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蔬菜保护地生产是指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阳畦、地膜覆盖等设施进行蔬菜生产。保护地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如下:搞好元公害蔬菜,要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首先是生产蔬菜的立地环境要达到无污染的标准,即生产基地,大棚内的水、气、土中的有害物质低于国家允许的标准;其次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自然生物资源,合理使用各种生产管理技术措施,降低化肥、农药消耗,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和“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有机化学物质。把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和生物防治放在综合防治工作的首位,化学防治作为突破手段,建立良好的蔬菜生产小环境,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用较少的投入,把病虫的为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取得无公害的产品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及时、安全、有效地防治病虫危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在具备良好的产地环境和合理使用各种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坚持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杜绝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把病虫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生产出高产、优质、安全的无公害产品。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介绍了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把蔬菜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  相似文献   

4.
栽培无公害蔬菜应选用哪些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无公害蔬菜应选用哪些农药要生产无公害蔬菜,首先要以农业措施预防病虫害为基础,优先使用生物防治措施,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其次是有选择性地选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把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把蔬菜中农药残留量控制在规定标准以下。下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农业综合防治、生态防治、无公害蔬菜生产使用农药准则以及生产使用农药注意事项4个方面阐述了控制农业生产的外源污染和农业自身污染,以及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正在大力推广。发展无公害蔬菜,重点是就是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基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即把好生产基地选择与改善,种植过程无害化,蔬菜残留毒物检测“三关”,抓好产地环境、品种选用、培育壮苗、健身栽培、病虫防治、质量检测“六大环节”。  相似文献   

9.
一、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主要蔬菜害虫的防治原则 菜田是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因此,蔬菜害虫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应充分考虑其综合效益。所以,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蔬菜害虫的防治,应从蔬菜生态区整体出发,兼顾其它病虫害,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及其它无公害防治技术,必要时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选择对生物调控影响小,对环境和蔬菜污染最轻的施药技术,协调运用多种控制手段,把疏菜害虫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最大限度地减轻化学农药对蔬菜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于璐 《河南农业》2014,(19):23-23
<正>防治蔬菜病虫害应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气候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降至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一、农业技术防治农业防治是无公害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采用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11.
正发展无公害蔬菜就是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基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要把好"三关",抓好"六大环节"。无公害蔬菜是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蔬菜,并且,蔬菜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它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法定允许限量之内,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1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发展无公害蔬菜,重点是把好生产基地选择与改善、种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我市菜田面积不断增加,蔬菜生产相对集中,特别是保护地栽培面积扩大,重茬、连作多,为病虫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加之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病虫抗性增大,害虫天敌被大量杀伤,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使病虫为害更加猖獗,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相应增多,致使蔬菜上农药残留也越来越高,不仅污染了环境,也影响了人民身体健康.为了在大面积推广应用蔬菜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保证蔬菜高产、优质、低成本、少残毒、无公害,现将保护地蔬菜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无公害蔬菜是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蔬菜。在实际操作中发展无公害蔬菜,就是要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种植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一、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发展无公害蔬菜,重点是把好生产基地选择与改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综合防治为主,农药防治为辅。在农药防治上,优先使用生物农药,科学合理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把病虫害控制在安全指标之内,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危害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要求既要把病虫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又要做到农药残留符合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采用黄板诱集法 ,对长春市郊保护地蔬菜中的美洲斑潜蝇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美洲斑潜蝇属于集聚分布 ,在长春市郊每年可发生 10多代 ,春、秋两季为发生高峰 ,世代重叠 ,嗜食瓜类、茄科和豆科蔬菜 ,冬季日光温室是主要虫源。建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大力推广应用黄板诱杀和防虫网阻隔技术 ,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的自然种群 ,辅之无公害的选择性杀虫剂综合防治体系 ,才能将美洲斑潜蝇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确保生产绿色食品蔬菜  相似文献   

17.
在冬春季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必须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来进行,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物理及化学等防治手段,控制病虫害的危害。一、农业防治1.清园、晒土及土壤消毒种植蔬菜之前清洁保护地前茬植物残体及杂草,消灭枯枝落叶及杂草上的病菌和虫卵,通过日光暴晒消灭土壤中的虫卵。作好保护地土壤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主要是指蔬菜产品要达到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量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能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它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允许标准;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一般在432mg/kg以下;三是“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我国自1993年由农业部组织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研究应用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技术操作规  相似文献   

19.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蔬菜就是清洁、鲜嫩、有毒有害的物质含量低于人体安全食用标准的蔬菜。而无公害蔬菜生产,主要是应用微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的使用及无土栽培。发展无公害生产是目前我市蔬菜工作的重点,也是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趋势。要把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从生产技术方面的工作拓展到依法行政的领域,使放心菜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李志 《河北农业》2004,(10):14-15
根据我国绿色食品AA制的生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准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化肥、农药、激素)”,但这种标准的生产一般不易做到。目前我国推广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只能达到A级水平,既允许限量使用某些化肥、低毒农药和激素等,蔬菜体内的有毒残留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这就要求在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中要做到农药的严格控制,科学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