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性质是决定枸杞产量与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从土壤肥力因素入手,讨论了盐碱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养分对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综述了其影响宁夏枸杞产量和品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这一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对宁夏盐碱地改良及枸杞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枸杞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银北地区位居黄河中游,年降水量1 90mm,蒸发量1 5 0 0~1 70 0 mm,平均气温8.2℃,地面坡降为1 /40 0 0~1 /80 0 0 ,尽管土地资源丰富,但75 .6%的耕地却是盐渍化土壤,因而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该地区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针对土地资源特点,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4.
不同灌溉方式对宁夏枸杞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水漫灌、不灌水和隔沟交替灌溉3种灌溉方式对宁夏枸杞进行灌水处理,对枸杞果实百粒鲜重,主要药效成分枸杞多糖、枸杞总糖、甜菜碱、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大水漫灌相比,采用隔沟交替灌溉在灌水量减少的前提下,宁夏枸杞果实百粒鲜重与漫灌相比差异不显著;而不灌水条件下,果实百粒重明显降低,仅为漫灌条件下的51%.不同灌水条件下,枸杞果实主要有效成分方面有一定差异,表现为枸杞多糖以大水漫灌和隔沟交替灌溉条件下的枸杞果实为高,而不灌水条件下的含量最低,仅为3.98%;枸杞总糖的变化趋势与多糖相似,但隔沟交替灌溉条件下的枸杞总糖明显高于大水漫灌条件下的,说明适度的水分亏缺可以提高果实糖分的积累;甜菜碱含量以不灌水条件下的最高,其次为隔沟交替灌溉,含量最低的为大水漫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基本与枸杞多糖的变化趋势一致.总体来看,实行隔沟交替灌溉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枸杞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灌水方式. 相似文献
5.
以汕优63(杂交籼稻)和武育粳3号(粳稻)为材料,自抽穗至成熟期,设盆钵内土壤水势5个处理为0(对照)、-15、-30、-45、-60kPa,研究了土壤水分对产量和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汕优63土壤水势为-15kPa和-30kPa、武育粳3号土壤水势为-15kPa时,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结实期土壤水分对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粒长/粒宽、直链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汕优63土壤水势为-15kPa和-30kPa处理及武育粳3号土壤水势为-15kPa处理的整精米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消减值较对照显著降低,淀粉谱的最高粘度和崩解值则显著增加。汕优63土壤水势为-45kPa和-60kPa处理以及武育粳3号土壤水势为-30kPa、-45kPa和-60kPa的处理的结实率、千粒重、产量、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最高粘度和崩解值较对照显著降低,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消减值较对照显著增加。建议将土壤水势为-15kPa与-30kPa和-15kPa分别作为汕优63和武育粳3号结实期优质高产节水灌溉的低限土壤水势指标。 相似文献
6.
7.
枸杞对盐碱地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距枸杞树不同距离和不同深度的土壤的可溶性盐分及盐离子的研究,结果表明:3年生枸杞地土壤可溶性盐分较荒地土壤可溶性盐分有较明显的降幅,0~10cm土层中,距枸杞树干30cm、60cm、90cm处分别比荒地的1.30%下降0.72,0.77和0.84个百分点。随土壤深度的增加,Cl-含量呈下降趋势。显然,栽植枸杞对改良盐碱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为研究不同灌水量对于枸杞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利用中宁县玺赞枸杞庄园的节水灌溉试验场、滑轨式遮雨棚及PR2-6土壤剖面水分速测仪对宁杞7号枸杞进行了不同定额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枸杞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深的土层,该层受灌水的影响较大,当灌溉量越大时,土壤体积含水率增值越大,且枸杞根系在30~40 cm深度吸水能力最强。一般而言,灌水后土壤体积含水率均大于灌前,且灌溉量越大,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幅度越大,但灌溉量较小则不能较长时间满足枸杞生长的需要。当灌水过于饱和时,水分蒸发和向深层运移的越多,使得水分利用率降低。综合考虑,灌溉量5 763.45 m3/hm2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枸杞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农业科学》2015,(17)
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SWC)对青海高原北方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var.potaninii(Pojark.)A.M.Lu]、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和中宁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等光合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SWC下,3种枸杞的Pn、Tr、WUE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自的变化幅度不同。中宁枸杞、北方枸杞、黑果枸杞的Pn最高时的SWC分别为21.78%、16.57%、17.45%,WUE最高时的SWC分别为14.01%、10.57%、13.03%;Tr最高时所对应的SWC分别为21.02%、18.98%、16.96%。当中宁枸杞SWC在10%~14%之间,北方枸杞SWC在11%~13%之间,黑果枸杞SWC在11%~17%之间,既可维持它们较高的Pn,又能保证较高的WUE;3种枸杞的水合补偿点分别为2.51%、4.62%和4.07%,说明3种枸杞都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其中中宁枸杞耐土壤干旱能力最强。水分变化对黑果枸杞的Pn和Tr变化影响幅度最小,即黑果枸杞对SWC的变化及水分胁迫有较强的忍耐力。 相似文献
12.
水稻的分蘖期、长穗期、抽穗后1~10d、11~20d、21~30d及1~30d,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分别进行土壤水势为-30~-35kPa、-60~-65kPa的控水处理,收获后对优势粒、中位粒、劣势粒进行粒形和垩白测定,发现在不同土壤水分下S品种长穗期和抽穗后1~10d控水显著抑制了籽粒伸长,也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籽粒增宽和长厚,以S4处理受抑制的程度最为严重;Y品种主要是长穗期控水显著抑制了粒长、粒宽和粒厚;两品种的多数处理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粒厚,这在优势粒中更明显;土壤水分对粒长/宽的影响很小。S品种各处理垩白率、垩白度多低于CK,Y品种各处理垩白率、垩白度多高于CK。对两个品种来说长穗期是影响外观品质的主要水分敏感期,节水栽培应从品种选择入手。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水分对糙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控水处理,发现上育397和92—188不同粒位的糙米中各种类型籽粒的比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处理不同粒位均以整粒率和未熟粒率变幅最大,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两个品种都以抽穗前控水,尤其是长穗期控水的影响最大,整粒率明显降低,未熟粒率则显著升高;胴割粒率,多以生育后期和抽穗后持续控水的数值高。长穗期是影响外观品质的主要水分敏感期,不同时期以92—188对控水强度敏感,节水栽培应从品种选择入手。相关分析表明两品种籽粒中产量、加工品质与整粒率均呈正相关;蛋白质、直链淀粉、脂肪酸与整粒率均呈负相关,尤其是与脂肪酸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蛋白质的相关多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食味与整粒率均呈正相关,上育397优势粒中达显著水平,在92-188中达极显著水平,因此,整粒率可以作为判断产量、品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水分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米品质的优劣,除了受自身的遗传基因控制外,还受到温、光、水等环境因素影响。本文从稻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四个方面,综述了土壤水分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水分亏缺条件下稻米品质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时域反射仪对不同灌溉定额下枸杞园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枸杞园中土壤水分变化的深度一般在0~100cm,0~60cm土层变化尤为激烈,灌水量越大,变化越明显,100~180cm土层各处理土壤水分变化不明显;根据不同处理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将0~180cm土层垂直分为4层,即活跃层(0~30cm)、次活跃层(30~60cm)、缓变层(60~100cm)和均稳层(100~180cm)。 相似文献
16.
17.
土壤水分下限对枸杞水分生理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在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限对枸杞的生长和水分生理特征的影响,以宁杞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值,分别定期测定各处理植株新梢生长量、株高和地径,测定叶片的持水力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有利于枸杞的生长,其新稍生长量、地径和株高增加普遍显著好于其他处理,枸杞的相对含水量、饱和亏与持水力、平均净光合速率等生理状况优于其他处理,有利于在干旱环境下保持正常生长,这为景电灌区枸杞的节水和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伏旱期土壤水分对再生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温伏旱期,再生稻头季稻齐穗后15天排水,稻株冠层和2/3高处的日均温和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收后稻桩冠层的也然。在伏旱期,稻田土壤水分随排水期提早和土层深度降低而减少,土壤干旱,有机质,pH值和全N,P,K均较有水田低。齐穗后15天排水的茎秆绿叶数少。粒重和结实率下降,产量较低,活芽短,但早熟,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倒5节的活芽较其他处理和对照的长,再生稻的成苗率,成穗率,活芽利用率和穗茎比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