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我国科学家今年1~2月利用成年牛体细胞成功克隆产生14头牛犊,目前存活5头,并生长良好。这次克隆牛成果通过专家验收,成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新的重大突破。我国首次成功获得克隆牛群体,使我国成为继日本、新西兰、美国等国家之后掌握体细胞克隆牛关键技术的国家。与国外克隆牛不同的是,我国克隆牛“来源”于成年牛耳朵上的纤维细胞。它们源自一头是高产奶牛和一头公牛,而受体卵母细胞来源于鲁西黄牛的卵巢。DNA检测证明,所有克隆牛犊与代孕母牛没有遗传关系。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于不同的受体牛在克隆牛研究中的效率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科技     
我国首批本土克隆牛即将产崽 中国克隆牛首批有性繁殖后代即将问世。3月21日,在中国首批自主本土克隆牛诞生地山东省曹县,双胞胎克隆牛“福福”和“多多”已经怀孕9个多月,即将产下首批有性繁殖的后代。2002年初,“福福”、“多多”等14头克隆牛成为中国首批自主本土体细胞克隆牛。如今,其中5头克隆牛都做了“准妈妈”。  相似文献   

3.
报刊集萃     
享用克隆牛至少过5年 近日,中国科学院宣布,我国首次成功培育出一批成年体细胞克隆牛,从而成为继日本、新西兰、美国等国之后,掌握体细胞克隆牛技术的国家。然而,与这些国家类似,目前我国在克隆牛技术上也遇到受孕率低、流产率和死亡率高三大难题,我国专家估计,要克服这些难题,至少需要5~7年。  相似文献   

4.
科技动态     
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生子”通过鉴定莱阳农学院的“体细胞克隆牛繁殖机能检测及胚胎移植试验研究”课题在济南顺利通过鉴定委员会鉴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利用自己培育的体细胞克隆牛繁殖后代获得了圆满成功。“体细胞克隆牛繁殖机能检测及胚胎移植试验研究”课题由莱阳农学院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关转基因克隆牛“甜甜”不久前在河北省唐山市顺利产下一牛犊,这是我国第一头进入泌乳期的转基因克隆牛。转基因克隆牛“甜甜”是2005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研究人员从一头高产奶的牛耳上取得活体组织细胞,运用转基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表示,克隆牛技术对于未来我国畜牧业和生物制药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克隆牛技术经过完善,提高克隆牛的受孕率、降低流产率和死亡率大有希望,实现产业化的前景也十分广阔。政府有关部门官员表示,今后我国可能采用克隆技术来改造我国的低产奶牛,尽快发展高产奶牛业,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克隆牛研究首席科学家陈大元认为,克隆动物及其制品绝对安全,同时表示,克隆牛一旦进入市场,也必须遵照有关的食品安全法规进行安全性审查,事先肯定要做有无毒性等实验,以确保克隆动物食品对人体的安全。我国拟…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07,(9):4-4
<正>随着我国首期第三代体细胞克隆牛“借腹”农户普通黄牛的诞生和回收,克隆牛这一高端科研成果引起广泛关注。如今,我国体细胞克隆牛繁育情况怎样?离产业化还有多远?4月18日和27日,记者两次采访了山东省莱阳农学院教授、“牛妈”董雅娟和“牛爸”柏学进夫妇。“你们看这些克隆牛长得多欢实,现在它们已经‘三世同堂’了。”在莱阳农学院科研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10日,由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董雅娟博士、柏学进教授主持的“体细胞克隆牛繁殖机能检测及胚胎移植试验研究”课题在济南通过了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全国十家高校及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该课题的通过标志我国首次利用自己培育的体细胞克隆牛繁殖后代获得了成功。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实现了三个第一,即第一次对体细胞克隆牛进行了超数排卵处理;第一次应用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对体细胞克隆牛超排胚胎进行保存,并获得健康犊牛;在国内第一次获得体细胞克隆牛自…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12头加系荷斯坦克隆母牛的生长发育、配种繁殖和生产性能状况.比较了克隆牛和非克隆牛的部分生产指标。结果表明,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克隆牛的平均初生重、6月龄、18月龄和1产后体重分别达41.6、191.8、520.8和651.1kg;第1次配种月龄为16.7个月。受孕月龄为19.2个月,产犊月龄为28.6个月;第1泌乳期305d产奶量为7029.7kg,乳脂率3.73%,乳蛋白率3.27%.符合加系荷斯坦牛的生产性能指标。克隆牛生长发育和产奶量指标均略高于非克隆牛,但产间距比非克隆牛长。克隆牛疾病发生情况、类别、治疗效果和非克隆牛相似:有2头克隆牛死于心脏病.其原因有待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10月8日凌晨3时18分 ,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牛的胚胎移植后代克隆牛“蓓蓓”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实验场呱呱坠地。克隆牛“蓓蓓”是采用最新的玻璃化超快速冷冻技术和超数排卵技术繁殖的新型克隆牛。经测量 ,“蓓蓓”体长66厘米 ,身高78厘米 ,胸围81厘米 ,管围11厘米 ,心律188次/分 ,体温39℃ ,体重33公斤 ,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克隆牛“蓓蓓”是研究人员将2001年莱阳农学院成功繁殖的我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胎儿皮肤上皮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后 ,于2003年1月2日采集到13枚符合国际胚胎移植…  相似文献   

11.
科技     
《饲料广角》2006,(9):3-4
“体细胞克隆牛和转基因克隆牛技术研究”通过鉴定,我国玉米转化技术获得新突破,带抗疯牛病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降生,俄罗斯拟研制首种可掺在饲料中的抗禽流感疫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牧业通讯》2004,(17):16-16
本刊讯 :中国农业大学和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日前签署协议 ,中国第一个体细胞克隆牛胚胎移植中心在唐山正式成立。据了解 ,早在2001年 ,中国农业大学就和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 ,建立了生物技术实验基地。第二年4月 ,中国第一头地方优质奶牛在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此后 ,在这个开发区又陆续培育出5头体细胞克隆优质奶牛。今年又培育出具有世界最新药物蛋白基因的2头克隆奶牛。目前 ,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克隆牛成活率处于我国领先水平。此次成立的我国第一个体细胞克隆牛胚胎移植中心将成为华北地区克隆奶牛繁育基地和生物工程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两头皮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近日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通过了国内专家的鉴定。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大熊猫克隆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元教授等8位专家组成。经过对两头小牛的DNA分析,专家认为克隆牛遗传物质与生产的母牛无亲缘关  相似文献   

14.
人的多克隆抗体或免疫球蛋白是非常有用的治疗制剂 ,但由于只能从人身上提取 ,因此其来源和应用比较有限。最近科研人员通过制备含有未重排的人免疫球蛋白重链和 λ轻链基因序列的人工染色体 HAC(human artificial chromosome) ,然后通过一种 MMCT(micro- cell mediated chromosome transfer)技术将 HAC转到原代胎牛成纤维细胞内 ,通过将体外筛选后的细胞用于克隆牛 ,成功地克隆了 4头转 HAC的克隆牛 ,克隆牛体内的 HAC能够发生正确的基因重排和表达 ,而且在新生克隆牛的血液中检测到了人的免疫球蛋白。转染色体的克隆牛生产人的免疫…  相似文献   

15.
科技     
<正>我国首批转基因克隆牛成功繁育后代近日,由北京农学院主持的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取得新突破,2012年出生的首批含有脂肪性脂肪连接蛋白基因(A-FABP)的体细胞转基因克隆牛"妞妞"成功繁育了后代,于2015年8月28日,顺利产下第二代"转基因小牛",体重17 kg,雌性。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用死牛细胞培育克隆牛成功 巴西农牧业研究院9月15日宣布,该院科研人员利用死牛卵颗粒细胞培育的1头克隆牛近日顺利诞生,目前生长情况良好。这是巴西培育成功的第二头克隆牛,被誉为巴西科学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7.
克隆牛及其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克隆”的概念,国外克隆牛发展概况,中国克隆牛历史和现状以及克隆牛的利用前景。克隆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增加优秀个体数量、改进牛奶品质、加快育种进程;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使克隆牛生产能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药用蛋白,其潜在的利用价值十分巨大。但目前克隆技术还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因此在奶牛生产中普遍推广应用该技术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8.
自克隆牛问世以来,不少人担心食用克隆牛的肉是否安全的问题.不久前,日本鹿儿岛县的肉用牛改良研究所,对体细胞克隆牛的最新解剖结果表明,克隆牛的肉质无异常之处,与一般菜牛的肉质没有什么两样,人们可以放心地食用,不必相心.  相似文献   

19.
<正> 自克隆牛问世以来,不少人担心食用克隆牛的肉是否安全的问题。不久前,日本鹿儿岛县的肉用牛改良研究所,对体细胞克隆牛的最新解剖结果表明,克隆牛的肉质无异常之处,与一般菜牛的肉质没有什么两样,人们可以放心地食用,不必担心。  相似文献   

20.
台湾大学畜产系教授郑登贵正在进行一次类似“多利羊”的克隆牛试验,如果顺利,今年8月将诞生台湾的第一头克隆牛。据报道,郑登贵是台湾利用基因转移技术进行克隆牛研究的第一人,他于1983年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就成功研究出世界第一头“试管猪”。他指出,研究目的主要是“增加生产力”,一头乳汁产量高的乳牛,我们没有理由不复制它。他进行的克隆牛研究,全都选择荷兰乳牛,此外,他还在克隆牛身上植入可生产出抗氧化自由基、抗气喘以及凝血因子等物质的基因,如果能够成功,将来就可在这些克隆牛的乳汁中提炼这些珍贵物质,造福人类台湾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