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研究在湛江市雷州半岛随机选取共420头雷琼黄牛,调查登记其毛色特征,进行毛色遗传分析,并收集中国其他地区黄牛毛色的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产于雷州的雷琼黄牛的毛色特征及其系统地位。结果表明,产于雷州半岛的雷琼黄牛基础毛色以黄色为主,还有部分黑色、红褐色个体,不同部位出现诸如黑斑、白斑、黧毛、晕毛等特征;从各群体间的标准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看,产于雷州的雷琼黄牛与产于海南的雷琼黄牛的遗传距离最为接近,遗传差异很小,两者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据《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资源志》记载,我省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品种17个,分别是鸡6个品种: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阳山鸡、杏花鸡、怀乡鸡和中山沙栏鸡,鹅4个品种:狮头鹅、乌鬃鹅、阳江鹅和马岗鹅,鸭1个品种:中山麻鸭,猪4个品种:大花白猪、蓝塘猪、粤东黑猪和两广小花猪,牛1个品种:雷琼黄牛,羊1个品种:雷州山羊。其中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狮头鹅、乌鬃鹅、大花白猪、蓝塘猪、粤东黑猪、雷琼黄牛、雷州山羊9个地方品种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3.
徐闻黄牛和海南黄牛血液蛋白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徐闻黄牛、海南黄牛和荷斯坦牛血液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在分析的36种血液蛋白(酶)共计40个遗传座位中,徐闻黄牛和海南黄牛有相同的13个多态座位,荷斯坦牛有11个多态座位。徐闻黄牛和海南黄牛的多态座位百分比均为P=0.325,徐闻黄牛的平均杂合度H=0.141,海南黄牛的平均杂合度H=0.132;荷斯坦牛的多态座位百分比P=0.275,平均杂合度H=0.099,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相当丰富,多态座位百分比和平均杂合度随着品种选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研究结果为把徐闻黄牛和海南黄牛合称为雷琼黄牛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2004,(12):24-24
品种简介 西门塔尔牛是乳肉役兼用品种,原产于瑞士。我国从20世纪初开始引入,目前在华北、东北、中原、西北和西南均有分布,是引入品种中纯种繁育数量最多、改良本地黄牛数量最多、饲养范围最广的品种,主要作为杂交父本利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淀粉凝胶、醋酸纤维薄膜和聚丙烯酰肢凝胶电泳法测定了海南牛、雷州牛和隆林牛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液碱性磷酸酶,血清转铁蛋白、血清后转铁蛋白和血清后白蛋白等6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为分析华南黄牛在中国黄牛中的地位,利用有关资料,计算了我国10种黄牛间的遗传距离;用类平均法对我国的主要黄牛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绘出10个品种的树状聚类图;用主分量分析方法绘出各品种的三维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华南黄牛明显与北方及中原黄牛不同,华南地区黄牛是华南地区固有的品种,由当地驯化而来,形成过程渗入其他黄牛血液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雷琼黄牛     
正雷琼黄牛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肉牛良种,主产于雷州半岛的徐闻、雷州、遂溪及海南省的琼山县。雷琼黄牛体型较大,肌肉丰满,耐湿热、耐粗饲、觅食性能好,抗病力强、对焦虫有较强的抵抗力,适应性强,役用性能好。公牛角长且大、略弯曲,或直立稍向  相似文献   

7.
雷琼黄牛     
正品种来源:雷琼黄牛主产于雷州半岛的徐闻、雷州、遂溪及海南省的琼山县;分布于湛江市的廉江、吴川、坡头、麻章、东海岛等县(市、区)及海南省的各县(市)。是我国南亚热带唯一的肉牛良种。外貌特征:雷琼黄牛体型较大,肌肉丰满,耐湿热、耐粗饲,觅食性能好;抗病力强,对焦虫抵抗力强,适应性强,役用性能好。公牛角长且大、略弯曲或直立稍向外弯曲,角根部呈灰白色,角尖呈灰黑色,头重,额平,呈锥形稍弯,眼睛大,耳平伸。颈粗壮,颈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2003,(6):31-32
1.西门塔尔牛 (1)品种简介 西门塔尔牛是乳肉役兼用品种,原产于瑞士。我国从20世纪初开始引入,目前在华北、东北、中原、西北和西南均有分布,是引入品种中纯种繁育数量最多、改良本地黄牛数量最多、饲养范围最广的品种,主要作为杂交父本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中国热带、亚热带主要山羊品种的遗传资源现状,应用14对微卫星引物,检测了隆林山羊和雷州山羊不同分布地区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隆林山羊(柳州)、隆林山羊(百棚)、雷州山羊(徐闻)、雷州山羊(海南)各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45、0.600、0.483、0.518;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281、0.421、0.121、0.157;平均等位基因数(k)分别为5.17、4.93、4.64、4.5,3组数据综合说明两个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相对匮乏,群体遗传变异较低;NJ法聚类显示,隆林山羊两个群体聚为一类,再与雷州山羊(徐闻)聚在一起,最后为雷州山羊(海南),这与两个品种的来源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中国热带、亚热带山羊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湛江市雷琼黄牛杂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促进雷琼黄牛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肉牛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方法】选取西雷杂F1代(西门塔尔♂×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利木赞♂×雷琼黄牛♀)、安雷杂F1代(安格斯♂×雷琼黄牛♀)和雷琼黄牛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选取初生、3月龄、6月龄和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及雷琼黄牛共390头,测定其体质量与体尺指标;屠宰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与雷琼黄牛各3头,选取其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利木赞牛对雷琼黄牛杂交改良作用明显,尤其在初生体质量、24月龄体质量以及体尺发育方面效果显著,其中24月龄体质量提高了37.64%。利雷杂F1代肉质嫩度优于其余3组,而西雷杂F1代肉质嫩度最差。西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其余3组,3组杂交牛F1代均可改善雷琼黄牛肉色偏白的情况。利雷杂、安雷杂、雷琼黄牛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西雷杂F1代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低于雷琼黄牛。【结论】利木赞牛在改善雷琼黄牛体型、生长速度及肉品质上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Y染色体多态性与中国黄牛起源和分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常规法、G带和C带对7个黄牛品种染色体进行系统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同时汇集了近20年来中国境内22个黄牛品种和1个大额牛种共计30个黄牛品种(其中4个外来牛品种)染色体的研究资料,分析和探讨了中国黄牛的起源、进化与分类。结果表明,中国黄牛Y染色体具有多态性,有中、亚中和近端着丝点Y染色体。中国北方黄牛多为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点Y染色体,南方黄牛多近端丝点Y染色体,中原黄牛在品种内个体间多具有中、亚中和近端着丝点Y染色体3种类型。说明中国黄牛起源的多元性,即源于普通牛和瘤牛。在进化过程中,中国北方黄牛受普通牛的影响大,南方黄牛受瘤牛的影响大,中原黄牛同时受普通牛和瘤牛的影响,是由普通牛和瘤牛长期交汇融合形成的。根据26个黄牛品种Y染色体形态类型,绘制了中国黄牛Y染色体在中国的分布地域图。  相似文献   

12.
1 我国黄牛的种类 我国黄牛遍布全国,头数最多(1993年末为8716.7万头),约占全国务类牛种总头数(12613.64万头)的69.1%,居世界第四位。 关于中国黄牛类型的划分问题,40年来,国内外专家右过不同的论述,(中国牛品种志)编写组1980年通过实地考察,并几经讨论,一致认为我国黄牛应按地理分布区域和生态条件,划分为中原黄牛,北方黄牛和南方黄牛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朱永雄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824-1827
海南黑牛是利用良种日本黑毛和牛的冷冻精液与海南黄牛(雷琼黄牛)母牛进行人工授精所产的杂交后代.通过对海南黑牛进行外貌观察和体尺测量,研究其体型外貌与双亲的差异.结果表明,海南黑牛的多项体尺指标与母、父本相比都发生了变化.其外貌主要特征表现为头小颈短、面部清秀,体躯紧凑,背腰平直,无肩峰,毛呈黑色;而体尺测量除管围和管围指数外,体重、体高、胸围、体长等指标均比海南黄牛要小.即在外貌特征上,海南黑牛总体表现双亲的特性,毛色呈现日本和牛黑毛,体型接近海南黄牛小而清秀,但前期生长发育缓慢,表现出当地小型黄牛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雷州黄牛肉质性状2个候选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雷州黄牛肉质性状2个候选基因钙激活蛋白酶(calpain)基因和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多态性,结果检测到雷州黄牛的calpain基因有3种基因型AA、BB和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2、0.23和0.75,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是0.14和0.86,等位基因分布态势与鲁西黄牛相同,等位基因B的频率明显高于鲁西黄牛;此外雷州黄牛的H-FABP基因全部为HH基因型,未检测到h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5.
一、菠萝生产分布情况我国是菠萝十大主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广东菠萝主要分布在徐闻、雷州等地,广州周边也有零星分布;海南主要分布在琼海、万宁和澄迈等县市;广西在南宁周边、防城港及北海零星分布;福建在漳浦等地;云南主要在西双版纳和红河等地。广东和海南为我国菠萝主产区。  相似文献   

16.
采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平利黄牛分布区选择三个系统八个群体抽取样本125头,以血液蛋白质多态性、毛色分布和外形特征作为遗传标记检测该黄牛的品种资源。结果表明,平利黄牛所持有的基因库基本反映了我国黄牛品种的特点,含有部分瘤牛血统,属于我国黄牛从北方向南方分布的一个过渡型地方黄牛品种。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61头雷州黄牛的谷氨酸脱羧酶1(GAD1)基因3′端片段和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第10外显子片段的多态性。结果表明,雷州黄牛群体在该2个基因位点均存在核苷酸变异多态性。在GAD1基因3′-UTR区,雷州黄牛的等位基因以B型占绝对优势,基因频率为0.9344,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0.0656;基因型频率以BB型占优势,占到牛个体数的87%。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态势与国外品种海福特牛和西门塔尔牛相同,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大小也与海福特牛和西门塔尔牛相近。在GHR基因第10外显子位点,雷州黄牛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南阳黄牛和利木赞接近,而基因型频率差异较大,雷州黄牛以杂合AB基因型占绝对优势,达到0.95。这可能是取样或基因型影响出栏牛的收购等级,AB基因型牛可能具有较高等级的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8.
雷州黄牛生长发育和肉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测量了雷州黄牛的体尺和测定了部分肉质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雷州黄牛的主要体尺性状与30年前相比,提高幅度超过10%;除宽度与体长之间外,各项体尺间呈正相关;肉质性状方面,眼肌面积大,嫩度优于北方牛种。提出了雷州黄牛今后的选育和改良重点。  相似文献   

19.
黄牛是我国特有的畜用品种,在我国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其肉可供食用,皮可以制革。在我国的饲养数量上居于首位,饲养地区遍布全国。因其体型、性能、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不同可分为北方黄牛、中原黄牛和南方黄牛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国9个南方黄牛和3个引进品种的品种内遗传变异情况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联合推荐的15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中国9个南方黄牛品种和3个引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在15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测到237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平均为15.8个;各座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97 2~0.821 7,均表现出高度多态性;各品种的平均杂合度均较高,为0.665 1~0.800 3,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迪庆黄牛,最低的是德国黄牛;12个黄牛品种聚为4类,吉安黄牛、徐闻牛、隆林黄牛、皖南牛和涠洲黄牛聚为第一类;威宁黄牛、务川黑牛和迪庆黄牛聚为第二类;三江牛自成第三类;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和德国黄牛聚为第四类。【结论】15对微卫星座位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个黄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