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7,(8):37-41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世界养猪业危害严重。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的猪伪狂犬病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近年来,随着我国伪狂犬病的反弹和流行,伪狂犬病防控和疫苗研究再次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及使用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综述了各种伪狂犬疫苗的类型、特点、发展动态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对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有效防控猪伪狂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头不带野毒感染的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头,分别设为猪伪狂犬病疫苗+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Ⅰ~Ⅲ)、猪伪狂犬病疫苗+瘟毒清药物对照组(Ⅳ)、猪伪狂犬病疫苗对照组(Ⅴ)和空白对照组(Ⅵ),以探讨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对猪接种伪狂犬病疫苗后抗体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中剂量组(Ⅱ)的血清抗体水平相对较稳定,其平均抗体阻断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至给药后第28 d,Ⅱ组的血清IL-2水平升至108.75±34.15 pg/mL,且在整个试验过程均维持在90.00 pg/mL以上,前后波动不明显;在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方面,注射给药前均以Ⅱ组的水平较低,分别为56.22±7.04和28.11±3.52g/L,至给药后第28d则以Ⅱ组的水平最高,分别为80.50±2.43和40.25±l.21g/L,均显著高于Ⅴ组和Ⅵ组(P<0.05);血清溶菌酶水平方面,以Ⅱ组和Ⅲ组的血清溶菌酶水平波动较小,均维持在50.00μg/mL以上.各处理组间的血清XOD活性与NO水平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对猪伪狂犬病疫苗有增效作用,其临床推荐用法用量为: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后按0.125 mL/kg的剂量进行肌内注射,1次/d,连用3d.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动物感染后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几乎100%,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前,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狂犬病疫苗研发一直是狂犬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进而不断涌现出新型疫苗。本文对近期狂犬病新型灭活疫苗、弱毒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口服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以期把握狂犬病疫苗研究现状,为研发更为有效的狂犬病新型疫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I型的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包括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和贮存者,本病可引起猪严重的繁殖障碍,给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采取安全有效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一、提出了《我国猎伪狂犬病控制与消灭技术措施》 我国已经研究成功几种基因缺失疫苗以及区分强弱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方法,从而提出了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其中研究成功的TK-/gG-双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可经肌注或滴鼻进行仔猪的超前免疫和发病仔猪的紧急预防接种,可在24小时内产生明显的作用,具有药到病除的效果。在国外.对本病的研究亦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具有病死率高、传播快、流行范围广、传播途径多、病原体顽固等特点,已成为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随着伪狂犬病弱毒疫苗的大面积使用,基本控制了伪狂犬病,并在不少的猪场实现了伪狂犬病的净化,但近几年,猪伪狂犬病在规模化猪场有抬头趋势,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伪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已成为当前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据笔者调查,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猪场都在实施猪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这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日前仍有相当多的猪场因为对该病的免疫预防和控制存在模糊认识,而导致猪场的生产水平下降和猪群健康状况的恶化。鉴于此,笔者提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免疫与控制策略,希望对广大养猪场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所引起家畜及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综合症。自2000年以来,德宏州每年都有猪伪狂犬病的疫情报告,但很多养殖户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再由于伪狂犬病在该州还没有列入常规免疫,对该病防控预防主要靠养殖户自订疫苗开展免疫注射,该病在德宏州时有发生。1发病情况2011年5月l8日,德宏州梁河县芒东乡一新建猪场,  相似文献   

10.
猪伪狂犬病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死亡并破坏猪的免疫系统,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查清山西该病流行情况,对山西11个地市58个规模化种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研。结果表明,山西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广泛存在,用PCR试剂盒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地区是朔州,为28.57%,最低的地区是晋中,为2%,平均为9.12%;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感染gE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地区是朔州,为14.86%,最低的地区是吕梁,为1%,平均为3.20%;山西大部分种猪场都免疫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其疫苗免疫gB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地区是晋城,为94.82%,最低的地区是长治,为41.26%,平均为79.33%。调研查明,山西种猪场普遍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疫苗免疫效果比较理想,但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该病的防疫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11.
猪伪狂犬病已成为危害全球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经对黄冈地区25个规模猪场的727头猪进行调查,猪群伪狂犬病的阳性率为20%~40%,呈比较严重的流行态势.可使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并通过生物安全措施等预防、根除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率逐步升高,某些省、市的发病猪场1~7日龄仔猪整窝发病、整窝死亡,同时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种公猪不育,肥育猪生长受阻。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报道发生猪伪狂犬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耐热保护剂活疫苗C株(以下简称伪狂犬疫苗)对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效果,对天津市某猪场引进的约2000头后备母猪分阶段注射伪狂犬疫苗,引进前第4周和第10周各注射1头份,引进后15d注射1头份,并对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伪狂犬疫苗能使猪群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免疫后ELISA检测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极显著提高(P<0.01)。经过免疫的后备母猪针对伪狂犬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均上升,且免疫前后针对伪狂犬变异毒株的中和抗体效价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该研究所用伪狂犬疫苗无论是针对经典毒株还是变异毒株均能为猪群提供更好的保护力,且对变异毒株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更高,保护力更强,适用于我国猪伪狂犬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论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合理应用疫苗及了解其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滴鼻、点眼法 滴鼻、点眼是有效的黏膜免疫方法。点眼主要用于弱毒疫苗的免疫.一般5~7天就能产生免疫力。主要用于基础免疫.尤其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猪伪狂犬病等疾病疫苗的基础免疫。滴鼻主要用于猪伪狂犬病冻干疫苗免疫.该方法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并且还可以避免猪与猪间的传染.在猪场净化伪狂犬病毒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我国,该病对猪的危害很严重,能引起仔猪的高发病率,成年猪症状微轻,常呈现隐性带毒,成为新的传染源。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猪血清中伪狂犬病病毒抗体,在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免疫效果的检测上有一定的意义。本试验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抗体,调查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IFN-α2b与狂犬病纯化疫苗对小白鼠的保护效果。[方法]将IFN-α2b与狂犬病纯化疫苗按不同的免疫程序应用于6个试验组中。1组:狂犬病疫苗腹腔注射0.5 ml/只,0、37、1、4 d免疫;2组:狂犬病疫苗腹腔注射0.5 ml/只,同时腹腔注射IFN-α2b 1 500IU/只,0、3、71、4 d免疫;3:狂犬病疫苗腹腔注射0.5 ml/只,0、37、d免疫;4组:狂犬病疫苗腹腔注射0.5 ml/只,同时腹腔注射IFN-α2b1 500 IU/只,03、7、d免疫;5组:狂犬病疫苗腹腔注射0.5 ml/只,03、、71、4 d免疫,于0、12、d腹腔注射IFN-α2b 1 500 IU/只;6组:狂犬病疫苗腹腔注射0.5 ml/只,0、3、71、4 d免疫,于0、12、、37、1、4 d腹腔注射IFN-α2b 1 500 IU/只。34、组于第9天攻击,12、、56、组于第21天攻击后计算其保护率。[结果]狂犬病疫苗与IFN-α2b联合应用组其保护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且按免疫程序同时应用IFN-α2b组其保护率最高。[结论]按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同时应用IFN-α2b组其免疫效果最好,保护率最高。而提前应用IFN-α2b并没有增强狂犬病疫苗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接触性的传染病,发病猪表现为发热、腹泻、呼吸困难、神经症状,母猪表现为繁殖功能障碍.该病已成为危害生猪养殖行业的重要疫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的多位学者对猪伪狂犬病防治进行了研究,对其病原学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建立了多种诊断方法,研制出能起到预防作用的疫苗.本文综述了猪伪狂犬...  相似文献   

19.
杜立 《新农业》2014,(5):36-37
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暴发猪伪狂犬病,但因及时使用猪伪狂犬疫苗,并对猪场伪狂犬病推行一系列净化措施,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毒也因此沉寂了20多年。从2009年起,各地猪场伪狂犬病毒转阳的现象持续发生,伪狂犬病也因此开始在各地肆虐,给猪场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伪狂犬病病毒的PCR检测方法,并将沪株伪狂犬病病毒的gE基因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和比较分析.根据伪狂犬病病毒gE和gB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以伪狂犬病病毒SH株DNA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为模板,产物连接到pMD18-T Vector.重组质粒测序后与闽A株序列比较,同源性为98%,与Genebank中已登录的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较,同源性在97%以上.gE基因序列比较保守,在疫苗应用及分子诊断方面均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