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是河南省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00万hm2,其面积、单产、总产、出口创汇额均居各种油料作物(包括大豆)之首,成为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农作物,第二大秋作物.近20年来,河南省花生科技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花生育种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为生产提供40多个优良品种,进行了六次全省范围大规模的品种更新,使花生生产区的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促进了全省花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赵平  聂红民 《中国种业》2011,(12):55-56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又是我国加入WTO后为数不多的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净出口创汇大宗农产品之一。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已达100万hm2,其面积、单产、总产、出口创汇额均居各油料作物(包括大豆)之首。近年来,河南省花生生产呈现出以下两个突出特点:(1)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复种指数的提高,一年两熟制的麦套夏播花生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是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100hm^2,其面积、单产、总产、出口创汇额均居各油料作物(包括大豆)之首,成为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农作物,第二大秋作物。近20a来,世界花生油用量一直在减少,食用量在不断增加,今后花生生产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榨油,而更多是为了获得高蛋白的营养食品,将以油田为主逐步向食用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花生生产与科技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100hm2,,其面积、单产、总产、出口创汇额均居各油料作物(包括大豆)之首,成为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农作物,第二大秋作物.近20 a来,世界花生油用量一直在减少,食用量在不断增加,今后花生生产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榨油,而更多是为了获得高蛋白的营养食品,将以油用为主逐步向食用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是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hm~2左右,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增加,连作情况更加突出.病害的防治工作更加重要。在河南省花生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青枯病、网斑病和焦斑病等。1花生主要病害的发生时期及症状1.1花生叶斑病  相似文献   

6.
花生是山东省邹城市的主要经济和油料作物。邹城市花生栽培主要以春种地膜覆盖为主,占花生种植面积的95%以上,播种期一般在4月下旬,9月下旬或10月初收获。花生收获后,地闲好长一段时间,等来年种植甘薯或其他作物,这样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土地经济效益处于常年徘徊状态,农民收入不高。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邹城市的第三大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年平均播种面积在20万亩左右,是邹城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也是邹城市东部镇街重要的经济作物。然而近年来,随着花生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蛴螬为害日趋严重,2007—2008年为害面积高达85%以上,为害严重地块花生减产50%以上。2009年,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协同市农业局植保站,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使花生蛴螬为害程度大幅度降低。现将邹城市花生蛴螬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浅谈推进河南省花生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河南省的第一大油料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持续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猛增到984.8万公顷,总产量335.9万吨,为1978年的15.1倍,占全国总产量的23.27%,属全国第二位,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河南是花生生产大省.花生种植面积居我国各省份之首,年总产居全国第2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下降.粮油争地矛盾日益突出.麦套夏播花生逐渐成为河南省花生产区的主要种植方式。因此.选育增产潜力大的早熟高产大果花生品种,以适应生产需求,是花生育种工作的当务之急。进入21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惠安县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8万hm2左右[1]。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生产上习惯连作、旱灾及病虫害等的影响,造成产量徘徊不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2]。因此,引进推广耐旱、抗病、高产的花生新品种已成为花生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2012年惠安县种  相似文献   

11.
据2000-200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花生油的年均产量为230万t,占国产植物油的25%,花生平均种植面积占5种主要油料作物面积的34%,但是总产量占5种油料作物总产的50%(不含大豆),花生无论从产量还是产油量均居油料作物首位。此外,花生不仅产量和出油率在传统油料作物中遥遥领先,而且营养丰富,又是耐旱作物,适应大面积推广种植,有利于  相似文献   

12.
我国花生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花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油料作物第2位,在世界油脂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花生同小麦、玉米、大豆、油菜一样,是世界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不同的是我国不是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的贸易大国,而是花生贸易大国。花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大宗农作物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近年来,在花生生产中有诸多因素影响到产量的提高,有些已成为制约花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花生产量的影响因素,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是促进花生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一、品种混杂退化1.原因  相似文献   

14.
1 现状 花生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第2位,而总产量1190万t,居第1位,约占油料总产的50%.辽宁省适宜花生生产,光照充足,病害少,特别是影响花生品质的黄曲霉显著低于其他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花生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是我国花生生产大省,常年种植面积1500万亩左右,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1/5,总量居第一位。近年来,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下降,粮油争地矛盾日益突出,夏播花生逐渐成为河南省花生的主要栽培方式。但是,应用于生产的花生品种大多表现为早熟不高产或高产不早熟。目前,育成的花生新品种多采用国内种质资源为亲本,由于遗传基础狭窄,后代分离类型较少,所以很难有大的突破。为此,针对花生育种及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选02—3作为亲本之一与国内高产品种进行有性杂交,  相似文献   

16.
花生根腐病、茎腐病的发生与无害化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旗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主要的花生种植区和集散地之一,花生常年种植面积在15万~20万亩。由于近年来连年种植花生,根腐病、茎腐病等土传病害成为常见病害,这两种病害不仅发生普遍,  相似文献   

17.
在众多农作物中,花生作物的存在不容忽视,具有超高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种植,而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是河南省。想要保障花生作物的高产优质,必须对栽培技术作出提升与革新,重点从3个方面探析了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8.
花生是福建省惠安县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8 000hm2.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生产上习惯连作、旱灾及病虫害等原因影响,造成产量增长缓慢,经济效益难提高.因此,引进推广耐旱、抗病、高产的花生新品种已成为花生生产上要解决的问题.2012年,福建省惠安县种子管理站根据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泉州综合试验站)安排,引进6个花生新品种进行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主要油料作物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针对安徽省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籽、花生、芝麻)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油菜籽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很高,但其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其单产不高,主要依靠规模来保持优势,需要通过种植油料作物新品种、改进油料作物栽培技术等提高其单产;花生具有效率比较优势,但花生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低,应该通过适当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来提高综合比较优势。芝麻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提出提高安徽省主要油料作物比较优势的具体措施为推广油料作物新品种和优质的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油料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各种相关补贴项目的落实、积极推进油料作物产业化经营,实现产销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花生是我县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自1999年以来,我县连续五年花生种植面积保持在20万亩左右,且仍在稳步发展。随着我县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花生生产成为我县农业的一个特色,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花生的商品率高,综合加工利用渠道多,且增值明显,产业链条易连接和延伸,十分有利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