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涉农高校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农业推广主体多元化及涉农高校的发展,要求涉农高校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基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作室推广工作的实践,建立了涉农高校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层次分析法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以此反映出农业推广工作中的成效、不足,为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曹翔  李怡 《河南农业》2023,(33):34-35
近年来,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专创融合型人才培养日益受到关注。对高校涉农专业而言,构建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培养目标的必要保证。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涉农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还存在实践方式落后、师资资源缺位、评价方式单一和文化氛围营造不足等问题,需从教育体系、实践体系、文化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维度构建涉农专业大学生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以更好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
农业经济效益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值,农业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可评估当前农业发展成果,明确薄弱部分。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种农业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将其用于山东省农业经济效益统计工作中,为山东省农业经济效益提升提出建议,发挥农业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钻石理论搭建模型,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和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构建指标体系,并匹配计算模型,将南繁产业与海南其他主要涉农产业如冬种瓜菜、芒果产业、橡胶产业等进行赋值和分析,筛选指标并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综合得出各个产业竞争力指数,结果表明,南繁产业在涉农产业中竞争力指数远超过其他产业,将南繁产业作为海南未来主导产业符合海南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台风灾害风险分析模型,系统分析了台风灾害对水产养殖渔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台风灾害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进而选取指标,构建了台风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理论的分析方法,力求从定量的角度对网络农业信息资源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探讨。首先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分析方法构建农业网络信息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模型的实际应用获得对农业网络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台风灾害对水产养殖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台风灾害风险分析模型,系统分析了台风灾害对水产养殖渔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台风灾害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进而选取指标,构建了台风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走访调查筛选出影响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评 价指标,通过对江苏、安徽、山东省三所高校的8 家实训基地进行评估采样分析,对影响实践能力 的因素与实际培养效果进行探讨,得出实践水平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影响最大,并从高校、政府、 企业三个方面对实践技能的培养效果进行研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模型,构建了“三层次、 全过程、互通式”的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多层联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涉农高校与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有机衔接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原农业部、财政部组织的科研院校开展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工作中9家涉农高校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的概况与典型案例,分析了"涉农高校+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衔接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现实情况、发展约束、模式发展趋势,提出了健全涉农高校绩效考评机制、探索涉农高校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有机融合的长效机制、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衔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等完善"大学+农技推广体系"融合型农技推广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高校学科评估的关键。根据国情,重新构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全面科学的学科评估体系,从而对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学科建设水平给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过程]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学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围绕高校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兼顾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推行分类评价,首先按高校类型、再按不同学科门类,分别构建多个学科评估体系。[结果/结论]以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的工学为例,建立一个全面、科学、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40项三级指标构成。指标权重向“人才培养”倾斜,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师德师风建设”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涉农大学建立校外实验站是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更好发挥大学功能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校外实验站在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地方科技人才及新型农民培养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明确了校外实验站在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以及服务地方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阐释了新形势下校外实验站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涉农大学校外实验站地位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涉农大学建立校外实验站是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更好发挥大学功能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校外实验站在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地方科技人才及新型农民培养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明确了校外实验站在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以及服务地方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阐释了新形势下校外实验站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涉农大学校外实验站地位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知识本体的数字资源整合系统构建模型,同时提出农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践证明,基于知识本体的资源整合能够实现图书馆各相关专业知识领域的整合,真正实现各个领域知识的共知、共识和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师生的检索效率。这是农业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整合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梁文婷  李强 《农业与技术》2022,(21):138-141
本文通过建立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指标体系,选取2020年48家农林牧渔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标准化和SMOTE过采样处理,利用决策树、随机森林和XGBoost 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3种算法的准确率均在90%以上,都能有效评估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其中基于XGBoost算法的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是最好的,准确率高达97.62%。  相似文献   

15.
创新主体是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对涉农创新科技企业、涉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服务机构及新型经营主体等创新主体的发展现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主体间的功能关系及创新主体培育思路的分析,提出从着力构建农科教和产学研联合体、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监测等7个方面促进创新主体发展集聚的政策体系,以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质量以及完善研究生企业实践教学制度,对研究生实践质量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基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质量评估体系的原则,对研究生企业实践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所提出的实践质量评价指标对研究生实践质量评估体系进行了设计,通过对评估过程的分析实现了实践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及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为例,从构建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以绩效评估指标为依据的事实数据库填报系统、构建具有协同评价功能的图书馆综合绩效评估系统平台等方面,探索构建一种能达到自我评估、同行评估和上级评估三位一体协同评价效果的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方法,为实现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自动化、智能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一流涉农学科高校拥有一批世界领先的涉农学科且综合实力居于世界前列。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设置的6类涉农学科和全球高知名度的U.S.News大学排名为依据,筛选界定出9所世界一流涉农学科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以这9所高校官方网站切入,整理分析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共同点,对比我国涉农学科高校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状况,提出从国际化教育、跨学科培养、综合素养提升、导师全程育人强化4个方面来改进和加强我国涉农学科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定量方法测定评价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方法】从农业产业、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投入保障、农民生活、可持续发展9个维度构建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函数模型对河南省各地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构建提升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实践路径。【结果】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不高,优势与短板并存。【结论】基于全局考虑,从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农业生产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村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农业生态建设5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加快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应用有序Probit模型估计了新时代背景下16所农林类高校3279位大学生从事涉农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专业涉农、家人从事涉农工作、经历过粮食短缺、参加过农业研学活动、关注粮食安全、了解粮食安全、农业教育作用评估和涉农大学生保障粮食安全作用评估较高的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未来从事涉农工作的意愿更强,而父亲学历越高,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未来从事涉农工作的意愿越低。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粮食短缺经历仅对本科组未来从事涉农工作意愿有改善作用,种地经历仅对非农专业组未来从事涉农工作意愿有积极影响。据此,本研究认为,农林类高校应加强新农科建设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落实大学生基于农耕文化和社会实践的耕读教育,抓好大学生以“三农”为主题的双创教育工作,强化对大学生“一懂两爱”等“三农”情怀的思政教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新型农林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