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以彩色马蹄莲品种"Picasso"种球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开花过程中种球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从种植到开花,种球中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迅速下降,开花后含量回升;而可溶性总糖在开花阶段处于较高值,开花后下降;淀粉酶活性较高时,淀粉含量较低,开花后淀粉酶活性明显降低,而此时种球内淀粉含量迅速升高。各激素含量在种植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IAA含量在营养生长期和盛花期较高;ZR含量在种植至开花,一直处于较高值,有利于种球开花,开花后ZR含量降低;GA在开花期间含量较高,而开花后GA含量不断下降,促进种球膨大和休眠;ABA含量在前90d缓慢下降,进入开花后期含量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菠萝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及品质形成特点,为菠萝品种改良和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巴厘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内源激素、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Vc)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其单果重呈不典型的单S形曲线变化趋势;玉米素(ZT)含量最高,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吲哚乙酸(IAA)含量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动态变化;脱落酸(ABA)含量变化与ZT相似,幼果期ABA含量随着果实发育不断升高,进入果实膨大期后趋于稳定,成熟期缓慢上升;赤霉素(GA3)微量存在.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以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为主,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随果实发育逐渐升高,而幼果期蔗糖含量逐渐下降,进入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后蔗糖含量急剧升高;有机酸积累以马来酸、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幼果期以苹果酸和马来酸积累为主,进入果实膨大期后柠檬酸含量急剧升高,成为成熟菠萝的主要有机酸;此外,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检测到微量的富马酸和酒石酸.Vc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不断升高,进入成熟期后急剧下降.[结论]ZT和ABA是影响菠萝果实发育及成熟的重要内源激素,其含量随果实的发育呈动态变化;蔗糖和柠檬酸是决定巴厘菠萝果实品质的主要可溶性糖和主要有机酸.  相似文献   

3.
莲藕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莲藕膨大过程中,测定其干物质、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研究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莲藕膨大过程中均逐渐上升,至膨大后期有一个急增过程;还原糖含量先有所上升,膨大中期迅速下降,至膨大后期维持较稳定水平;可溶性总糖含量从膨大始期至膨大中期平缓上升,至膨大后期则迅速增加。莲藕根状茎的储藏物质主要为淀粉。  相似文献   

4.
以百子莲为材料,研究了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整个过程中茎尖和叶片中的核酸、可溶性蛋白、淀粉、可溶性糖及淀粉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项生理指标均在生理转变期和盛花期有显著的提高。在整个发育过程中,RNA含量和RNA/DNA比值在叶片中呈双峰曲线变化,在茎尖中呈单峰曲线变化;叶片中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茎尖中的淀粉含量从花芽分化开始一直持续下降到盛花期又显著上升;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从花芽分化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茎尖中可溶性糖含量在花芽分化前显著升高,随后下降,到花芽分化期与发育期又明显升高。叶片中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始终低于茎尖。  相似文献   

5.
对K 326、红花大金元(HD)2个烤烟品种在云南常规施肥情况下烟叶中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Q酶活性的变化及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 326,HD的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活性在移栽后第40d开始升高,都在生理成熟期第90d达到高峰,以后迅速下降.2个品种的Q酶活性高峰在移栽后80 d出现,但2个品种的Q酶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K 326的Q酶活性移栽后第60d开始先下降,65d以后迅速上升,移栽后80 d达到高峰后又下降;HD的Q酶活性移栽后第40d开始一直上升,移栽后第80 d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2个品种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都在移栽后第40 d迅速升高,持续稳定20 d以后下降,移栽后90d又迅速上升.2个品种淀粉含量都在移栽后60 d上升,在生理成熟期达到最高(HD在移栽后90d,K 326在移栽后110 d).  相似文献   

6.
烤烟大田生长期烟叶中淀粉合成的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K326、红花大金元(HD)2个烤烟品种在云南常规施肥情况下烟叶中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Q酶活性的变化及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326,HD的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活性在移栽后第40d开始升高,都在生理成熟期第90d达到高峰,以后迅速下降。2个品种的Q酶活性高峰在移栽后80d出现,但2个品种的Q酶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K326的Q酶活性移栽后第60d开始先下降,65d以后迅速上升,移栽后80d达到高峰后又下降IHD的Q酶活性移栽后第柏d开始一直上升,移栽后第80d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2个品种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都在移栽后第40d迅速升高,持续稳定20d以后下降,移栽后90d又迅速上升。2个品种淀粉含量都在移栽后60d上升,在生理成熟期达到最高(HD在移栽后90d,K326在移栽后110d)。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测定串核桃雌花芽分化过程中抗氧化酶、可溶性蛋白、糖和淀粉等营养物质,揭示其花芽分化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串核桃花芽分化时期营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串核桃雌花芽分化进程中POD活性自4月中旬穗状花序原基开始分化时逐渐增强,5月中旬花柄和雌花原基开始分化时,POD活性达到最大值,在7月中旬苞片和花被分化期有所下降,随着气温下降,POD活性迅速降低,第2年气温回升时POD活性又有所上升。SOD活性在整个花芽分化时期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对花芽分化的影响不明显。可溶性淀粉含量在进入休眠时达积累最大值,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早春淀粉又重新积累,在4月底至5月初出现一个积累小高峰之后,于7月份又不断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4月中下旬逐渐降低,5月中下旬开始上升,此高含量的状况一直持续到7月中下旬,在此阶段中雌花芽进行了一系列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8.
以河套蜜瓜为试材,进行果实发育期间源叶净光合速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幼果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初期(0~ 12d),源叶净光合速率,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逐渐升高,相应地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均呈显著升高趋势;(2)在果实迅速膨大期后期和缓慢生长期(12~ 32d),源叶净光合速率,总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而淀粉含量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则维持较低水平;(3)在果实成熟期前,源叶中蔗糖含量受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正调控,淀粉含量受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正调控.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中部分营养成分的积累,重点分析了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各营养成分在籽粒灌浆期的积累趋势基本一致,最终含量存在差异。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从花后7 d开始至成熟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且不同类型品种下降速率不同,最终含量也不同,表现为弱筋小麦下降速率较快,成熟期含量低于强筋及中筋小麦;籽粒中淀粉含量从灌浆初期开始迅速增加,至花后21 d增幅开始减缓,到成熟期达最大值;直链淀粉的积累表现为"S"型曲线变化,即在花后7~14 d增加缓慢,花后14~21 d开始迅速增加,之后至成熟有较小增幅;支链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积累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在花后21 d左右蛋白质含量最低;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变化趋势相同,即在花后7 d含量最高,之后逐渐下降;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积累表现为花后7 d至成熟逐渐增加的趋势。除色氨酸外,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籽粒中必需氨基酸的积累均为花后7 d含量最高,之后一周迅速下降,至成熟期氨基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中部分营养成分的积累,重点分析了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各营养成分在籽粒灌浆期的积累趋势基本一致,最终含量存在差异。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从花后7 d开始至成熟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且不同类型品种下降速率不同,最终含量也不同,表现为弱筋小麦下降速率较快,成熟期含量低于强筋及中筋小麦;籽粒中淀粉含量从灌浆初期开始迅速增加,至花后21 d增幅开始减缓,到成熟期达最大值;直链淀粉的积累表现为"S"型曲线变化,即在花后7~14 d增加缓慢,花后14~21 d开始迅速增加,之后至成熟有较小增幅;支链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积累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在花后21 d左右蛋白质含量最低;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变化趋势相同,即在花后7 d含量最高,之后逐渐下降;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积累表现为花后7 d至成熟逐渐增加的趋势。除色氨酸外,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籽粒中必需氨基酸的积累均为花后7 d含量最高,之后一周迅速下降,至成熟期氨基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了耐抽薹和不耐抽薹两个萝卜品种低温处理(春化)过程中顶端生长点的可溶性蛋白等生化指标和赤霉素(GAs)等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抽薹性差异较大的两个品种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总体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耐抽薹的萝卜品种长春大型,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短叶十三,游离氨基酸含量则相反。两品种赤霉素(GAs)、生长素(IAA)的含量在花芽分化开始时均有较明显的峰值,在处理后期又出现另一明显峰值。  相似文献   

12.
以盆栽的短葶山麦冬为材料,通过设置80%、65%、50%和35%土壤田间持水量(FC),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碳、氮代谢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短葶山麦冬的水分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短葶山麦冬叶片色素含量对水分胁迫响应规律不同.块根发生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绿素a+b(Chla+b)、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重度胁迫(35%FC)降低了Chla+b、Chla、Chlb含量.胁迫后期,水分胁迫显著降低Chla、Chla+b及Car含量.块根膨大期之前,80%FC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块根膨大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水分胁迫对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因生育期而不同,至胁迫末期表现为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减少.胁迫初期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胁迫时间延长,中、重度胁迫显著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其抗旱.  相似文献   

13.
以3年生短梗大参(Macropanax rosthornii)硬枝为插穗,分别用清水浸泡(对照)和500 mg/L IBA溶液浸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扦插于黄土基质中,分析其生根特性,并测定生根过程中插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以1年生嫩枝为材料,探寻短梗大参插穗生根的解剖学机理。结果表明:短梗大参在扦插生根过程中不产生愈伤组织,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对照的扦插生根率高达97%;插穗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根诱导和表达阶段均比扦插前降低,最大降幅达64.75%,而在根生长阶段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根诱导阶段比扦插前明显下降,最大降幅达69.18%,而在表达和生长阶段均比扦插前上升,最大增幅为55.51%;PPO活性在根诱导阶段比扦插前增加,最大增幅达515.85%,在表达阶段下降至最低,在生长阶段又上升,与扦插前相比,最大增幅达590.24%;POD活性在根诱导阶段和生长阶段均增加,与扦插前相比,最大增幅为59.20%;IAAO活性在根诱导阶段逐渐升高,在表达阶段达到峰值,比扦插前增加了14.84%,生长阶段则下降至扦插前水平。与对照相比,IBA处理可提高插穗不定根数量及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但PPO、POD和IAAO活性几乎不受外源IB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赣花7号花生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贮藏、干燥贮藏、气调贮藏和通风贮藏对花生仁进行处理,检测贮藏期间花生仁的酸价、过氧化值、粗蛋白含量、油亚比、氨基酸含量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生仁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粗蛋白含量都呈上升趋势;油亚比在贮藏后期升高;氨基酸总量在贮藏后期降低;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5.
沙葱种子萌发特性及脂质代谢变化规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沙葱种子的萌发及脂质代谢变化规律,为其萌发生理提供数据支持,以沙葱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萌发过程中萌发特性及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脂氧合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沙葱种子随萌发天数的增加,除苗干重外,萌发率、苗长、根长和苗重均显著增加;脂肪含量则呈先降后升趋势,第6d仅为1.55%,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的含量;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最高、达62.73%~72.57%,其次为油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在萌发过程中变化趋势相反;脂氧合酶活性在萌发第0~4 d内最高,4d后随着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芝麻种子萌发过程的代谢生理变化,丰富芝麻种子生物学内容,在25 ℃暗培养条件下,以2个芝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0~72 h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水分吸收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氨基酸、粗脂肪、游离脂肪酸和脂肪酶活性等代谢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芝麻种子在浸水后6 h吸胀,12 h萌动,24 h胚根开始快速伸长,48 h胚芽开始快速生长,72 h完成发芽。吸水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在 0~6 h和24~60 h 2个时间段表现为急速上升;吸水速 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过程,其中在0~3 h时下降最快,在胚芽开始生长(吸水后48 h)后再次出现较大幅度上升。随着萌发进程的推进,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先降后升趋势,氨基酸含量不断下降,粗脂肪含量在24 h后有所下降,游离脂肪酸含量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脂肪酶活性不断增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等主要脂肪酸组成变化非常小。因此,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启动糖代谢,随后启动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研究结果为芝麻种子萌发机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青海乐都紫皮大蒜、新疆紫皮大蒜、河南中牟紫皮大蒜及河北白皮大蒜4个大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萌芽期至成熟期大蒜植株鳞茎、假茎、叶片、蒜薹等器官的可溶性糖的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育期中,4个大蒜品种鳞茎可溶性糖含量、积累量及分配比例均在成熟采收时达到峰值,且其值均明显高于根、假茎、叶等器官;乐都紫皮大蒜和新疆紫皮大蒜的鳞茎可溶性糖含量呈“W”型变化,河南中牟紫皮大蒜和河北白皮大蒜呈“V”型变化。研究发现,除乐都紫皮大蒜的根及假茎中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在生长初期是先降后升外,其他变化趋势一致,均呈“M” 型变化,且根、假茎、叶等部位的可溶性糖含量、积累量及分配比值也因品种不同而异。同一生育期内,4个大蒜品种各器官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及分配比例均为植株生长前期鳞茎>假茎>叶>根,生长后期则为鳞茎>假茎>根>叶,而乐都紫皮大蒜和新疆紫皮大蒜因其抽薹性在萌芽后48~60 d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对室温贮藏条件下的大蒜的总糖、还原糖、脂类物质、可溶性蛋白以及游离氨基酸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总糖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之后迅速减少;还原糖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脂类物质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少,游离氨基酸含量则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9.
白芽奇兰茶做青过程的品质化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高香优质乌龙茶品种-白芽奇兰茶,以同批采摘的鲜叶为材料,设定两种环境即人工环境(控温,控湿)和自然环境进行做青,阶段取样固定,分析做青过程不同阶段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组分,茶黄素(TF),茶红素(TF)及茶褐素(TB0含量,氨基酸总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合毛茶感官审评,探讨人工环境对做青过程品质形成的作用,在两种环境中,做青过程中浸出物,茶多酚,TF,TB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儿茶素组分变化较复杂,含量亦呈下降趋势,以L-EGC,L-EGCG和L-ECG3种儿茶素下降幅度最大;D,L-GC在加工前期和后期出现含量上升趋势;TR含量表现先增后减;氨基酸总量趋向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特点。人工环境做青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及氨基酸含量下降速率比自然环境的慢;而TF,TR笔TB及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自然环境的低,表明人工环境较有利于主要滋味物质的保留。毛茶感官审评结果亦认为人工环境的滋味较自然环境的浓爽,清纯。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水杨酸与热锻炼对葡萄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和热锻炼在高温胁迫过程中能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的含量,且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水杨酸预处理的葡萄叶片在高温胁迫0h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0.41%,热锻炼预处理在高温胁迫0h的可溶性糖含量为0.31%,对照处理在高温胁迫0h的可溶性糖含量为0.26%。水杨酸、热锻炼和对照的脯氨酸含量在胁迫过程中均表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水杨酸处理在14点能减弱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下降程度,从而在中午减轻了光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