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臂拖网试验及其作业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星辉 《海洋渔业》1988,10(2):55-59
<正> 长臂拖网又称双撑杆、双臂架虾拖网,即一船拖两网作业。和尾拖、舷拖、桁拖、双拖一样,是底拖网作业的基本形式。这种作业在墨西哥湾、南美沿海、西非、澳大利亚等海域十分流行,用于在平坦的海底捕捞价值很高的虾类和其他底层鱼。从事这种作业的渔船,左右两舷都装有两种可以活动的10多米长的铁制长臂。通过长臂端部的滑轮,由曳纲各曳带一副网板和一顶网具。渔船带着露出水面的网板、网具航行时,形同双翅,海上极易辨认。每舷的网具靠各自的网板实现水平扩张,连接网板  相似文献   

2.
围网底环纲张力的测试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崔建章  陆赤 《水产学报》1984,8(4):339-342
底环纲是有环围网的收缔纲索,在国内机轮围网的操作中,依靠近百条这样的绳索,将括纲的收括力传递给下纲,以封闭网具底部,围住鱼群。掌握它的张力值不但可为设计围网的收缔部分提供依据,而且可通过它的张力变化,间接地了解网具受力变化情况。我们于1982年9月实测了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一顶围网底环纲的张力以及各受力时刻下纲的下降深度。了解了底环纲张力值及其变化的初步规律。  相似文献   

3.
双联式虾拖网特点的初步分析及其在我省引用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联式虾拖网(Twin trawls)是指用浮箱式网板(Dummy door)或撬板(Sled)将两张相同规格的拖网渔具“并联”起来,由三条曳纲(尾拖式,每船拖一套)或三条手纲连接后用单曳纲(舷拖式,每舷各拖一套)拖曳的专业捕虾工具。由于它与传统的单网式网板虾拖网相比,能较大幅度地减少渔具阻力,扩大网具规格,增加单位时间的扫海面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南极磷虾拖网系统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于 2020 年 1—4 月随“龙发”轮在南极 48.2 亚区(45°W~48°W, 60°S~61°S)进行海上试验, 采集了拖速、曳纲长度、曳纲张力、网具和网板深度等信息, 分析了投放和收绞曳纲的速率对拖网渔具的动态特性影响规律, 以及在稳定拖曳状态下拖速和曳纲长度与网口高度、曳纲张力、网位的关系。结果表明: (1) 放网阶段平均拖速为(2.96±0.36) kn, 收网阶段平均拖速为(1.35±0.26) kn; (2) 网具自然沉降阶段曳纲投放速率为(54.1±5.9) m/min, 起网阶段曳纲收绞速率为(47.15±7.02) m/min; (3) 随着投放速率的增大, 曳纲张力逐渐减小, 网口高度增加; 投放速率与网位下沉速率成正比; (4) 收绞速率与曳纲张力呈负相关关系, 网具上调阶段的曳纲张力要比起网阶段的曳纲张力大。随着收绞速率的增加, 网口高度增加; (5) 稳定拖曳过程中, 拖速和曳纲长度对网口高度均产生显著影响(P<0.01), 随着拖速和曳纲长度的增加, 网口高度减小; (6) 在自然沉降阶段, 当投放速率过大, 网板带动网具急速下沉, 网板会出现“超调”现象。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南极磷虾拖网网位的有效调整, 提高拖网瞄准捕捞效率, 还可为验证中层拖网性能的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立式曲面V型网板在拖网系统中的力学配合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知网板对拖网系统力学配合计算的影响,本文运用网板平衡方程结合钢索张力方程,建立拖网系统力学配合计算模型,并选取一款广泛使用的立式曲面V型网板及其相应的中层拖网,将网板水动力性能水槽实验数据,结合“龙腾”号的拖网及拖船实测数据带入力学模型,从翼端处的张力起始,逐步计算及分析手纲、网板、曳纲的受力情况,得到网板工作冲角、曳纲长度及张力、拖网翼端深度等拖网系统参数值。对网板各参数对拖网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分析证明:冲角、曳纲长度和翼端深度随拖曳速度增加而减小;翼端深度及曳纲张力随曳纲连接点Z坐标的增加呈指数增长,随手纲连接点Z坐标增加呈线性减小;通过调节曳纲连接点Z坐标在0.1m-0.6m范围内,可控制工作冲角在17.77°-18.55°之间,翼端深度在124.3m-192.3m之间,曳纲张力在40210N-42219N之间变化;通过调节手纲连接点Z坐标在-0.4m--0.05m范围内,可控制工作冲角在16.54°-19.85°之间,翼端深度在75.9m-679.5m之间,曳纲张力在39533.5N-57933N之间变化;减少网板在水中质量,可减小拖船功率负荷,更适合在浅层作业;减小网板面积,可降低网板工作冲角,同时减小拖船功率负荷,更适合在稍深的水层作业。本文总结了网板参数的配合计算规律并建立了估算公式,为网板的合理使用和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大网即大拉网,属定所渔业地曳网类,这种网具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渔业规模依网具大小而不同,战前以河北省昌黎县沿海的作业规模较大,抗战后渐趋没落。考大拉网的历史是相当古老的,可以认为这种作业是以后发展船拖网和围网作业的基础。据清末沈同芳《渔业历史》的记载,称:“(四合)网俗称黑网,以粗布拼成(所谓粗布可能即板子网布——作者注),横长数百丈,宽八尺。上用粗麻绳为纲,间一尺有杉木方浮一块,四寸见方,夹于纲绳与网之间。下脚坠以砖石。  相似文献   

7.
拖网在曳行中,网内各处和拖网附近的流态与网具的工作情况有密切关系。但是,拖网是由网衣、纲索及其属具构成的柔性体,所以测试拖网区域的流速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8.
拖网在曳行中,网内各处和拖网附近的流态与网具的工作情况有密切关系。但是,拖网是由网衣、纲索及其属具构成的柔性体,所以测试拖网区域的流速存在一定困难。 1982年和1983年,我们曾在山东省临朐县天然水渠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海洋机动渔船大量发展,捕捞强度空前加夫,特别是以拖网为主的单一作业方式,使传统的底层经济鱼类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故提倡围网、流网轮作,扶植恢复传统的流网和钓渔业。钓渔业包括延绳钓、手钓或曳绳钓,竿钓。钓渔业的渔船、渔具和捕捞机械装备的投资比同等规模的网渔业少,并可到网具不能进行捕捞的渔场进行作业。加之钓鱼很少损害幼鱼,对非集群的另散鱼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海洋学院研制了一船拖三口网的捕虾系统,它主要由三口网具、二块网板和二块撬板组成。渔船的两舷各有一根支架伸出舷外。支架的顶端装有滑轮。两根曳纲分别通过两个滑轮后,再各分出两对手纲。两对手纲共拖带三口网具,其中左右两  相似文献   

11.
拖网渔具重还是轻,是拖网渔具渔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志之一。渔船拖网时的负荷总重,是由曳纲、网型结构、底纲等构成的。拖网作业时必须做到“稳定、匀速、徐行”,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捕捞效果。如果网具拖行中摇摆不定,很少附泥磨损,或磨损不匀,或时快时慢,或磨损过重吃泥过多,都是拖网渔法的大“忌”。所谓“稳定”,也是相对和有限度的,过稳就转为笨重,拖速就会减慢,附泥就会过多,网具就会过度磨损。  相似文献   

12.
<正> 凡渔船,单一地进行各种拖网捕鱼,叫单拖。为了使被拖的网的网口能够达到水平方向张开,在船与网之间的曳纲上必须装有网板。网板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捕鱼效果,所以不少国家比较重视网板性能的研究,除传统的网板形式外,目前已出现了不少改进的新设计的网板形式。形形式式的网板设计,主要考虑如下各种性能:1.扩张性。是衡量网板优劣的基本指标。好的网板既对网口具有良好的扩张性能,又能节约拖曳功率。但要防止一味追求,要注意到网板扩张力、效率与网具相匹配。2.触底性,拖网时,因网板接触海底,会击起  相似文献   

13.
马名玄 《海洋渔业》1992,14(5):216-218
<正> 沉子纲是底拖网具的主要构件之一,其作用是维持网形正常展开,保证底拖网迅速沉降,同时在底拖曳作业时,能紧贴海底移动,不被勾进,或嵌入泥沙里,并承受网具阻力。底拖网沉子纲的扎制方式与材料,根据作业的渔场底质和捕捞对象,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比利时专家Marelec发明了一种用微处理机控制的桁拖网曳纲拉力系统,它能随时了解曳纲所受的张力和海底障碍物等情况,以保证桁拖网渔船的作业安全,减少网具的损坏。  相似文献   

15.
日本关于底曳对拖网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日本以西底曳对拖网“曳纲长度”的见解,以及渔船马力和网具大小的关系等,作一大致的说明;并将在实验水槽(宽5米×长100米×高1.5米)进行的模型网具试验时所拍摄的网具各型状的照片加以介绍说  相似文献   

16.
法国布伦市的一位网具专家研制了一种四网板巨型拖网渔具(见图)。它能够在浅水内以极高的速度拖捕底层和中上层鱼类如鲱鱼和斜竹筴鱼等。网具用四片式网衣编结。浮子纲通过两块铝制的浮网板水平扩展,沉子纲通过两块重型的椭圆型多能网板水平扩展。浮网板的面积小,只有1.5平方米,重110公斤。为了使浮网板在水中呈竖立状态以保证网板的水平扩张,两块浮网板的上部各系有2—3个11英寸浮子。椭圆型多能网板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7.
曳纲长度与网位水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拖网操作技术的改进,原来的底拖网网具巳不仅扑捞底层或近底层的鱼类,通过曳纲长度和浮沉力的调整,也可以捕获表层或近表层的鱼类。前些年的秋汛捕虾生产,一些机轮所采用的浮拖网就是底拖网通过曳纲长度和浮沉力配备的调整,把网具从底层提升到表层进行生产作业的。这种浮拖法早在70年代初期辽渔公司有些渔轮在捕起浮的青鱼等鱼类时曾采用过,有的船亦获得数十箱或数百箱的大网头,但仅是偶然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中型单拖网渔船拖力与渔具系统匹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建章 《水产学报》1993,17(4):289-296
中国有数十艘中型单拖渔船在大西洋中东部海域捕鱼,但对渔船拖力与网具,网板之间的匹配研究较少。作者经对三种不同型号渔船的测试,并同外国同类作业渔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网具,网板和纲索三者阻力的合理分配比例。同时提出确定渔具系统总阻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变位底拖网     
变位底拖网是在不改变现有机帆船双船底拖网网身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吊纲绳,侧空纲以及“G”型脱卸钩等装置。使拖网能在一定幅度内有效地调整网位,满足捕捞选择性要求,提高捕捞效果,在拖网捕捞技木方面为国内初次。生产实践证明,变位底拖网在捕捞带鱼,起到了保护资源的作用,既能提高渔获物质量,降低幼鱼的比例,又能减少网具消耗,减轻劳动强度,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凡渔船,单一地进行各种拖网捕鱼,叫单拖。为了使设拖的网的网口能够达到水平方向张开,在船与网之间的曳纲上必须装有网板。网板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捕鱼效果,所以不少国家比较重视网板性能的研究,除传统的网板形式外,目前已出现了不少改进的新设计的网板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