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1990年1—3月上旬,无锡市郊区麝鼠养殖户连续发生麝鼠突然死亡。笔者诊断为麝鼠巴氏杆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发病情况:2003年6月中旬,李某饲养的麝鼠突然出现多数减食或食欲废绝、鼻镜干燥、精神萎顿、步态不稳、抽搐、挣扎、腹泻、呼吸急促、不愿活动、不愿下水现象,长者数小时、短者突然死亡。李某初以为因饲料不足饲喂了从田中割来的青草可能带有农药而发生中毒,使用解毒药后无效而来就诊。  相似文献   

4.
麝鼠又名青根貂,水耗子,哺乳纲,啮齿目,田鼠亚科,麝鼠属,是一种生活在水中,息栖在陆地小型细毛皮珍贵野生动物。麝鼠毛皮呈栗黄棕黑色,针毛细滑光亮,具有特殊的分水功能,出水上岸,轻身一抖,毛皮全干。毛皮加工成裘,柔软光亮,在国际市场享有很高声誉。1麝鼠巴氏杆菌病流行特点不同年龄的麝鼠都会感染巴氏杆菌病,尤其是幼龄麝鼠更易感染。带有污染的饲料及饮水,或患有该病的禽类及其他动物进入场内,均能引起巴氏杆菌病的流行。该病虽无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5.
麝鼠又名青根貂 ,是一种优良的水陆两栖草食性毛皮动物 ,适应能力极强 ,繁殖快 ,人工饲养方便。它的毛皮经济价值高 ,而且成龄雄性麝鼠含有麝香酮、降麝香酮、十七环烷酮等成分 ,化学成份与药理作用与天然麝香基本相同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浙江地区已进行人工饲养 ,但在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处于刚起步阶段。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了麝鼠巴氏杆菌病的病例 ,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剖检变化浙江某养殖场饲养麝鼠 2 0 0多只 ,于 2 0 0 3年 2月 7日发现 6月龄的麝鼠突然死亡 5只 ,鼠群中部分精神萎靡、呆滞 ,流鼻液 ,呼吸困难 ,…  相似文献   

6.
麝鼠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炎热潮湿季节,尤以5—8月发病最为频繁。常因饲料污染、卫生条件差、天气变化、管理不当、缺乏营养、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 一、流行病学波阳县桐山乡冷水坑村,是血吸虫、一般寄生虫和某些畜禽传染病的流行疫区。去年五月中旬三例耕牛连续发生以转圈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今年又有两头耕牛发病,全村共有34头耕牛发病,发病率为:6~8.8%,疑似耕牛李氏杆菌病。五例病牛均已怀孕,年龄在五至七岁间。  相似文献   

8.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禽和野生哺乳类动物共患的一种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在各种皮毛兽中,麝鼠也易感染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危害甚大,应引起各养麝鼠单位或个人的重视。一、发病及流行经过清原县草市乡养麝鼠专业户×××等三家,共养麝鼠120只,于1984年10月19日发病,10月30日报疫情死亡48只,截止11月22日止,麝鼠死99只,剩下21只,其中有2只正在发病。二、临床表现麝鼠精神沉郁,流口水,不愿走动,常卧在窝内。病初食欲正常,逐渐减损直至废绝。有时喝一点水,排血粪。24—48小时死亡,也有的5—7天左右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 麝鼠原是北美洲野生动物,2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引进野养或驯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自50年代起开始作家养试验,目前已有很大发展。野生的麝鼠活动于水中,筑巢于河湖转弯处,以方便采食和便于躲避和栖息,巢内  相似文献   

10.
<正>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是麝鼠的重要产区.根据三江平原综合治理研究课题的要求,我们在富锦县开展了笼养麝鼠繁殖研究及其星火科技发展计划.但是,麝鼠巴氏杆菌病严重危胁着笼养麝鼠的发展,一些养殖户和饲养场都因巴氏杆菌病的发生,而面临倒闭的危险.现将我们对巴氏杆菌病病因分析及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深圳某中型养猪场饲养母猪近500头,生产一直很正常。2002年12月,突然发生怀孕母猪散发性流产,而流产前无任何前兆。同时,断奶仔猪呈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严重的造成死亡。在半个月内,流产9头,死亡仔猪8头,造成较大的损失。根据该场的免疫程度及疫苗使用的情况、临诊特征,初步断定为猪李氏杆菌感染。经采取应急措施后,该病即时停止,同时进行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猪李氏杆菌病。1 临床症状 怀孕母猪流产前无任何前兆,流产的母猪妊娠期长短不一,流出的胎盘大部分出血水肿,胎儿全身潮红。呈散发性,有时一天内流产2-3头,有时3-4头,无规律性;同时断奶仔猪出现散发  相似文献   

13.
1998年 5月 ,我县新华乡新华村某养殖户述说 ,其所养的40多日龄仔猪全群发病 ,症状以坏死性皮炎为主要症状。根据流行情况、临床检查及治疗情况 ,初步诊断为坏死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养殖户自养母猪 1头 ,仔猪 (45日龄 )共 1 2头 ,仔猪和母猪共属一圈舍 ,且其它圈舍有 2头肥育猪 (没有发病 )。 3天前发现仔猪皮肤有的破溃 ,且很快全群发病 ,于第 2天该养殖户用甲紫溶液 (紫药水 )对全群仔猪皮肤进行涂抹 ,但症状未有好转。2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皮肤及皮下发生坏死和溃疡。颈部、腹部、背部及腹下多处皮肤破溃 (畜主已涂上甲紫溶液 ) ,…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县让贤乡某毛皮药用动物饲养专业户,饲养麝鼠146只,毛丝鼠27只,艾虎16只,水貂16只。西德长毛兔40只,以及全蝎、地鳖虫、食用蜗牛等。几年来,生长发育和繁殖都很正常。但是,在1983年10月20日至12月1日的40余天中,先后有133只麝鼠、6只毛丝鼠和3只艾虎发病死亡。经综合诊断确定为巴氏杆菌病。一、发病经过1983年10月20日晨,突然发现1只麝鼠死在笼内,死鼠肛门外翻并常有血迹,笼底有一堆血粪。当时认为是饲料中毒,对可疑麝鼠投服阿托品片,结果仍继续发病死亡,同时还波及到毛丝鼠和艾虎。11月初,要求我站出诊,根据鼠粪严重带血,误为出血性疾患,用维生素K_3及畜用土霉素治疗无效,继续发生死亡。11月下旬,对病死的麝鼠、毛丝鼠和艾虎进行剖检及微生物学诊断,方确认为巴氏杆菌病。立即改用青、链霉素治疗,并以土霉素拌料预防,至12月2日疫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ccida)所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经过的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野生动物的巴氏杆菌病国外早有记载,世界各国均有发生,苏联1930—1937年间在养兽场里,各种毛皮兽当中就有巴氏杆菌病的地方性流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危害性很大。但是后来,采取防疫措施,除了个别小型养兽场中呈散发外,基本上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猪巴氏杆菌病又名出血性败血症简称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各种动物均易感染,多数动物病例以急性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一、发病情况及症状某养殖场,饲养麝鼠200多只。2000年9月7日,4月龄的麝鼠突然死亡3只。鼠群中部分精神不佳,食欲下降,体温升高,腹泻。第二天有5只死亡,死前除精神沉郁、采食饮水下降、甚至废绝、严重腹泻外,有的死前尿血。用青霉素、土霉素纯粉拌料,治疗效果不佳。到9月12日共死亡15只。二、剖检变化肺充血,肝肿大黄褐色,有针尖大黄白色坏死结节。肾肿大,肠道胀气,肠系膜淋巴肿大出血,肠道黏膜弥漫性出血。三、实验室诊断1.镜检:用病死鼠的肝脏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端稍钝圆的细长杆菌。2.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9.
疑似猪坏死杆菌病的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九八四年八月至十月间,上高县食品公司良种猪场,发生一种以小猪易感的传染病。临床以四肢部,唇颊部、尾部及脐部的皮肤发生坏死为特征。疑为小猪皮炎型坏死杆菌病。现将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上高县食品公司良种场近几年来都饲养种母猪,繁殖良种仔猪。品种有大约克、长白、杜洛克。饲料以统糠为主,兼喂少量大  相似文献   

20.
1985年和1986年3~5月,我县滨湖地区的水牛中先后发生以转圈运动为主要特征的散发性疾病,其中有4头小牛(0.5~2岁)和8头母牛(4~6岁,其中5头已怀孕)。经诊断为疑似李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临床症状: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39.5~40.5℃,口鼻流液,哞叫不安,四肢无力,不听驱使。眼球突出,结膜和角膜混浊,眼半闭或斜视,视力明显减弱。患畜出现阵发性圆圈运动,经2~4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