和食用品质,使稻米的糊化温度提高,胶稠度变硬,直链淀粉含量降低。提出优质米生产首先应选用优质品种,同时,应选择温光条件和水源条件均好的生产基地,栽培上应搞好灌浆结实期的水分管理,特别注意保持后期的田间水分,不能断水过早。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代中籼水稻品种的米质及其对氮肥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旨在探明中籼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米质变化特点以及施氮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江苏省近70年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12个代表性中籼水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为材料,依据应用年代将其分为20世纪40-50年代、60-70年代、80-90年代和2000年以后(超级稻)4个类型,设置零氮(0N,全生育期不施氮)、中氮(MN,全生育期施氮210 kg hm-2)和高氮(HN,全生育期施氮300 kg hm-2)3个施氮水平,测定了产量和稻米品质诸性状。结果表明,随品种的改良,中籼水稻品种的产量显著提高,整精米率、垩白度、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质组分和淀粉黏滞特性等显著改善,但现代品种的垩白度仍然较高。在3种施氮水平下,超级稻以HN的产量最高,其他年代品种以MN产量最高或MN与HN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增加,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和垩白度增加,崩解值降低,消减值增大,稻米的食味品质降低。在HN下稻米中K、P、S、Ca、Mg等营养元素含量也较0N或MN下降低。以上结果说明,中籼水稻品种改良显著提高了产量,改善了稻米品质。总体上,增施氮肥特别是高量施用氮肥会降低稻米品质。如何通过氮肥的优化运筹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的协调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兰田银 《种子科技》2023,(17):30-32
水稻属于禾本科稻属,为一年生栽培谷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每年水稻播种面积约3 000万hm2,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因此水稻栽培技术非常重要。随着水稻品种的不断改良,在采用同一品种的情况下,科学应用栽培技术直接影响稻米品质。文章主要探讨了水稻播种期、栽培方式、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高产优质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优质食味水稻代表性品种南粳5055和南粳46为材料,在总施纯氮量为300 kg hm–2条件下,设置9∶1、8∶2、7∶3、6∶4、5∶5、4∶6共6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运筹,探讨秸秆全量还田与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全量还田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南粳5055、南粳46平均增产5.04%、4.64%;随基蘖氮肥占总施氮量比例下降,秸秆全量还田机插粳稻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基蘖氮肥与穗氮肥比例为7∶3时,水稻产量最高。秸秆全量还田显著增加了稻米的蛋白质含量,降低了垩白率和垩白度,对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有一定作用。秸秆全量还田还有利于蒸煮食味品质的改善,显著提高稻米的崩解值和食味值,显著降低稻米的消减值。提高穗肥占总施氮量的比例可以显著改善稻米的加工和营养品质,提高整精米率,但同时增加了稻米垩白,降低了稻米外观品质,且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麦秸还田和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旨在探讨耕作方式和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粳稻‘南粳5055’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照耕作方式(沟埋和旋耕)和还田量的组合设置5 个处理,麦秸不还田(CK)、麦秸半量沟埋还田(DB-HS)、麦秸全量沟埋还田(DB-TS)、麦秸半量旋耕还田(RT-HS)和麦秸全量旋耕还田(RTTS)。测定了水稻的产量、稻米品质和稻米淀粉粘滞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麦秸还田均提高了水稻产量,其中RT-HS和DB-TS分别增加了5.3%和3.6%。麦秸还田还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对蒸煮食味品质则改善效果不显著,RT-TS显著降低了稻米的峰值黏度、崩解值和胶稠度,提高了消减值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稻米的食味性。以上结果表明,随着麦秸还田量增加,旋耕还田不利于水稻增产和稻米品质的改善,而麦秸集中沟埋还田则对水稻高产优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3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旱直播栽培模式下,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2种灌溉方式,分析测定直播稻的叶片光合、稻谷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灌溉,节水灌溉处理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率分别下降3.66%和4.37%,灌浆中后期剑叶光合速率和水稻产量分别提高5.78%和5.69%。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表现不同,对于‘新稻567’和‘新稻568’两品种,节水灌溉处理稻米加工和食味品质分别下降了6.21%和3.84%,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增加了18.9%和5.37%;对于‘新科稻31’,节水灌溉处理稻米的加工品质提高了3.4%,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下降了19.59%和27.84%。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含水率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产量和品质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因不同灌浆时段而异。提高灌浆中后期光合速率,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的加工品质,但稻米外观和食味品质有所下降。综上表明,通过节水灌溉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在米质调控上因品种而异。因种设定不同的土壤水势灌溉标准,对发展节水型直播稻生产和提高稻田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刺激对水稻的种子萌发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研究了超声波刺激对水稻种子发芽和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超声波对水稻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效应,但提高了种子的萌发速度。(2)超声波处理显著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40kHz超声波处理可以使培杂泰丰增产9.43%,而桂香占20kHz处理比对照增产达到10.55%。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超声波处理提高了水稻的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3)超声波处理显著降低了桂香占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超声波处理后培杂泰丰的垩白度也显著降低。超声波处理显著提高了桂香占的胶稠度。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主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质改良逐渐成为水稻育种和栽培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之一。品质关系到稻米的商品性和市场价值,而种植地区对水稻品质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进行稻米品质与种植地区的关系研究对指导我国水稻栽培和育种实践具有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稻米品质受气候条件影响一直是重要的研究领域,作为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子,在研究的结论上有很多不一致,可能与品种对气候条件的反应存在差异性有  相似文献   

20.
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华粳6号和两优培九为材料,通过小麦秸秆还田与秸秆不还田比较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对不同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还田后,明显提高了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了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增大,表明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得到改善.小麦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