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正>国网平凉供电公司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高质量“服务”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效开展,构建“电黄牛”供电服务品牌,确定“1+2”供电服务新模式(“中心供电所+光明服务站”1个框架,“双网融合+村网共建”2种服务模式),推动供电服务由“好用电”的基础满足型向“用电好”的高品质卓越型升级,丰富服务内涵,让政企合作共赢成果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供电企业,如何在服务乡村振兴、融入基层治理和提高乡村生活品质方面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是有必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平谷供电公司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服务“高大尚”平谷建设,以乡村振兴为根本目的,以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主线,大力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在推广枫桥经验、建立电力驿站、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创新下交群评等工作方面,内嵌融入乡村基层治理,持续深化政企合作模式,推进乡镇供电所管理转型,丰富乡村供电服务内涵,健全网格化、片区化、一站式供电服务模式,增强供电服务最前端快速响应能力,逐步提升乡村供电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国网江苏新沂市供电公司本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通过提高供电质量、优化业务办理、实施便民服务等措施,多措并举助推农村电网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被誉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先行官”。  相似文献   

4.
1主要思路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石狮市供电公司通过探索新时代电力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推进电气化示范县建设,电力赋能“五分钟观光圈”,打造“电气化广泛应用、信息互联互通、客户高效用能”的“国网绿模式”。聚焦农业生产、乡村旅游、农村生活和供电服务等领域,推广以智能物联、能效服务和电能替代为特点的电气化方案,推动“五分钟观光圈”内种养殖业电气化改造、“煤改电”“油改电”“岸电入海”、光伏项目绿色通道、“e取电”共享电能表、智能融合终端全覆盖、乡村电气化教育等项目落地,提升乡村配电网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和服务品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打造“海丝电力+智慧用能”石狮样板,提升区域内电气化智能程度,推动电气化乡村智慧用能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配电网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和服务品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和扶贫行动。“五分钟观光圈”项目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乡镇供电所在国网公司提出的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中,承担着“最后一公里”的供电服务任务,是公司服务“三农”的前沿哨口,是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的排头兵。服务补救是治标,风险防范是治本,坚持“服务风险防范比服务补救更加重要”的原则,通过对历史服务数据的分析,查找内外因,围绕“人”这个核心要素,实施2个机制建设和2个能力提升,构建起供电服务风险防范体系,提高了一线员工服务能力,有效抑制新时代农村电力优质服务中的“出血点”,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美丽乡村建设赋能。  相似文献   

6.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社会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力是走在前沿的“元素”,属于必不可少的力量。电网在促进乡村振兴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时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国家电网全面增强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致力于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准,为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目标的落实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鉴于此,农业发展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电力能源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以及具体应用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曹明 《农电管理》2023,(5):55-56
<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国网平凉供电公司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努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客户用电新需求,积极落实网省公司工作部署要求,汇聚合力,精准施策,通过探索国网崇信县供电公司“无供电所”模式机构改革,推动全市82个供电服务专席入驻无供电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着力打造10个“一县一特色”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构建起“供电网+政务网”“电力网格员+村社网格员”的“双网融合、村网共建”特色供电服务体系,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全覆盖,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延伸供电服务触角,丰富服务内涵,让政企合作共赢成果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8.
为落实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战略实施,国网宿迁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宿迁市花乡、水乡等农业生产、乡村产业等特色,因地制宜,积极推行党员靠前精准暖心服务,持续推进乡村电气化试点项目,全力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急先锋”,让宿迁迈向幸福小康的步履更加轻快。春分时节,广袤的田野,处处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春意。  相似文献   

9.
整合主体资源,提升服务效率,巩固基层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新要求。国网四川绵阳供电公司创造性提出乡镇村社与电网等企业合作的“村网共建”模式,推动电、水、气、通信等公共保障职能在乡村落地,更好服务新时代“三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10.
<正>身处“地雷之乡”的红色热土,国网海阳市供电公司主动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深入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矢志不渝把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和供电服务中,持之以恒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注入强大电能,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履责,让“革命精神”在海阳乡村焕发出新时代的夺目光芒。供电更有保障赋能红色基地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省公司“电靓乡村”八项行动工作要求,国网南京市高淳区供电共公司紧密围绕南京市供电公司“六强六争先”党建实践,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党建+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厚植党建引领新优势、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乡村治理新体系3个方面,细化14项工作任务,推进“党建+”工程高效落地,为促进“党建+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充电赋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电企业立足实际,统筹推进、精准施策,积极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增强农村供电保障能力,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加强电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主题传播,本刊从2022年第1期起开设“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广泛推介各级供电企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突出贡献与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王兴  刘军 《农电管理》2020,(2):19-19
国网河北巨鹿县供电公司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致力打造坚强电网、智能电网,推行“电管家”服务,为驱动乡村振兴,繁荣农村经济,在助力脱贫致富攻坚战中发挥着电力“尖刀兵”的重要作用。巨鹿县供电公司积极争取电网投资,打造坚强电网。两年来新建和改造110 k V变电站2座,增容35 k V变电站1座,新建和改造输电线路35.6 km、10 kV线路240 km,坚实的电网骨架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刘勇 《农村电工》2023,(4):28-28
国网江苏沛县供电公司朱寨供电所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建设乡镇新型综合能源服务站为载体,着力推进营业厅数字化升级、设备代维推广、光伏发电服务和“全电厨房”推广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绿色源动力,赋能美丽乡村建设。1推行营业厅数字化升级,赋能绿色发展朱寨供电所积极开展营业厅全面升级转型工作,着力推进客户业务办理线上化、智能化引流转型和强化互动体验服务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网青海海东供电公司因地制宜,试点开展乡村振兴分析课题研究,分别从产业发展、幸福用电、绿色用能等方面开发乡村振兴电力指数数据产品,实现了“电力+大数据+乡村振兴”的有效应用。客观反映乡村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2021年10月25日,海东供电公司科技互联网办公室向海东市乡村振兴局、工信局呈报了首份《乡村振兴电力大数据应用专题监测分析报告》,从电力视角反映海东市各区县、乡镇村发展成效评估和振兴成果,为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网浙江嘉善县供电有限公司魏塘供电所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多元服务方式,将供电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做好各类现代农业用电保障;结合地方资源禀赋,立足农村生产、生活和产业,进一步优化网格化服务模式,确保供电安全可靠,为现代精品农业兴旺发展插上强有力的翅膀,打造了乡村振兴电力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正>为确保农户可靠用电和电网建设有序推进,国网宿州市城郊供电公司认真落实上级工作要求,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为目标,密切关注区域内乡镇企业发展动向,提前部署完善电力配套设施,深度融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全力以赴保安全、保民生、保重点供电,让电力“助跑”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电气化》2019,(2):79-79
智能用电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供电优质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宣传智能电网建设成果,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优质服务和新技术交流,扩大电网改造升级工作宣传力度,积极推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优秀案例、典型方案及应用产品,全面反映智能用电发展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和成果,提升智能用电科技进步和装备技术水平,积极促进电网智能化可持续发展,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决定共同开展“2019智能用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论文征集活动。  相似文献   

19.
职业院校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基于此,课题组开展了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行为机理研究,系统阐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历史溯源与演进规律,并详细分析了职业院校同乡村振兴的融合共生逻辑。研究结果表明,职业院校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是兴办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逻辑终点。通过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人为本、发挥职业院校“党建+”优势、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宣传引导机制和跨地区合作机制等,有助于拓展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制度空间和权力配置。  相似文献   

2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严重短缺,正是目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掣肘。涉农职业学校是培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三农”职业人才的一支中坚力量。培养造就大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和能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服务“三农”的职业人才,是涉农职业学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三农”培养人才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