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影响较大,其故障的快速查找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一线运维人员的难题。传统的做法是拉路判断,但是此方法要对相关线路停电,会严重降低供电可靠性。笔者现结合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对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由装置本身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程序共同实现(查找接地)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配电网运行检修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用户对电量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容量也随之扩大,枢纽变电站的规模也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流经枢纽变电站的不对称短路电流也愈来愈大,因此,要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可靠运行,维护系统的稳定运行,我们不仅要强调降低接地电阻,还要考虑地面电位分布问题.通常的接地网设计中,我们习惯于等间距的布置均压带,按照5 m,8 m,10 m,12 m等间距的布置网格状或条形接地网.由于端部和邻近效应,接地网边角处泄漏电流远大于中心处,使接地网电位分布很不均匀,边角网孔的电位差大大高于中心网孔的电位差,使得接地网的外围边角网孔成为最易发生事故的地方.本文结合实例,运用不等距接地网计算程序,阐述了接地网不等距分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接地运行,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技术、安全、经济性等多个方面。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三种: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前两种接地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后一种接地系统又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这种区分方法是根据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的大小划分的。  相似文献   

4.
直流电源系统是发电厂、变电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断路器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二次回路所需的操作电源。直流回路的好坏,直接影响发电厂、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而接地也是直流部分的最常见故障,危害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1接地故障的危害发电厂、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是一种常见且对电力系统危害较大的故障。直流系统接地,可能造成继电保护误  相似文献   

5.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是电网异常运行频率较高的一种故障现象。宁夏中卫电网存在部分变电站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增加了调度员接地选线的难度,部分调度员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根据经验来处理,因此加强调度员在这一方面的基础理论培训和打破常规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所发生的一次配网两点接地故障,利用继电保护装置所配置的简易故障录波功能进行分析,还原了小电流接地系统所发生的线路接地而引起变电站内站用变烧毁故障的整个过程,提出了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加装小电阻接地的必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接地故障,就会对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流系统接地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加大直流系统安全运行的管理力度和积极防范接地故障已经成为了研究人员的主要关注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类型,以及对接地故障的分析和处理,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多数变电站未装设接地选线装置,在发接地信号时需要人工进行判断。由于多种故障都会引发接地信号,所以运行人员一定要熟悉接地信号的判断与处理,不要误以为都是线路接地,按照接地故障处理,造成不必要的停电。以下就发接地信号的几种故障判断与处理,谈一下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接地系统设计对35kV地下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十分重要。该文介绍了接地系统设计方案,在人工接地网等间距和不等间距布置时,比较了接地网主要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中对接地装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变电所接地系统直接关系到变电所的正常运行,更涉及到人身与设备的安全。然而由于接地网设计考虑不全面、施工不精细、测试不准确等原因,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地网引起的事故,有的不仅烧毁了一次设备,而且还通过二次控制电缆窜入主控室,造成了事故扩大,故接地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1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概念在电压等级35 k 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非常小,甚至比正常的负荷电流还小,这样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可带故障运行1—2 h,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但这时非接地  相似文献   

12.
电力设备接地电阻取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A类电气装置的接地有效接地系统(含直接接地与低电阻接地)当与低压共用接地装置时,如110 kV及以上变电站R≤2000/Id,意思为当某设备绝缘损坏后,流过接地网的电流为Id时,地电位升高应小于2000 V。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国电力系统中,3-35kV供电系统大多采用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运行方式,这种不接地系统在运行中,当发生系统接地故障时,后台机只发出接地故障信号,不会造成跳闸,从而也不能切除故障点。运行经验证明,在阴雨天气时,系统往往会发生间歇性接地故障,引起未接地系统电压升高,这个电压有时升高到原额定电压的2-3倍,引起系统过电压,这个过  相似文献   

14.
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土壤的腐蚀可能使接地引线和导体变细甚至断裂,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造成事故扩大,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变电站直流系统是为站内操作、保护、灯光信号、照明和通信等提供可靠、稳定的不间断电源,使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检修工作人员掌握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接地故障和主要故障形式,进一步学习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搜索方法,从而准确地分析查找故障和快速消除故障。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常见情况及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6.
ig地网设计在在问回分析(1)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不能满足短路电流热稳定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电力系统容量增大,系统故障短路电流增大,而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有的仍保持原有水平标准,有的为简化设计,没有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某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三相短路电流为21050A  相似文献   

17.
直流系统对于保障变电站二次保护、智能终端等装置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是影响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后,应立即找出直流系统的接地点,并尽快消除,否则会产生严重影响主设备的正常运行。针对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危害和故障点的查找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韦明宁 《农村电工》2005,13(5):27-27
农村乡镇简易变电站均为终端变电站,设备较简单,设备主要有变压器、柱上油断路器、隔离开关或跌落式熔断器等。因其结构简单而且是无人值班变电站,没有系统的保护装置及接地信号装置,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变电站无法显示。我县简易35kV变电站有13座,通过技术改造,安装了10kV线路接地故障信号装置,大大缩短了排除故障的时间。现介绍给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1接地的危害我国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非直接接地电力网。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仅相电压发生畸变,中性点位移,而线电压不变,用户可继续工作,允许短期(不超过两小时)带接地点运行。因此我国农网35kV变电站普遍采用的检测接地故障的方法是利用母线绝缘监察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电力系统的接地处理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 ,电抗接地 ,低阻接地 ,高阻接地 ,谐振接地 (又称消弧线圈接地 )和不接地。前三种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后三种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我国 3~ 6 6 k 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并不破坏系统电压的对称性 ,且故障电流值较小 ,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 ,系统可运行 1~ 2 h。但长期运行 ,由于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 3倍 ,可能引起绝缘的薄弱环节被击穿 ,发展成为相间短路 ,使事故扩大 ,影响用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