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芍药为我国的传统名花,但在花境中应用极少。运用BIB-LCJ法,通过让不同专业背景的4个群体150名评价者,对芍药花期时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照片的21个样本进行美景度评价,以探索公众所喜爱的芍药花境植物景观及其配植方法。研究表明,4个群体的审美标准相互之间都具有高度相关性,其中背景相似的人相关性更高。各群体的审美标准有一定差异,其中具有专业背景的人群审美能力更强,且各群体有不同的审美趋向。公众普遍对于植物种类丰富、色彩和谐、层次分明、线条感强、芍药种植面积大的样本评分较高,对植被覆盖度低、色彩杂乱、层次模糊、芍药突显性弱的样本评分较低。研究认为,在芍药花境的植物配植中,应契合公众的审美趋向,遵循基本的形式美法则,以求色彩、立面、质地的设计获得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采用BIB-LCJ景观审美测量方法,选取7种不同类型共49张竹类植物景观的照片为样本,对公众及专家群体进行了美学质量的审美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及分析,研究公众对各种竹类植物景观的审美趋向,进而讨论如何配置竹类植物,营造符合公众审美的竹类植物景观形象。  相似文献   

3.
榕属植物在园林中形成的景观大体可归纳为7种类型:孤植景观、行道树景观、盆景景观、丛植群植景观、特色景观(附生与绞杀景观)、绿篱景观、地被景观。运用BIB-LCJ审美评判法评价7种类型的榕属植物景观,研究公众对各种榕属植物景观的审美趋向,进而讨论如何配置榕属植物,营造符合公众审美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三个不同年代的居住区绿地景观进行美学调查和评价,并初次尝试从居住区绿地景观的自身特性以及整体景观有机融合的角度选取五个影响因子,建立数学模型,对居住区绿地景观进行量化评价的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梦园小区绿地景观的公众审美评价最好。不同背景的三个测试群体在居住区绿地审美方面存在普遍一致性,两个不具有专业背景的群体相关性较好。另外,整体环境协调度和植物色彩鲜明度是美景度评价的重要影响因子。最后从审美角度对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审美价值的抽象性,美景度难以度量.运用风景物理学派的评判方法,即运用BIB-LCJ(平衡不完全区组-比较评判法)审美评判测量法和民意调查分析测验法,评判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从排序上对审美价值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运用层次打分法建立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分之间建立数学关系,应用灵敏度测量法对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风景美景度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人群在对风景的美景评判时测量有所差异,但也有一定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滨水景观要素对公众审美的影响,以莆田市仙游县木兰溪为例,应用SBE法、BIB-LCJ法进行景观要素量化分析、景观美景度评价并构建美景度模型。结果表明:(1)SBE法和BIB-LCJ法的评价结果较为相近,BIB-LCJ评价结果可辅助滨水景观模型构建。(2)驳岸类型、绿视率、植物整齐度、总体协调性和园路形态5个景观要素对美景度值有显著影响,河岸线形态感、整体景观色彩对比、野趣程度及景观层次感等7个要素对美景度有一定影响。 (3)从构建的美景度模型中可以看出,景观总体协调性在所有要素中的贡献度最高,达到33.2%;其次则是植物整齐度,贡献度为24.6%;绿视率、驳岸类型和园路形态贡献率分别为17.2%、13.1%和11.9%;其中,总体协调性、植物整齐度和绿视率的贡献度均达到10%以上。通过以上两种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量化分解影响公众审美的景观要素,从而获得更加客观的公众评价。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相对应的优化策略,可以为未来的滨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活水公园、浣花溪公园、凤凰湖湿地公园的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5个植物景观单元,综合运用AHP法、SBE法、BIB-LCJ法、SD法对其现状进行了评价,对4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建立了SBE法和SD法之间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4种方法对滨水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一致性较高,而人们对滨水植物景观美感度的心理感受强度与水的生态性、植物景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空间序列、水岸景观以及抗干扰能力密切相关。对比综合评价模型和AHP法因子评价结果可知,专业设计者和公众都认为水的生态性、植物景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抗干扰能力对于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的品质有显著影响,对于空间序列和水岸景观两项要素,两者间审美态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郑州市雕塑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滨水植物景观单元,结合AHP法、景观美学指数法、BIB-LCJ法、SD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专业人士与公众在对单个因子评判上虽然存在差异,但总体保持一致。雕塑公园整体滨水植物景观美学指数为6.72,属于一般至较好水平,具有研究价值及提升空间,对美景度大于1.500的4个滨水植物景观单元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特征因子、认知因子、感受因子与体验因子是影响景观质量的4种因子,特征因子贡献率最大。滨水植物景观质量提升不仅要保证基本的物种丰富度、水的生态性等,还要注重植物色彩等观赏特性的运用,提升局部景观特色,用具生命力的植物元素塑造专类公园主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环境建设的发展,园林植物景观在提供审美功能的同时更要满足公众对于社会交流、生态与文化等综合价值需求。基于生态建设提出以资源节约为根本政策背景,通过分析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现状,得出以适应公众需求、地域性需求为目标,在依据因地制宜、审美适用、经济性及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要关注生态型植物景观营建,能够充分利用野生植物,适当结合经济生产构建植物景观,以适应现代更高的城市环境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观赏价值和种球再利用的郁金香品种综合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北京地区郁金香花展常用品种为对象,以综合评价郁金香观赏价值和种球更新能力为目标,确立了与植株生长、开花、种球更新相关的10个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灰色关联法建立了一套郁金香品种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科学地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赋值,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度法构造“理想品种”,再将供试品种与“理想品种”比较并进行分析排序,从58个品种中筛选出17个(约占总数的1/3)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且种球更新能力好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应用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从观赏特性和种球更新能力两方面对郁金香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既适用于花展同时其更新种球还可以园林再利用的品种,为郁金香花展的种球引进及其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研究——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分析了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好的两种风景审美评判测量法(SBE法和LCJ法),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同时消除其缺点,提出了BIB—LCJ一种新的评判方法.应用BIB—LCJ法研究了公众、专家、非专业学生和专业学生在风景审美方面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刺激是一组湖泊风景(N=49)。应用计算机”ANALYST”软件包进行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人之间,在自然风景的审美评判方面有普遍的一致性;同时,在某些方面又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马鞍山濮塘三棵树庄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调查和分析总结,从植物的形式美、时空美、生态美和意境美4个层面对三棵树庄园的庭院植物景观美感进行研究。分别对植物不同的观赏部位、花果期、色叶树种叶色的变化规律、开花植物的花色等进行归纳整合,多方位探讨影响三棵树庄园植物景观的美感要素。总结三棵树庄园植物景观的优点,同时针对不足之处给予建议,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地营造现代庭院植物景观等问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现代庭院的植物景观取得了近一步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灰色关联的北京城区景观乔木树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城区主要35种乔木树种为对象,从树木个体的景观美学角度去选择评价指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现有乔木树种进行景观美学评价,按照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原理,关联度大的数列与参考数列最为接近,通过各树种每个景观指标的关联度大小,可以明确各树种的优劣.加权关联序结果表明,雪松、银杏、腊梅、悬铃木、梅花、元宝枫、垂柳、山...  相似文献   

14.
景观美学评价中心理物理学方法的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宋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31-3532
概述了景观、景观评价的概念及国内外景观评价的研究情况,在各种景观评价方法中心理物理学法被公认为是最科学、最可靠的方法.介绍了心理物理学方法的概念及原理,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建立景观评价模型的内容,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景观评价的步骤,并详细介绍了心理物理学方法中公认为最有效的2种方法--SBE法和LCJ法及在景观美学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实地调查和发放调查问卷法,调查北京市和呼和浩特市的花卉市场以及公共场组合盆栽,为组合盆栽的普及和形成有中国特色或是有地域特色的组合盆栽提供参考。调查结果显示常见观赏植物都可用于组合盆栽;本研究在调查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组合盆栽分为了29类;组合盆栽的容器的材质、形状、造型多元化;组合盆栽所用的配饰有自然配饰和人造配饰两大类,但应用有限。问卷调查得知,北京和呼和浩特市的组合盆栽的消费人群以20-35岁的人群居多、偏好清新的观叶植物、色彩鲜艳的草花和多肉植物组合盆栽、个性化陶瓷容器受欢迎,决定购买组合盆栽的因素是植物的养护难易程度和价格。建议选育和开发适用于组合盆栽的乡土花灌木、建议加强造景设计、开发方便的壁挂式容器、加强植物的养护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为提高黔江区及其他相近地区开发利用野生草本花卉资源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渝东南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特点,采用Delphi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及Yaahp 10.1构建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结果]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由3个子系统的约束层和11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层构成,利用该评价系统对黔江区80种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野菊、千里光、紫花地丁和酢浆草等野生草本花卉可作为黔江区乡村旅游示范带的园林绿化植物资源首选;龙芽草、鼠麴草、箭叶秋葵和圆叶牵牛等野生草本花卉也得到较高评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可用于黔江区城市及景区的绿化美化.[结论]构建的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可操作性强,符合地方实际,可作为黔江区及其他相近地区的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评价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植物的形态美是园林艺术表达的重要内容,研究植株形态美的景观评价和形态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为植物景观营造和园林植物管护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全面勘查5个代表性城市公园的典型灌木群落基础上,选取金银木、丁香、黄刺玫3种灌木种类为研究对象,每种植物从10个群落地段中选择50株个体进行生长形态数据的采集,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其进行美学质量评价。结果金银木美景度评判平均值最高,黄刺玫美景度评判平均值最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灌木的形态因子及美景度评判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金银木美景度评判值主要受冠高比、叶缺失程度、叶尺寸3项形态因子的影响,影响程度排序为冠高比 > 叶缺失程度 > 叶尺寸,评测者更为喜欢冠高比大、树形开展、叶片生长茂盛、叶片较大的金银木个体。丁香的美景度评判值主要受偏冠率的影响,评测者更喜欢树形端正的个体。黄刺玫美景度评判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分枝强度与叶缺失程度,影响程度排序为叶缺失程度 > 分枝强度。结论花灌木的美景度与植株的形态因子有直接的关联性,但是不同植物种类的美景度受形态因子显著影响的数量和程度各有不同,也间接说明了3种灌木生长空间的适宜程度对植物景观营造和养护管理有着直接的启示意义。应充分重视丛生型灌木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导致生长形态受损的问题直接影响美景度评价。进一步研究对景观美景度影响程度较大的各个形态因子在不同群落组合中的变化特征,将有助于探究合理的植物组群搭配模式和栽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