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蝗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传统农业社会经济破坏程度来看,蝗灾是仅次于水旱灾害的一种高危害的灾种。本文以灾害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明清时期江淮地区蝗灾的几个阶段以及时空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清代是宁夏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一个时期。有清一代268年间,宁夏地区水涝灾害发生年数达151年,即平均1.77年即发生一次水涝灾害。从时间分布来看,各阶段差异较大,清前期水涝灾害发生较少,远低于中后期水涝灾害的发生频次;季节分布上的特征是多集中于夏、秋两季;从空间分布来看,清代宁夏地区全区皆有不同程度的水涝灾害发生,其中位于引黄灌溉区的宁夏、中卫、平罗三地发生最为频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宁波地区1973—2014年的雷暴日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雷暴日分布呈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从年际分析来看,雷暴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以-2.1044d/10年的线性趋势显著减少。除象山外,其他地区均以不同的线性趋势减少。M-K突变检验显示在1989年前后发生了1次显著减少性突变,1989年后的平均雷暴日较突变前平均值减少了近7.53 d。从小波分析来看,宁波地区雷暴日存在24年和14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在较小时间尺度上,雷暴日年际变化存在5年和10年左右的短周期。宁波地区的雷暴日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且夏季最多。  相似文献   

4.
周宇燕 《农业考古》2021,(1):124-133
明清时期山西地区的蝗灾尤为突出,虽不及黄河下游的河南、山东地区严重,却也是重灾害区,且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较强的规律性。面对蝗灾,山西地区的蝗灾防治及社会应对自成体系,存在自上而下的两条治蝗线索——直接的备灾救灾实践与间接的祈禳弭灾信仰。利益驱使下的小农会因为蝗灾的代价高昂而忽略蝗虫作为现实世界保护神的身份,对其赶尽杀绝;飞蝗蔽天难以遏制以至束手无策时,又将其高高供起。此二者虽看似逻辑矛盾(崇信还是毁灭),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行不悖,形成明清时期山西地区乃至中国传统社会灾害防治与禳灾信仰关系处理的鲜明特色。同时,基于历史经验的治理措施,对我们今天的蝗灾防治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5.
张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97-2598
通过对淮河流域汉唐时期农业灾害史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发现此期该流域农业灾害的发展一直呈上升态势,愈往后,灾害发生的频次愈高;同时在不同阶段又表现出周期性波动,灾害构成差异,灾害集中性、连续性发生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白晓纬 《古今农业》2021,(2):52-58,51
东汉牛疫主要发生在东汉初期,且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地区.此时的畜疫还与旱、蝗灾有一定的相关性.造成牛疫的原因,东汉人的解释离不开天人感应,但也有反对意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牛疫发生与东汉初年国力、气候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有很大的关系.在牛疫防治上,不仅有医疗救助还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扶持.牛疫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在农业方面,可...  相似文献   

7.
清代云南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旱灾害是云南最为主要的自然灾害,本文通过对清代云南水旱灾害史料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从水旱灾害的时间分布上看,清代云南水旱灾害发生频率总体上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是云南水旱灾害的多发期;从季节分布上看,水灾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其次是冬季和秋季。从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上看,清代云南水灾发生频繁的地区,旱灾往往也十分频繁,主要分布在云南府、曲靖府、大理府等地区。这样的时空分布特征与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各地开发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自然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与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49-2008年山东省自然灾害的各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省发生频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霜冻、寒潮、冰雹和台风6种,且这6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规律来看,旱灾区主要集中在鲁西—鲁西北平原和鲁中地区;洪灾区主要分布于鲁南和鲁东南内陆等地;霜冻和寒潮更多地发生在鲁北、鲁东北内陆地区和胶东半岛;雹灾区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鲁西南地区;台风区则主要集中于胶东半岛和鲁东南沿海地区。从时间分布规律来看,山东省的旱灾以春旱为主,有的年份会出现冬—春二连旱,洪灾主要出现在夏季和秋季,霜冻灾害主要出现在冬季和早春,寒潮灾害主要出现在秋冬两季,雹灾则主要出现在晚春和初夏,台风灾害主要出现在秋季。为此针对山东省自然灾害分布特征,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等防灾减灾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明云 《农业考古》2019,(4):140-145
农业社会里,蝗灾是仅次于水灾和旱灾之后的第三大灾害。本文通过整理与查阅大量的地方志后发现,清代江西蝗灾频发,尤以中后期的道光、咸丰朝最为严重,并且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赣北多于赣南的态势。蝗灾多在秋季暴发,夏春次之,且常与旱灾一同发生,给农业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清之前,江西向少蝗患,所以捕蝗多以官府号召为主,且措施多由外地传入,故而方法与其他地区类似,了解清代江西的蝗灾,有助于我们对农业灾害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0.
蝗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发生了历史上少见的蝗灾,其中以东亚飞蝗引起的蝗灾最严重.蝗灾在解放前2600多年中,平均每隔3~5年就大发生1次,仅在20世纪的1929、1933和1938年特大蝗灾就发生了3次,可见其致灾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灾害性天气统计数据,对海北藏族自治州2009—2018年主要灾害性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海北地区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依次是冰雹、暴雨和大风;汛期(5—9月)是灾害性天气的高发期,同时也是气象灾害的集中期;近年来大风天气呈减弱趋势,而冰雹、暴雨天气呈现波动的趋势;刚察地区是3种灾害性天气的高发区,气象灾害却主要集中出现在门源地区;近年来海北地区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都呈增长趋势,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冰雹灾害对海北地区影响最大,其次是暴雨洪涝灾害;2016年是海北地区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年份。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代灾害学理论,灾害事件在灾情方面的轻重差别是评估灾害等级的基本依据。采用农业灾害灾度等级量化方法对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史资料中的灾害史料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农业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农业灾害的年内季节分布特征、农业灾害在年际间的规律性和重大农业灾年等问题,认为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年内发生频次差距缩小,农业灾害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季节之间的差距大大减小,出现季节分布的均衡化趋势。春季农业灾害的发生频次增幅较大,夏秋两季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冬季农业灾害的发生频次显著增加。江南、山西、山东成为三大农业重灾区。江南地区是农业灾害频繁发生的重灾区。山东、山西农业区与江南农业区一起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危害严重的农业重灾区,形成了农业灾害区域分布的新格局。农业灾害在年际间出现七个多发期。总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等以上农业灾年出现291次,在本时期360年时间中占81%。其中中等灾年166次,重灾年107次,特重灾年18次。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时段视角,根据史料记载并结合GIS技术,对明清时期北盘江流域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明清时期北盘江流域水旱灾害频发,并且明代发生次数及频率均小于清代;水旱灾害季节分布明显,分别集中在夏、秋季与春、夏季;水旱灾害的发生具有阶段性,但间歇时间总体呈波浪式缩短趋势;水旱灾害并发与交替发生情况明显;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显著,主要分布在贵州普定县、镇宁州、永宁州、安南县、普安县、盘州厅一线,及北盘江流域云南境内部分。研究旨在深化对北盘江流域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及规律的认知,也为相关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艳秋  陈宇  吴曼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60-1661,1692
利用2000~2012年辽宁省设施农业遭受暴雪及大风气象灾害的灾情资料和降雪量、大风观测资料,对辽宁省设施农业灾情的时空分布、强度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暴雪及大风是造成辽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暴雪灾害主要出现在2~3月,且与辽宁暴雪频次空间分布基本对应,主要出现在辽河流域及以东地区;大风灾害主要受辽宁春季大风和夏季强对流天气影响,出现在4、7、8月,主要出现在沈阳、大连及辽宁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黑龙江省冰雹灾害的历史特征,基于灰色理论和气象灾害普查资料对黑龙江省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份,4月和10月发生较少,以5~6月最多,7、9月次之。冰雹频次随着时间推移有缓慢减少的趋势,冰雹导致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和可比经济损失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以前较多,中期减少,后期略有增加。黑龙江省冰雹灾害划分为重雹灾区、中雹灾区、轻雹灾区和微雹灾区。重雹灾区包括佳木斯市、绥化市、鸡西市、黑河市、鹤岗市、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轻雹灾区和微雹灾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伊春市和大兴安岭地区。重灾区是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口密集,气象灾害的承载体极其脆弱;轻灾区以林业为主,农业种植面积非常小,而且人口密度相对稀疏,因此冰雹灾害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6.
旱涝灾害对濮阳夏玉米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翀  李汉浸 《农学学报》2014,4(2):21-24
濮阳市夏玉米生育期间,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繁,为了研究濮阳夏玉米生育期间的旱、涝等气象灾害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讨旱、涝灾害的预防措施,对濮阳1953—2012年近60年干旱、涝灾等气象灾害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并探讨了不同程度灾害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涝灾害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危害较大,往往会影响到夏玉米产量的丰、欠。濮阳1953—2012年60年间玉米产量典型气候欠年共19年,其中受干旱影响而减产的年份有12年,受涝灾影响的年份有7年。结论认为,濮阳夏玉米“旱、涝”灾害的缓解防御技术主要是对灾害的“避、抗、减、补”。不但要选优质品种,还应采用适时早播种、垄作栽培、中耕松土等耕作方式和管理措施,以便延长玉米生长期,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增加光照时数,从而减少灾害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旱涝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防御,为确保夏玉米生产安全和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蔡敏  李劲  林子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21-10722,10735
选取2003~2012年广西北海及合浦县2个基本站气象资料以及相应的气象灾情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合浦县近10年发生的主要气象灾情普查和相应的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出灾害防御建议.结果表明,近10年合浦县发生频率较高的气象灾害主要有热带气旋(台风)、暴雨、雷暴,其次是干旱,低温冷害比较少;在近10年中,合浦县共发生热带气旋13次,占总数的61.9%,暴雨过程5次,占总数的23.8%;气象灾害集中发生在汛期的5~10月,主要是强降水,分别是前汛期暴雨和热带气旋暴雨;雷暴全年均有发生,一般出现在2 ~ 10月,最多是6~9月.  相似文献   

18.
清代山西北部地区风灾、旱灾、蝗灾、雹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民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文章讨论清代山西北部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规律等问题,分析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继而对各类自然灾害发生后具体社会应对加以分析,对政府及民众防灾、抗灾、减灾等行为具体讨论,从自然灾害角度探讨人地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