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埋土1.1地上埋土防寒法葡萄芽眼的抗寒力要比根系强得多,如欧亚种芽眼可以比根系能多忍受-12℃左右,美洲品种的芽眼要比根能多忍受-15℃左右。在冬剪后,将根部周围垫上土枕,一是为了防止将蔓压倒时断裂,二是增加根部防寒作用。将压倒的枝蔓捆成捆,一株挨一株地顺放在根部,用秸秆或树叶覆盖5~10厘米厚,再从距根干1.5米之外取土埋严,其覆土厚度要按当地冬季冻土中-4℃位置距地表间的厚度,即为埋土防寒覆土厚度。地表下-4℃距地表越厚,葡萄冬季防寒埋土就越厚。这种防寒方法安全可靠,一般在北方埋土防寒砧苗时,要减少覆土厚度1/3左右。1.2地…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吐鲁番酿酒葡萄产业发展迅速。笔者结合生产实践,以标准单蔓"厂"字形栽培模式为例,总结了酿酒葡萄周年管理技术要点,供果农参考应用。1埋墩开墩吐鲁番产区酿酒葡萄冬季埋墩时间在10月20日至11月5日。埋墩前浇1次埋墩水,这次水一定要浇透,达到土壤含水量的60%左右(手握成团)时进行埋土作业。埋土厚度确保在25 cm以上,为提高机械埋墩和开墩效率,减少人工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3.
<正>焉耆盆地位于新疆巴州东北部,包括焉耆、和硕、和静、博湖4个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6个团场,是巴州的葡萄生产基地,截至2013年栽培面积1.6万hm2。焉耆盆地冬季寒冷,干旱少雪,极端最低气温-35.2℃,远低于葡萄埋土防寒极限。生产中虽然采取了埋土防寒措施,但由于冬季气温变化异常,葡萄冻害时有发生。目前,焉耆盆地栽植的酿酒葡萄品种主要为赤霞珠、梅鹿辄、西拉、霞多丽等抗寒能力较弱的欧亚种,其成熟枝芽一般可以耐受-18~-16℃低温,但根系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只有-5℃左  相似文献   

4.
我县属于济南市郊县,地理位置为东径116°12′,北纬36°1′,冬季气温一般-10℃以下,绝对最低气温为-13℃,时间很短.向南不足200km的地区,葡萄冬季皆不埋土防寒,所以我区属于葡萄冬季埋土防寒的边缘地区.我们曾进行只覆铡碎的玉米秸或麦秸而不覆盖塑膜的试验,由于春旱、倒春寒等原因,枝蔓虽不受冻却发生抽条.我们自1999年起进行了塑膜覆盖的防寒试验.  相似文献   

5.
冬季绝对低温-10℃(也有报道-15℃以下)的地区,葡萄埋土防寒是常规管理措施.但埋土防寒费工费时,用工量大;挖沟取土易造成根系冻害;埋土或出土时稍有不慎会使葡萄植株受伤、折断或引起伤流;埋土过早会因土温高、湿度大造成芽霉烂;埋土过晚,土壤冻结,取土不便或覆盖不严,容易造成冻害……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保护植株,对葡萄采用塑膜覆盖防寒法,能减少水分蒸发,缓解温度变化,防止枝蔓抽条,有利于苗木安全越冬.适用于寒冷地区葡萄防旱越冬.  相似文献   

6.
1 修剪时间 在冬季不埋土防寒地区,于12月至翌年1月中旬进行修剪;在冬季埋土防寒地区,一般埋土前先进行预剪,适当多留些枝蔓,待翌年早春葡萄出土上架时,再进行一次补充修剪。  相似文献   

7.
覆盖塑膜防护红地球葡萄越冬的方法和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冬季绝对低温-10℃下(也有报道-15℃以下)的地区葡萄埋土防寒是常规管理措施。但埋土防寒费工费时,用工量大;挖沟取土易造成根系冻害;埋土或出土时稍有不慎会使葡萄植株受伤、折断或引起伤流;埋土过早,会因土温高、湿度大造成芽霉烂;埋土过晚,土壤冻结,取土不便或覆盖不严容易造成冻害等。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保护植株,自1999年起,对红地球葡萄采用了塑膜覆盖防寒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葡萄越冬期间枝条水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比冬季埋土与不埋土葡萄枝条水分含量变化表明:葡萄枝条冬季对低温的适应和自我锻炼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埋土与埋土相比,冬季葡萄1 a生枝条水分含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即自由水含量降低,而束缚水含量升高,只是变化幅度比埋土防寒的要大一些,表明,露地越冬的葡萄枝条能更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北京地区,早春季节是葡萄1 a生枝条水分散失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正哈密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葡萄生产效益显著,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葡萄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哈密葡萄冬季采取埋土等安全越冬措施,冬季低温对葡萄树体危害程度较小。葡萄开墩出土的温度指标为旬平均气温10~13℃,其物候标志是杏树开花,在哈密,葡萄一般4月10日后开始开墩,4月20日之前开完。开墩出土的同时将沟清理好,及时灌好开墩水,防止枝蔓抽干,促进新梢生长和花序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气候条件所限,陕北产区的葡萄树冬季必须埋土防寒,时间一般在当地土壤封冻前15天。当春季气温达10℃以上时,埋土防寒的葡萄就应及时出土上架。埋土和出土费时费力,极大地增加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针对此,我们在塑料大棚葡萄上试验推广了葡萄大架式栽培,取得了一定成效。1基本情况陕西神木介于北纬38°13′~39°27′、东经109°40′~110°54′之间,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1.
葡萄经山葡萄换根栽培后,防寒需要埋土30厘米厚,120厘米宽才能安全越冬。近年来采用机械培土防寒,次年尚需用人工撤除。冰冻防寒即利用我省冬季寒冷的特点在冬季浇水冻冰,使葡萄枝蔓在冰层下与外界隔绝,不仅不必大量埋土防寒,而且次年还可节省撤土所用的劳力,大大简化了防寒程序。  相似文献   

12.
正从栽培方式上我国大体可分为埋土防寒与非埋土防寒越冬两大栽培区,其分界线大体以年绝对最低温-17℃线为界。我国冬季-17℃绝对最低气温等温线大体位于山东的掖县、昌邑、寿光、济南,河南的范县、鹤壁,山西的晋城、垣曲、临猗,陕西的大荔、淳化、宝鸡直至甘肃的天水和四川的马尔康一线。此线以南的地区葡萄一般都可安全越冬,此线以北的地区需要埋土防寒。在不埋土防寒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极端天气情况,往往10年左右有1次大冻害发生,3~5年就会有1次小冻害。  相似文献   

13.
从栽培方式上我国大体可分为埋土防寒与非埋土防寒越冬两大栽培区,其分界线大体以年绝对最低温-17℃线为界.我国冬季-17℃绝对最低气温等温线大体位于山东的掖县、昌邑、寿光、济南,河南的范县、鹤壁,山西的晋城、垣曲、临猗,陕西的大荔、淳化、宝鸡直至甘肃的天水和四川的马尔康一线.此线以南的地区葡萄一般都可安全越冬,此线以北的地区需要埋土防寒.在不埋土防寒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极端天气情况,往往10年左右有1次大冻害发生,3~5年就会有1次小冻害.  相似文献   

14.
葡萄冬季修剪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冬季修剪能很好地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充分发挥树体潜能。埋土防寒地区葡萄的冬季修剪霜降过后即可开始,土壤封冻前必须完成;不埋土防寒地区则以深眠期修剪为好。笔者根据多年实践,总结出一些葡萄冬剪的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巨峰葡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埋土防寒与出土上架 1.1埋土防寒我地区种植巨峰葡萄,冬季必须埋土防寒。埋土前把剪除的枝条、落叶清扫干净,使其远离葡萄园。埋土前灌足水,全树喷1次杀菌剂。埋土时间必须在土壤结冻前。埋土厚度不得少于30cm。埋土时如有劈裂的枝条,要用塑料薄膜将其包严。  相似文献   

16.
葡萄越冬防寒及受冻后的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发明 《落叶果树》2004,36(1):43-44
冬季葡萄埋土防寒,可选在土壤封冻前进行。采取地面埋土防寒法、地下埋土防寒法和局部埋土防寒法等,能有效防止葡萄发生冻害。一旦发生冻害,可采取剪除受冻枝条和根,并及时扣塑料小拱棚,促使半死根群恢复生机,提高活根的吸收能力,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17.
<正>1冬剪时期埋土防寒地区在封冻前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冬季葡萄不下架防寒地区,可在萌芽前1个月进行。  相似文献   

18.
2016年1月21~27日7天寒潮期间,检验了简化防寒措施对葡萄越冬防寒的效果。结果表明,气温达-15~-19.1℃时,地表层温度以葡萄不下架而覆盖淋膜的维持在-9.6~1.2℃,枝蔓下架埋土的为-5.5~0.2℃;覆盖淋膜的10cm土层深处温度-0.1~0℃,20cm土层深处0℃以上,与覆土防寒越冬的无明显差别,均未达到葡萄冻害温度,而对照枝蔓不下架,不覆盖处理则出现50%以上的枝干冻害;在地面上40cm高处出现的日最低温频次最多,为5次,且温度最低;≥-15℃低温积温值,地表处-364.5℃,地上40cm高处-395.5℃,90cm高处-305.1℃,150cm高处-233.4℃。在-15~-20℃的葡萄埋土越冬防寒产区可以尝试淋膜覆盖、采用高干或棚架等方式防寒越冬,减少埋土用工及造成的葡萄树体损伤。  相似文献   

19.
陕北长城沿线属于葡萄栽培中典型的埋土防寒区域。近年来,我们在多次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五项改进措施。 1)改平栽为沟栽。传统的葡萄平栽方式,在冬季埋土防寒时,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采用沟栽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所谓沟栽,就是在回填  相似文献   

20.
北方葡萄防寒可用新办法马万芳以前北方,因冬季寒冷,抗寒嫁接的葡萄冬季人工防寒,大都采用埋土加防寒物的办法,既费工费力又不经济。现可采用树叶加草帘,不用埋土的新防寒法。笔者用这种方法通过小范围的沟栽双行的密植探索试验,葡萄安全越冬无冻害。具体做法介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