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4年上海市部分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开设“中国系列”课程,开始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景观手绘表现技法》以"学生为中心"、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施"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探讨了课程思政如何融入到传统教学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创新创业课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其思政元素有哪些,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植入该课程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学适应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从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和模块建设入手,提出了思政元素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切入点,构建思政模块课程体系,以期达到创新创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在食品化学课程中,学生学知识技能,更要学做人做事。要重视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才能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探索了在食品化学课程中发掘课程思政元素的途径,并梳理出了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课程思政切入点,力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育人功能与食品化学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充分融合,增强学生的民生意识、法治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坚定作为食品专业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高校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类课程不仅要注重外交学专业知识传授和外交70余年历程梳理,更要着力凸显其思政价值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要着眼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总布局,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强化中国外交史学话语体系的主导地位,与时俱进充实教学内容、挖掘育人资源,紧扣“00后”大学生新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上下真功夫,以期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此后,教育界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断深化,高校也围绕“三全育人”理念持续开展了多种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公安队伍的素质和公安事业的发展,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要求公安院校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警察职业道德。由于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全国公安院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大多是基于必修课开展的实践研究,例如“网络安全管理”“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大学英语”等课程。  相似文献   

7.
高校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类课程不仅要注重外交学专业知识传授和外交70余年历程梳理,更要着力凸显其思政价值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要着眼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总布局,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强化中国外交史学话语体系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效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才能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任务落到实处。为此,从文化目标、文化内容、文化载体、文化融入方法等4个方面,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一是明确将夯实文化底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目标。二是全面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重点,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三是科学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载体,充分发挥符号信息载体和活动载体等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积极引入互联网类新兴文化载体,推动传统文化载体的升级改造。四是正确把握文化理论灌输法、文化体验与实践法、文化环境熏陶法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融入方法,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地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课程建设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教学内容和目标建设,二是教育思想建设。课程教学既具有知识文化传承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肩负着思想政治教化功能。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落实“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重要指示精神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飞 《森林公安》2024,(1):35-38
<正>2023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向公安英烈的家人致以问候。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引起了公安院校师生的强烈反响,院校师生自觉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导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重要回信、弘扬英烈精神、铸牢忠诚警魂”等专题活动。什么是英烈精神?英烈精神对于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有何意义?如何把英烈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理论课中,“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是一门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理论课。因为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因此,要把这门理论课讲活,不使它变得枯燥无味,增强其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该门课程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应根据其特点灵活地进行教学。一、理论教学首先,突出重点,释疑难点,关注热点邓小平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是基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而总结出的市场与社会运转规律。“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在客观上面临着一定困难。只有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应变革,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才能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既要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更要传输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高度数学化的理论模型推导,缺少人文元素,尤其是缺少对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内容。为此,设计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方案,通过从经济思想史中提炼思政元素、从教学内容发掘思政元素、在教学方法中植入思政元素、在考核方式中体现思政元素4种具体途径,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培养家国情怀,使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知欲,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创新教学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为了更好地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年新课程方案,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多年来的教改实践,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以及考核方式等多个视角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的初步思路,即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要充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开放式教学途径,建立综合的考核方式,以更好地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和法律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缺乏整体规划、形式化和零碎化现象严重、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同质化、理论研究的前沿性和协同性不够,以及导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片面化、研究生的管理教育简单化等问题。为此,对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5个实施主体:高校各职能部门、研究生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党支部和研究生导师等,提出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理论建设、意识建设“五位一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思路,从而形成各部分内容既相互依存又各有侧重的思政教育有机生态系统,通过相互协同完成高校的育人目标。“五位一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实质内涵主要包括等以下5个方面:优化顶层设计,从目标、制度到队伍和平台全方位布局思政育人,统一规划,多方协调,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为载体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优化结构布局,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改进班级组建形式,强化研究生管理,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导师责任制,明确导师责权,健全激励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纳入奖励、评优、职称评定等评审体系,切实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思想政...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使命,要求知识传授结合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针对近几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学习效果差的现状,《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团队积极展开教学探索,以该课程为平台,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提高信息化手段,课程成功入选"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推动了专业基础课与思想政治课的同向同行,提升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力,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育人与育才为一体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林业遥感”课程作为高等林业院校林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特色课程,担负着专业知识传授以及地学和林学价值启迪的重任,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林业遥感”课程开展了在专业教学实践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探索。一是加强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建立“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机制,完善师资队伍内部的思想政治学习交流制度,健全校、院、系3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督导与评估体系和相应的信息反馈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从哲学思维、专业理论和技术发展历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等角度深入挖掘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生态素养培养的育人元素,构建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知识体系。三是兼顾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创新方法,综合采用案例式、启发式、专题式、讨论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四是以思政育人理念为指导,对教师考核和课...  相似文献   

17.
肖霞 《林产工业》2019,46(8):I0012-I0012
理论是实践的前提条件,实践是检验理论的重要途径。因而,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都是高校思政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为避免传统思政课上理论知识“满堂灌”、主客体颠倒、脱离现实等问题,应及时将视角转向创新实践教学的研究中来。为此,张云阁、贺尧夫教授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就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路径方法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建设问题,为创新实践教学提供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了搞好“概论”课的教学,有效推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整体把握”和“方法创新”两大原则,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林业德育教学着力抓好“两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高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如何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在大学里培养造就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应切实做到以下方面:一、必须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两课”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应紧紧围绕邓小平理论这个中心,真正让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如《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在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和体系的同时,要重点突出邓小平理论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将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并通过“隐性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全方位发展理念。“植物发育生物学”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其对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自然科学课程特点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中的楔入点和实施路径,并构建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将“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建设成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成合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学人才。将“课程思政”理念融于“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师德、专业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