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产甘薯品种徐薯22三级高倍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利用甘薯的无性繁殖特性和薯蔓无限生长的能力,在2月初采用人工加温方法,使甘薯提早出苗,并通过温床、地膜覆盖栽培等途径,尽量多繁苗。充分利用5~10月有利薯块膨大的生长季节,尽量早插薯、多插薯,进行春薯、夏薯、秋薯的高产栽培,使甘薯良种的繁殖系数达到20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普薯32的最佳栽培密度和钾肥适宜施用量,设置栽培密度(D)和钾肥施用量(K)的交互试验,研究二者对普薯32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其中D1、D2、D3分别为40 500、45 000、49 500株·hm-2,K1、K2、K3、K4分别为0、90、180、270 kg·hm-2。结果表明:相同栽培密度下,甘薯分枝数、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单株薯重、鲜薯产量、薯干产量、茎蔓产量均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T/R值则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增施钾肥可促进甘薯茎叶生长、提高薯块产量。相同钾肥水平下,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甘薯分枝数和最长蔓长减少、大中薯率和单株薯重降低,单株结薯数、鲜薯产量、薯干产量、茎蔓产量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高密度条件下,增加钾肥用量并不能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不能提高甘薯生产效益,反而会增加肥料成本。综上,本研究推荐大田县普薯32合理的栽培密度和钾肥施用组合为D3K3处理,即栽培密度为49 500株·hm-2、钾肥(K2O)施用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3.
短蔓黑杂薯由美国航天育种中心培育而成,由于其多彩高产、营养丰富、口感较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向世界推荐推广种植。此薯通过母本美国短蔓紫薯和父本豫薯13选育而成,打破黑薯产量低不适应种植的模式,是21世纪的鲜食保键主栽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4.
泉州市农科所(邮编:362212,电话:0595-85989610)选育的甘薯新品种"泉薯76",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该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结薯3~5个,薯块纺锤形,薯皮、薯肉均为黄色。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福建30个甘薯杂交品种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除蔓粗外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均较大(达20%以上),都具有较高的育种选择潜力,并测定和分析遗传力与表型选择的关系,通过遗传相关、逐步回归和遗传通径分析,初步提出了福建省甘薯杂交品种高产优良基因型的表现是:单株分枝和单株结薯数较多,茎叶生长适量,绿叶重较高而不过量,蔓粗细和蔓长短,以及节间长度中等。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从福清市引进天丰1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经3年试验示范,在我县平均产量3965.2kg/667m2,比金山57增产44.65%。该品种产量高、抗逆性强、食用品质佳等,现总结一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生产提供依据:1主要性状表现通过观察天丰1号甘薯株型是中蔓半直立,单株结薯4-8个,薯块纺缍形,薯皮红色,薯肉黄红色。食味品质软甜。抗蔓割病,薯块耐贮藏,该种属早熟甘薯品种,根据栽培观察全生育期约  相似文献   

7.
一、黑薯王一号 该品种是中科院甘薯所最新从国外引进的高产优质多元素黑薯新品种,蔓长100~130厘米,结薯早而集中,薯形长纺锤形.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地膜覆盖栽培对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和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鲜重、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615元,为崇左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普薯32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当地甘薯蔓长、产量低、生育期长、薯形不够美观等缺点,助力食用型甘薯产业发展,开展鲜食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以桂紫薯为母本,以心香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甘薯新品种防薯9号,经2014年广西区甘薯新品种筛选试验表明:品种结薯早,生育期短,蔓短,鲜薯产量高,干物率高达30.6%,食味品质好,鲜薯和鲜食商品性好,是比较理想的鲜食型和加工型紫色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高产优质蔬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自然开花自交结实 ,温室严格筛选实生苗 ,田间观察和室内鉴定无性系培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百薯 1号 ,具有株型半直立 ,分枝多 ,茎蔓短 ,无绒毛 ,花蕾多 ,茎尖产量高 ,食味优良等特点 ,是一个典型的高产优质蔬菜型甘薯新品种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极具开发价值。同时 ,该品种薯形好 ,薯肉淡黄色 ,粗纤维少 ,适宜蒸煮熟食 ,气生根少 ,耐水肥 ,适合高水肥栽培 ,夏栽每公顷可产鲜薯 45 0 0 0~ 60 0 0 0kg。  相似文献   

11.
<正>徐薯32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甘薯品种。其生长势中等,分枝多;结薯早,整齐而集中,单株结薯3~5个;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黄色。市场前景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抗旱、耐瘠、高产、稳产的优点。徐薯32是优质食用及淀粉加工兼用型甘薯品种,其蔓短、分枝多,适宜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2.
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在长期栽培过程中感染了病毒病,已成为影响甘薯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甘薯脱毒栽培,是有效的克服措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1 材料与方法 参试品种有岩薯5号、金山57、7-3等脱毒与非脱毒种苗共6个处理.薯苗由龙岩市农科所提供,于7月11日扦插,11月13日收获,大田生长期125 d.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66.7 m2,另设挖根考种小区,四周设保护行1畦.扦插后分别于第60 d、90 d、120 d挖根考种,考查单株蔓长、蔓重、结薯数、薯块重.  相似文献   

13.
北方甘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个甘薯品种(系)的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在相关性分析中,鲜薯产量与干率、淀粉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中薯率显著正相关,与小薯率显著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呈显著正相关。淀粉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和淀粉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在关联度分析中,单株茎叶重、大中薯率、单株结薯数、结薯集中性、茎粗和整齐度对鲜薯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茎粗、大中薯率、蔓长、单株结薯数、淀粉率和干率对薯干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而淀粉率、干率、蔓长、茎粗、单株茎叶重和单株结薯数对淀粉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因此,北方甘薯在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方面,应该选择茎基部粗、蔓长较短、分枝数较少、薯块大小均匀、数量适中和大中薯率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作材料,研究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及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及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9 225元/hm2。  相似文献   

15.
烟薯套种甘薯品种筛选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烟薯套种的甘薯品种。[方法]于2014和2015年连续2年分别在不同烟区进行烟薯套种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的筛选评价试验,筛选适宜烟薯套种的甘薯品种。[结果]所有甘薯品种在烟薯套种情况下鲜薯产量均比纯作下减产,地上部蔓长增加,分枝数减少,地下部结薯数减少。[结论]结合2年鲜薯产量和蔓长的变化情况,筛选出苏薯9号、商薯19、徐薯32、广薯87共4个甘薯品种最适宜烟薯套种。  相似文献   

16.
脱毒甘薯是用种蔓茎尖,通过脱毒组织培养技术,经过选育而成新品种,可以防治甘薯病毒病,恢复原有品种的优良种性,使其生长性增强,结薯早、膨大快、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7.
翻藤(蔓)是甘薯栽培管理上遗留下来的习惯,即每当高温雨季、茎叶徒长时,常采用翻蔓借以控秧促薯。有人认为,翻蔓能防止茎节上生不定根或结小薯,减少养分消耗,以利养分向块根运输等。大量试验证明,甘薯翻蔓可导致减产,翻蔓次数越多,减产越严重,一般可减产10-20%。翻蔓减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该新品种(系)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秦薯四号之后选育的,脱毒短蔓高产优质,耐贮性极为突出的甘薯新品种(系)。综合性状均优于秦薯四号,其特点:结薯早,宜春夏栽培。“秦秀2000”茎蔓一般长60厘米(秦薯四号为100厘米),不易旺长,不需翻蔓提蔓,耐水肥;“秦秀2000”春薯产量一般在5000千克以上(秦薯四号为3000千克左右),夏薯亩产为3000千克以上(秦薯四号为2000千克  相似文献   

19.
新型土壤调理剂在甘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区小区随机排列法,进行甘薯施用土壤调理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甘薯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加深耕层、降低耕层土壤紧实度,能增加甘薯主蔓长度、主蔓分枝数、结薯块数和薯块重量,提高产量;同时改善甘薯品质,提高糖分含量、出淀粉率、出干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甘薯平衡施肥与施用钾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豫西半干旱区,采用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甘薯产量达到28 666.67 kg/hm^2。1 kg K2O可使甘薯增产7.07-26.26 kg。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有机肥7.5 t/hm^2的基础上,施K2O以375 kg/hm^2为宜,可使商薯19增产195 133.34-9 233.34 kg/hm^2,增产率26.42%-47.51%。施K处理比不施K处理可使单株结薯数增加15.21%,最长蔓长缩短7.45%,分枝数增加36.80%,单株鲜薯重增加29.86%。增产原因是以增加单株鲜薯重为主,其次是增加分枝和单株结薯数。在施入适量有机肥和N、P肥基础上,高产、高效的K2O用量为37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