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斑黑沫蝉 Callitteix Versicolor Fabricius是我国一种为害玉米、水稻、甘蔗等多种农作物和杂草的害虫,以为害玉米、水稻为主,在我区普遍发生,尤以河池、百色两地区为害最重。目前国内对该虫的报道很少。区内亦未见有研究报道。1981年我们接受河池地区科委下达“赤斑黑沫蝉  相似文献   

2.
赤斑黑沫蝉(Callilettix versicolor Fab.),今年在我市水稻上为害成灾。主要发生在祁东、衡南、常宁等县,早稻在61个乡镇,540个村,15.2万亩的稻田发生,成灾2.75万亩。根据祁东县在21个乡镇,181村调查,发生面积3.551万亩,损失稻谷270.7万千克。平均每亩损失76.2千克。晚稻于8~9月亦发生为害。赤斑黑沫蝉多发生于丘陵山区山边周围丝茅草较多的稻田,今年5月20日始见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以成虫为害早稻。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也以成虫为害双季晚稻。该虫以刺  相似文献   

3.
罗建平 《植物医生》2003,16(4):10-10
稻赤斑黑沫蝉 (CallitetixversicolorFabricius)又名稻沫蝉或雷火虫。国内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江西、湖北、湖南等 12个省。近年来在遵义市局部稻区危害严重 ,造成水稻不同程度减产。1 分布与危害赤斑黑沫蝉在遵义市 13个县 (市、区 )均有分布 ,主要在山区的稻田和玉米地发生。尤其以靠近树林、灌木丛的田块周围稻株受害最重 ,田边受害较田中心受害严重 ,低热地区比高海拔地区发生严重。赤斑黑沫蝉刺吸稻叶汁液 ,叶片初期现黄色斑点 ,叶尖先变褐 ,后叶片出现不规则红褐色条斑或中脉与叶缘变褐 ,严重的全叶干枯 ,受害叶片出现一片枯黄…  相似文献   

4.
赤斑黑沫蝉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斑黑沫蝉[Callitetix versicolor(Fabricius)]又称稻沫蝉,为同翅目沫蝉科害虫,是河南省近十年来新发生的玉米害虫。1986年在伊川县白沙乡下么村的玉米制种田发现该虫,当时只见到几头成虫,属零星发生。2000年彭婆镇的彭婆村有1.3hm^2玉米田受该虫危害,造成玉米叶片大部分干枯。2001年在各在乡的各在村南岭有10hm。玉米田因赤斑黑沫蝉危害造成玉米叶片干枯,减产严重。我县常年玉米种植面积1.79万hm^2,2001年至今赤斑黑沫蝉危害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我县玉米田新的主要害虫。2008年对该虫进行普查,该虫在我县所有乡镇均有发生,全县发生面积达1753hm^2,发生田一般被害株率18%。25%,百株虫量80~140头,产量损失20%左右;严重田块被害株率达60%~100%,百株虫量400~800头,产量损失5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绝收。根据近8年的观察和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虫在我县的发生规律,摸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稻赤斑黑沫蝉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赤斑黑沫蝉(Callitettix versicolor Fabricius),别名稻沫蝉、赤斑沫蝉,俗称雷火虫.该虫在大关县原是水稻的次要害虫,近年来已上升为主要害虫,造成大面积成灾.2003年在本县部分乡(镇)发生极为严重,玉米、水稻、甘蔗、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均受到严重为害.据调查统计,发生范围涉及7个乡(镇)32个村(办),发生面积达1 562.3 hm2.其中造成减产50%~80%的313.4 hm2,造成减产80%~100%的149.7 hm2.仅玉米、水稻两种作物减产达1 984 t,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摸清该虫在大关县的发生分布特点、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2001~2003年,笔者开展了稻赤斑黑沫蝉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县继1996、1997年大面积发生草地螟为害后,1998年在大豆、向日葵、甜菜、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上再次暴发为害。全县10个乡镇均有发生,发生面积8万hm2,占全县种植面积的80%,其中严重发生面积6万hm2,占发生面积的75%。6月5日草地螟成虫...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通城县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稻赤斑黑沫蝉在水稻上的为害越来越严重,已上升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稻赤斑黑沫蝉吸食稻株茎、叶汁液,造成水稻减产15%~4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稻赤斑黑沫蝉也为害玉米、甘蔗、油菜等。据观察,个别玉米田也受害较重。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13.5mm,黑色狭长,有光泽,前翅合拢时两  相似文献   

8.
乌沙水稻赤斑黑沫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乌沙镇位于贵州省兴义市西部,平均海拔1350m左右,年均温度15.5℃,平均降雨量1350mm。全镇辖21个村,有水田633hm2左右,1998年赤斑黑沫蝉在乌沙镇的磨舍、新寨、田坝等村水稻田首次大面积发生,为害面积200hm2,为害较严重的有27hm2,造成水稻减产5%~30%,平均减产约  相似文献   

9.
玉米粗缩病(MRDV)20世纪80年代在思南县玉米作物上仅零星发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发病面积逐年扩大 ,发病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1996年调查 ,全县发病面积467hm2,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5.38 %。病株率4.6 %~9.4 %。1999年全县发病面积已上升到2467hm2 ,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28.46 % ,平均病株率24.87 % ,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4 %。目前 ,全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已成为玉米病害之首。1998年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作了初步观察 ,1999年对病害的发生与前茬不同类型地…  相似文献   

10.
周东风 《植物保护》1987,13(6):41-41
赤斑黑沫蝉(Lallitetix versicolorFabricicus)1982年在嵩县九店乡玉米上零星发生,1985年全县发生7.9万亩,其中5.8万亩减产1成,1.7万亩减产2成,0.3万亩减产5成以上。成虫7—8月刺吸叶  相似文献   

11.
富裕县草地螟暴发成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螟在我县继1996、1997年大面积发生危害后,1998年在大豆、葵花、甜菜、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上再次暴发成灾。全县发生面积达8万hm2,其中严重发生面积6万hm2,发生面积占全县种植面积的80%。据6月24~25日田间调查,草地螟幼虫最高密度:...  相似文献   

12.
稻赤斑泡沫蝉的发生与防治江金明重庆市丰都县植保植检站408000)稻赤斑泡沫蝉又名赤斑黑沫蝉,俗称雷火虫。成虫体长1.2~1.4厘米,黑色略带光泽。前翅黑色,近基部处各有2个大白斑,翅中央稍后侧有一个肾形红斑。据1995年~1997年调查,全县累计发...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三点斑叶蝉的发生与防治玉米三点斑叶蝉(zyginasalinaMit.)属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该虫自80年代初在新疆北部地区发生为害以来,为害逐年加重。1989~1990年连续2a在昌吉地区严重发生,受害面积达3万hm2,年损失玉米500多万...  相似文献   

14.
陕南稻赤斑黑沫蝉发生与为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赤斑黑沫蝉(Callitettix versicolor Fabricius),属同翅目,沫蝉科,别名雷火虫,泡泡虫。1986年汉中地区发现该虫为害水稻,现已成为陕南巴山浅山、丘陵地区水稻上的一种新害虫,对我省水稻生产构成新的威胁。一般受害田减产10-20%,重者可达30%以上。 为害情况 稻赤斑黑沫蝉主要为害水稻,其次为害玉米、黄豆及其它禾本科植物。 该虫在我省主要分布于汉中、安康部分浅山、丘陵稻区。1986年只在扬河区个别村  相似文献   

15.
刘兆鸿 《广西植保》2011,24(4):25-27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生的水稻病毒病,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是主要传毒媒介。2007年晚稻发现该病在平乐县部分乡镇稻田造成严重为害以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损失日趋严重。2010年全县发生面积0.62万公顷,造成损失366.49万公斤,由水稻次要病害上升为发生面积仅次于水稻纹枯病、为害损失最大的主要病害。在防...  相似文献   

16.
黑条矮缩病是危害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的重要病害。我地区50、60年代曾一度流行,70年代基本灭绝,近年来又逐渐发生危害。如金华县罗埠等镇1995年近533.3hm2晚稻发生黑条矮缩病。1997年发病面积扩大到1000hm2,给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7.
双流县常年种植水稻3.67万hm2,是全国商品粮大县之一。自推广水稻免耕栽培技术七八年以来,全县推广面积1997年已达1.83万hm2,占水稻面积50%,其杂草的防除,是影响该技术继续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对免耕稻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化防技术进...  相似文献   

18.
《广西植保》1998,11(3):35-39
广西1997年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病虫发生程度属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全年发生面积640.03万hm2次(其中病害238.93万hm2次),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00.3%,占各种作物病虫草鼠总发生面积的60.1%。防治面积657.05...  相似文献   

19.
鄂西北1996年稻沫蝉普遍发生十堰市植保站李敏稻沫蝉(CallitettixversicolorF.)俗称“雷火虫”,一般年份只取食杂草,近两年时有危害水稻的现象,但今年发生最重。据调查,郧县、丹江、郧西、竹山、竹溪都有发生,涉及面积约1万hm2,实...  相似文献   

2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经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 ,近2年来 ,该病害在宝应县水稻上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给水稻高产、稳产带来一定的影响。结合宝应县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防治情况 ,笔者就该病害的发生原因、防治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1发生情况2001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86万hm2,其中粳稻3.4万hm2,品种以武育粳3号为主。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为1.2万hm2,均为粳稻田 ,而籼稻田则基本未见。发病时间一般为栽后20~30d。就产量损失而言 ,一般田块在1 %以下 ,个别田块甚至造成绝收。2000年发生面积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