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探讨河北省夏播早熟区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措施,在保定和青县采用裂区设计方案,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和4个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的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质量、百粒质量、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施用纯N 75.0 kg/hm2、P2O590.0 kg/hm2、K2O 60.0 kg/hm2肥料水平的大豆产量较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质量及产量在不同密度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保定试点22.5万株/hm2密度水平的大豆产量最高,平均为3 350.00 kg/hm2,青县试点21.0万株/hm2密度水平的大豆产量最高,平均为3 108.94 kg/hm2;不同试点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差异极显著,保定平均脂肪含量较高,为19.41%,青县平均蛋白质含量较高,为45.47%,但同一试点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河北省夏播早熟区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如下:施肥量为纯N 75.0 kg/hm2、P2O590.0 kg/hm2、K2O 60.0 kg/hm2,密度为2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探索出粤油13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方法]运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对粤油13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在粤油13种植密度30万株/hm2,施足底肥(生物有机肥225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的前提下,苗期追施N量76.6 kg/hm2、P2O5量48.8 kg/hm2、K2O量126.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在丘陵红壤旱地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粤油13产量的影响达0.05显著水平,而施肥对粤油13产量的影响达0.0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优质杂交油菜青杂2号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杂2号是青海省目前主要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通过设立密度,施肥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青杂2号油菜每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有不同的影响。随密度的增大,产量先增后减;当密度在1.80万~3.15万株/hm2范围内,青杂2号油菜产量随施肥量先增后减;而密度过稀,施肥量过大,不能正常成熟,千粒重显著降低,产量随之降低。在海拔2 700m左右青杂2号油菜栽培最佳密度为27万株/hm2;最佳施肥配比:尿素150.0kg/hm2、二铵225.0kg/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保豆3号农艺性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个地点采用裂区设计,研究3个播期、4个种植密度和3种施肥水平对保豆3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可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质量,获得较高产量;增加密度可减少植株主茎节数、分枝数、有效荚数和单株粒质量;增加施肥量可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质量。保豆3号的夏播高产栽培技术为: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区在6月17日左右播种,密度22.5×104 hm-2,施肥量为尿素60.0kg/hm2+磷酸二铵90.0kg/hm2+氯化钾75.0kg/hm2;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区在6月10日左右播种,密度22.5×104hm-2,施肥量为尿素90.0kg/hm2+磷酸二铵135.0kg/hm2+氯化钾112.5kg/hm2。  相似文献   

5.
成县冬小麦“3414”优化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成县川地潮土条件下,通过“3414”试验,建立了冬小麦产量(Y)与氮、磷、钾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成县河谷川坝区大豆茬冬小麦种植最佳施肥量为N 165.75 kg/hm2、 P2O5118.20 kg/hm2、 K2O 39.90 kg/hm2,在此施肥水平下,预计冬小麦产量水平为5293.20 kg/hm2.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施肥量对超级稻Y两优一号的影响,结果表明:Y两优一号种植并不适合采用当地水稻的最佳施肥量,建议生产上采用组合N2P1K2,即施纯N150.0 kg/hm2、P2O526.25 kg/hm2、K2O 120.0 kg/hm2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7.
以承豆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地点、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的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张家口蔚县、秦皇岛抚宁、承德平泉地区适宜的施肥水平尿素、二胺、氯化钾达到149.6 kg/hm2、180 kg/hm2、149.6 kg/hm2,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9.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比较不同试验点的基本地力和气候条件,承德平泉地区与其他两地比较具有较高的碱解氮和速效钾,即使在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偏低的情况下,仍然是承豆6号高产的适宜试验区,其脂肪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筛选了不同试验区大豆的适宜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通过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和品质的显著性分析,探索出河北省北部山区大豆适宜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采用裂区设计,探讨不同种植密度配合不同施肥量配比对桂玉505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与不同施肥量配比的交互作用极显著,表明不同密度适用于不同的施肥量配比,其中以施纯N∶P2O5∶K2O(kg/hm2)=270∶90∶270的施肥配比配合种植密度为4.8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探究酒用糯高粱品种茅粱糯2号在贵州地区栽培时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肥密互作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及品质,为糯高粱田间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酒用糯高粱优质品种茅粱糯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探究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互作对糯高粱茅粱糯2号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茅粱糯2号的净光合速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与施肥量的交互作用表明,32.4万株/hm2+基肥340.61 kg/hm2+追肥176.63 kg/hm2(A3B2)处理的产量最高(6371.84 kg/hm2);24.7万株/hm2+基肥340.61 kg/hm2+追肥176.63 kg/hm2(A2B2)处理下的品质最高,茅粱糯2号的单宁含量最高(2.32%);其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均达最高(分别为17.32%、58.67%、75.9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粒数、穗数、穗重、千粒重、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呈显著正相关;与单宁含量呈负相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显著影响茅粱糯2号的产量及品质.针对贵州地区糯高粱的产量和品质,茅粱糯2号品种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互作以A3B2和A2B2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春大豆在重庆地区的最优栽培模式,我们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施肥量与不同春大豆品种对产量的互作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及品种对重庆春大豆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肥料和品种的互作效应显著。产量达2 410.79 kg/hm2,最佳的施肥水平是:施纯N 135.15 kg/hm2,P2O5 30.0 kg/hm2+K2O 6.25 kg/hm2。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豆进出口与豆油、豆粕进出口关系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孝忠  乔娟 《农业展望》2007,3(12):28-32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验证了大豆净进口与豆油、豆粕净出口之间。以及豆粕、豆油国内供应量与大豆净进口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豆粕净出口与大豆净进口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豆油国内供应量与大豆净进口也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中国有可能成为国际大豆产业转移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2.
大豆及3种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组分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及3种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组分和含量的方法,研究其大豆异黄酮组分的差异。[方法]将供试样品用80%甲醇溶解提取,净化后用Wonda Sil C_(18)WR(4.6×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磷酸水溶液(p H 3.0)作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柱温为40℃,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波长260 nm检测大豆异黄酮组分,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大豆及3种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大豆最高,其次是豆芽、豆腐、豆浆。供试样品的大豆异黄酮组分中大豆苷相关系数为0.997 2,黄豆黄苷相关系数为0.999 6,大豆苷元相关系数为0.994 7,黄豆黄素相关系数为0.999 1,染料木素相关系数为0.994 2,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均低于算术平均值的10%。[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组分和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3.
大豆加工副产物——豆渣及油脚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富含蛋白质、脂肪,是人类生活中优质的蛋白源和优质油的来源.对其加工利用一直都被人民关注.在大豆加工过程中余下的豆渣及油脚含有生理活性物质,对人类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豆渣、油脚的开发应用进行了研究,利用豆渣为原料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素,工艺产率为80%,产品纤维素含量为67.71%,并研制开发了大豆纤维系列食品.利用大豆油脚提取大豆天然维生素E,纯度为80%,其理化指标均符合食品添加剂标准.  相似文献   

14.
孙东升 《农业展望》2006,2(7):33-36
1 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1.1世界大豆生产 1.1.1种植面积(收获面积) 近年来。世界大豆生产稳步发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大豆收获面积从1993年的5949万hm^2增长到2004年的9144万hm^2,增长53.7%。  相似文献   

15.
大豆及其制品的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d、Cu、Pb在大豆籽实各形态结构的分析表明,它们绝大部分分布于子叶中 ,种皮中也占据一定比例;Cd、Cu、Pb在大豆营养成分中的分布以与蛋白质结合比例为高 ,脂肪中甚少;Cd、Cu、Pb在不同类型蛋白质中以与球蛋白、清蛋白结合比例为高;大豆加工成豆腐、豆浆、豆芽后,Cd、Cu、Pb的含量较大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1 我国大豆生产单产水平偏低,产量增长缓慢。1991~2001年我国大豆产量增长缓慢,播种面积和单产都很不稳定,播种面积在704~950万hm^2,单产在1410~1790kg/hm^2,总产由1994年1600万t下降到2001年1541万t。2001年底受进口大豆冲击,我国大豆种植收益下降,2002年大豆播种面积下降到872万hm^2,但是在有利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选用120羽0日龄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5羽鸡.研究大豆磷脂替代基础日粮(对照组)中0.5%.1%和1.5%的玉米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大豆磷脂替代日粮中的玉米使肉鸡42日龄增重分别提高了2.1%、4.4%和8.7%;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3.5%、5.2%和8.1%;饲养成本分别下降了2.3%、3.5%和5.8%;胸肌率分别提高了14.7%,0.9%和-0.49%,腹脂率分别提高了11.06%、20.28%和44.7%.同时,我们又选用1 80羽健康从肉仔鸡,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羽鸡.A组为空白对照,B组为添加抗生素(黄霉素5mg/kg)试验组,C、D、E、F组分别为添加大豆活性肽0.2%、0.4%、0.6%、0.8%(固态,含活性肽40g/kg)的试验组.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生产性能上,大豆活性肽可显著提高肉仔鸡日增重和采食量,在提高屠宰率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②在经济效益上,大豆活性肽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增加毛利润.试验证明,大豆活性肽可以有效应用于肉仔鸡生产中,其最适添加量为0.6%,优于使用抗生素(黄霉素5mg/kg).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豆产业布局与大豆进口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年3月11日,农业部发布《转基因安全管理临时措施公告》(第190号),规定临时措施有效期截止到2002年12月20日。鉴于技术的原因,农业部于2002年10月11日发布第222号公告,决定延长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管理临时措施实施期限。按照此公告的规定,并制定了进出口“转基因农产品  相似文献   

19.
大豆和膨化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大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除了作为食品原料外也是重要的饲料原料,但大豆所含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其在食品及饲料行业中的应用。挤压膨化工艺能够在基本保持大豆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降低其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从而减小对人和动物健康的负面作用。调查分析市售大豆和膨化大豆中主要几种抗营养因子的差异,分析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对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的消除降解作用,并对这几种主要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及活性给出置信范围,为膨化企业实际生产应用中选择优质原料及优化加工工艺提供参考,并对动物饲料的配方设计提供指导。【方法】采集市场上不同地区及厂家的大豆20批次和膨化大豆19批次,检测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包括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低聚糖(包括水苏糖和棉籽糖)等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和脲酶活性,并与在膨化加工企业采集的2批次大豆原料和在不同加工条件下制备的8批次膨化大豆中相应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抗原蛋白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低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示差检测器检测。同时通过提取方式、活性炭用量、提取液浓度、料液比单因素试验,对苏糖和棉籽糖两种低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综合分析检测结果,研究挤压膨化工艺对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或活性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提取方法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以料液比1﹕25加入体积分数为70%乙醇水溶液,微波辅助提取,离心浓缩,定容至25 mL,涡旋混匀,取2 mL离心检测。膨化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的含量及脲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大豆原料,而大豆和膨化大豆中的低聚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膨化大豆中脲酶活性基本为0,比大豆的脲酶活性低99%以上,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比大豆约降低66%,大豆球蛋白的含量约降低67%,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降低90%以上,水苏糖和棉籽糖的总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推断市场上大豆原料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含量范围为32.5-89.6 mg·g-1,大豆球蛋白含量范围为91.0-143.1 mg·g-1,β-伴大豆球蛋白的含量范围为161.1-268.7 mg·g-1,棉籽糖含量范围为3.3-8.78 mg·g-1,水苏糖的含量范围在21.4-34.16 mg·g-1,脲酶活性范围为3.6-9.42 U·g-1;膨化大豆样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范围为10.7-31.1 mg·g-1,大豆球蛋白含量范围为17.7-64.5 mg·g-1,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范围为9.3-57.5 mg·g-1,棉籽糖含量范围为4.25-10.21 mg·g-1,水苏糖的含量范围为17.68-34.15 mg·g-1 ,脲酶活性范围为0.00-0.02 U·g-1。【结论】挤压膨化过程能显著降低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从而减少这些因子带来的不良反应,并能提高大豆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大豆与我国大豆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东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46-5047,5050
介绍世界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发展概况,分析转基因大豆安全性、转基因大豆贸易,提出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