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对变电所直流屏的设计原理、模块配置、安装调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详细探讨,实现了变电所直流系统的改造,解决了智能充电模块通信、数据显示、安装电池模块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网中常规变电所的信息管理方法普遍存在自动化水平不高、效率低的特点,随着农网三期改造的进行,提高变电所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势在必行。结合北宁市农电局中安变电所的实际情况,基于PowerBuilder的集成开发环境,利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完成了中安变电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该系统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变电所的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等工作,提高了变电所的运行效率。该系统可以在常规变电所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常鹏舞 《现代农业》2012,(5):213-214
随着城、农网改造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新建变电所所采用综合自动化设计,同时许多老的变电所也进行了无人值守的改造。综自所的大量投运和无人值守的实现极大地提高了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扩充加快了电网的发展。但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保证综自所的运行可靠性和无人值守的安全运行,也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由于综自所和常规变电所存在较大差异,对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在综自所的无人值守的具体实现和常规变电所的无人值班的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网合理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各种供电模式年费用数学模型,推论出合理的农村电网供电模式,并对现有供电模式改造的可行性进行经济论证,得出不同负荷密度下,应改造的现有农村电网的最小运行年限。建议在新建农村电网中,优先考虑110/10kV供电模式,适当控制35/10kV变电所的发展,并试点应用110/20kV供电模式。  相似文献   

5.
雷电对变电所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雷电对变电所设备的危害,就变电所如何进行雷电防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网建设与改造的加快,城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施建设,对110 kV变电所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负荷增大、用地紧张、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使城网变电所设计面临诸多困难.本文从电源设置、主接线形式确定、设备选择和配电装置布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指出了城网变电所小型室内化、无人值守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并对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小型化35kV农村模式变电所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网供电普遍半径长、负荷分散,建设农村小型化模式变电所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与过去建设的常规变电所无论从主接线方式、设备配置及选型、总体布置还是保护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从而使小型化变电所无法按已有的规程进行设计,研究适合农村电网特点的小型化模式变电所,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黔桂线车河变电所212馈线出现频繁过负荷跳闸问题,重点从主变供电能力、开关供电能力、供电线供电能力和接触网供电能力四个方面对供电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估,提出采取电流互感器增容改造、供电线能力加强和保护装置定值调整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变电所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变电所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处理及电容器的故障处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配电网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对电力线路升压改造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及可行性分析,并以本溪电业局南芬变电所的20kV供电线路为例进行效益分析。10kV线路升压至20kV后的运行状况表明,20kV这一电压等级作为配电网电压不仅适用于负荷密度较低的地区,而且对那些高度集中用电的农业地区也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各地区变电站系统日趋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情况,研制开发了地区变电站(10kV分布式控制分散式安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详细介绍了此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结构、软件设计思想及软件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金融数据的波动具有较明显的集聚特性,波动集聚现象在收益率的分布上往往呈现出“尖峰厚尾”的特征。价格指数的误差存在自相关性和条件异方差问题,还具有杠杆效应。运用GARCH族模型对深证成分指数的价格指数及收益率进行研究,并对各种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深证成分指数的收益率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尖峰后尾现象,股票价格指数存在非对称效应,EARCH模型较好地拟合了股票价格指数的非对称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远缘杂交在现代月季育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远缘杂交在现代月季育种史和当代月季育种中的作用,以及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与杂种不育的方法,指出多倍体技术是将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与杂种不育的一条非常有潜力的育种途径,并对远缘杂交在将来月季育种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变电站全寿命接地网的实现过程,接地网将不再需要后期维护,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以一个占地面积5 000m2、土壤电阻率为200Ω.m、接地电阻小于0.5Ω的110KV变电站为例进行比较(按50年为一个比较周期),全寿命接地网一次性投资比常规接地网新建投资及后期维护要节省101万元。同时,全寿命接地网大大降低了变电站停电事故发生的几率,保障了电力安全生产;减少了因变电站停电给社会带来信息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等间接经济损失。全寿命接地网投资建设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深远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培养以离抗性为特点的刺玫月季品种群,是我们的目标和愿望。连续3年用现代月季品种与中国原产的蔷薇属植物杂交,共采用121个杂交组合,授粉1645朵花,获得913粒杂种种子,成苗54株,有可能成为建立刺玫月季品种群的第一批品种基础。在了解亲本授粉结实习性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授粉方法进行试验,同时观察了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生长等情况,发现影响结实率的主要因子是亲本个体的差异,杂交组合的亲和力也很重要。还研究了杂种种子败育与成苗情况,讨论了提高结实率和加速育种进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借助方差分析,对杉木与侧柏远交子代的早期表现进行分析,发现远交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应用DPS软件和Gene Xprotools4.0软件,对远交组合的平均表现与其亲本分子遗传距离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远交组合的平均表现与其亲本的分子遗传距离间存在密切的、复杂的且可预测的关系。还对杉木远缘杂交育种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认为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育种是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7.
面向吉林省三农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巍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849-2850,2854
我国农村的远程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学条件、教学资源还不能满足农村信息化的需要.为了解决农村对远程教育培训、信息交流平台的需求,针对吉林省的实际状况,设计了面向三农的远程教育平台.该平台运用MVC三层结构,操作灵活方便,有效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1985年开始发展远洋渔业,截至目前已拥有各类渔船1 800余艘,作业区域遍布三大洋及38个国家和地区。作业方式由单一的底层拖网发展至拖网、围网、钓、刺网等多种型式。渔具研发也非常迅速,也从20年前单纯引进发展至引进与自主创新并行。阐述了我国远洋渔业中几种主要渔业的渔具发展过程与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今后远洋渔业渔具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我国进一步发展远洋渔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