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粱枝梗是籽粒的载体,是决定产量的重要性状.文中对高粱枝梗级别、数量进行了叙述.一般来说高粱品种或品系仅有一~三级枝梗,而杂交种尚有四、五级枝梗;在同一枝梗上着生的籽粒,下部小,上部次之,中部大;枝梗数量与产量呈正相关,抽穗期对枝梗的直接效应大.一级枝梗的加性效应是遗传控制的主要因素;二、三级枝梗的遗传控制中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四、五级枝梗基本是显性效应,无加性效应.杂交种的培育应注重超亲优势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高粱枝梗是籽粒的载体,是决定产量的重要性状。文中对高粱枝梗级别、数量进行了叙述。一般来说高粱品种或品系仅有一-三级枝梗,而杂交种尚有四、五级枝梗;在同一枝梗上着生的籽粒,下部小,上部次之,中部大;枝梗数量与产量呈正相关,抽穗期对枝梗的直接效应大。一级枝梗的加性效应是遗传控制的主要因素;二、三级枝梗的遗传控制中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四、五级枝梗基本是显性效应,无加性效应。杂交种的培育应注重超亲优势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以5个不同类型不育系为母本,6个中国高粱恢复系为父本作5×6格子方杂交,采用增广NCⅡ设计,对高粱产量因素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进行遗传模型测验。结果表明,高粱的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等性状均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而存在着极显著的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增效、减效等位基因频率在雌、雄亲间的分配,穗粒重和千粒重有明显差异,但穗粒数不明显。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均为超显性遗传,该3个性状的增效、减效等位基因均可能为显性或隐性,随基因位点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就作者发现的1个茎秆无韧性高粱材料进行了遗传研究。用它与普通高粱杂交,F1茎秆均有韧性,F2有韧性的与无韧性的茎秆分离经例为3:1,BC1茎秆有韧性的与无韧性的分离比例为1:1,研究表明:茎秆无韧性性状属隐性,且属隐性单基因遗传。该材料的茎秆和叶片组织结构松散,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高。本文对该材料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选用4个不育系和15个恢复系的高淀粉高粱进行杂交配制,得到了37份F1代,对双亲和F1种子的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有17份F1淀粉含量介于双亲之间,有17份F1淀粉含量低于双亲,有3份F1的淀粉含量高于双亲。对F1的总淀粉含量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超高亲优势34份为负值,3份为正值;超低亲优势18份为负值,19份为正值;超中亲优势28份为负值,9份为正值;杂种优势在93%~101%。说明高淀粉高粱的淀粉的遗传在F1代杂种优势很强。  相似文献   

6.
高粱产量,株高和穗长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产量、株高和穗长的遗传研究孙贵荒,陈悦,杨晓光,杨镇,曹嘉颖(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单株籽粒产量、株高和穗长是高粱杂交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已有的研究表明,株高和穗长是影响产量水平的重要相关因素 ̄[1,2],对产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7.
8.
高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法、花粉管通道法4种高粱遗传转化方法,并提出了今后高粱遗传转化中应集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①类平均法较适用于高粱的聚类分析;②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试材间的遗传差异;③遗传距离(D2)与地理来源、血缘没有必然的联系;④遗传距离(D2)与杂交种产量相关不显著,与超中亲优势(H1)相关极显著,与超高亲优势(H2)相关显著;⑤遗传距离(D2)与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之间相关不显著;⑥用遗传距离(D2)大小指导组配优良高粱杂交组合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粱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yeiliana Clinton)小种的分化,使原来抗丝黑穗病的亲本系或杂交组合变成不抗或高感。高粱丝黑穗病每年都有发生,但因年份、茬口不同,发病率也不一样。70年代我国普遍推广以 Tx3197A 配制的杂交种,由于 Tx3197A 对丝黑穗1号小种免疫,使其有效地控制了丝黑穗病的为害,这是运用寄主抗性防治丝黑穗病的有效措施。后来因为丝黑穗病菌小种的分化,产生了2号生理小种,抗性寄主变为感性寄主,Tx3197A 系统的杂交种也由抗病变为感病或高感。80年代初辽宁省农科院开始用对丝黑穗病2号小种为免疫寄主的 Tx622A 系统不育系组配杂交种,头4年抗病的 Tx622A 系统杂交种种植约392万亩,起到了防治丝黑穗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产量水平的21个粳稻品种枝梗分布情况进行研究,认为枝梗分布是影响产量的重要性状。高产型品种穗下部一次枝梗单生在穗轴上,无二次枝梗或较少;穗中部一次枝梗单生或对生在穗轴上,有二次枝梗;穗上部一次枝梗对生或环生在穗轴上,二次枝梗数较多。低产型品种穗下部一次枝梗环生在穗轴上,二次枝梗数较多;穗中部一次枝梗对生或单生在穗轴上,有二次枝梗;穗上部一次枝梗单生在穗轴上,无二次枝梗或较少。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增广NCⅡ设计,对高粱生育期遗传模型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高粱生育期的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基因的显性效应不明显.但上位性效应却比较明显;控制生育期的增效、减效等位基因在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分配比率,有极显著差异;生育期的遗传.增效等位基因即晚熟基因为显性.且这种显性为超显性。  相似文献   

14.
高粱杂交二代生育期遗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高粱杂交F_2代生育期遗传特性进行了研定。结果表明,中国高梁生育期遗传为数量性状遗传,双亲生育期的表现支配F_2代生育期的表现。以中亲值来预测杂交F_2代生育期均值,可以掌握F_2代群体中个体出现最多的生育日期。以双亲生育期差异来预测F_2代群体分离幅度,可以掌握F_2代变异大小,这对制订育种计划将有裨益。对于其它数量性状是否亦采用这种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在长期的选优淘劣的作用下,地方品种早熟性基因占优势,有列于北疗早熟性育种。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晋杂34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其进行了不同灌水量对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高粱的穗长、一级枝梗数、千粒质量及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增加;拔节期100 mm以上的灌水量会与灌浆期灌水量产生产量的叠加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穗长呈现对数函数曲线走向,一级枝梗数呈现logistic生长曲线走向,千粒质量、产量呈现对数函数曲线走向。  相似文献   

16.
高粱抗丝黑穗病的遗传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黑穗病是高粱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高粱生产区每年都有发生,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由于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Yeiliana clinton〕有明显地分化现象,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因此导致原来抗病的种质退化。70年代我国推广美国 Tx3197A 系统杂交种,当时因 Tx3197A 对丝黑穗病菌1号小种免疫,曾组配了一批抗性优良的组合,后来由于小种的变化,Tx3179A 由免疫逐步演变成高感。由 Tx3179A 组配的杂交种也就由免疫、高抗变成高感。例如1977年海城县高粱丝黑穗病发病率达15%,最多达30%,损失粮食达250万公斤,1978年辽中县高粱丝黑穗发病率达15%,损失粮食达1350万公斤,1979年高粱五重点产区营口县丝黑穗病发病率为11.5%,锦州市为17%,鞍山市为12%,朝阳地区为5%。80年代初,引用推广 Tx622A,重新获得抗性,使高粱生产推进了一步。随着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粱地方品种株高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中国高粱地方品种的株高进行了研究,并对杂种F_1代株高的表现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_1代株高平均倾向高秆亲本,但优势不明显;中国高粱株高加性效应占绝对优势,平均达到总遗传平方和的82%以上,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在某些组合显著存在,上位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显得更加重要;不同组合加性、显性效应值不同,甚至有正负区别。因此,在选配中矮秆杂交种时,要选配好组合及其亲本。  相似文献   

18.
高粱是世界第五大粮食作物,可作为食用、饲用、酿造用和生物能源用。高粱遗传转化技术是高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可作为传统育种方法的重要补充。本文对近年来高粱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高粱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难题,并提出进一步的解决策略,以期为高粱遗传转化技术的进一步改良提供参考。通过对近年来50余篇高粱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介绍用于遗传转化的高粱基因型、外植体来源、再生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对比电穿孔法、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4种高粱遗传转化常用方法的优劣,总结遗传转化载体主要组成部分启动子、目的基因、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阐述高粱遗传转化的应用现状,分析高粱遗传转化技术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研究对策措施。高粱基因型对组织培养有很大影响,以P898012和Tx430最为常用。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是最常用的高粱遗传转化方法,且农杆菌介导法的优势逐渐显现。在载体构建中,CaMV35S启动子和ubi1启动子最为常用,抗生素抗性基因(nptII、hpt)、除草剂抗性基因(bar)和养分同化基因为常用的三大类选择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19.
移栽时期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粱不同育苗移栽时期试验结果表明:4月15日和4月25日移栽的高粱经济性状好,产量高,单产达330~337.5kg/667m2。随着移栽时期的前后推移,产量都会降低。  相似文献   

20.
高粱穗分化与追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个中晚熟杂交高粱的穗分化进行了研究,从穗分化与植株外部形态,与栽培三者结合出发,修改了前人的八段划分法,提出六期划分法,用电镜扫描制得穗分化图版,并配合相应的外部植株形态,指出高粱植株拔节,挑旗,分别与幼穗生长锥伸长期及减数分裂期同步,可作为其外部形态标志,指出拔节期是促花增粒,挑旗期是保花增粒的关键追肥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