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信息化推进的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跃  欧阳新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56-1858,1861
农村信息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个重要内容,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分散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笔者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信息化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中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空心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空心化是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现实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凭借其独特的乡村规划、文化传承和就业拓展等功能,对缓解农村空心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乡村旅游开发在吸引农村青年劳动力、荒废土地重置利用、农村风貌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作用显著。因此,乡村旅游可在旅游经济体的集聚、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旅游小城镇综合建设等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同时需要在战略规划、农民参与、具体实践、制度完善、生态文化保护等方面强化配套。  相似文献   

3.
<正>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保障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摸清重庆市綦江区畜牧业,加快綦江畜牧业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畜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2013·百名农学博士重庆行"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首位,体现了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2005年,新农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这给西部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乡镇特色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就结合昭通市昭阳区布嘎乡镇特色企业的发展情况,就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开拓当前农村市场、拉动内需的首要问题。推进农村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县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为依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统筹城乡发展上层次、上水平。  相似文献   

6.
结合科学发展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重点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的解决和建立新的灌溉系统中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2010年中国(郫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说,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是一篇统筹城乡发展、一举多得的战略文章,不仅有利于加快农业农村结构战略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而且在加强城乡互动、增强县域经济和城乡统筹发展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新民居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从思想观念、人力资源开发、实际操作和制度体制诸方面提出今后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袁卫民 《农村科技》2009,(8):117-118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启动农村消费、搞活农产品流通、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一、喀什市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喀什市农村流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新的提法,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应该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从乡村旅游的特殊性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以及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发展的互动关系几方面阐述了乡村旅游对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根据沙坪坝区的区位与交通优势、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了其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景点依托型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型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等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对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作用,提出了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加大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28-329,357
在分析农村房地产开发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房地产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农村改革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新乡市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等举措,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客观评价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促进新乡市统筹城乡全面持续发展,结合新乡市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包括9个指标的统筹城乡发展评价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乡市2006-2011年的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测算。结果表明,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水平在稳步提升,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度对城乡统筹贡献大,而城乡经济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统筹度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磊  李旭辉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7-17,150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根据对安徽农村的调研,分析了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村房地产的村镇置换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我国农村房地产与村落现状,提出通过农村房地产产权界定,形成农村房地产流通交易市场,市场通过对村落资源与农村房地产进行重组配置与利用,产生村镇置换积聚效应、重组效应、内生效应和外部效应,促进建立新的村镇体系形成.再通过多方面实质性的扶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杜海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892-3895
人力资源管理着眼于提升和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因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发挥农业机械推广作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军青 《北京农业》2011,(6):229-231
新农村建设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而农业机械的大力推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农业机械推广对促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宫力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06-2407
阐述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