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绍兴城区公园绿地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地被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绍兴城区内10个公园绿地的地被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样地的地被植物种类、生长环境、应用形式、景观效果等,对该地区公园绿地内地被植物的物种组成、应用频度、观赏特性、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绍兴城区公园绿地地被植物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天津市西青郊野公园植物种类及其物种组成,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郊野公园中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湿生植物的种类、科、属和群落结构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天津西青郊野公园共有植物24科41属51种,其中乔木8科12属21种,灌木5科7属7种,地被植物10科17属18种,水生、湿生植物4科5属5种。乔木种类较多,灌木和地被植物种类较少,水生植物最少。群落有乔木人工群落、野生草本群落和人工草本群落。本文对西青郊野公园植物配置的特色、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郊野公园建设及生态效益评估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城市郊野公园的研究和建设进展。在界定了城市郊野公园的定义和内涵之后,分析了城市郊野公园对解决城市生态系统等问题的重要性。着重评价了其在保持生物多样性、乡土物种保护和保存复杂基因库等方面重要的生态功能,提出了以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乡土物种和景观为核心指标组成的城市郊野公园生态效益评估指标,最后就有关郊野公园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导致全球变暖、游憩空间缺失等一系列生态及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地处城市边缘地区的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进行基于碳汇和游憩服务协同提升的郊野公园环空间布局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基于RS与GIS技术,首先利用CASA模型计算区域提供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用以表征区域内生态空间可提供的碳汇量的时空分布趋势;其次,应用核密度分析模型与邻域分析探究区域综合游憩功能的时空分布强弱,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帮助识别潜在游憩廊道;最后,应用CA-Marcov复合模型预测2023年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全面支撑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的优化选址。【结果】综合不同区域所提供的碳汇服务及游憩潜力的差异,结合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现状生态空间分布情况以及2023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模拟结果,共筛选出59处以碳汇和游憩服务协同发展为导向的郊野公园拟建用地范围。【结论】协同提升碳汇与游憩两类功能的郊野公园选址方法具有一定的空间定量化研究优势,相关评价结果可为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的空间布局优化和其他生态空间建设提...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明确地被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景观应用,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记录并分析安徽省芜湖市内的赭山公园、镜湖公园、九莲塘公园、滨江公园(一期)和雕塑公园的地被植物应用状况。结果显示,5所公园常用地被植物共有94种,其中草本41种、木本53种,麦冬等7种草本及洒金桃叶珊瑚等32种木本地被植物应用最多;各公园的滨水区域地被植物应用各具特色,常应用迎春花、火棘等地被植物作为衔接。笔者就芜湖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为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以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实用功能3方面作为评价准则的北京市郊野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构建的体系对北京市8个郊野公园的120处景观样方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相关领域50人的评分结果显示,在准则层中,人们更重视植物景观为城市环境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其次是实用功能和景观功能。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郊野公园建设水平处于Ⅱ、Ⅲ级。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归纳出了郊野公园植物景观3大功能的实现手段,对郊野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适合榆林市地被植物综合评价体系模型,构建了生长特性、观赏特性和应用特性等3个方面约束层,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系统调查了榆林市优势地被植物资源。结果表明:(1)约束层权重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生长特性、观赏特性、应用特性;(2)标准层权重值排名前5位的为绿期、花观赏性、抗逆性、覆地能力、叶观赏性;(3)榆林市优势地被植物Ⅱ级以上共计56种,占34.78%,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层次分析法是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用数据客观地进行分析,为城市园林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杭程  孟祥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795-3797
基于北京郊野公园规划营建的特殊性,分析研究北京市2007~2008年已建成郊野公园的建设状况,探讨北京郊野公园的功能定位、建设策略和管理对策,期望对北京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调查杭州市西湖景区公园不同植物群落中的植物种类、遮光度、地被植物种类及其生长状况等,对西湖景区林下环境构成、乡土地被植物的生长及其耐阴性进行了分析,提出 17 种常见乡土地被植物的不同遮光适应范围,探讨乡土地被植物的配置方式,为提升林下空间的景观丰富度和稳定性、科学应用乡土地被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植物是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或缺的材料。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植物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丽水城区公园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等方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几个主要公园地被植物资源及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丽水地被植物资源的选择和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外业实地调查与内业数据分析整理、拍摄照片的方法,对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的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评价了地被植物的应用配置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期望逐步完善公园地被植物的结构和景观,使公园能拥有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2.
湖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湖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查证。结果表明,湖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有137科1 129种;根据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可将其分为荫木类、观花类、观叶类、观果类、攀援类、地被类6大类型。同时对云山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郊野公园作为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的公园类型之一,在功能上有别于一般的综合性公园,通过对北京将府公园各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归纳出郊野公园的基本功能及对环境的作用。旨在通过总结归纳北京郊野公园的功能特征,使之成为规划建设郊野公园的基础参考,以便发挥最好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抗旱野生草本地被植物引种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北京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干旱缺水,适应北京地区气候条件的地被种类很少.为满足绿化的需求,通过对北京周边地区的植物调查、引种及物候观测,初步选出适合北京园林绿化利用的草本地被植物13种.通过对引种植物部分生态效益的测定,可以对其生态作用有一个定量的认识,为今后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于2005年5月中旬在北京林业大学草坪试验站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马蔺、矮紫苞鸢尾、异穗苔草的生态效益最高,蛇莓、东方草莓、匍匐委陵菜的生态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厦门市岛内5所城市公园的地被植物应用情况,统计了不同地被植物的应用频率及应用状况,分析了各公园地被植物的景观特色,以及调查中出现的应用效果较好的地被植物,为厦门市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的选择和配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郝玉兰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42-43,52
阐述了园林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及其选择标准,调查了西宁市园林绿地中常见的草本地被植物,探讨了西宁市地被植物的生态配置、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植物物候相的周期性更替引起植物外貌的显著季节性变化,是植物景观规划过程中可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规划者根据不同植物季相变化的独特之处,将植物造景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相统一,从而再现植物配植的自然之美。本文根据北京百旺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及通州区的奥体公园、生态公园、西海子公园等地植物配植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园林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的特点,对其栽植的树种资源进行分类总结,并对代表性群落的生态效益与人文效益进行分析,在植物景观配置与应用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今后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对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67科193属268种(含变种)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观赏植物。按照生活型分类,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观赏乔木56种,观赏灌木99种,观赏草本108种,观赏藤本5种。根据园林应用形式将筛选出的野生观赏植物分为盆花植物、花境花坛植物、地被植物、垂直绿化植物、园景树植物5类,采用心理物理学法对筛选出的野生观赏植物进行观赏特性评价,并针对旗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选择出阳性及半阴性地被30种、阴生地被15种,提出四项地被植物应用设计原则和配置手法。对地被植物应用主要配置方式进行调查,按不同地域地被植物配置,分为空旷地、道路绿地、林缘疏林、林下、草坪、山体坡地、树池、和湿地八种应用形式。通过实例分析认为,地被植物景观配置必须了解其生态习性,选择与其生物学特性相适生的外界条件,并保证其必要的养护,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景观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