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19,(21):188-189
利用观测数据、卫星云图及雷达资料,对2019年5月26—27日盘锦市局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高空槽、地面气旋和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低空和超低空急流在辽宁中东部建立并加强,将海上水汽向北输送,形成明显降水的天气形势,使得盘锦市出现局地暴雨。  相似文献   

2.
3.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和物理量场资料,从环流背景、中尺度特征分析、卫星云图雷达、物理量诊断等方面,对2011年6月13—14日荆州市出现的一次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通过这次分析发现,持续性强降雨期间荆州市上空呈现深厚湿层、低空急流维持、低空切变稳定少动的特征,为以后预报以持续性强降雨过程为主的天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左翼后旗2010年7月20日暴雨天气过程个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欧洲数值预报、日本传真图、T213数值预报及卫星云图等资料对科尔沁左翼后旗2010年7月20日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副热带高压北上、850hPa低空急流是这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利用数值预报产品,结合预报经验综合分析,逐步探索数值预报产品与日本传真图相互配合的使用方法,从而积累经验,提高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5.
寇思聪  宋长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43-16845
受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2010年8月26~29日本溪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具有降水时间长、强度大、不断出现局地短历时强降水等特点,利用常规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雷达产品资料等对此次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次过程中副高位置的变化对预报降水起止时间、降水加强时间及降水落区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通化市2015年8月2—4日发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副高西侧稳定维持的风场切变是造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区区位于冷锋前暖锋后,有利于暖湿空气抬升。本次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黄海和渤海,副高西北侧建立强盛的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和潜在的不稳定能量。暴雨区处于高空急流辐散区,低空急流的左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形成了较强的上升运动。通化市西低东高的地形,低空急流受长白山脉的阻挡,加强了空气抬升作用。比湿≥12 g/kg可以很好地反映暴雨区的水汽条件,比湿≥14 g/kg时间与强降水产生时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温度露点差≤4℃表示有较好的水汽条件,湿层较厚,利于产生强降水。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MICAPS系统中提供的实况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14年6月18日夜间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配合500 h Pa层上切变所造成的,同时地面辐合线的触发及地形起到重要的诱发作用;暴雨形成前的高温天气、西南气流的持续及逐渐加强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层强对流为此次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资料和swan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8月3—4日锦州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数值预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8月3—4日锦州地区区域性暴雨受台风"达维"、副热带高压、高空槽3种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良好的水汽条件是此次台风暴雨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低空急流作为纽带,输送大量水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锦州暴雨产生提供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象探测资料、葵花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祥雨D型双极化天气雷达,对2019年7月中旬发生在陕西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加深东移,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和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合并,低槽携带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暴雨区交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基础环流条件;低涡切变与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重要天气系统;卫星云图显示,低槽云系中有不断生成的中小尺度系统,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大值区总是与大降水相对应,降水量级偏大主要与降水云系持续时间长有关系;祥雨D型双极化天气雷达反射率垂直切割(RCS)产品对降水预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卫星、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22年7月21日8:00至22日8:00甘南州出现的局地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在此次暴雨过程中,甘南州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潮湿不稳定环境中,副热带高压24 h内东退南压,冷空气迅速自青海东部至甘肃河西北部东移南下,冷暖空气在甘南州上空交绥,使甘南局部地区出现短时暴雨天气。针对本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预报重点是副高位置和强度的变化、下滑冷空气强度及移动速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红外云图资料,对2013年7月14—16日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的环流形势为典型的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相互作用的暴雨天气形势.系统垂直发展旺盛且坡度陡直,使得中低层影响系统始终处于上升运动区:地面气旋的辐合作用和辐合线的抬升作用是这次暴雨产生的触发机制;中低空急流的耦合配置为对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低空急流为这次暴雨天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南北长达数千公里带状云系上的对流云团强盛发展与暴雨落区时应很好、  相似文献   

12.
孟伟  张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62-1767,1830
针对东风带扰动影响西太副高短期异常东退的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给出以下事实:位于西太副高南侧的东风带扰动与西风带扰动接近同经度时,西太副高出现异常东退。10年的统计结果表明,此现象出现的频数很高。挑选典型个例进行合成分析表明:东风带扰动具有垂直尺度深厚,上暖下冷的特征,冷区贯穿对流层中低层;垂直运动与经向风的分布取决于周围环境场;东风带扰动与西风带扰动相向移动到同经度时,南北冷区打通,在纬向上形成暖-冷-暖的温度梯度,从而引发的经向风变化是导致西太副高异常东退的原因。用热力学方程对此温度梯度的形成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东风带扰动西侧与西风带扰动东侧的变温联接成的负变温带造成了该温度梯度;东风带扰动西侧负变温的形成主要来自温度平流项与绝热加热项的作用;西风槽东侧负变温主要来自绝热加热项与余差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25-26日呼伦贝尔市强降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对流天气是呼伦贝尔市夏季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中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最为常见。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降水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11年7月25日8:00时至26日8:00时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发生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南北向的低空急流将日本海和东海的暖湿空气带入该市,其次低空急流左侧强烈的风速和风向切边,有低压生成发展,并在流场上形成辐合,从而造成急流轴左侧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再次西风槽带来的干冷西北气流与之配合形成不稳定层结,为暴雨的出现提供了极有利的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14.
赵钢  杨瑞峰  陈彬  许长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60-11262,11399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区域自动气象站、新一代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09年7月8~9日发生在山东省区域性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处于低层大气涡度的强辐合区和垂直速度上升区,西北涡东移过程中切变线生成,地面倒槽向山东伸展,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加强了对流的发展;低空急流是主要的水汽输送通道,为暴雨产生提供了水汽条件。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  相似文献   

15.
对甘肃陇东2017 年2 月19-20 日强降雪天气成因分析得出,此次强降雪是在高空槽、冷锋、南支槽、西南急流等有利的天气系统影响下产生的,水汽通量散度、散度场等物理量变化对应降雪天气发生发展,引发该地区暴雪天气。  相似文献   

16.
陈晓红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16-1518
通过卫星云图、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动力条件分析了2007年7月7~8日临泉县迎仙气象观测站特大暴雨。结果表明:在有利的梅雨期环流背景下,由江淮切变线附近发生发展维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使迎仙站长达8 h持续处在-50℃东西向狭窄TBB低值带,云顶TBB梯度达2~3.5℃/km,导致安徽省日最大降水记录的特大暴雨发生。  相似文献   

17.
高艳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70-4772,477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美国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FY-2E气象卫星、加密自动站等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1年8月28 ~30日本溪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和副热带高压结合是此次过程的主导环流系统,副高减弱南撤是此次降水预报的关注重点,850 hPa切变线移动和冷暖性质是预报过程中的难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动力条件、热力条件较好,水汽条件不足,低空急流未形成,中尺度分析更加清晰地阐述了暴雨过程发展演变情况,为暴雨成因分析提供了更好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徐静  史瑞琴  何明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50-8252
通过分析2011年6月9~20日湖北省3次大范围暴雨过程的致灾因子、预报预警发布传播的有效途径和覆盖面以及气象服务对象的关注点、需求和服务效果等方面,总结气象服务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气象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春喜  景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64-1865,1870
通过对世行贷款在甘肃区实施的典型项目村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及不足之处,并在后续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等,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方面,对2016年8月23—24日青海省河南县出现的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探讨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在588 dagpm线副高控制范围内高湿高温状态下,冷暖空气的汇合以及切变辐合造成了此次对流不稳定;在具备充分水汽供应的条件下,垂直方向上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配置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对流旺盛、雷达强回波带过境的地方会造成强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