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牛大力种子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牛大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牛大力种子为外植体,采用以芽繁芽途径,比较3种不同种源牛大力种子无菌发芽率、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的表现差异。[结果]以MS+6-BA 0.4 mg/L+NAA 0.2 mg/L为诱导培养基,种子无菌发芽率分别为98.23%、92.13%和95.01%;以改良MS+6-BA 0.6 mg/L+IBA 0.3 mg/L+KT 0.2 mg/L为继代增殖培养基,添加半胱氨酸8 mg/L,FeSO_4·7H_2O加至MS用量的1.2倍,增殖系数分别达5.57、3.20、5.30;以1/2MS+NAA 1.0 mg/L+IBA 1.5 mg/L、1/2MS+NAA 1.0 mg/L+IBA 3.0 mg/L、1/2MS+NAA 1.5 mg/L+IBA 1.0 m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分别达78.00%、67.33%、70.33%;生根苗移栽在V黄心土∶V细河沙∶V泥炭土=8∶1∶1基质中培育60 d后,成活率分别达94.00%、85.43%和89.97%。采用控根容器培育大苗,可实现育苗与种植同步。[结论]该研究为牛大力种苗快速繁殖及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更好地开发利用菝葜。[方法]以菝葜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1、/2 MS1、/4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菝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式为0.1%升汞消毒9 min。1/2 MS1、/4 MS培养基更有利于菝葜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6-BA对芽丛的增殖培养具有关键作用。最佳启动培养基为1/2 MS+6-BA 2.0 mg/L+IBA 0.1 mg/L+NAA 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 MS+6-BA 3.0 mg/L+IBA 0.2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 MS+IBA 0.1 mg/L+NAA 1.5 mg/L+活性炭1 000 mg/L,生根率最高,达75%。[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菝葜的组织培养繁殖体系,增加了菝葜的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3.
杜泽湘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770-3771
[目的]研究石榴新品种"九州红"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方法]以"九州红"石榴当年生新梢茎段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九州红"芽分化、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九州红"最佳芽分化培养基为MS+0.8 mg/L6-BA+0.3 mg/L IAA+3.0%蔗糖+1.3%琼脂条,约40 d后可诱导出丛生芽,成芽率达61.2%;在MS+1.0 mg/L 6-BA+0.5 mg/L IAA+3.0%蔗糖+1.3%琼脂条培养基上丛生芽的增殖速度最快,增殖系数达3.62,且芽生长健壮;"九州红"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6 mg/L IBA+0.1 mg/L NAA+3.0%蔗糖+1.3%琼脂条,此时生根率可达91.2%,平均每株生根达3.8条,且植株生长健壮,适于移栽。[结论]该研究为"九州红"石榴种苗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花萱草‘盛夏红酒’的组织培养技术。[方法]以‘盛夏红酒’的健壮花梗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及浓度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0.1%升汞消毒10 min为最佳外植体消毒时间,成活率达82.22%;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IBA;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2 mg/L IBA,繁殖系数达4.9;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生根率达92.5%;最适移栽基质为蛭石∶草炭(V/V)=1∶1,苗成活率可达95%。[结论]该研究为‘盛夏红酒’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苏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17-18418
[目的]探讨外源激素水平等对洋桔梗愈伤诱导、不定芽分化、继代增殖、生根的影响,以建立其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生产体系。[方法]通过无菌插种获得无菌苗,取其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筛选愈伤形成、不定芽分化、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适宜激素水平。[结果]适宜洋桔梗愈伤与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 0.1~0.5 mg/L+NAA 0.1~0.5 mg/L;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1~0.5 mg/L+NAA 0.1~0.5 mg/L+GA 0.1~0.5 mg/L+干酪素50~100 mg/L;生根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 0.1~0.3 mg/L或IBA 0.5 mg/L或IAA 0.5 mg/L,25 d内生根率可达95%以上;在蛭石∶珍珠岩∶腐叶土=4∶4∶2基质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6%以上。[结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洋桔梗进行快速繁殖,实现其工厂化育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影响山苍子离体快繁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佐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50-1652
以山苍子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丛生芽诱导、增殖与壮苗生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山苍子可通过外植体直接分化丛芽和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不定芽2种途径形成组培器官。最佳培养温度为23℃。适宜丛生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 2.0mg/L+IBA 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2.0 mg/L+KT0.5 mg/L+IBA0.1 mg/L,每40 d可增殖6.1倍;生根培养基以MS+IAA0.5 mg/L+IBA 0.5 mg/L+AC 0.3%最佳,生根率达88.6%。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验选取山西道地药材连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育研究。[方法]以连翘含有2个腋芽的嫩茎茎段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水平通过正交试验法进行比较,最终利用方差分析筛选出最适宜连翘快速繁育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连翘的最佳组织培养体系为初代培养基(MS+6-BA 1.0 mg/L+IBA 0.3 mg/L+蔗糖25 g/L)、增殖培养基(MS+6-BA 1.0 mg/L+IBA 0.1mg/L+蔗糖35 g/L)、生根培养基(MS+6-BA 1.5 mg/L+IBA 0.1 mg/L+蔗糖25 g/L),生根率可达93.3%,生根的平均根长最长,达9.7mm,适合大规模繁殖。[结论]该研究为连翘的大规模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百合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水百合鳞叶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外源激素水平对其小鳞茎分化、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6-BA 0.5~1.0mg/L+IAA 0.1~0.3mg/L培养基的不定芽分化、增殖效果好,分化率达78.5%以上,增殖系数达5.6以上;1/2MS+6-BA 0.1mg/L+IAA 0.5mg/L或1/2MS+6-BA 0.1mg/L+NAA 0.1~0.3mg/L或1/2MS+6-BA 0.1mg/L+IBA 0.8mg/L的生根效果好,生根率可达96.0%以上;在泥炭∶珍珠岩=1∶1的基质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6.3%。  相似文献   

9.
采用无籽刺梨嫩枝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无籽刺梨组织培养研究,探讨了影响无籽刺梨组培快繁的主要因素,包括外植体的消毒;最佳激素浓度及组合;最佳生根培养基及组培苗的移栽等。结果表明:无籽刺梨茎段在0.1%升汞中处理12min中消毒效果最佳,有效存活率达77.78%;腋芽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为6-BA0.5mg/L+IBA0.1mg/L,诱导率为100%;去顶后芽的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0.2mg/L+IBA0.02mg/L,增殖倍数可达3.22倍;在1/2MS+IBA0.3mg/L的生根培养基上,不定芽生根率为100%,移栽后成活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不同部位嫩芽外植体与植物生长素及天然提取物诱导辣木不定芽的分化能力及不定根生长的最佳条件。[方法]选择优良辣木主枝嫩芽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嫩芽中部茎段诱导、增殖、生根等进行研究。[结果]不同部位的嫩芽是影响辣木诱导和增殖最关键的因素,嫩芽诱导效果:中部下端上端,辣木诱导最适宜培养基是MS+6-BA0.5mg/L+马铃薯水汁20g/L+蔗糖25g/L,诱导率为83%;增殖分化培养基为3/4MS+6-BA0.5mg/L+KT0.1mg/L+马铃薯水汁20g/L+蔗糖30g/L,增殖系数为3.63;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NAA0.2mg/L+香蕉水汁20g/L+蔗糖20g/L,生根率达83%,不定根诱导效果:IBAIAANAA。[结论]以主枝嫩芽中部为外植体可建立辣木嫩芽快繁体系,可提高增殖系数和生根率。  相似文献   

11.
苏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7):3906-3907,3911
[目的]探讨不同外源激素水平对香水百合小鳞茎分化、增值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为其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取香水百合鳞叶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其离体培养中愈伤形成、不定芽分化、增值、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并对试管苗移栽技术进行研究。[结果]香水百合小鳞茎分化与增值培养以MS+0.5~1.0 mg/L 6-BA+0.1~0.3 mg/L IAA效果好,分化率达78.5%以上,增值率可达5.6以上;生根以1/2 MS+0.1 mg/L 6-BA+0.5 mg/L IAA或1/2 MS+0.1 mg/L 6-BA+0.1~0.3 mg/L NAA或1/2 MS+0.1 mg/L 6-BA+0.8 mg/L IBA效果好,生根率可达96.0%;在泥炭∶珍珠岩=1∶1的基质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6.3%。[结论]香水百合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对其规模化快速育苗及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香水百合遗传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红蛇果接穗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于早春取红蛇果接穗两年生苗半木质化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消毒、萌芽、增殖、生根过程建立组织培养体系。[结果]最适宜的萌芽培养基为MS+6-BA(1.0 mg/L)+IBA(0.1 mg/L),其萌芽率可达93.33%,添加PVP(0.5 g/L)和VC(100 mg/L)可以有效地防止褐化。将萌发后的芽转入MS+6-BA(1.2~1.6 mg/L)中,可以进行高效增殖的同时抑制玻璃化情况的发生,增殖倍率可以达3.79。最适宜红蛇果接穗顶芽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IBA(1.0 mg/L),生根率为34.17%。[结论]该研究可为提供大量的红蛇果组培苗以及之后的组培微嫁接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兰州百合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8):839-842
【目的】优化兰州百合组织培养体系,提高其植株再生率,建立高频植株再生体系。【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鳞片为外植体,以MS和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度NAA(0.2~1.0 mg/L)、 6-BA(0.5~2.0 mg/L)、KT(0.1~1.0 mg/L)、IBA(0.2~1.0 mg/L)、IAA(0.2~1.0 mg/L), 对兰州百合进行鳞茎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筛选最佳激素配比。【结果】6-BA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小鳞茎形成,当1.0 mg/L 6-BA与0.2~1.0 mg/L NAA配比时,鳞茎诱导率和平均生成鳞茎数较高;随着NAA浓度的增加,平均生成鳞茎数不断增加,其中以1.0 mg/L 6-BA+1.0 mg/L NAA组合的平均小鳞茎最多,为5.9个。与0.5~1.0 mg/L KT+0.2 NAA mg/L组合相比,添加0.5~1.5 mg/L 6-BA+0.5~1.0 mg/L KT或0.2 NAA mg/L组合的培养基更利于芽增殖,但其丛芽长势较弱,其中以添加0.5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的丛芽长势和小鳞茎长势较好,平均分化鳞茎较多。在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0.2~1.0 mg/L IAA或IBA的培养基中,随着IAA或IBA浓度的升高,鳞茎生根率不断降低,根质量不断下降,而平均根数和根长表现有所不同。从根的质量来看,MS培养基的根质量不如1/2MS培养基;而在1/2MS培养基中,1/2MS与IBA组合优于与IAA组合。【结论】鳞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NAA 0.5~1.0 mg/L,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 IBA,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100.0%,根中等长度、粗壮,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芝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芝樱的快速繁殖及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提供依据。[方法]以芝樱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筛选适合芝樱组培快繁不同生长阶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适合芝樱启动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01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蔗糖15 mg/L+琼脂0.7%(pH 5.8~6.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芝樱组培快繁体系稳定性好,增殖速度快。  相似文献   

15.
徐美隆  吴建华  闵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77-13978
[目的]建立台尔曼忍冬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台尔曼忍冬优良株系的快速繁殖提供依据。[方法]以台尔曼忍冬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NAA与IBA培养基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在MS+1.0 mg/L 6-BA+0.1 mg/LNAA培养基上培养8~10 d后开始有芽萌动;MS+0.8 mg/L 6-BA+0.1 mg/L NAA培养基对增殖效果较好;生根培养基为1/2MS+0.8mg/L IBA+0.1 mg/L NAA,生根率达78.5%。[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台尔曼忍冬组培快繁体系稳定性好,增殖速度快。  相似文献   

16.
左利娟  赵爽  王德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47-13248,13272
[目的]筛选‘蓝月亮’荆芥的最佳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带腋芽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荆芥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试验以0.1%HgCl2对荆芥消毒5 min为宜;以MS+0.8 mg/L 6-BA+0.05 mg/L NAA为最佳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以1/2MS+0.5 mg/L IBA为丛生芽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该研究可为‘蓝月亮’荆芥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长蕊万寿竹的大规模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灭菌后将带芽茎段剪成1~2 cm的小段,接种于培养基中。研究外源激素的种类与配比对诱导生根和丛生芽的影响。[结果]启动培养时,外源激素为6-BA 1.0 mg/L+2,4-D 0.01 mg/L+NAA 0.1 mg/L+IBA 1.0 mg/L的培养基的效果最好,启动率达到85.20%。1/2 MS添加外源激素NAA 1.0 mg/L+AC 5 g/L的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生根率达到96.13%。适合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是6-BA 0.5mg/L+KT 1.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丛芽增殖系数达到6.1。[结论]建立了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可有效地启动培养,诱导生根和丛生芽。  相似文献   

18.
大丁草愈伤组织及试管苗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大丁草愈伤组织及试管苗的培养条件。[方法]以大丁草花柄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不定芽的继代分化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生根培养、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花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为MS+0.5 mg/L 6-BA+2.5 mg/L 2,4-D;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和不定芽继代分化增殖培养的的理想培养基为MS+0.8 mg/L AgNO3+0.1 mg/LNAA+1.2 mg/L6-B;将继代分化增殖培养不定芽用浓度为1.2 mg/L IAA溶液处理24 h,再接种到1/2MS+0.1 mg/L NAA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方法;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2.8%,定植成活率为97.7%。[结论]定植成活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大丁草的所有植物学特征,且生长旺盛,可用于进行培养繁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贯叶金丝桃的组培快繁技术,以提高其繁殖率和生根率,并建立一套高效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方法]以贯叶金丝桃幼芽为外植体,对适宜的丛生芽繁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适宜的繁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AA 0.1 m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 0.5 mg/L+ABT 0.2 mg/L。[结论]研究结果为贯叶金丝桃的种质保存和良种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