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的高校师德建设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转型和对"知性德育"的反思与批判,高校师德建设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教师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需要关注教师在职场中的道德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重新认识高校师德建设创新的深刻背景,剖析高校教师群体独特的文化追求和职业压力,要从教师发展、机制构建、文化培育等多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实现高校师德建设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教师在职不安心、个别教师在职不尽心、高校人才教育功能弱化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足等四种表现。高校师德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高校扩建扩招导致师德建设进程相对滞后、高校职能在新形势下的难免"副产品"、信息化社会对师德提出的更高要求和一切向钱看的义利观对师德具有"腐蚀性"等四个方面。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本文认为应该采取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训练、要创造有利于师德修养的良好氛围和要推动建设全民尊师重教的大环境等三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加强中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的当务之急。加强高校中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外在教育与内在修养 相结合,道德要求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政策导向与制度保证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优化环境和培养使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包括教师业务能力建设,教师职业精神培养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主要存在着治学不够严谨、学术风气不够端正,敬业精神不足、功利思想抬头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大力开展师德教育,不断强化职业精神,切实加强教师培养,努力做好教师管理.  相似文献   

5.
曹喜龙  王舵 《甘肃农业》2005,(12):202-202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业务水平,还要有高尚的从业道德,加强师德建设对于整个教育事业将意义深远。探讨师德建设,要从师德的实施者自身做起,强化制度建设,提高对师德的认识达到促进师德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论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良好师德不仅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高校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是切实推进师德建设的基础,也为高校教师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根基。鉴于此,对我国目前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可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成长需要和高校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社会职业道德风貌是文化强国的主要体现,大学教师师德水平对整个社会职业道德建设起示范作用。中国作为具有尊师重道传统的文明古国,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建成当代大学教师师德新貌。对此,结合传统儒家文化,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3个方面论述大学教师师德的时代内涵。旨在解读当代大学教师师德,建设需传承的传统精神,丰富大学老师师德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一种内在修养,属于道德范畴,仅仅依靠外在的规范、制度硬性制约和教师评价体系软性引导,仍然是有欠缺的。将师德师风建设置于人文视域中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人文视域,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大学人文氛围营造等多重路径对师德师风建设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的多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道德直接起着教育工具的作用,只有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教育和引导学生以德修身,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必须以道德自律为条件;必须以制度规范为保证。  相似文献   

10.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进高校“以德治校”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学校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该着力从高校道德建设上加以落实,具体体现在对官德、师德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机统一上。  相似文献   

11.
12.
13.
现阶段学术界就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深度探讨,认为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主要体现于学科功能、教学实践等方面。本文认为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主要集中在培养大学生语文能力等方面。大学语文教学任务是多元化的,必须将语言学、文学、写作学等学科知识、原理进行有选择的整合,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本文试对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实践精神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15.
16.
指出了校风建设的意义和原则,提出了建设良好的学生学风、教师教风和工作作风的要求、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提升综合国力和民族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大学生自觉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加强高等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章认为高等农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是高等农业院校的区域化和地方化,对高等农业院校区域化和地方化的内函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其必然性,并就近期和远期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区域化和地方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心里装着全县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我们从这句话中,看到了焦裕禄同志践行的"以民为本"和"为民服务"的强烈的公仆意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好新形势下,应该继续学习焦裕禄精神,强化公仆意识。本文从两大方面——贯彻民本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浅论了强化公仆意识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和谐精神是实现社会和谐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培育和谐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人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