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比如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  相似文献   

2.
正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比如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  相似文献   

3.
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比如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  相似文献   

4.
<正>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比如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  相似文献   

5.
<正>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比如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  相似文献   

6.
<正>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比如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  相似文献   

7.
<正>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比如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  相似文献   

8.
<正>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比如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和HindⅢ分別來自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的c和d血清型菌株。如果同一菌株中有  相似文献   

9.
<正>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比如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和HindⅢ分別來自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的c和d血清型菌株。如果同一菌株中有  相似文献   

10.
<正>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比如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和HindⅢ分別來自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的c和d血清型菌株。如果同一菌株中有  相似文献   

11.
<正>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比如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和HindⅢ分別來自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的c和d血清型菌株。如果同一菌株中有几种不同的内切酶时,则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Ⅱ、Ⅲ……来代表。  相似文献   

12.
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  相似文献   

13.
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和菌株,其菌株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并放在第三个字母后面。  相似文献   

14.
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二、三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第1个字母是细菌属名的首字母,第2、3个字母是细菌种名的前2个字母,这些字母都要求斜体;如果同一生物种内又分为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对采自四川和西藏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和蘑菇(A.campestris)9个野生菌株,以及双孢蘑菇5个栽培菌株为材料,进行了ITS-RFLP分析。结果表明,ITS-PCR条带约为750 bp,5种限制性内切酶(MspⅠ、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的ITS-RFLP分析结果为,只有4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产生多态性条带,但完全能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的限制性内切酶为TaqⅠ;对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ITS-RFLP分析数据进行聚类结果为,在相似系数为0.615水平以下分为2个类群,并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开;在相似系数为0.915水平上,供试的11个野生和栽培双孢蘑菇菌株分为3个亚类群。  相似文献   

17.
试验利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19个菌株的ITS rDNA进行扩增,然后利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产物,分析各菌株间的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运用ITS通用引物在所有供试南瓜疫病菌菌株上均可扩增到一条长为575bp的特异DNA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聚类分析,将黑龙江省南瓜疫病菌可划分为4种病原型。运用一对ITS通用引物扩增供试菌株得到20个ITS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占95%。供试菌株在遗传上有相似性,差异也非常明显,表明南瓜疫病菌群体内部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吉林省5个不同地区来源的健康人参植株为实验材料,分别从根茎叶不同器官分离获得了152株内生细菌,利用HhaⅠ、HinfⅠ和Hae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所有供试菌株的16 S rDNA片段进行了RFLP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相似性为83%水平上可分为18个类群,不同地区内生细菌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抚松县和吉林农业大学的菌株多样性较高;不同器官蕴含的菌株数目也存在差异,茎部和根部蕴含菌株较为丰富。研究结果期望为了解人参内生细菌的种群结构,明确菌株种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孢子链格孢的IGS-R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基因间隔区特异性引物对10个小孢子链格孢种和作为对照的1个大孢子链格孢种(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进行扩增,小孢子链格孢种获得约3.0kb片段,而大孢子链格孢种获得约4.0kb片段,大孢子种和小孢子种可通过IGS扩增片段明确区分.分别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aeⅢ和MspⅠ对小孢子链格孢的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可产生不同的酶切图谱.根据酶切图谱可以把细链格孢和细极链格孢区分.IGS扩增产物表现出长度和序列结构上的多态性,是一个良好的遗传标记,对于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具有一定鉴别意义,但是由于利用现有引物一些菌株难以扩增出PCR产物,该方法的利用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从沤麻水中分离到的8株草本纤维提取用菌株的16S rDNA以及ITS序列,鉴定并构建其聚类图,明确草本纤维提取用菌株的遗传关系.通过BLAST比对16S rDNA并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16~23S的ITS保守序列,对参试菌株的16S rDNA及ITS酶切片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株菌株分别属于地表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多粘类芽孢杆菌:基于16S rDNA序列与ITS-RFLP所获得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菌株1251与菌株1172-1聚为一类,其余聚为一类,但种内聚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不同类型的序列进化程度有关,8株菌株的16SrDNA序列的相似性为78.66%;Alu Ⅰ、Hinf Ⅰ、Sau3A Ⅰ、Taq Ⅰ 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参试的8株草本纤维提取用产芽孢菌株的ITS进行酶切,各获得0~4条100~440bp的酶切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