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型农用履带式行走装置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履带式行走装置行驶路面特性复杂多变的特点,结合农业机械实际工作情况,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农业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思路;以农业机械的实际工作环境为背景,对履带式行走装置以及关键机构的设计、参数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就履带式行走装置在水平面内的接地长度、履带宽度和轨距,驱动轮、导向轮及支重轮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同时,又要考虑履带宽度和接地长度的取值不会影响转向性能和整机尺寸。由此为农业用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履带拖拉机行走装置结构特点与调整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的使用与维护好履带拖拉机行走装置,可以大大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经济损失。介绍了履带式拖拉机行走装置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技术调整。  相似文献   

3.
一、履带行走装置的特点 推土机履带行驶系统包括车架(或机架)、行走装置和悬架三部分。车架是整车的骨架,用来安装所有的总成和部件,使全车成为一个整体。行走装置是用来支持机体,把动力装置传到驱动轮上的驱动转矩和旋转运动转变为车辆工作与行驶所需的驱动力和速度。悬架是车架和行走装置之间互相传力的连接装置。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器行走装置对土壤压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农业机器行走装置与土壤的生态适应性,是保证农业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农业环境保护问题之一。本文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论述了农业机器行走装置对土壤的压实作用与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及耕作阻力的关系,行走装置参数和负荷对土壤压实作用的影响,以及减小压实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步行式挖掘机坡度横向行走时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包含底盘机构和作业装置多自由度系统的*步行式挖掘机静力学模型,并考虑了作业装置回转运动时附加惯性力矩,构造了步行式挖掘机横向行走时稳定性分析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效用函数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对横向行走的最大坡度、底盘和作业装置的状态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靠,为确定步行式挖掘机坡度横向行走时的步行机构状态参数和安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32)拖拉机的行走装置功用和组成如何? 答:轮式拖拉机行走装置的功用是支承整车重量并通过支承和悬架把由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驱动扭矩变为车辆运动所需的驱动力,并把驱动轮的旋转运动转变成车辆在地面上的移动。轮式拖拉机行走装置一般由车轮,车桥和悬架等组成。 履带拖拉机行走装置的功用是支承拖拉机的车架并使其驱动轮的回转运动转变成拖拉机的直线行驶运动。 履带拖拉机行走装置由驱动轮1、履带2、支重轮3、导向轮和张紧装置5、悬架弹簧和托链轮7以及台车架4等组成(如图17)。  相似文献   

7.
一、行走系 拖拉机的行走系根据构造的不同,主要分为履带式和轮式两种。 (一)履带式拖拉机行走系的使用和维护 履带式拖拉机的行走系由悬架和履带行走装置组成,悬架包括联接拖拉机机体(或车架)与支重台车总成的全部构件,履带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轮、支重轮、托轮、张紧轮及张紧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PID的小麦收割机械式行走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行进速度控制的响应精度、缩短控制过程的响应时间及提高收割机的作业效率,设计了一种新的小麦收割机械式行走装置。该装置利用新型液压-机械控制方案,结合神经网络PID控制器,提高了行走装置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并解决了收割机原地转向及特殊地块通过性较差的问题。行走系统采用双联集成变量柱塞泵和2个定量摆线马达的相互独立闲式液压传动系统,实现了收割机行走系统的无级调速。为了测试装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PID控制器的响应精度和响应时间等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发现:PID控制器的调节时间仅为0.02s,响应迅速,超调量低,响应精度较高,为小麦收割机现代化设计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垂直螺旋式定量施肥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机械式施肥机排肥量控制精度和排肥均匀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垂直螺旋式定量施肥机。该施肥机由垂直螺旋排肥装置、行走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行走检测装置检测施肥机行走信号,控制系统根据行走轮行走速度,并结合当前设置施肥量控制排肥电机转速,从而达到定量施肥的目的;安装于垂直螺旋和排肥管之间的排肥口挡板避免了不施肥时漏肥的情况。试验表明:垂直螺旋式定量施肥机施肥量与行走速度无关,仅取决于设置施肥量,施肥量控制误差在4%以内,施肥量控制精度高;变速行走时,排肥量均匀性变异系数不超过3%,排肥均匀性好。该施肥机为定量施肥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提高了农业机械的机电一体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橡胶履带行走装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稻收获机械橡胶履带行走装置的典型结构配置、特点、结构布置参数的选择原则,对橡胶履带尺寸选择与计算方法以及行走阻力、附着性能、转向性能诸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橡胶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稻联合收割机履带行走装置与轮式行走装置比较,具有接地压力小、转弯半径小且转弯灵便以及跨沟越埂能力强等优点。通过对履带在水平面内的接地长度、宽度和轨距以及履带与割台的配置关系等设计参数进行初步分析,为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橡胶履带行走装置转向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履带车辆的转向理论,分析了转向时行走装置的橡胶履带与地面间的相互作用,得出转向时转向阻力矩的数学表达式和反映橡胶履带行走装置转向灵活性的转向比的数学表达式,为合理地确定履带的接地长度和履带轨距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饲料收获机液压行走装置,其主要组成包括发动机、液压系统、减速机构和行走部件。该装置可以实现饲料收获机行走机构无级变速,没有手动换挡冲击,操作平稳,在地头转弯不需要停车,节约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履带拖拉机的行走装置,易损坏,寿命短。其原因有:1工作环境恶劣。行走装置工作时,直接与水、泥沙、石子等接触,使大量的磨料进入支重轮、引导轮、驱动轮、托链轮与履带之间,形成磨料磨损,加速了其损坏。2机手保养不当。行走装置在工作中,履带与“四轮”之间有强...  相似文献   

15.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及偏瘫患者康复的实际需要进行系统整体设计与参数确定,本课题研制一款辅助偏瘫患者康复的行走训练装置并完成原型装置制作。本研究设计制作的多功能行走辅助装置,采用四周环绕式设计,结构稳固,操作灵活,还配备了语音呼叫系统及电磁制动系统等,以提升患者舒适感、安全性。康复行走训练是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使用本研究研制的行走辅助装置,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安全性,同时减少对家属或康复护士的依赖。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烟叶田间采摘和植保困难的问题,阐述一种烟叶采收植保机行走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通过分析计算及1∶1的建模验证烟叶采收植保机的工作速度和行走驱动装置、调节装置各结构件的形状和结构形式,通过对该行走驱动装置动力布局、动力传递关系的理论分析和计算,从而确定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根据主要技术参数,设计出行走驱动装置的主要部件——减速变速器、角变器、双拱桥式机架和燕尾槽式轮距调节装置等。通过样机试制和实验,该行走驱动装置行驶速度可实现采摘作业速度:0.6~0.8 km/h、植保作业速度:6~12 km/h,满足烟叶采摘、植保等各种工况的需求;该行走驱动装置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结构紧凑,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性高,使用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牛蒡播种机不能实现自动行走、播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设计开发了自行式牛蒡播种机。该机由工作台、动力传动部分、双离合控制装置及播种机构组成。动力传动部分通过直流电机调速器实现行走速度可调,双离合控制装置可方便地实现行走车轮与播种机构动力的接入断开,播种装置拆卸方便。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播种合格率可达85%以上,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机具结构设计合理,为推动牛蒡机械化种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静液压驱动技术与负荷传感技术是当今行走机械两大关键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行走机械水平乃至整个机械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静液压驱动技术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组成的液压驱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与动力源、负载源的匹配系统以及该系统的控制装置。行走机械由于工况变动频...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丘陵地区轮式拖拉机田间作业时爬坡能力差、作业效率不高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半履带拖拉机行走装置。该装置主要由行走支架、减速机构、履带驱动轮、导向轮、若干支重轮、橡胶履带以及张紧轮机构等部件组成,对有一定坡度的山地适应能力好、不易打滑。田间驱动性能试验表明:拖拉机前轮线速度和履带驱动轮的线速度相对误差控制在4%以内,符合动力机械田间作业性能要求。该履带行走装置的成功研制对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企业或科研院校研制开发半履带拖拉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联合收获机动力输出装置将发动机动力分别传输至工作系统与行走系统,实现工作系统动力离合与行走系统动力常结合。对国内联合收获机采用的主离合及动力输出装置进行分类,对各种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联合收获机动力输出装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