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发展过程 1978年,上海地区引进塑料大棚栽培技术,改变了长期以来蔬菜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局面。蔬菜从露地生产走向了保护地生产,使茄果瓜类蔬菜提前上市半月左右,实现了冬吃夏菜的宏愿。但随着塑料大棚的不断兴建,茄果瓜类上市时间再次集中,早熟的优越性也相对丧失。如何利用同等的设施,取得高效益,为菜蓝子工程多作贡献,这是菜区广大干群的心愿。 1984年初,江湾乡周金楠同志在自留地上开始早落籽、早定植,加强防寒措施,进行番茄特早上市的探索。1986年,江湾乡镇北村种子队,试验特  相似文献   

2.
自引进塑料大棚栽培技术以来,蔬菜从露地生产走向了保护地生产,使茄果瓜类蔬菜提前上市半月左右。但随着塑料大棚的不断兴建,蔬菜上市时间再次集中,早熟的优越性也相对丧失。如何利用同等的设施,取得高效益,我区菜坝村研究了番茄高效益大棚栽培技术,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亩产量达万斤,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1.选早熟或早中熟高质优产粉红系列品种如苏粉1号、2号或霞粉。 2.一般在11月底播种,当苗一叶一心时移植,移在营养钵或营养土苗床上。从二叶一心开始温度保持  相似文献   

3.
茄果瓜类蔬菜在大春播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育壮苗是夺取茄果瓜类蔬菜早熟高产的基础。因此,一定要在了解茄果瓜类蔬菜育苗生理的前提下,采取相对应的育苗技术,才能培育出健壮的秧苗,供生产需要。一、茄果瓜类蔬菜的育苗生理首先要认识壮苗的作用,壮苗养分积累多,细  相似文献   

4.
特早熟蔬菜生产主要是茄果瓜类。它是在不适宜该类蔬菜正常生长的自然环境下,人为地创造条件,最低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要求,从而达到高效益高产出的目的。通过一年的努力,现将全套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蔬菜》1985,(1)
在大棚里扣地膜,地膜上边扣小拱棚,采用一棚罩3—4层膜,达到提高棚内气温、地温之目的。为茄果,瓜类蔬菜更早下地,提前上市,增加产值创造条件。此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1南京市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发展进程南京市的蔬菜工厂化育苗与全国相比起步较晚,1979年开始利用塑料大棚内套小棚加草帘和电热线育苗,在此基础上,快速育苗的三室配套,逐渐全部转变为在塑料大棚内完成。1986年市郊专业化育苗大棚面积7.82 hm2,温室1 500 m2,培育茄果瓜类1 063万株,1989年专业化育苗面积增至245.3 hm2,育苗达到上亿株,为以后高效商品化工厂育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同茄子品种异常果发生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保护地茄子生产中 ,异常果 (包括畸形果、花痕偏大果、着色不良果、僵小果等 )一直是重要的生理病害。据笔者调查 ,保护地茄子的异常果发生率一般在 10 %~ 30 % ,高者达 80 %以上 ,严重影响着茄子的商品产量和质量 ,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试验仅就北方地区几个常用的紫圆形茄子品种与异常果发生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为生产和科研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试材为北方地区生产中常用的紫圆茄品种 :茄杂 2号、快圆茄、六叶茄、丰研 2号及自选组合 1号和组合 2号。2 0 0 0年 7月 2日播种 ,7月 2 7日分苗 ,8月 2 0日定植于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无公害蔬菜生产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采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以达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目的.农药安全使用准则中规定了每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但对于多次收获的茄果、瓜类蔬菜很难做到根据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在果实收获前规定出一定的时间停止用药,如蔬菜病虫害严重,喷药次数多,特别是在采收期内发生病虫害,采收后的果实很有可能在未出农药的残留期上市.为此我们研究果实套袋栽培方法,以期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增添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春季进行蔬菜生产,培育无病虫害壮苗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基础。在我地,春季低温阴雨天气较多,设施内病虫害发生严重。我们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茄果瓜类秧苗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瓜杂谈     
《拾遗录》说黄瓜“俗又呼为王瓜”。我国现代著名园艺科学家吴耕民教授在他所著的《是国蔬菜栽培学》一书中,认为黄瓜在瓜类中有许多首屈一指的地方:如上市独早,续生多果,单位面积栽培株数多,栽培技术简  相似文献   

11.
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种植技术得到了有效更新,尤其是塑料大棚番茄栽培技术。大棚番茄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产量高、上市早,并且收获期比较长,给农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从番茄品种选择、大棚修建、育苗、番茄生长期管理、果实收获管理5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希望能够为以后农户从事塑料大棚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茄果及瓜类蔬菜在不良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干旱下,会引起不同程度而落花落果,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地防止落花落果。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不同砧木嫁接对大理紫长茄生长及土传病害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理州蔬菜生产基地的轮作倒茬变得十分困难,蔬菜土传病害因此蔓延传播,国内外茄果瓜类蔬菜防治土传病害多采用嫁接技术,表现出良好的抗病增产效果.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黄萎病和由尖镰孢菌引发的枯萎病是大理州茄子生产上主要的两种土传病害,严重地制约茄子生产.本试验利用云南丰富的野生茄子资源,进行优良砧木的选择.通过不同砧木嫁接对大理紫长茄生长及土传病害抗性影响的研究,筛选出与接穗的嫁接亲合力高,抗逆能力和吸收水肥的能力强的野茄品种,进而探讨嫁接茄的抗病丰产原因.  相似文献   

14.
种子催芽是茄果瓜类蔬菜育苗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它保证种子在吸足水分后,促使种子中的养分迅速分解运转,供给幼胚生长,使种子发芽后快出  相似文献   

15.
“大十”果桑是果叶兼用的桑树,该良种具有生长势强,桑果产量高,品质优,桑果成熟期早等特点,栽培管理容易,且经济效益较高等优点。但桑果?盛产期在5月上中旬,上市季节比较集中,特别是后期,由于枇杷、樱桃等水果相继上市,影响桑果的销售价格和效益。同时,桑果采摘期若遇到刮大风、下大雨等不良气候的影响,导致大量桑果落地而造成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果桑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果桑的经济效益,抢占市场,我们于1998年开始,建造果桑塑料大棚,开展了果桑塑料大棚栽培技术的研究,通过四年的努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16.
我村由于连年茄果、瓜类间作套种频繁,病虫害严重,蔬菜品质下降,1999年茄子、黄瓜几乎绝收。2000年我结合本地的消费习惯,引进了贵社新技术应用服务部经销的韩国春夏王白菜、泰国绿丰甘蓝和“种都牌”四季白尖叶莴苣等优良品种,运用贵刊“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和“新优品种”等栏目介绍的技术,将大棚地330m2改为露地三茬栽培,适时播种,瞄准淡季市场上市,667m2产值达到12000~13000元。由于效益较为可观,农友们纷纷来我家参观学习,我给大家介绍说:“这都是《长江蔬菜》帮的忙!”菜农朋友们都意…  相似文献   

17.
保护地甜瓜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在望奎县栽培历史悠久,是瓜类生产的主要品种.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露地种植甜瓜面积不断增加,造成供应旺季上市集中、产品质量下降、价格偏低,导致瓜农经济效益不高,同时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市场的需求.为了解决甜瓜提早上市,满足淡季瓜类市场供应,增加瓜农经济效益,从2004年开始连续两年推广甜瓜保护地栽培技术,两年平均每667 m2产1 120 kg、产值8 960元、效益5 960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茄子是人们喜食的大宗蔬菜之一 ,但生产上土传性病害较重 ,影响了茄子的生产和消费 ,由于目前尚无抗病品种 ,国内外主要采用嫁接技术来进行防治。因此对茄子嫁接技术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云南野生茄、本地野生茄作砧木 ,三月茄、渝早茄 1号作接穗。1.2 方法  用作砧木的云南野生茄、本地野生茄经催芽后于 1998年 9月 2 8日播种于塑料大棚内营养钵中 ,用作接穗的三月茄、渝早茄 1号经催芽后于 1998年10月 8日播种于塑料大棚内营养钵中。待砧木幼苗长到 4~ 5叶 1心 ,接穗幼苗长到 3~ 4叶 1心时 ,采用切接法、…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2003年春,在喀左县南哨镇梁家村王连军家塑料大棚中进行了西瓜早熟高产栽培试验.2月中旬播种育苗,3月下旬定植,5月下旬收瓜,666.7 m2产西瓜2 500 kg.由于生产的西瓜上市早,价格高,经济收入达5000多元,效益十分可观.现把塑料大棚西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土壤结构改良剂在夏菜育苗上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秋冬开始,我站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我区的蔬菜中试基地试验结果,决定引进土壤结构改良剂在蔬菜生产上应用的新技术,首先在夏菜育苗上大面积推广使用,共处理、改良苗床土壤5万米~2(深5厘米),培育茄果瓜类秧苗750万株,获得良好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