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苗期选择,测定及区域化栽培试验,从371个无性系中选育出5个速生,抗商,适宜培育工业用材的优良无性系,其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主效值,生产力指数等主要经济性状均明显超过对照;其树高、胸径遗传力,选择增益均高,效果显著,经环境互作及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好,适应范围广泛,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尾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资源最多的特有乡土树种.对参试的44个马尾松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显著,枝下高和冠幅生长无明显差异;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力较高,分别为40.61%、39.53%和32.79%,枝下高和冠幅较低;聚类分析研究将马尾松种源分为极速生、速生和中等3种类型;综合评定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符.确定了40号种源为最佳种源和33个可供采用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3.
巨桉种源选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澳大利亚30个不同种源139个家系的巨桉(Eucalyptusgrandis)材料进行种源试验,并进行遗传测定,5年生时进行选择,从30个参试种源中选择12个优良种源,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5.02%,胸径为4.98%,材积为11.97%.这些育种材料,可用以后续世代改良.  相似文献   

4.
对入选的5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的生物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各器生物量与D或D^2H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生物量积累主要在干材,其分配规律为:6a生前,无性系间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差异明显;6a生后,其分配趋势为干材>枝>根>干皮>叶;其中328、337,206,12,14号毛白杨无性系干材生物量比对照分别提高616.5%,514.1%,625.7%,357.4%,198.6%;采用相对生长法,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西伯利亚红松是材果兼优的珍贵树种,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境内的寒温带地区,种内变异丰富。开展不同种源引种试验,选出优良种源,为后期的大规模引种造林提供依据。【方法】依据该树种的种源区划,在主要种源区的7个采种点采集种子,育苗及造林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调查了7年生和9~18年生的树高,以及7、15和18年生的胸径,也调查了18年生时的保存率。针对调查的性状进行了种源间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分析,估算了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开展了性状与造林地的温度、降水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进行了不同种源树高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分析等。【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差异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在17%~65%之间,大多在25%左右,树高性状变异系数基本呈现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各项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大多数在70%以上。当年高生长量与造林地的温度、降水相关分析表明:造林地的温度是影响高生长的主要因子,较高的年均温、3月及7月均温,不但促进西伯利亚红松当年高生长,尤其明显促进第2年的生长。树高曲线模型拟合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均表明:在引进的各西伯利亚红松种源中,托木斯克种源、乌兰乌德种...  相似文献   

6.
班克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班克松(PinusBanksianaLamb.)7年种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树高、胸径、冠幅差异极显著,并与纬度紧密相关,随着纬度的增高,生长量递减。轮枝层数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与经纬度相关不显著。来自北纬46°附近的2号、1号种源最好,北纬50°和55°的3号和5号种源最差  相似文献   

7.
8.
经过9a的比较试验,从371个毛的杨无性系中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对5个无性系生长性状,生物量,叶的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选无性系7a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比对照分别提高25%~37%,108.7%~141.3%,432%~578%,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叶的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比对照分别提高119.8%~507.2%,20.8%~67.0%,219.8%~537.6%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樟子松 ( Pinus sylvestris L .var mongolica L itvin) 1 1个种源在科尔沁沙地 3个参试点的生长性状 ,进行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各种源树高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通过在各试点进行多维空间、多向量数学模型的综合分析 ,得出青山种源的生产力最高 ,高生长超出章古台 (对照 ) 3 0 .4 %,超出参试种源平均值 1 3 .5 6%,高峰、塔河、呼玛次之。经相关分析 ,樟子松不同种源树高与冠幅、当年生长量、地茎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种源试验的研究—遗传稳定性测定及最佳种源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in)9个种源在7个参试点的生长性状,进行多点试验的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与地点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采用Tai法和生产力指数(PQI)法,对各种源进行稳定性测定和生产力评价,为樟子松自然分布区和引种区分别选出了优良种源。其中,高峰、卡伦山种源的生产力最高,适应性也较强,在东北平原、东北东部山地及小兴安岭等引种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前景;金山种源的遗传稳定性强、产量较高,可在大兴安岭西北部的樟子松自然分布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起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其同源染色体联会较差,在终变期、中期Ⅰ可见到出现频率较高的单价体,在后期Ⅰ、末期Ⅰ亦可经常见到落后染色体的存在,证明部分同源染色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即毛白杨属杂种起源.进一步依据毛白杨、新疆杨和它们的杂种毛新杨染色体的联会情况及花粉育性等推断,银白杨或新疆杨有可能作为起源亲本之一参与了毛白杨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确认经秋水仙碱诱导出的毛新杨(PopulustomentosaCarr.×PopulusbolleanaLauche)大花粉在毛新杨雌花上授粉后所得到的后代个体TBT-7是三倍体杨树,对TBT-7及其父、母本(TB11,TB01)、对照(TBD)和三倍体欧洲山杨(Astria)分别进行叶片面积、厚度和气孔长度等项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TBT-7的多倍体巨大性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加倍体白杨(TBT-7)和二倍体白杨(TBD)以及其父本(TB11)、母本(TB01)、欧洲山杨三倍体等植株的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杨加倍体植株的叶组织有机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株系,如:蛋白质相对含量比二倍体对照株(TBD)提高35.7%,比父本(TB11)提高82.5%,DNA相对含量比TBD提高3%,比TB11提高41.8%,叶绿素相对含量比TBD提高15.6%,比TB11提高32.9%。叶片经干旱、低温、冰冻、高温处理之后,TBT-7的原生质膜渗透率均明显低于其它系号。初步证明TBT-7是具有速生的生理基础和潜势、叶组织具有较好抗逆性的加倍体白杨。  相似文献   

14.
试本验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在毛白杨的新引种区甘肃河西走廊进行了六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成活率稳定在60%以上,最高可达80%。我们还发现最优试验组合为:下部枝条+ABT+小塑料拱棚。这项试验为在风沙、干旱地区繁殖毛白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741、303、106是经过有性杂交选育的优良白杨无性系,在省内外8个试验点4~9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741具有生长快、稳定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特性,303和106在部分地区表现出速生性.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是促进3个无性系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毛白杨异源三倍体形态和减数分裂观察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毛新杨×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P.boleana)×P.tomentosa]异源三倍体无性系综合形态特征为偏毛白杨,部分近于新疆杨(如长枝叶),只有长枝叶、雄花序等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巨大性.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较毛白杨、毛新杨约快8~12h,且极不同步.三倍体染色体联会和分离的行为复杂,在中期Ⅰ除了出现三价体、二价体、单价体外,还可见到四价体和五价体;在后期Ⅰ、后期Ⅱ亦可见到较高频率的落后染色体,遗传上属于部分异源三倍体.这些毛白杨异源三倍体表现高度不育,但存在着无性系差异.花粉部分可育三倍体(B302)的存在,为相关的遗传分析及倍性育种实践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三倍体杨树具有突出的营养生长优势,研究造林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径向生长的影响规律,可为三倍体毛白杨工业用材林营建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以定植于河北威县的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B331和S86)以及二倍体毛白杨对照无性系1316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造林密度(2 490、1 665、1 110、825、615、495株/hm2和405株/hm2)对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胸径和树皮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和无性系以及造林密度与无性系间的交互效应均对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以495株/hm2造林密度条件下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S86的胸径生长量最大,平均胸径达25.1 cm;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S86的胸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无性系B331和二倍体对照毛白杨无性系1316;无性系对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树皮厚度具有极显著的影响,造林密度对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树皮厚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B331、S86以及二倍体对照毛白杨无性系1316内部个体间胸径与树皮厚度均呈现正相关,说明树皮厚度随着胸径生长量的增大而增厚。研究结果对于认识造林密度对杨树径向生长的影响和指导三倍体白杨良种无性系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带根浸根宝埋条处理出苗量最多,地径最大,树高生长最快,可见,三倍体毛白杨埋条育苗以带根浸根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转Bt基因欧洲黑杨叶片饲喂4-5龄美国白蛾幼虫,对其中肠几种重要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肠多功能氧化酶受到强烈抑制,饲喂4h后,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比对照降低50.89%,48h后,该酶活性仅为对照的1/6,酯酶及羟酸酯酶的活性也受到明显抑制,饲喂48h后,上述两种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73.58%和56.55%,谷胱甘肽S-转移酶变化比较复杂,饲喂24h后其活性出现峰值;48h后与对照持平,中肠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转基因叶片对幼虫中肠解毒酶活性的抑制可能是其毒杀害虫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130份优良无性系毛白杨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毛白杨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130个毛白杨无性系为材料,取新鲜叶片,提取DNA,筛选多态性引物,进行ALFP扩增,分析所选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利用筛选出的9对多态性引物对130个毛白杨样品进行分析,扩增片段的长度在50~400bp之间,检测到612条标记带,每对引物可扩增出55~80条标记带,其中多态性标记210个,平均多态性条带23.33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34.3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毛白杨的同源性与地理来源无明显关系,来源相同的毛白杨无性系并没有完全聚在一起。聚类分析结果与材料的系谱关系一致。[结论]AFLP标记技术能很好地揭示毛白杨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为毛白杨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