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鄂托克旗荒漠草原产草量及土壤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鄂托克旗境内的平原丘陵荒漠草原和沙地荒漠草原为调查对象,划定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和对照区,进行草原产草量和土壤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县域森林景观格局研究——以河北省大名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IS软件支持下,结合2008年大名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选取景观异质性指数(景观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和景观斑块形状特征指数(近圆指数和分维数)等,系统地分析了大名县森林景观要素格局及规模,以期为实现大名县森林景观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园林植物配置是创造城市景观的主要手段。文章根据荒漠地区城市的自然地理及植被特点,以神木县为例,提出了荒漠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原则,包括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树种配置模式等,最后简要介绍了园林绿化植物的造景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支撑下,用Fragstats计算景观和各景观组分的相关指数,分析其多样性、连通性、破碎化程度及聚集程度.结果显示:核心区在整个保护区的管理中虽占优势,但景观类型匮乏;缓冲区的破碎化程度较为明显;实验区的多样性核心区和缓冲区.  相似文献   

5.
以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区2015和2016年高分一号卫星影像融合全色后的多光谱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利用ArcGIS10.5、Fragstats4.2软件,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及方法定量分析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并以此提出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格局优化建议。结果表明: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面积与分布不均衡,公园数量以小型公园为主、中型和大中型公园较少,4个区的公园绿地面积分布不均,盘龙区最多,五华区反之;公园绿地斑块类型之间均匀度低,各个区之间丰富度差异较大,多样性不高,景观破碎度较高,特别是小型公园较分离。五华区、盘龙区破碎化程度最高,公园平均面积较小。官渡区聚集度较其余3个区低,公园绿地分布较分散。  相似文献   

6.
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对青海省贵南县3个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贵南县大的地貌特征是以草地为基本景观基质,在广布的草地基质中,又大量分布荒漠(如干沟、沙地等)景观.20世纪70年代的景观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少,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为对景观的干扰力度增大;(2) 1976年,景观斑块类型间优势度差异显著,景观破碎化指数小,多样性低;1996年以后,斑块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景观趋于复杂;(3) 30年来,贵南县景观要素中草地、耕地、林地、建筑用地、以及未利用地向其他类型转化的速度总体呈加速状态.在1976-1996年期间,大面积草地被开垦为耕地;在1996-2006年期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破坏共存.另外,大面积的未利用地向其他景观类型转移数量很少,贵南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重道远.(4) 贵南县2016年景观格局预测显示:到2016年,草地、建筑用地、林地、水域面积增加,耕地、未利用地面积下降,贵南县生态环境逐渐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7.
以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GIS分析软件,运用相关景观异质性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系统地分析了红塘沟流域森林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景观以有林地为主体,其面积和斑块数的比例分别为73.48%和40.79%,优势度达到3.0338,为研究区景观基质;综合分析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优势度指数表明,研究区景观异质性较低,景观各要素斑块交互镶嵌;景观斑块规模最大的为有林地,各景观斑块形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对湖南靖州坳上镇2004和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划分为8个景观类型,运用AreGIS9.2和景观格局指数对其2004和2007年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之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未成林造林、杉木林面积增加十分显著。增幅分别为154.86%、13.83%;阔叶林、松木林面积减少十分明显,减幅分别为26.92%、42.24%;2004年森林景观以杉木林、阔叶林占主导优势,2007仅以杉木林占优势,阔叶林优势度降低了20.25%;通过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发现,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森林景观的异质性降低,景观要素斑块在景观中的分布向着多样化和均匀化程度发展,斑块形状向着简单化和规则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坝上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与G IS技术支持下,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计算了研究区内1987、1999和2004年的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17 a来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景观整体上处于破碎化过程,尤其是沙地在1987~1999年间迅速扩大,虽然在1999~2004年经过了一定的恢复,景观异质性有所下降,但仍然没有恢复到1987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区域尺度的研究是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内容,景观生态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维护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分析了宜都市景观格局和针叶林斑块特征,结果显示宜都市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都呈现不规则外形,复杂程度较高,且针叶林(主要是马尾松)主要是以天然林形式存在,地域分布较为分散.景观水平上,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5978,景观斑块丰富度为7.0.2006-2012年宜都市松材线虫疫情调查显示,松材线虫病在疫点区发生面积呈下降趋势,但死亡株数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且预测松材线虫仍处高发态势.在对宜都市马尾松林受害风险性进一步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勘察,提出构建绿色安全廊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对民族村落生态和文化不断侵蚀破坏的大背景下,文章以四川省马尔康市松岗片区为研究对象,使用GIS和空间叠加等方法,按照用地适宜性、建筑风貌、现状交通、公共空间、信仰空间5个类别进行调研分析,通过拼贴和补辍的方式形成山水生态、建筑风貌、街巷交通、社区交流和乡土信仰5层景观网络,叠加分析得到最优综合景观安全格局。结果显示,松岗片区高、中、低3个安全级别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域面积的50.23%、41.1%、8.67%。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安全等级的地域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助力民族村落生态基底和文化生命力的耦合交互。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状况的特殊功能。采用Fragstats3.3并结合ArcMap10.3提取了首都3所中小型高校校园景观斑块,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从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的角度对校园景观进行了分析,对比3所高校景观布局的合理性,为中小型高校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景观安全格局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了景观安全格局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并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可以看出景观安全格局的研究,对景观生态规划和区域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广东省2005、2016年两期石漠化监测数据,通过16种景观指数分析,探讨岩溶区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区土地利用景观优势度由灌木林、未利用地为主向以乔木林、灌木林为主转变;岩溶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景观破碎度增加,岩溶区乔木林、灌木林和草地景观呈扩散趋势,而耕地、水域、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景观斑块形状呈聚集趋势,耕地的聚集化表现尤以突出。异质性分析表明,岩溶区各类型景观的连通性情况比较好,但景观异质性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剧。当前,岩溶区景观存在景观破碎、斑块数增多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石漠化植被恢复、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优化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5.
以江油市为例,应用ERDAS 9.2和ArcGIS 10.0等软件对研究区Landsat ETM+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采用Fragstats 3.3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选取景观类型面积(CA)等7个指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分布广、景观形状较规则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73、1992、2001和2009年的4期景观数据,采用景观保留率、景观变化度和景观动态度指标对比分析了1973~2009年间的景观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平均保留率由第1阶段的97.35%提高到第3阶段的99.41%,随机Kappa系数由第1阶段的37.11%增长到第3阶段的94.06%,综合景观动态度由第1阶段的1.21%降为第3阶段的0.22%,说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动态变化的程度在下降,维持原有状态的能力在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伍家岗地区城市景观格局和马尾松林的斑块特征,以松褐天牛飞行距离作为因子,在区域尺度下分析了松材线虫病的扩散风险。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扩散风险性低,伍家岗区城市居民用地和灌木林地斑块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4.95%和36.22%,破碎化程度低;灌木林地斑块数最多,达到215个,没有充足扩散条件;研究地林地斑块面积较小,仅占总面积10.88%,且破碎化程度高,斑块数达188个;林地中,马尾松纯林比例小,针阔混交林斑块密度高。针阔混交林风险较高,应加强风险斑块的管理,建立边缘隔离区、人工廊道;在城市建设工程中保护自然廊道,隔绝有害生物的自然传播和人为携带扩散。  相似文献   

18.
在3S技术支持下,以2000年和2004年的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探讨了庐山风景区两期景观格局特征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庐山风景区的旅游景观生态系统内,林地景观类型占有绝对的优势,但耕地的规模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2000年到2004年,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量减少的景观类型为耕地、林地和其他土地,园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面积则大幅增加,其中交通运输用地的年均增幅最为显著.庐山各景观类型基本处于动态变迁过程中,林地保留的比率最高,草地和其他土地的原始保留比率都很低,表明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受到了较大的外力压迫,庐山风景区内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量极不平均,年变动幅度很大.在8种景观类型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是变化最显著的人为干扰斑块,表明了人类干扰能力的快速增加,人为景观斑块对于自然斑块的影响力可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林地、园地等斑块形状渐趋简单,表明受干扰程度越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也越明显.导致庐山风景区内景观格局快速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源于自然因素、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三大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19.
梁晖 《福建林业》2023,(4):21-25
基于永泰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选取景观指数分析研究永泰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林地景观面积为184433.02 hm2,占总面积的82.72%,其中乔木林地在林地景观类型中占明显优势,占林地景观面积的84.27%。(2)乔木景观平均斑块面积最大,破碎度最小;竹林地和宜林地的平均斑块面积最小,破碎度最大;乔木林地和竹林地斑块形状复杂,迹地的斑块形状简单;各类林地景观的聚集度高,均在90%以上。(3)研究区多由大的景观斑块构成,林地景观破碎程度较高,多样性较高,但林地景观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市陆域范围为研究区域,采用2004年Landsat TM图像解译的景观图为主要信息源,从空间粒度方面探讨了20种景观生态指标对粒度的敏感性及其随粒度变化的规律;利用Moran's I指数对不同粒度下景观生态格局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半变异函数探讨景观生态指标的空间异质性与幅度的效应关系。研究表明:①在斑块类型层次,除相对丰度(PLAND)、最大斑块指数(LPI)和景观分离度指数(DIVISION)粒度效应不明显外,其他均表现出较明显的粒度效应;部分指数或某些斑块类型的指数出现明显的尺度转折点,研究区域内农田和建筑用地等优势斑块,其平均斑块面积(MPS)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大致分别在180m和120m附近出现尺度转折点;②在景观层次,各景观生态指数都表现出明显的粒度效应,部分指标在150m,120m至180m出现尺度拐点;③上海市陆域范围的景观格局存在显著空间正自相关性,150m的粒度水平为景观空间自相关性对尺度响应的一个敏感点;④随着幅度的增加,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WMFD)的块金效应逐渐增强,空间自相关性引起的空间差异对总体变异的贡献逐渐减小;对于景观聚集度指数(CONT)和分离度指数(SPILT),其块金效应的尺度变化较为复杂,分别在1km和2km幅度下,块金效应最强;⑤随着幅度的增加,对于SHDI和CONT,空间自相关的存在范围增大,而对于AWMFD,则略有减小;对于SPILT,空间依赖性的存在范围在幅度为2km时最大;⑥半变异函数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对于SHDI,CONT和SPILT,2km对于研究上海市陆域范围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