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养牛业的发展,牛的养殖量越来越多,犊牛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在养牛业中,初生犊牛饲养管理技术已成为是养殖业重要环节之一,完善犊牛的饲养管理制度,才能促使犊牛的健康生长发育。因此,养牛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犊牛的饲养管理。本文介绍了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1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根据犊牛的生理特点,经过科学合理的培育,可成为优良的、高产的成年牛。初生犊牛的瘤胃容积很小,机能不发  相似文献   

2.
犊牛下痢主要发生在初生后1—7日龄的小牛。其发病率为95—100%,死亡率为5—40%,冬季初春发病较重,秋夏较轻。大肠杆菌是主要病原之一。防制本病的关键是:加强怀孕后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做好产房、犊牛笼舍、接产用具和分娩母牛的消毒工作;犊牛初生后一小时内吃上足够量的初乳;发现下痢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我场于1979—1983年,陆续饲养了150头多黑白花小公牛,分别在6—18月龄屠宰,并分批做了一些测量和记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饲养管理采用低奶量培育公犊牛,哺乳1—1.5个月,喂奶量160—180公斤(包括初乳)。具体分配为:1—10日龄每天6公斤,3天以内喂初乳,以后改喂常乳;11—20日龄,4公斤,21—30日龄,3公斤;31—45日龄,2—3公斤。喂奶时可掺进一倍的温开水,并注意掌握  相似文献   

4.
犊牛下痢的防治吕永艳孙国强(莱阳农学院山东265200)犊牛下痢为犊牛常发病,本病一年中都有发生,其中在寒冷的12—1月及炎热潮湿的7—9月出现2次发病高峰,病牛多为1月龄以内的犊牛。1病因1.1饲养不当喂初乳不及时,喂量不足或根本未喂初乳;喂乳量、...  相似文献   

5.
奶牛生产要想获得高效益,加强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月份饲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1奶牛不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要点1.1犊牛喂好初乳,犊牛出生后30~60min(最迟不超过2h)一定要喂第一次初乳。喂量要次多量少,每天喂5~6次,每次喂量为犊牛体重的3%左右(尽量让犊牛吃足而又不剩)。初乳饲喂时间为3~7d。饲养方法:犊牛自1周龄改为喂常乳,并开始训练吃精料;2周龄时训练犊牛吃粗饲料。常乳哺乳期一般为100~150d,总喂奶量300~400kg。喂常乳的方法:每天喂2~3次,奶中可掺25%~30%的温水,每头犊牛的喂量按其体重的8%计算。奶温冬季为30~38℃,夏季为34~3…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农村养牛户延用传统的饲养方式培育犊牛,效果并不理想。常规哺育时间4—5个月,需消耗鲜乳700公斤以上,若用较少的奶量哺喂, 又常常因不得法而造成犊牛营养不良、发育受阻。对此,我们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提出犊牛培育的三种方法,以供参考。一、犊牛低奶量培育(35天断乳) 低奶量哺育犊牛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先进饲养技术。我们采用此法,犊牛哺乳期仅喂鲜奶120公斤,与传统习惯哺育法相比,其营养水平不仅不会受到影响,且以后的产奶性能还大大高于旧法哺  相似文献   

7.
1哺喂初乳在奶牛饲养中,犊牛出生后应与母牛分开饲养,所以要对犊牛进行人工哺乳。犊牛出生30分钟内喂给初乳为宜,不能超过1小时。根据犊牛的初生体重和健康状况确定初乳喂量,原则上,首次喂量要多,至少应饲喂2千克,并在出生后6小时饲喂第二次,以便让犊牛在出生后12小时内从初乳中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出生后24小时内共要饲喂初乳3~4  相似文献   

8.
在肉牛繁殖和养殖过程中,笔者了解到犊牛腹泻病常有发生,重症时甚至造成死亡,耐过者也成了僵牛. 1病因1.1饲养管理性因素一是初生犊牛吃不到初乳或乳量不足,导致犊牛免疫力低而出现细菌性或病毒性腹泻;二是犊牛生长环境不良,造成致病微生物大量滋生,导致犊牛腹泻;三是气候骤变,饲喂过量,饲料和饲草霉变引起的犊牛腹泻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母带犊饲养工艺的饲养水平,解决好生产工艺如何与牛舍建筑配套的问题,改善母牛与犊牛的福利水平,研究设计了小群饲养带犊母牛舍。该牛舍设计为双坡牛舍、东西朝向,长度为144 m、跨度为30 m、檐高4.5 m,共可饲养192组母带犊牛。每侧屋面通长设置1条6.0 m宽采光带,冬至10:00—14:00光线可直接照射牛体,减缓冬季牛只冷应激;夏季采用遮阳网覆盖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在屋脊处通长设置1.2 m高的钟楼,以满足牛只饲养的通风量标准。舍内分别为母牛与犊牛提供活动区域,母牛卧床采用沙土地面,犊牛栏内铺设垫料,以提高母仔的福利水平,且母仔定时分离,既利于母牛为犊牛提供奶源,又可避免犊牛对母牛过多的损耗。  相似文献   

10.
哺乳犊牛的饲养管理在牛生产中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使犊牛生长发育受到限制,以致犊牛养殖成活率不高。为此,本文介绍了犊牛养殖成活率不高的原因:接生护理不完善,日常饲养不仔细,预防疾病能力不足;从接生护理、出生管理、初乳饲喂、常乳饲喂、乳量控制、饲喂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牧场饲养犊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北京市郊奶牛场环境调控能力、牛群福利状态,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密云、大兴、昌平、延庆、顺义、房山6个区的62家存栏量在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分析了调研牛场的存栏量、年产奶量、牛舍类型、犊牛饲养设施与饲养方式及其随牛场规模的变化情况。结果得出:1新生犊牛饲养设施配置、哺乳期犊牛饲养方式、年平均产奶量与牛场规模有关,牛场养殖规模越大,新生犊牛和哺乳期犊牛饲养设施配置率越高,奶牛年平均产奶量越高;2成乳牛舍、青年牛舍、育成牛舍以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牛舍为主,断奶期犊牛以无床位大圈大群饲养为主,不受牛场养殖规模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的小牛,犊牛饲养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因此,饲养者应掌握好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做好犊牛培育工作。1犊牛的饲养要点(1)清除黏膜。犊牛出生后,应立即用毛巾将其口鼻部的粘液擦净,以利呼吸。如果犊牛生后不能马上呼吸,可握住犊牛的后肢将犊牛吊挂并拍打胸部,使犊牛吐出粘液。犊牛被毛要用毛巾擦干,以免犊牛受凉。(2)早喂初乳。初乳是母牛分娩后第一天挤出  相似文献   

13.
<正> 犊牛早期断奶试验在国内外早已开始进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已推广应用。我们南山牧场自1973年开始饲养奶牛以来,一直沿用高奶量培育犊牛的方案,犊牛的哺乳期长达5至6个月,喂奶量高达600~800公斤,盲目追求犊牛前期的日增重,增加了犊牛的培育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为此,我场从1986年开始至1987年底对犊牛进行了早期断奶试验,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基础上,1988年在全场进行了全面推广应用,使犊牛的哺乳期由5~6个月降至50~60天喂奶量由600~800公斤降至200~300公斤。现将我场推广应用犊牛早期断奶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我场犊牛早期断奶的技术措施 1.犊牛出生后,用碘酊严格消毒,然后将其移  相似文献   

14.
加强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的防治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同时,也是增加养殖场(户)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因此,做好新生犊牛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不但有利于犊牛的健康成长,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饲养成本,对促进养牛业具有积极的作用。1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舍要严格消毒,辅柔软垫草,注意保温;刚出生的犊牛要及时清除口鼻粘液,理好脐带,留8~10cm剪断,然后作好消毒工作;犊牛初生后,必须在2h内哺食初乳,越早越好。做法:中、食指置桶内乳中倾斜让犊牛吮舔饮,3~5d习惯后,犊牛可自行舔饮。犊牛生后第一次喂奶量为1~2kg,以后每天按体重…  相似文献   

15.
正哺乳期犊牛是指从初生到断奶3个月之内的犊牛。由于犊牛生长发育快,易染病,所以,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1犊牛初乳期的饲养管理1.1初乳的饲喂量初乳的饲喂量主要是依据犊牛的体重来制定。通常,饲喂量约占犊牛体重的12%。初乳期犊牛可选择以下哺乳方案:(1)出生后40~50min开始饲喂初乳,数量约为1.6~1.8kg;(2) 1~3日龄,数量约为2.5~3.5kg;(3) 4~6日龄,数量约为4~6kg。在饲喂量上,不光与犊牛体重有关,也和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关,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原本比较滞后的犊牛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提高犊牛成活率,培育健康牛群,是提高牛群质量、创建高产牛群的关键。犊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考虑营养、疾病、环境等因素。现代畜牧业的科学化、规模化发展,使更多的新理念和新技术融入到了犊牛饲养管理当中,新的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1初生犊牛的护理1.1清除黏液,确保呼吸  相似文献   

17.
不同饲养方式对荷斯坦犊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1~8周龄的犊牛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增长和疾病发生率进行研究,旨在发现一种良好的、经济的饲养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犊牛在单圈饲养时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双犊一圈饲养和散养;而双犊一圈饲养的犊牛在某些方面性状好于散养犊牛。  相似文献   

18.
正犊牛是指初生后到6个月的小牛,喂奶量在800~1000kg,少数有高达1500kg的。犊牛的饲养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饲养水平高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养牛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犊牛的哺乳期多在3个月以内,喂奶量在300~500kg。1初生期的饲养管理1.1清除口腔粘液,确保犊牛呼吸犊牛出生后,应先清除口及鼻内的粘液,确保呼吸道通  相似文献   

19.
<正>犊牛腹泻是犊牛培育过程中的常见疾病,甚至会直接导致犊牛夭折,从而。随着奶牛场犊牛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犊牛腹泻的流行和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由于引起该病发生的病原种类较多、感染情况较为复杂,使得奶牛场对该病的防控仍存在一定难度。给奶牛养殖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并提出了防治犊牛腹泻的预防措施。1犊牛腹泻原因1.1非感染因素1.1.1饲养管理不当很多中小型养牛场的犊牛出现了  相似文献   

20.
1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1-6个月) 1.1 饲养技术 初生犊牛从母体到体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机体内部生理防御机能尚未建立,抗病力差,易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同时,这一阶段生长发育旺盛,代谢强度大,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犊牛要及时吃到初乳,喂量控制在体重的1/8~1/6,犊牛出生后15~20天开始训练采食精料.最初每头喂于粉料10~20克,7天后可增加到80~100克,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喂干湿料,饲料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