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29kg未经处理的玉米,储藏在不通风的小仓中;229kg玉米用8ppm虫螨磷处理,储藏在通风的小仓中。用赤拟谷盗和玉米象成虫以及印度谷螟的卵加以危害,以阐明通风对防治效果的影响。整个储藏期从10月15日到次年8月4日,两种储藏方式的度~日相差无几,但未通风储藏玉米的含水量要比通风的高.未通风储藏玉米中虫螨磷的降解要比通风的快得多。在这两种储藏方式中均未发现活虫。在含水量、虫蚀率和甲虫数目方面,未处理不通风储藏玉米,要比处理的通风储藏的多。印度谷螟的种群则没有多大变化。通风储藏可以减少害虫种群的水平,也减少了随之而…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择15%,10%水分的粳谷,采用四种储藏温度(15℃、20℃、25℃、常温),八种储藏形式(露天散装、露天包装、仓内散装、仓内包装密闭、磷化氢低剂量1g/m3、28/m3、对照)储藏三年.试验证明,粳谷品质的变化与储藏温度、储藏年限、储藏形式有关。低温15℃、准低温20℃条件下储藏,稻谷的品质变化效慢,储藏三年后,粳谷粘度12cst,脂肪酸值17mg/100g,品尝回归评分70分.30℃常温条件下包装稻谷储藏三年后,稻谷粘度6cst,脂肪酸20mg/100g,品尝回归评分68分.散装稻谷三年后,稻谷粘度4cst左右,脂肪酸25mg/100g,品尝回归评分65分左右.根据品质指标,初步得出各种储藏模谷的安全储藏期,15℃、20℃条件较谷可以储藏3年以上,常温条件包装稻谷可以储藏2~3年,散装稻谷可以储藏1.5~2年。  相似文献   

3.
中原地区入仓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原地区堆高5 m~6 m、入仓水分最高17.8%的玉米安全度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入仓控制开始,经过冬季低温储藏,春季气温回升15℃到以上时采用地上笼压入式通风、组合式多管通风系统压入式通风就仓干燥等技术,使玉米全仓平均水分降到14.0%以内,结合臭氧防霉、高浓度PH3熏蒸及排积热控仓温等措施,确保了高水分玉米的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原地区堆高5 m~6 m、入仓水分最高17.8%的玉米安全度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入仓控制开始,经过冬季低温储藏,春季气温回升15℃到以上时采用地上茏压入式通风、组合式多管通风系统压入式通风就仓干燥等技术,使玉米全仓平均水分降到14.0%以内,结合臭氧防霉、高浓度PH3熏蒸及排积热控仓温等措施,确保了高水分玉米的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5.
用磷化铝片对储藏在房式仓中的80t的散装小麦进行熏蒸。储藏小麦水分为11.5%,储藏平均温度为32℃,熏蒸期间用磷化氢检测管测定PH3浓度。采用1.5kg磷化铝片分成小包进行熏蒸,磷化氢浓度为2.7g/m^3,磷化氢最大为0.5mg/L。熏蒸9天平均CT值为70.7mg.h/L。用敏感和抗性品系的米象和谷蠹进行的生物试验表明,熏蒸后1个月所有成虫均死亡。然而,具有中度抗性的谷蠹幼虫,在熏蒸后仍能发  相似文献   

6.
通过锈赤扁谷盗的虫口变化和仓温空模模拟通风时间、仓房大小和纬度对储藏小麦中锈赤扁谷盗虫口密度的影响。在未通风的粮食中,预测锈赤扁谷盗在俄克拉阿马州储藏小麦中的密度比在堪萨斯和南达科他州的密度大得多,且在272.2t(1000蒲式尔)的粮食中其密度大于在81.6t(3000蒲式尔)的粮仓中的密度。自动通风(仓外气温在10℃低于粮温时风机启动比在11月开始人为通风抑制锈赤扁谷盗生长的效果好。在粮食收获期间就开始自动通风,其效果较到9月1日才开始通风要好。在俄克拉何马州采取收获时开始自动通风,是防止锈赤扁谷盗密度超过2头/kg…  相似文献   

7.
用磷化铝片对储藏在房式仓(仓容516m3)中的400t散装小麦进行熏蒸。储 不小麦水分为11.5%,储藏平均温度为29.3℃,小麦用PVC(厚度0.125mm)复盖。熏 蒸期间用磷化氢检测管测定PH3浓度。采用1.03kg磷化铝片(可释放0.34kg磷化氢) 分成小包进行熏蒸,磷化氢最高值为 1. 0mg/L。熏蒸 16天的 CT值为 213mg· h/L。用 敏感和抗性品系的米象和谷蠹进行生物试验表明.熏蒸1个月后所有的成虫都死亡;熏 蒸42天所有中度抗性的谷蠹没有发现F1代成虫出现.米象的印和蛹不能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8.
在仓内外,用信息素和大气(对照)对大谷蠹进行诱捕试验的研究。试验在美国进行。把林氏(Lindsren)捕器置于仓外,捕器内有大谷蠹引诱2号(T2)和T1与T2(1:1)的混合物,分别捕捉30次和26次.结果1:1混合物对大谷蠹成虫的捕捉效果要比单独使用Tl好得多。在仓内进行试验,平均温度为25℃,用林氏捕器进行为期8周的诱捕试验,捕  相似文献   

9.
和磷化名片对储藏在房式仓(仓容526m^3)中的400t散装小麦进行熏蒸。储藏小麦水分为11.5%,储藏平均温度为29.3℃,小麦用PVC(厚度0.125mm)复盖。熏是用磷化 检测管测定PH3浓度。采用1.03kg磷化铝片(可释放0.34kg磷化氢)分成小包进行熏炮,磷化氢最高值为1.0mg/L。熏在的CT值为214mg.h/L。用敏感和抗性吕系的米象和谷囊进行生物试验表明,熏上月后所月的成虫都死  相似文献   

10.
臭氧离子防霉杀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电离空气产生的臭氧离子进行了高水分粮的防霉试验和几种主要储粮害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当储藏环境空气中臭氧离子的浓度达到0.80-1.07g/m^3时,对平均水分含量分别为18.6%,18.7和18.7%的成品粮大米,原粮玉米的小麦均有显著防效果,延长了粮食的储藏期,对几种常见的储粮害虫玉米象,杂拟谷盗,仓潜,长角谷盗,米虱的成虫有一定的杀灭效果,但对赤拟谷盗和锯谷盗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储藏玉米实仓低氧防治储粮害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膜降氧机组在储藏4900 t玉米的高大平房仓开展低氧防治储粮害虫实仓试验,该仓气密性为-300 Pa半衰期为275.3 s±1.2 s,将粮仓氧气浓度降至2%,经过新收获玉米粮堆的自然降氧,使粮堆中氧气浓度一直维持在1%以下超过15 d,期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至3%~5.4%,散气后检查人为放置于粮堆内部的布袋试虫茏中的试虫死亡率,赤拟谷盗、锯谷盗、谷蠹、米象和玉米象的成虫100%死亡,杂拟谷盗成虫的死亡率为93.8%,通过粮堆取样检查,原发生在粮堆内的害虫基本全部死亡.培养30 d后检查各个布袋试虫笼,各虫笼均无活虫存在.因此,实仓试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低氧防治储粮害虫具有良好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GJ89型良虫陷阱检测器对钢板仓害虫物种分布组成及主要害虫书虱和螨类在不同储藏期各部位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4月仓库昆虫物种组成简单,为书虱和长角谷盗两种,分别占捕获总虫量的99.5%及0.5%;8月份仓库昆虫7种,主要种类是书虱和螨类,分别占捕儿总量的61.9%和38%,次要害虫种类有赤拟谷盗、长角谷盗、玉米象、谷蠹及花斑皮蠹。不同储藏期、不同粮层、不同方向害虫分布存在差异。调  相似文献   

13.
在15℃70%RH,20℃70%RH,25℃70%RH,30℃75%RH等四种储藏条件下,分别对水分为13.5%,14.0%,14.5%,15.0%左右的普通籼稻谷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室模拟试验,观察样品外观、气味等的变化,并对25℃,30℃样品每月取样一次,15℃,20℃的样品每两个月取样一次,对其水分、脂肪酸值、发芽率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30℃下,14.6%左右的偏高水分籼稻储存时间不宜超过2个月,14.0%以内籼稻谷储存时间可达3个月;25℃下,15.0%水分籼稻可保存8个月,14.5%水分籼稻可保存12个月;20℃下,15.0%水分籼稻可保存10个月,14.5%以内籼稻可保存一年;在15℃下,偏高水分籼稻可储存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14.
2.3幼虫试验幼虫期是虫子发育周期中的第二个阶段,经生态试验观察.不同虫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幼虫期各不相同,28℃时,米象、玉米象、谷合幼虫期为10d,拟谷盗为15d.32℃时,米象、玉米象、谷蠹为7d,拟谷盗为6~7d。经接种后的作品置于28℃或32℃养虫室(箱)内,当发现幼  相似文献   

15.
在稻谷粮仓内试验了带有昆虫信息素和食物引诱剂的诱捕器检测与控制锈赤扁谷盗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为:在平均粮温19℃以上时锈赤扁谷盗成虫可以活动并被诱捕器诱捕到;平均粮温21℃~22℃时采用取样筛检法未能检测出害虫时已有较多成虫被诱捕到。在较低粮温(23℃)下,同一天的早、中、晚三个时段诱捕器诱捕害虫的数量差异不明显。当粮温25℃下单个诱捕器诱捕锈赤扁谷盗成虫达30头以上时,取样筛检法的检测结果仍属于基本无虫粮等级。当取样筛检结果还处于一般虫粮等级时,单个诱捕器诱捕到的成虫数量即可达40头以上。采用具有昆虫信息素和食物引诱剂的诱捕器在温度升高时诱捕数量增多,对害虫种群控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臭氧杀虫除霉实仓试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浓度为100~120ppm的O3在房式仓中对储藏的稻谷进行墙角局部(约2m^2)杀虫和防霉试验,3天后玉米象全部被杀死,6天后谷蠹全部被杀死,10天后赤拟谷盗全部被杀死,同时粮食的上、中、下层的平均水分由处理前的14.6%降至11.5%。经过1天处理后。粮堆原有轻微霉味的部位气味明显消除;经对样品的带菌量、菌相检测,处理5天后的粮食霉菌带菌量由处理前的3000个/g下降为45个/g,储藏性霉菌也由多种典型真菌减少到只有2种,而且检出率明显下降:黄曲霉由6%降为2%,灰绿曲霉由10%降为4%,白曲霉、黑曲霉和青霉均下降为零。经对处理前、处理结束时、处理后15天样品的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脂肪酸值、粘度、裂纹率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没有发现明显加速劣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17.
将一天龄的谷蠹放入拌有楝籽粉(1、2、3、4和5%)的小麦中。对谷蠹成虫羽化数和粮食损失情况在储藏32、64、96天时作了记录。害虫虫口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而用5%楝树籽粉处理的粮食成虫虫口最少。96天后用5%楝籽粉处理的粮粒损失为15.49%,而对照为29.81%。楝树籽粉控制小麦中谷蠹@刘平来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信息素诱捕器、波纹板诱捕器、探管诱捕器和人工取样过筛方法,在夏季害虫发生初期跟踪监测了高大平房仓散存稻谷粮堆表面的害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诱捕器检测可以比人工取样过筛检查早1个月以上发现害虫,插入粮堆表面下的探管诱捕器只可以诱捕到麦蛾成虫,波纹板诱捕器可以诱捕到麦蛾、玉米象和锈赤扁谷盗,信息素诱捕器可以诱捕到麦蛾和锈赤扁谷盗(但未包括玉米象)。在麦蛾、玉米象等都有发生的情况下,人工取样检查要晚1月后才发现少量书虱和锈赤扁谷盗。诱捕器监测粮堆表面害虫表现出了发现害虫早、数量多、种类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从1983年1月到1984年1月,在台湾省桃园的稻谷仓库里,用诱捕器进行储粮昆虫的调查研究。为数最多的害虫是长头谷盗(63.1%),其次是谷蠹(32.3%),锈赤扁谷盗(2.7%),赤拟谷盗(1.7%),以及麦蛾(0.2%)。在12月到次年3月的冬季,即平均温度<15℃时,鞘翅目害虫的种群密度最低。种群密度最大的季节是:谷蠹7—9  相似文献   

20.
农户储粮害虫以玉米象、麦蛾、书虱为主,以户计算的发生率为100%,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米扁虫、谷蠹的发生率依次是20%、16.7%、16.7%、13.3%。随着仓温不断上升,4月上中旬开始见到玉米象、麦蛾成虫活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仓温上升至30℃,经过3~4个月的发育、繁殖,玉米象、麦蛾虫口密度大,成虫活动频繁,并一直维持到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气温为0~8℃的12月,也有玉米象、麦蛾的成虫活动。由于农户粮堆较小、天敌较多,因此,农户储粮害虫防治应以装具、清洁为主,以储粮防护剂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